收藏 分销(赏)

闽南文化研究的新视野新成果——“世遗时代·文化交流与互鉴”论坛学术综述.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83057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7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闽南文化研究的新视野新成果——“世遗时代·文化交流与互鉴”论坛学术综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闽南文化研究的新视野新成果——“世遗时代·文化交流与互鉴”论坛学术综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闽南文化研究的新视野新成果——“世遗时代·文化交流与互鉴”论坛学术综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4 月1 5 日至1 6 日,由中共泉州市委宣传部、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主办,泉州信息工程学院、泉州学研究所、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承办的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2 0 2 2年学术年会暨“世遗时代文化交融与互鉴”论坛在泉州市举行,出席论坛的有来自省内外、海峡两岸的各级领导、嘉宾、专家学者、地方文史工作者、社会各界人士等2 0 0 余人,论坛收到论文1 3 3 篇,录用1 2 1 篇。总结这次论坛,可以概括为四个关键词: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方法多样、成果显著。会议的主题“世遗时代文化交融与互鉴”体现了党的二十大精神,符合党中央关于2 0 3 5 年实现文化强国和海洋强国的要求。论坛紧

2、扣“世遗时代文化交融与互鉴”这个主题,聚焦文化强国和海洋强国建设,以更加广阔的学术视野,多学科交叉的方法,深入研讨闽南文化的多维面向,进一步凸显了福建历史文化价值,把闽南文化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对闽南世界文化遗产的内涵、意义及其保护与利用等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立体交又式的深入研究,在不少热点问题上取得了进展。欧心愉、许初鸣、陈桂炳从比较宏观的角度对世遗精神、世遗资源的保护利用以及泉州成为古代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历史关节点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欧心愉认为泉州世遗精神具有普世价值,它不仅再现了昔日“东方第一大港”的历史荣耀,再现了泉州闽南文化的深刻厚重,同时向世界解读了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

3、共生的历史脉络,也让世界重新看见了中国向海而生、多元开放、互利互信的海洋文明活态传承的生动场景。许初鸣则明确指出,闽南厦漳泉地区的世界遗产具有鲜明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是闽南文化的重要载体,有与众不同的独特的文化品格,既传承了中原文化这个根本,又具有闽南地域的独特个性,融入了南洋文化、阿拉伯文化、西方文化等,带有鲜明的海洋文化性格。他认为世遗资源弥足珍贵,必须悉心保护,尤其是要重视活态保护,同时应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陈桂炳综合分析现有研究成果,认为古代泉州成为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关节点:公元2 6 0 年东安县建置,奠定了泉州闽南政治中心的地位,促进了闽南商贸活动的开展;7

4、 0 0 年武荣州治由丰州东迁至今鲤城老城区,由“江城”变成“海城”,顺应了泉州作者简介:邓文金(1 9 6 3),男,漳州长泰人,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戚瑶瑶(1 9 9 7),女,江苏沐阳人,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2 0 2 1 级硕士研究生。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闽台海疆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1 6 0 2 1 8 9 5)(2 1&ZD272)。113“世遗时代文仑坛学术综述戚瑶瑶:闽南文化研究的新视野新成果邓文金日后成为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发展趋势;1 0 8 7 年,市舶司的建置助力了泉州在南宋末年跃居为我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至宋元

5、易代,泉州持续发展,达到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极盛。作为泉州世遗的重要支撑遗址,泉州天后宫的价值、对外阐释及其历史嬉变引起了多位学者的重视。何振良、范正义,廖杏子和赖静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何振良、范正义探讨泉州天后宫的历史嬉变与文物价值,认为从长时段考察天后宫的历史嬉变,有助于阐释泉州妈祖信仰与中国海洋文化之间相生相长的关系,基于此,他们在详细分析后指出,明清时期天后宫在拓建、重修中刻意维持了元明时代的建筑规制和风格,使得泉州天后宫作为文物具有了真实性的特点,而历代朝廷、地方官以及基层信众活跃于天后宫的事实,又使得天后宫作为文物具有了人民性的特点;真实性和人民性是天后宫在泉州

