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全球文明倡议: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方案.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82674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文明倡议: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方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全球文明倡议: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方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全球文明倡议: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方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全球文明倡议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之后,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又一重要国际公共产品,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全球文明倡议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开放包容、和谐发展的精神内核。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打破“现代化=西方化”迷思,进一步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加强全球文明倡议的对外传播,要积极拓展对外传播主体的多元性,增进对外传播方式的多样性,提高对外传播内容的丰富性,增强对外传播效果的显著性,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打开新局面,共同守护人类文明发展的未来。【关键词】全球文明倡议 文明交流互鉴 中华传统文化 对外传播文明是人类在漫漫

2、历史长河中创造与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总和,凝结了世界上不同国家与不同民族的文化、知识与智慧。人类文明之所以能生生不息、星光熠熠,得益于各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根植于源远流长的文明传承。璀璨绚烂的人类文明图景,正是由世界上各种各样的文明相互尊重、交流融合、求同存异而得以繁盛。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确定性与日俱增,人类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也面临千载难逢的机遇。站在人类发展的十字路口,中国担负起“文明的责任”,顺应历史潮流提出全球文明倡议。这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之后,又一得到世界广泛关注的全球性公共产品。中国向全世界发出呼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3、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全球文明倡议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超越文明隔阂、文明冲突与文明优越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一、深刻理解全球文明倡议的中华传统文化基因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史是对文明在交流互鉴中焕发新生的最好见证。正如礼记中庸 所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前进的重要动力,更是世界文化繁荣的本质要求。“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尊重文明的多样性,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中国文明观,以“文明对话”化解“文明冲突”,打破文明交流的壁垒,让多种文明在良性竞争中取长补短、共同繁荣。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海纳百川,有

4、容乃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历史上的中国,从来都有着拥抱不同文明的胸怀,对异域文化保持着了解学习的开放心态。从器物层面到精神层面都30对外传播 2023.08重点话题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广泛吸纳人类一切文化之精华,不断充实与丰富自身,在兼收并蓄中得到日新月异的发展。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古代亚非欧之间往来的交通要道,这条丝绸之路上走过的无数使者与商人,加强了我国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交往,开启了世界文明交流的新纪元;唐代高僧玄奘不畏艰险历时17年,远赴天竺求取印度佛教经典,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立下汗马功劳,也成为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的一颗璀璨明星;明朝有郑和

5、下西洋的壮举,不仅将中国的丝绸、瓷器、农具等物资传播到国外,还带回各国所产的香料、铅锡、珠宝等等,促进了中外经济贸易的发展与中西文化的交流。中华文明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与其他文明交流融合,进而得到世界文明的滋养,不断发展壮大。与此同时,日本的遣唐使、朝鲜的燕行使、西方的传教士也将灿烂的中华文化介绍到世界各地,西学东渐与东学西传相辅相成,各国文化在交流互鉴中繁荣发展,重塑了世界文明的新格局。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谐性与共生性。人类文明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惟有“和而不同”才能谱写文明的多彩乐章,奏响属于世界的动人旋律。正如 左传 中对“和”思想的阐述:“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

6、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多元要素之配合、调和、均衡与和谐要远远优于单一性,不同事物的融合与互补才能生成繁盛的新事物。多样性是万物生长的必要前提,“和者也,天下之达道也”,追求各国文明之间的和谐共存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周易乾卦彖辞有言:“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这体现出中华文明协和万邦、和平共处的文化理想,把追求共生互补作为对待外部世界的基本态度。古代佛教从印度东传,使得中国文化不仅吸收了佛教思想,也看到存在于中华文明之外的异域文明,开辟了多元文化视野。历史上的古丝绸之路极大推动了中国与沿线各国人民的文化交流,不仅中国的儒道思想日益西

7、渐,起源于异域的佛教、景教、摩尼教等世界六大宗教也相继传入中国。宗教文化的相互交流促进了中外民众精神信仰层面的融通,对塑造民众的宗教意识、文化认同和一定程度上维护地区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丝路沿线国家间文明在互通有无的过程中,形成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人文格局,在相互碰撞和交汇中实现了和谐共生。二、深入把握全球文明倡议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21世纪的今天,世界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强权政治甚嚣尘上,经济复苏异常艰难,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不断加重,这些给世界的和平发展与进步繁荣带来巨大挑战。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全

