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列宁的中国观及其当代启示.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82670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列宁的中国观及其当代启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列宁的中国观及其当代启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列宁的中国观及其当代启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列宁站在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立场上观察和分析中国问题,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观。列宁痛斥欧洲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深刻分析了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特点,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力量蕴藏在民众之中,阐明了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和世界革命的联系,深信未来的中国革命要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并科学预见了中国革命的前途。列宁的中国观启发我们在新时代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扬斗争精神;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词】列宁;中国观;中国社会;中国革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图分类号】A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 7 1-7 15 5(2 0

2、2 3)0 3-0 0 4 3-0 6东方理论是列宁在致力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过程中,对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问题进行专门研究所作的一系列精辟论述,是列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东方社会“活的化石”,体现着东方运动的共同特征。列宁以极大的热情和注意力关注中国问题,形成了其独特的中国观。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回顾和学习列宁的中国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一、列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发表了大量关于中国问题的论述列宁虽然未曾到过中国,但他充分利用所能得到的材料,深人细致地研究中国问题。他十分了解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对当时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重大事件都有自己

3、清晰、明确的判断。他对2 0 世纪初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两件大事都给予了极大关注:一是八国联军侵华,二是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的辛亥革命。在对华战争(19 0 0 年)、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19 12年)、新生的中国(19 12 年)、中华民国的巨大胜利(19 13 年)、中国各党派的斗争(19 13年)、亚洲的觉醒(19 13 年)、落后的欧洲和先进的亚洲(19 13 年)等文章中,列宁痛斥欧洲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罪行,撕下了俄国政府的伪善面孔,唤起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同情,声援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同时,列宁高度肯定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政党在唤醒人民民主意识、推翻“中世纪的旧

4、制度”1(P128)方面的历史贡献,深入分析了中国各阶级的性质与特点,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力量在人民。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帝国主义战争把附属国的人民卷进了世界历史。在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共产国际的直接支持下,东方各国爆发了此起彼伏的运动收稿日期:2 0 2 3-0 5-0 4基金项目:2 0 2 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列宁帝国主义论的汉译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 1YJA710008)、2 0 2 2 年度湖北省社科基金“深度学习一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课题“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逻辑与基本经验研究”及2 0 2 1年度湖北省教育厅思政专项“列宁青年团的任务在中国的传播及其青年

5、教育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 1Z006)的阶段性成果。44或起义: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朝鲜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三一起义”和印度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工人罢工运动。列宁根据客观形势的变化,将革命的视线转向中国、朝鲜、印度等东方国家,对东方国家特别是中国革命的前途寄予了殷切希望,形成了大量相关研究成果。在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19 2 0 年7 一8 月)前夕,列宁准备了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土地问题提纲初稿关于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基本任务的提纲等几个文件,并在大会上作了关于国际形势和共产国际基本任务的报告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委员会的报告等几个报告,明确提出苏维埃运动已经在整个东方打下

6、了基础,必须使东方各国民族解放运动同苏维埃俄国结成最密切的联盟,东方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过渡到苏维埃制度等观点,阐明了东方国家发展的条件、意义和前途。这些报告与思想标志着列宁东方理论的形成,而其中就包括对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特点、前途的分析与论述。列宁强调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明确指出中国在此阶段的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论述了中国革命与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区别,并提出东方国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突破所处阶段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革命前途。1922年,列宁的健康状况发生恶化,年底不得不停止工作。即使在病重期间,列宁仍以顽强的毅力,口授了给代表大会的信和五篇重要著作。其中在论我国革命

7、(19 2 3 年)、宁肯少些,但要好些(19 2 3 年)等著作中,列宁提出了东方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东方国家已经卷人世界革命运动的总漩涡、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取决于俄国、中国、印度等东方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等观点。这些观点中包含了对中国革命世界意义等问题的重要论述。列宁将中国革命同俄国乃至亚洲其他各国的民族民主革命相联系,将其视为世界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结局的重要决定性因素,从世界革命意义的角度给予中国革命以高度评价与期待。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在关注并指导俄国革命运动的过程中,将目光投向东方其他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尤其是对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给予了极大关注。湖北行政学

8、院学报二、列宁中国观的主要内容列宁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立场上,以科学的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深人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国革命的特点、前途、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世界意义等重要问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观。1.痛斥欧洲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一方面,列宁站在被压迫民族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立场上,斥责欧洲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瓜分和掠夺达到高潮。为保家卫国,作为民间组织的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掀起了一场可歌可泣的反帝爱国运动。帝国主义列强一边对清政府施压,另一边实施直接的武装干涉。八国联军武装侵略中国,妄图吞并中国。列宁痛斥欧洲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罪行,指出欧