6、申遗中起支撑作用的两大表现。廖杏子以“因海而生的泉州天后宫”为题,认为天后宫是在泉州航海业最鼎盛的时代背景下建造的,千百年来,它见证了妈祖信仰随海洋贸易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对海洋经贸的发展有着精神推动作用,同时,天后宫以妈祖信仰凝聚海峡两岸的民心,对促进两岸同胞的情谊、心灵契合,增进民族共识和文化认同发挥了重大作用。赖静以天后宫为个案,研究了闽南文化遗产的价值挖掘与对外阐释问题,认为“价值挖掘”一方面要遵循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的指标要求,另一方面要结合现代社会和当代文化的现实要求,可考虑“传统经典”与“现代中国”相结合、“宏大中国”和“地域文化”相结合、“文化原型”和“文化变迁”相结合,以

7、及“国内出版”和“国外出版”相结合等四种思路。而对外阐释,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国内普通民众,二是海外华人华侨,针对国内国外的不同特点,文化遗产的对外阐释可以考虑“简化+细化+白话+比较+对话+双语”等六种思路。泉州九日山海洋文化遗存和资源十分丰富,是泉州世遗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学者所重视和关注。蔡刚华、叶茂樟、林金良等人分别以不同视角对此进行研究和探讨。蔡刚华对九日山的相关文化遗存进行了深入解读,从中凝练出“从容”“务实“大爱”的泉州精神,认为泉州精神的这种大美组合是古朴的、天然的、更是鲜活有生命力的。叶茂樟独辟径,以九日山“四贤”为中心,探讨了九日山隐逸文化,认为唐人秦系、姜公辅、欧阳詹和翰

8、是九日山隐逸文化的代表,对泉州文化产生较大影响,彰显了士人风骨,涵养了泉州教化之风,丰富了泉州文化内涵,九日山也因之成为多元文化交融的宗教圣地。林金良、潘荣阳则从茶文化的角度探讨九日山作为石亭绿茶产地所具有的文化旅游开发价值,指出九日山应当充分利用自身历史文化资源,走名茶名胜齐发展的道路。泉州文庙作为泉州世遗的核心遗产构成要素,也引起有关专家的高度重视。我们欣慰地看到,本次论坛有两篇论文对泉州文庙的价值、整体保护、文庙府学变迁及其原因作了较深入的研究。何振良、刘昭祎就泉州文庙的价值及其整体保护提出了有价值的见解。他们认为,泉州文庙现存格局主要形成于宋代,是集宋元明清四代建筑形式的文庙建筑群,较

9、好保存了宋代建筑风格,是中国南方文庙的杰出代表。泉州文庙是泉州精英群体的象征,其高规制反映了海洋贸易给泉州带来的经济和文化繁荣。基于泉州文庙的重要地位,地方政府积极探索了一条传统保护工程与现代技术结合、文物环境与城市风貌整治并举、文物展示阐释与传统国学教育贯通等文物建筑活化利用之路。林振礼、侯和明梳理了宋代泉州文庙府学的变迁过程,并对其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由此揭示出宋代泉州缙绅士人的思想感情、审美选择等文化心态。还有不少个案对泉州世遗作及相关问题了深入的细部研究,如连心豪考证泉州古城若干乡约遗迹,戴冠青发掘梳理泉州街巷故事的丰富文化信息及其所蕴含的闽南文化精神,陈建安1142023年第2 期闽

10、台文化研究研究国际传播视域下泉州世遗的城市形象建构问题,刘云研究宋朝泉州番商及其在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和世界海洋贸易中的地位,万冬青对诸蕃志作者赵汝适与世遗泉州的相关史迹做了考察。这些分析和研究,有助于人们对泉州世遗资源的进一步了解和认知。福建土楼自申遗成功以来,持续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现已有较多的研究成果,但仍有值得拓展的研究领域和空间。阮黄南、张若茜、谢华章、温欣等提交的论文对福建土楼文化若干问题作了进一步研究。谢华章分析福建土楼产生和发展的人文与经济背景,认为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乡土性、兼容性的福建土楼,其建造一开始是出于聚族而居以提高族人生存与发展能力的考虑,明清后福建土楼建造则更多是经商