8、球文明倡议的提出顺应了当今世界发展潮流,必将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全球文明倡议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为人类文明发展注入新力量。中国始终强调不同国家与民族有其独一无二的文化传统,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平等共存,取长补短,让世界上的各种文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中国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吸纳世界其他文明的精华之处,以开放包容、交流互鉴的姿态面对人类文明。美国政治学者彼得乔希姆卡赞斯坦(Peter J.Katzenstein)认为,不同文明之间最大的共同点不在于各自文化上的内聚性、封闭性或冲突倾向,而在于它们的多元性差异、多重形态以及彼此间的碰撞与交融,应当以开放的胸襟代替对事物作非此即彼的简单化划

9、分。要让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平等交流,克服固有的文化偏见,尊重文明的多样性与异质性。在世界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我们更需要远离封闭、促进开放、深化交流,让坚持文明的多样性深入人心,打破妨碍人类交往的精神阻隔,让不同文明在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和谐共存、繁荣发展。全球文明倡议打破“现代化=西方化”迷思,为人类社会现代化打开新视野。长期以来,西方世界宣扬的“西方中心论”“文明优越论”将西方文明置于绝对的优越地位,漠视其他文明,激化各文明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加深对彼此的误解与敌意。全球文明倡议强调,现代化既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品”,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不能搞简单的千篇一律、“复制粘贴”。中国式

10、现代化没有落入西方现代化的窠臼,在现代化道路上始终保持自身传统与文明独立性,从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中源源不断汲取养分的同时,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吸收时代发展的精髓,让中国在短时间内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现代化道路。这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保持了文明主体性,拓展了人类文明的深度与广度。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发表主旨讲话强调:“当今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植根于丰富多312023.08 对外传播 重点话题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样、源远流长的文明传承。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都闪烁着璀璨光芒,为各国现代化积蓄了厚重底蕴、赋予了

11、鲜明特质,并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共同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的集中体现,全球文明倡议为丰富人类社会现代化增添了动力之源,为促进人类文明和平发展提供了思想引领与行动指南。全球文明倡议携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描绘新图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各国不仅要加强物质层面的紧密合作,更应凝聚精神文化层次上的普遍共识,强化认同纽带。2023年2月,习近平主席在给雅典大学希腊学者的复信中指出:“历史充分证明,只要坚持兼容并蓄、开放包容,人类文明就能不断发展繁荣。”全球文明倡议呼吁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

12、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超越民族、国家与文化差异,寻求全人类价值观念的最大公约数,回应各国人民的共同期待和共同诉求,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中国从不搞价值观外交、不搞意识形态对抗、不搞排他性的“小圈子”“小集团”,而是以包容开放的姿态与世界其他文明平等交流、和平共存,寻求广泛的价值共识。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打破“零和博弈”的思维模式,尊重各国自身发展道路及其对现代化模式的探索。全球文明倡议作为中国智慧,给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合作提供了新的范式与图景,进一步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三、大力加强全球文明倡议的对外传播在这

13、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全球文明倡议的对外传播面临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与前所未有的挑战。习近平主席强调:“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因此,全球文明倡议的对外传播愈发重要,也需付出更大努力。拓展对外传播主体的多元性,为增进世界文明相互理解贡献力量。首先,民间团体是推动对外传播的重要力量。民间团体以多样化的表达形式,将文化元素融入日常生活,激发大众的情感共鸣,并通过与其他国家的民间团体建立合作,将本土文化推向世界舞台,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建立彼此尊重和理解的桥梁;其次,中资企业是推动对外传播的关键力量。中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能够将中国文化元素融入到产品

14、与服务之中,让世界各国人民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国文化。同时,在海外经营的过程中,中资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当地文化发展,通过赞助文化交流项目、建立文化交流平台等方式,增进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再者,青年群体是推动对外传播的中坚力量。青年们通过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与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建立联系和友谊,在相互学习中了解不同文明的历史、习俗和价值观。青年群体应肩负起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责任,未来文明传承和友谊合作的接力棒将会传到他们手中。对于当今的中国青年而言,“走出去”的道路越来越宽,沟通合作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更应该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认识不同文明。构建多层次的交流主体格局,推动跨越国界、跨越民