9、洲资本家将贪婪的魔掌伸向中国,拼命掠夺中国领土,他们所到之处,烧毁村庄、淹死百姓、残杀村民。而俄国主战派却宣扬,八国联军侵华是由“中国人仇视欧洲的文化和文明”引起的。针对此,列宁一针见血地指出,引起中国人民反抗的根源在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他认为,中国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帝国主义的人侵,是因为欧洲资本家和欧洲各国政府对中国的掠夺政策,即“殖民政策”2 1(2 3 2 0。帝国主义对华战争的深层动因在于瓜分中国,扩大其在华权益。另一方面,列宁强烈遣责了沙俄侵华政策给中国人民造成的灾难。列宁细数了沙俄政府对中国的侵略及对中国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他指出这是一种犯罪的政策,但是它却宣称自己毫无私心。沙俄在伙

10、同八国联军侵华的同时,大举侵犯中国东北,它通过18 9 6 年的中俄密约夺取了在中国修筑中东铁路的权利,每天只付给中国工人10 戈比的生活费,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沙俄政府却将其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美化成“像基督教徒那样毫无私心”。列宁认为,沙俄军队在华残暴、野蛮的罪恶行径是对所谓“文明的欧洲人”“基督教徒那样毫无私心”言论的极大讽刺 3 。进而列宁分析了沙俄对华政策的阶级实质,他指出沙俄对华战争对同中国做生意的大资本家、对为亚洲市场生产商品的厂主、对靠紧急军事订货大发横财的承2023年第3 期2023年第3 期包人和身居军政要职的贵族有利,而对俄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来说,上千万个家庭破产,工人生

11、活持续恶化,农民死亡有增无减。可见,沙俄政府代表的是少数资本家和贵族的利益,为了少数资本家的利益,栖牲了占人口大多数的俄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 2 1(3 2)2.深入分析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特点关于当时中国社会的特点,一是列宁看到了中国社会的内外交困。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朝最高统治者却公然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向帝国主义献媚讨好,勾结八国联军,共同屠杀、镇压义和团团民,清政府已然成为“洋人的朝廷”。在中外反动势力的严重压迫下,各阶层大规模的人民斗争风起云涌,辛亥革命的爆发成为历史必然。它不但直接打击了反动的封建统治者,而且也给了帝国主义沉重一击。得知辛亥革命爆发和中华民国建

12、立的消息时,列宁兴奋地指出,“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中世纪的旧制度和维护这个制度的政府”,“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了,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汹涌澎湃地发展”(P160)。二是列宁深刻认识到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他指出,中国革命必然引起帝国主义的仇视,引起他们掠夺、覆取中国领土的野心。最终在帝国主义的扶持下,袁世凯窃取了革命的胜利果实,建立起北洋军阀的反动政权。列宁愤怒地指出,“先进的”欧洲掠夺中国,他们大喊“文明”“秩序”“文化”“祖国”等口号,“与那个冒险家、卖国贼、反动势力的朋友袁世凯勾结起来扼杀落后的亚洲的共和制”1(P166)0关于当时中国革命的特点,列宁认为帝国主义时代全世界已然划分为两

13、个部分,即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并明确指出中国是“被压迫民族”中的“半殖民地国家”。他认为东方落后国家和民族的主要特点是“封建关系或宗法关系、宗法农民关系占优势”(16 7)。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对东方民族实行残酷压迫和剥削,阻碍它们的发展。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只能是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4 (2 3)。因此,殖民地革命首先应推翻外国资本主义,需要解决的斗争任务是“反对中世纪残余”5 1(P328)。这里虽然不是直接阳艺嘉,郭巧云:列宁的中国观及其当代启示主精神”1(P3)4.未来的中国革命要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列宁深入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性质及其作用,他深信未来中国革命必须由无产阶

14、级及其政党领导才能取得胜利。其一,列宁认为,“孙中山的党”是“激进民释主义共和党,也就是民主派政党”(P128);孙中山的纲领是“带有建立共和制度要求的完整的民主主义”16((4 2 7)。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的资产阶级民主派反对对群众的压迫和剥削,主观上是社会主义者,但事实上却仅仅是“改变不动产的全部法权根据”的纲领,仅仅是消灭封建剥削的纲领。列宁指出,“孙中山的党”的弱点是不能充分地吸引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参加革命,脱离群众、自身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不能将民主革命进行到底。虽然孙中山有很大缺点,但“中国革命民主派在唤醒人民、争取自由和建立彻底的民主制度方面还是作了许多贡献”(P129))45论