11、致富后的产物。阮黄南、张若茜以闽南土楼及其村庄为例,讨论世遗福建土楼及其村落保护与发展问题,认为由家族性聚族而居形成的土楼村落,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其原有的功能不断消失,因此,为保护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应从土楼建筑这个基本元素、赖以生存的村落发展以及闽南文化之脉的传承等方面着手,以现代科学的先进理念修复、建造、保护适应现代健康居住文化需求的生态土楼,实现土楼文化的传承以及土楼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温欣讨论南靖土楼的“礼”文化内涵,认为南靖土楼“礼”文化历史悠久,其建筑形式是礼与艺术的结合,具有丰富的内涵,成为海内外游子寻根谒祖的桥梁纽带。此外,何池以世遗项目之一的漳州进发宫为例,讨论九龙江登民习俗与送

12、王船信俗及其现实意义,认为民来源于古闽越族,具有自身独特的风俗习惯,漳州进发宫送王船信俗有其独特意义,其仪式非常特殊,是目前已知仅存的闽南民王蘸遗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发掘、整理、保护好这一宝贵传统民俗文化资源,对建设和谐社会、增强文化自信、推进新时代海上丝路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林涛、黄燕青、刘景玉则研究送船习俗领域的他山之石,对我们深入理解送船文化内涵很有启发意义。林涛、黄燕青聚焦日本东北地区岩手县的“舟子流”送船仪式,探讨日本黄檗宗与普度文化对日本送船民俗的影响,揭示了中华文化对日本庶民民俗文化的渗透与影响,论证了中华文明在境外强大的感染力与生命力。刘景玉则主要从韩国济州岛“灵登祭”

13、和西海岸“丰渔祭”的由来、祭祀仪式等研究了韩国海洋民俗中的送船习俗,揭示其受中国海洋民俗影响的事实,是海丝沿线地区海洋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见证。二对闽南海洋文明与海丝文化进行了系统性和创新性的研究,在若干问题上取得突破。陈耕在提交的在人类走向海洋的历史中认识中华海洋文明和闽南海洋文化一文中,认为有必要突破黑格尔海洋文明的定义,按照长时段、全局性、动态性的历史思维,梳理人类走向海洋至少六千年的漫长而曲折的历史,以及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人们创造性走向海洋的高潮,重新认识人类海洋文明、中华海洋文明的历史,探索其缘起、发展、高峰、变迁、衰退、转型的历史经验、教训和智慧,从历史中认识中华海洋文明的典范代表

14、一闽南海洋文化的内涵、特质,寻找中国海洋文明盛衰规律,探讨海洋强国的发展路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再如有多篇文章对月港和月港海丝文化进行系统和多侧面的研究。涂志伟、胡艳玲、张静容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月港作了较深入的研究。涂志伟重点考察明中晚期以月港为中心的国内海上贸易网络的形成、分布以及从月港输入输出的大宗货物、来源地、运转方式、商品流向。胡艳玲探讨月港兴衰过程及其原因,认为月港繁盛一时,终究无力跳出历史兴衰更替的命运,因此,应该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以史为鉴,与时俱进地把握未来发展之势。张静容则别开生面地115邓文金“世遗时代文化仑坛学术综述戚瑶瑶:闽南文化研究的新视野新成果分析

15、月港的海洋书写与文化传承,指出月港开埠紧扣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具有伟大的海洋意义,月港是明代海洋书写中较为精彩的一个篇章,以贸易为主线的和平外交和向海图强的生命意识是月港精神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这些精神文化可以与2 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接,将继续滋润当今世人的心。邓文金、林晓峰在梳理现有成果的基础上,从中国海洋文明历史发展的宏观视野重新厘定月港海丝文化的历史地位,认为月港海丝文化是一种涵盖面广泛、内涵深邃的新型海洋文明,是中国海洋文明由传统向近代转型的必然产物,月港海丝文化在制度层面进行了富于开创意义的实践探索,展示了中国海洋文明的新境界,月港海丝文化推动了中华先民对人与海洋关系的深入思考,