15、族的文化交流互鉴,丰富交流内容,使文化误解与文化歧视在国际交往中逐渐消除,进一步推动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理解与相互支持。增进对外传播方式的多样性,为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注入动力。第一,新媒体传播采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创造更广泛的传播渠道。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人们可以直接观看、分享和评论世界各国的文化内容,成为促进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的便捷途径。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优势积极发声,讲述平易近人、生动具体的中国故事,塑造传递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同时,新媒体为跨国合作项目的推进提供了更多机会。通过在线会议、远程合作和共享平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个人、组织以及机构能够共同参与项目的策划与实施。这种跨国合作

16、项目涵盖教育、科技创新、文化产业等领域,有助于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的深入发展;第二,人工智能应用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传播体验,拓宽人文交流合作范围。通过语音识别和翻译技术,人们可以实时地进行跨语言的交流和对话,降低语言障碍,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使人们能远程参观世界各地的文化遗址、博物馆和艺术展览,创造出全新的文化体验和交流方式;第三,大数据技术收集、分析和利用庞大的数据集,加强对外精准传播。通过分析数据,获取对不同文化的洞察力,了解文化需求、兴趣和趋势。从而精准定位目标受众,提供符合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加强国际人文32对外传播 2023.08重点话题INTERN

17、ATIONAL COMMUNICATIONS交流合作。提高对外传播内容的丰富性,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凝聚共识。首先,应加强国别与区域研究,了解不同国家的发展历程、政策措施和经济特点,为对外传播提供背景知识和实时资讯。通过深入探究各国的文化深度与多样性,理解其独特的价值观、信仰体系以及艺术形式,把握不同国家民众的文化生活与文化心理,提升对外文化传播,让国别与区域研究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外交战略;其次,重视对外语人才的培养,加强中外语言文化交流学习,助力世界优秀文化的广泛传播,推动国际教育平台建设,实现高质量的文明交流互鉴。积极实施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让我国优秀的社科研究成果进入国外主流发行传播渠道,增进

18、海外对当代中国以及传统文化的了解,促进中外学术交流,深化各国对中国文化的尊重与认同;再者,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让文化和旅游深入融合,打造独具特色、别具一格的文旅产品,提升文旅品牌建设水平,让文旅产业为全球文化交流赋能,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交流平台,搭建世界文明对话的桥梁,实现不同国家与民族文旅元素的互通互融。增强对外传播效果的显著性,为提升国际传播影响力发挥作用。一是要提升中华文化感召力,向世界介绍具有中国特色、中国精神和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让中国传统文化从历史中“活起来”“走出来”,使得现代社会也充分感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进一步将传统文化价值理念发扬光大。通过开展各样的中外

19、人文交流活动,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增进理解信任,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性互动,构建人与人之间沟通情感和心灵的桥梁,编织国与国之间加深理解与信任的纽带;二是要提升中国话语说服力,更加响亮地提出中国主张。依托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实践经验,全面阐述中国的发展观、文明观、安全观、人权观、生态观、国际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以最生动具体的实例,展现中国为世界发展、人类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三是要提升中国形象亲和力,不断扩大国际交往“朋友圈”。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人文交流活动,积极宣传中国政府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理念。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谦逊谦和的姿态,深

20、化各国友谊与良性互动,致力于“把一个真实的中国告诉世界”,增进民心相通、改善国家形象,让世界看到中国对异域文化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多元文明繁荣发展的追求,对交流互鉴持续深化的决心。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人类文明的促进者。习近平主席指出,“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全球文明倡议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秉持开放包容态度,强调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顺应世界历史潮流,符合人类和平发展愿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21、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激荡的关键时刻,必将极大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为促进人类和平发展事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邢丽菊系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惠迪系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2年,第70页。美彼得乔希姆卡赞斯坦:一个多重与多元文明的世界,宣讲家网,http:/ 2023年2月21日,第1版。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国政府网,https:/ 2023年6月26日,第6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全文),新华网,http:/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