15、述中国,但从中可以发现,列宁始终认为外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中国革命的对象。3.深刻揭示中国革命的力量蕴藏在民众之中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列宁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力量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其一,列宁认为,“只有革命人民群众的英雄主义才能振兴中国”6 (4 3 1。没有群众革命热情的高涨,则不可能争得共和制度;没有群众的支持,共和国就不可能巩固。中国革命要取得胜利,必须吸引广大农民群众参加运动和参加政治斗争。其二,列宁看到了中国人民同仇敌的爱国主义精神。他指出,中国人憎恶欧洲资本家和唯资本家之命是从的欧洲各国政府,痛恨来中国大发横财、利用其吹捧的文明进行欺骗、

16、掠夺和镇压、为贩卖鸦片而同中国作战以及利用传教伪善地掩盖掠夺政策的人,因此爆发了“中国人对欧洲人的袭击”2 1(P319)。其三,列宁看到了中国人民英勇抵御外敌的民族精神。他指出,中国人民向往自由和平等,会同中国历来的压迫者作斗争。不管各种“文明”豺狼切齿痛恨的伟大的中华民国的命运如何,世界上任何力量也“不能铲除亚洲式和半亚洲式国家中的人民群众的英勇的民46其二,袁世凯的党是资产阶级自由派政党。这是一些较小的温和派或保守派政党聚拢在袁世凯周围而形成的。列宁指出,这些政党是反动派政党,即官僚、地主和反动资产阶级的政党;它是一个在政治上招摇撞骗的典型:“昨天他是一个保皇派,今天革命民主派胜利了,他

17、成了一个共和派,明天他又打算当复辟后的君主制国家的首脑,也就是打算出卖共和制。”1(P28)在此,列宁彻底揭露了自由派政党与反动势力勾结,窃取政权,阻碍中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独立的本质,表达了对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支持。其三,农民是资产阶级民主派的主要社会支柱。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具有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愿望。因此,列宁明确指出农民对“孙中山的党”的支柱作用,但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派并没有广泛发动农民群众参与革命,吸引真正广大的人民群众来积极支持中华民国,这是革命不能取得最终胜利的主要原因。列宁进一步指出,孙中山的这个党只要能吸引愈来愈广泛的中国农民群众参加运动和参加政治斗争,它就能逐

18、渐成为(与这种吸引程度相适应)亚洲进步和人类进步的伟大力量。其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无产阶级是能彻底引领革命前进的力量。列宁对中国无产阶级的成长充满了期待,他预言中国无产阶级将日益成长起来,深信未来的中国无产阶级必将建立自己的政党,必将能够克服“孙中山的党”的弱点:“这个党在批判孙中山的小资产阶级空想和反动观点时,大概会细心地挑选出他的政治纲领和土地纲领中的革命民主主义内核,并加以保护和发展”6 1(4 3 2。这既肯定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先进性,又对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寄予了厚望。列宁在为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准备的文件和在大会上作的报告中,进一步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只有作为全体被剥削者的先锋队,才能成为

19、真正革命的阶级;只有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才能使农村劳动群众摆脱资本和大地主土地占有制的压迫,摆脱破产和帝国主义战争;只有在无产阶级最革命的先锋队带领本阶级的绝大多数前进时,才能取得斗争的最后胜利。5.阐明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和世界革命的联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及各湖北行政学院学报个国家内部各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而以考茨基、普列汉诺夫为代表的第二国际各国社会民主党的领导人背叛革命,成为社会沙文主义者。他们歪曲地利用辩证法,坚持诡辩论和折衷主义,为自己的背叛行为辩护。为了适应革命发展和理论斗争的需要,列宁在继承马克思辩证法思想的基础上,构建起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

20、学的新境界。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列宁深刻阐明了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和世界革命之间的密切联系。列宁和俄国其他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革命过程中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寄希望于西方爆发革命并取得胜利,给俄国革命以巨大的援助。但19 世纪下半叶开始,特别是一战结束后,统治阶级在国内实行“糖饼”政策,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内的阶级矛盾。列宁没有固守已有的认识,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在科学分析国际革命形势的发展变化后,认识到西方国家未来难以发生革命,而东方较易发生革命,从而将革命的视线转向中国、印度、朝鲜等东方国家。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指出苏维埃政权的作用和意义已被东方各国人民所了解,“在整个东方,在整个亚洲,在