16、积淀了丰厚的理性认识成果,是中国传统海洋观的重大进步,月港海丝文化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闽南文化的内涵,凸显了闽南人的海洋人文性格,是中国海洋传统的最主要代表,月港海丝文化所开创的海洋精神、海洋传统对今天中华民族海洋意识的全面提升以及高质量建设海洋强国仍具有积极启迪意义。除月港海丝文化外,还有多篇论文涉及福建的海丝文化,如朱定波、陈金华对隋唐五代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港口城市泉州的南海古庙进行了考察研究,认为泉州南海古庙作为民间海神庙之一,是与广州海神庙同时兴建的,主祀神均为祝融,泉州南海古庙最先参与维系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人文历史价值。蔡天新、林祯祥对宋代名臣蔡襄拓展福

17、建“海丝”的历史贡献作了实事求是的分析,指出蔡襄先后担任福州知府、福建转运使和泉州知府等地方官员,在倡导改革福建制茶工艺、打造福建茶品牌、促进泉州港口经贸发展、拓展福建海上丝绸之路和扩大对外经济与人文交流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许晓春另辟蹊径,对泉州石狮“宋元海丝宴”的复原、呈现及其文化意义做了详细的介绍和解读,认为宋元海丝宴的复原与打造可以成为闽南世遗文化传承、创新性的亮点,也能为福建各地围绕世遗促进旅游、产业、文化共融发展提供全新范本。海上经贸与海洋文化的繁荣发展离不开造船业的发展与航海技术的进步。林瀚、黄东伟对此作了有益的探索。林瀚认为,在传统时代,舟船是承载海洋文化的重要载体,宋元泉州海

18、外贸易的繁盛,极大促进泉州造船业的发展,在造船工艺、技术、造船质量等方面均有很大进步,随着航海贸易的发展,泉州也逐渐形成一套自成体系的航海指南系统,对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黄东伟则通过田野调查走访,甄别所收集资料的真实性,在此基础上,对泉州东海地区独特的海蟹船建造技艺及其特点进行较深入的研究,指出中国近现代木帆船建造方式转变具有历史必然性。茶叶与烟草业是闽南传统产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对闽南地区海外贸易与经济发展曾起过积极的促进作用。有三篇论文对此作了专门研究。张苟分析清代厦门港茶叶贸易与闽南“功夫茶”文化圈的扩展问题,认为厦门港在清代至近代时期,是茶贸易的重要港口,茶叶从此面向海洋

19、走向海洋,进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由于茶叶贸易的带动,出现了众多的茶行,推动着我国茶叶贸易的发展,也为闽南“茶文化”向世界各地传播推波助澜,并逐渐在太平洋沿岸形成一个“功夫茶”的文化圈,闽南茶文化对外的延伸与传播,奠定了厦门港茶叶贸易在海洋文化和中国茶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张荣仁、魏鸿志对闽南茶叶过台湾下南洋进行了考察,指出,随着明清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以月港、厦门港和台湾为依托,闽南茶叶沿着古海丝之路销往欧亚,走向世界,繁盛一时。蔡刚华则专题研究历史上特别是明清时期闽南烟草业的发展历程,并借鉴区位优势与产能输出理论,探讨厦漳泉同城化发展问题。还有不少论文对闽南海洋文化相关问题作了深入的个案研究。

20、如王日根从研究清代闽南116闽台文化研究2023年第2 期沿海社会变迁入手,讨论闽南族谱再造问题,认为明末清初,闽南地区的社会变迁较快,每一次社会变迁都可能成为族谱再造的重要契机,族谱要件中对血缘纯粹性的态度、对家族先世的追寻、对族人事迹的呈现,都可能出现重新的书写,家族谱躁也可能越撰越多,联谱、支谱也纷纷出现,这些族谱也许不太可信,但仍有其凝聚族人、教化族人、引导族人向善等积极社会功能。卢志明、王舒扬、潘茹红探讨闽南士绅的海洋观。卢志明、王舒扬以独特的视角、思辨的精神,揭示了闽南士绅陈伦炯在清初中西方文化交流中,以放眼世界的前瞻,融合西方地理学技法,结合亲历亲闻,为捍卫国家海防主权和通商贸易

21、著成海国见闻录一书,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天下观,陈伦炯的著作及其海洋意识,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在维护我国南海主权方面至今还发挥着重要作用。潘茹红以晚明何乔远为代表,探讨闽海文人的海洋忧思,指出,明末闽海文人虽然对海洋有着深切的关怀和忧虑,对陆海关系的探讨有所深化,但仍然受到传统陆地思维框架的制约。林南中、魏宁楠对闽南侨批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林俊对明代漳窑瓷器传统技艺的恢复和创新提出自己的见解,吴巍巍、薛彦乔对明代册封琉球从客进行了详细、深入的研究,黄燕青、陈婧璇以海交史为视角对“唐船役者”进行了语言学的考察,曾丽洁专题研究韩江商路的历史文化价值,王强研究宋元时期泉州与印度洋沿岸交流的石刻遗存。以上这

22、些专题研究,各有特色,观点颇有见地,对我们全面了解和认识闽南海洋文明与海丝文化大有裨益。三对闽南文化遗产与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及相关议题展开进一步的研究、探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学术见解。林晓峰、涂志伟关注在闽南文化中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的朱子理学,对漳州在朱子理学南传中的作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闽南是朱熹理学思想形成重要来源地之一,漳州是晚年朱熹主政之地,是朱熹理学思想体系进一步完善发展之地,也是朱熹理学教育、研究中心,推动了朱子理学新文化在闽南的广泛传播与深入发展,漳州由此成为朱子理学南传的重镇。闽南戏曲与闽南语歌曲作为闽南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次论坛上再次受到关注,有数篇文章对此作

23、了专门研究。如魏琳对漳州锦歌的传承现状与路径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认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漳州锦歌曾经在漳州地区十分流行,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现如今面临传承困境,尤其是传承人的困境。高校中的音乐师范专业作为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在传承锦歌等优秀传统文化上有其优势,应发挥其积极作用。王伟以“区域文化治理视野下的闽台歌仔戏百年大变局”课题研究为例,围绕“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共建2 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时代主题,探讨歌仔戏在两岸百余年来的发展历史及其共同记忆、共同经验,论述其与闽南族群身份认同建构的辩证关系,进而挖掘闽南戏曲中中华美学精神。李燕琼以歌仔戏陈嘉庚还乡记为例,考察百年大变局视野下闽南故

24、事跨文化传播问题,认为歌仔戏作为闽南文化呈现的路径之一,其不仅是传承和发展海内外闽南族群的情感载体,也是在百年大变局视野下讲述闽南故事的重要资源,有助于闽南文化的跨文化传播。周振锋以梨园戏为例,探讨世遗语境中的闽南文化传承与发展路径问题,指出,在世遗时代,梨园戏虽可借助多元渠道纵向传播、横向传播,但迫于当下审美意愿、需求与梨园戏古朴气韵错位等现实问题,其传承发展现状不宜过分乐观,为此,他提出了以“承”为基,坚守梨园艺术的“原滋原味”、适时而“变”,深化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等传承发展路径,期望梨园戏历经千年积淀可以再兴而传。宋妍则讨论舞台版陈三古本)的美学特色及其价值,认为陈三搬上舞台之所以获得

25、成功,是基117“世遗时代论坛学术综述戚瑶瑶:闽南文化研究的新视野新成果邓文金于其“文学主体情景交融、以情取胜;音乐编排清朗明快、典雅柔美;音乐和舞美相得益彰、戏曲情节有张有弛;舞台设置虚实相生,以简为美”等成功经验。吴秉勋、杨于萱、杨佳玲、余霖等研究闽南语歌曲传播问题。吴秉勋、杨于萱以世遗为视角,对海峡两岸闽南语歌曲的传播与未来发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论证,认为通过闽南语歌曲传播研究,有助于探讨两岸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继承及创新,以此加深两岸之间的相互理解,为两岸关系未来发展提供镜鉴。杨佳玲、余霖则侧重探讨闽南语歌曲的新媒体传播策略,指出当前闽南语歌曲传播具有局限性,基于此,他们从理念创新、方式

26、创新等方面研究新媒体时代闽南语歌曲文化的传播策略,并从新媒体的角度出发,提出发展闽南语歌曲文化产业的若干建议。在新时代,如何有效地对文化遗产和文化生态进行保护和利用,一直是学界研究、探讨的热点课题。本次论坛也有多篇论文从不同角度对此问题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如江智猛研究乡村文化遗产与创意产业问题,认为随着社会变迁和时代发展,特别是当下现代化与工业化发展的同时,许多乡村文化遗产正在消失,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受到极大冲击,保护和建设好乡村文化遗产,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应在保护的基础上,整合乡村文化遗产资源,发挥环

27、境优势,发展文旅创意产业,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刘燕凌则探讨新发展阶段城市文化遗产旅游发展问题,认为在新发展阶段中,以文化遗产地为主要目的地的旅游尤其盛行,成为推动旅游业乃至整个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此,他分析泉州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强化文化遗产旅游品牌、深化主题营销、提升服务、实现区域联合开发、深化国际旅游合作等发展对策。杨柳总结分析闽南传统村落和红砖古厝的建筑特色和艺术价值,认为应当充分认识到保护好传统古建筑、传统街区、名镇名村的重要性,将其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创建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江清城以华安草坂种玉楼为个案,分析其历史文物价值,提出具体的保护传承对

28、策。林河山、林海南对长泰中山路历史街区的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初步摸清长泰中山路历史街区文化遗产资源的总体情况,为后续传承保护工作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汤毓贤以开漳圣王文化祖地品牌为个案,探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点建设的成效、经验及发展愿景。乐志强、彭维斌具体研究城市扩展过程中如何处理征地拆迁与文物古迹保护这一突出矛盾问题,提出要使这一矛盾得到调和,需要寻找征拆与保护的最佳平衡点,从增强文保意识、创新完善规划入手,借助国家与民间多方力量,做好文物保护、历史风貌建筑在城市扩张中的活化利用,使城市和历史文脉保存相得益彰。民间信仰是闽南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29、近年来,民间信仰在两岸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因此,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日益成为学界的共识。论坛上多位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一些有见地的观点。如杨文军在分析民间信仰内涵外延的基础上,梳理民间信仰研究范畴从“俗信”到“信俗”的转变过程,分析“信俗”与“非遗”、身份认同、乡土社会、乡村治理与振兴等方面的成果及存在的不足,为学界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刘智豪对近年来两岸神联谊会的交流作了全面的回顾,指出近年来两岸神联谊会开展的宗教文化交流活动逐渐摆脱传统一对一的宫庙交流模式,在联合举办两岸宗教文化交流活动、扩展两岸宗教文化交流形态、促进两岸青年心灵契合与两岸宗教学术

30、交流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并提出进一步深化两岸宗教文化交流的具体建议。张梅关注民间信仰规范化管理问题,以漳州当前民间信仰数据为样本,分析了当代民间信仰对地方社会的重大影响潜力,提出确定管理主体、客体,打造日常化管理模式,明确民间信仰1182023年第2 期闽台文化研究治理的保障体系和依法保护正常信仰活动,精确打击各种犯罪的治理思路以及从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上双管齐下的规范战略。蔡秀星以漳州主神为例,探讨闽南民间信仰传承的影像数字化问题,认为影像数字化在保护和传承民间信仰文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应以多维度、多学科、多平台的影像数字化更好地传承闽南民间信仰。王灿、陈冬莲、黎海彤则探讨古代岭南女神数据库建设

31、问题,认为古代岭南女神数据库建设作为岭南区域文化资源数字化整合的范例,运用知识图谱为岭南古代女神数据库构建逻辑,利用属性抽取收集相关数据,在数据一体化之后对岭南古代女神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打造了一个面向不同受众、多层次服务的研究与了解平台。这个数据库的有效利用对促进粤港澳人文湾区建设,增强粤港澳地区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加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还有多篇论文对相关议题作了专门探讨。如周仪扬研究祠堂与祖先崇拜,陈亚伏、郑丽娟探讨漳州水仙花历史文化与产业发展,涂慷介绍并分析闽南工艺美术资源与艺术设计教学的融合方式,林张兴研究清源山老君岩形象及社会影响,周建阳、林成瑜考析明王志

32、道的重建广济录碑,寿永庆探讨道家人生观与闽台民间掷博游戏和口决传承关问题,陈学文介绍闽南中草药七叶绞股蓝的历史、现状及其性味成分、神奇功效等等,均有一定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值得一提的是,黄家祥对漳潮文化生态进行比较研究,指出,漳潮源远流长,不仅通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世界级文化遗产彰显其特色,而且通过区域性风情、群体性事象体现其特色,这种比较研究方法值得大家借鉴和学习。四对闽南先贤及其他闽南文化相关议题进行再发掘再研究,进一步丰富、充实闽南文化研究内容。闽南先贤是闽南文化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历来受到学界重视,已经有了相当深厚的学术积淀,但仍有学术拓展空间。有鉴于此,本次论坛有多篇论文探讨不同时代

33、闽南先贤的思想、业绩及其历史影响。如沈毅玲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重新研究朱子的民本思想,认为朱子倡导薄赋、恤民、宽民力、兴教育,发展了儒家民本思想,在新时代,对朱子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弘扬具有积极的意义。王志阳分析梳理朱熹“理一分殊”的丰富内涵,认为朱熹的“理一分殊”作为方法论,对科学理解和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具有重要意义。林星、刘涛、欧俊勇等从不同角度研究郑成功精神及文化遗产。林星重点研究民国时期闽南的郑成功文化遗产,指出,闽南留下了不少和郑成功有关的文化遗产,包括郑成功书法、画像,郑成功读书、练军遗址,墓地、祠堂等,这些文化遗产是郑成功留给历史的财富,寄托着人们对郑成功的推崇和纪念,也

34、成为人们参观、旅游的目的地。刘涛从漳州郑成功部将族谱挖掘郑成功精神的潜在影响,通过深入考察郑成功部将甘辉、郑成功部属塘叶氏宗族、后来归清的何义、许颖等家族族谱,还原其文本书写过程,分析其成因与目的,从中发现郑成功精神不仅长期传承于郑成功忠诚的部将后裔,对郑成功归清部将宗族也产生了积极影响。欧俊勇则通过田野调查,发现揭阳民间文献有数种涉及郑成功,包括族谱、笔记、小说和碑刻,这些民间文献从宗族的立场还原了郑成功在揭阳的活动轨迹,弥补了方志记载的不足,也表达了他们对郑成功的不同评价。有关陈嘉庚的研究也受到重视,如宋丽丽研究陈嘉庚文化强国路径对优秀闽南文化的传承创新,认为陈嘉庚通过将闽南文化元素融入厦

35、门现代建筑、引入体育竞技精神变革龙舟文化、以广告形式传承闽南文化、以闽情为依托带领侨资兴学等方式改良、变革、传承、发展闽南文化,陈嘉庚119“世遗时代文化论坛学术综述戚瑶瑶:闽南文化研究的新视野新成果邓文金传承、发展闽南文化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陈志雄以陈嘉庚遗教二十则为例,对陈嘉庚家训的特征、来源与价值进行考察和研究,认为非遗视域下陈嘉庚家训具有独特性、原真性、活态性、审美性等特点,其基本价值包括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社会和谐价值等,这些价值对新时代的家庭教育依然有其参考和借鉴意义。林振礼对朱熹闽南粤东若干文进行考异补正,实有助于学界对朱子生平思想的进一步理解。张山梁对明代龙海

36、人李增的功绩及其与王阳明的关系进行考证和研究,认为李增是王阳明巡抚南赣平乱期间的属下部将,既是上下级关系,又是师生关系,在平乱前后,立下了剿贼平乱安民、甄别平反冤民、诞敷礼教乐民三大功绩。范丽琴对清代漳浦蔡新及其辑斋文集进行研究,在考察蔡新生平功绩基础上,指出辑斋文集是蔡新一生经历、思想的记录与反映,同时保存了许多珍贵的社会史料,对解读清乾隆年间社会历史情况具有重要文献价值。郑巧玉则对漳州闽南早期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重要领导人李金发的思想和精神进行探讨、评析,指出李金发及其思想、精神是闽南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闽南红色文化,李金发研究不应当缺席。在闽南文化相关议题研究方面,也取得重要进展。

37、如林华东构建泉州学学科的知识与理论体系一文,认为世遗泉州深邃的历史文化需要有一理论体系阐述泉州学学科知识与理论体系构建的路径与方法,指出世遗泉州不能没有一门学问去揭示其历史发展规律和未来走向。泉州学概论正是着眼于这样一个学科知识与理论体系建设的要求,在百来年广大学者对泉州历史文化考察研究的基础上,从学科理据和概念、研究对象和方法、体系框架构建等方面,探索泉州的族群、经济、社会和文化个性,为人们提供一个全景概貌,籍以增强泉州族群的民族文化底气与自信,弘扬中华海洋文明精神,助力迈向光明未来。林国平基于几十年来闽台文化研究的学术积淀和研究经验,围绕闽南文化内涵、闽南文化的区域性与世界性、闽南文化的普

38、同性与差异性、闽南文化的历史性与当代性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辨析,认为闽台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基本层次的区域文化,而闽南文化又是闽台区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子文化,其内涵丰富,既具有中华内陆农耕文化普同性的基本特征,又具有鲜明的海洋文化独特气质,海洋文化的独特气质决定了闽南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张力,同时也是闽南文化能够独树一帜并且傲视宇内的根本之所在。李向群分析闽南文化之“内应力”,认为闽南文化产生与发展,有着漫长的历程,从社会发展和文化生成的角度观之,闽南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鲜活的人文特征和自有的发展走向,“定力”“魅力”“张力”构成推动闽南文化发展的“内应力”。任继防考证“闽南”一词的

39、源流,发现闽南这个词最迟在唐代中叶即已出现,自从公元8 1 9 年韩愈提出“闽南两越之界上”以后,经历宋、元、明、清、民国,“闽南”一词一直沿用,不绝如缕,是个不折不扣的历史词汇。谢重光考察唐宋时期闽南粤东的民族融合与社会变迁,认为唐宋时期,活跃于闽南粤东地区的主要有中原南迁的汉人、百越后裔俚獠及自湖南迁入的躲铆蛮三种人群,三种人群接触、交流、斗争、融合,最后形成了汉族福佬民系的一支漳州人,陈元光“平蛮开漳”,首先推动了闽南粤东汉人与百越后裔的民族融合,檗蛮迁入此地后,又分别与汉人及百越族后裔融合,在民族融合中,区域经济社会也获得长足进步。张永钦深入考察晚清以来闽台入赘婚的婚姻状况及其社会问题

40、,认为晚清以来,闽台地区的入赘婚现象普遍,其被认为是一种无子承嗣下的救济之道,是明媒正娶之外的婚姻习惯,受到民间社会贬抑,入赘婚对闽台传统民间的家庭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并由此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其稳定性也倍受考验。郑丽娟则对南靖庄氏福佬客族群属性展开辨析,认为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南靖庄氏的村落地名、语言、民间信仰、居住类型、村落文化均表现出畲、客文化特征,从其畲、客、福佬文化交融发展的历史变迁过120(责任编辑钟建华)2023年第2 期闽台文化研究程来看,其族群属性实质是福佬客。此外,还有不少论文对其他闽南文化议题作深入的专题研究,如丁玲以惠安女为例,探讨文化符号视域下闽南文化的传播;林颂玉考察闽南方

41、言代际传承的微系统问题;雷映青从漳州新式茶饮品牌建设探讨闽南文化再生产;贾峰分析清康熙年间清郑八次和谈失败之缘由及其历史启示;林秋烨、李富荣、林诗凡探讨闽南文化融入在闽高校台生文化统战之路径,等等。这些研究、探讨,角度不同,观点各有见地,说明闽南文化研究逐渐走向深入。本次论坛通过研讨,在不少问题上取共识,大大拓展了闽南文化研究领域,丰富、充实了闽南文化研究内容,尤其在闽南世遗内涵、意义的阐释以及世遗资源的发掘整合、保护利用,闽南海洋文明与海丝文化研究的深化,闽南文化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城市等发展议题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闽南文化研究的学术创新和方法突破,把闽南文化

42、学术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也为相关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了扎实的理论依据和历史文化知识支撑。当然,本次论坛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高质量、原创性的学术论文较少,研究方法的创新明显不足,文献资料发掘的广度、深度有待加强,部分论文不重视规范,学术质量较低,等等。针对这些不足,我们呼吁并建议,从事闽南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和地方文史工作者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中,要更加自觉地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遵循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围绕文化强国、海洋强国建设,围绕新福建建设,关注新形势,研究新问题,提出新理论、新观点、新对策,以更加出色的学术成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