21、一切殖民地人民当中,苏维埃运动都已经打下了基础”4 1(P23);占世界人口一大半的中国和印度的“19 0 5 年即将到来,而且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愈来愈快地到来”,“日益发展的革命现在正在卷入或已经卷人革命斗争,卷入革命运动,卷入国际革命”(PSo);中国和印度等东方国家“已经最终加人了革命运动,最终卷人了全世界革命运动的总漩涡”(3 9 4)。他强调,世界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结局,取决于俄国、印度、中国等构成世界人口的绝大多数的国家,“正是这个人口的大多数,最近几年来非常迅速地卷入了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在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是完全和绝对有保证的”(F395)。可见,列宁把中

22、国革命看成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将世界社会主义最终胜利的希望寄托于中国等东方各国的革命斗争上8 。6.科学预见中国革命的前途列宁明确指出,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强调取得革命胜利的国家和殖2023年第3 期2023年第3 期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互相支援的必要性:“各民族和各国的无产者和劳动群众为共同进行革命斗争、打倒地主和资产阶级而彼此接近起来”4(a),“实行使一切民族解放运动和一切殖民地解放运动同苏维埃俄国结成最密切的联盟的政策”4(P165)。他提出,先进国家的无产阶级帮助和支持东方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落后国家“就能够突破它们目前所处的阶段”,即“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发展

23、阶段而过渡到苏维埃制度,然后经过一定的发展阶段过渡到共产主义”4(P236),这里实际上指明了东方国家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途径。中国是东方国家活的化石,他对东方国家发展前途等的论述中显然也包括中国。19 4 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先导,证实了列宁的科学预言。三、列宁中国观的当代启示列宁的中国观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中国实际的典范,其对中国的预见是科学的,寄托着革命导师对中国这个文明古国的情感和期望。这是列宁留给我们的极为珍贵的思想财富,对理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实现人

24、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列宁指出,革命取得胜利的最深的泉源是“把千百万劳动群众组织起来”9 (F6)。他认为,孙中山的党不能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原因就是没有充分吸引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参加革命;中国革命要取得胜利必须吸引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这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生动体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觉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10((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

25、体地位,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最宝贵经验,是唯物史观的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阳艺嘉,郭巧云:列宁的中国观及其当代启示47要矛盾已经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依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这就要求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伟业。2.发扬斗争精神,推进中华民

26、族伟大复兴列宁通过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考察分析,猛烈秤击了欧洲列强在华的野蛮行径,充分肯定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精神。列宁的一生也是同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斗争的一生。列宁在与自由主义民粹派、合法马克思主义、经济派、经验批判主义等各种错误思潮展开坚决斗争的过程中,创立了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一一列宁主义。当下我们坚持列宁主义,就要充分发扬列宁的斗争精神。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就是在斗争中成长和发展壮大的,斗争精神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经过2 8 年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充分彰显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革命

27、斗争精神。新中国刚成立不到一年,美国就发动朝鲜战争,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我们党以非凡的气魄和胆略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打出了中国人的精气神,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带领人民以“杀出一条血路”的斗争精神,披荆斩棘、竿路蓝缕,闯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雷霆万钧之势开展反腐败斗争,大刀阔斧地进行机构改革,“三大攻坚战”取得显著成效,大国外交开创新局面,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但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当今世界大变局加速深刻演变,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

28、区,全面从严治党面临严峻风险挑战。48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1(2 7),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人类社会将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地域性历史走向全球一体化的历史。早在19 世纪3 0、4 0 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就认识到民族国家之间交往的必要性及其对人们思想意识等的影响,并预见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他们认为,随着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资本的逐利与扩张使得世界各国打开国门,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2 0 世纪初,时代发生了巨大变化,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阶段,经济全球

29、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在列宁所处的时代,“世界历史”这一概念演化为“国际化”。列宁认为,“人类的整个经济、政治和精神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就已经愈来愈国际化了。”(P32)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与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逻辑和时代潮流。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各国联系日益密切,国家要发展、民族要振兴,就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敢于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固步自封、盲目排外必将付出惨痛的代价。中国近代惨遭列强欺凌、被动挨打是公认的“长期完全停滞的国家的典型”(P160)。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封建统治者闭关自守、夜郎自大,看不到世界的巨变,拒绝学习国外先进的

30、科学技术和其他先进的东西。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由于国内外形势异常复杂,中国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之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正确把握时代主题、顺应时代潮流,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块择,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中国勇敢迈向了世界市场,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之路,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扩大开放,以更加积极自信的姿态融人世界,在交往日趋频繁的国际关系中把握机遇,就能有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湖北行政学院学报4.构建以

31、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强权横行和大国争霸是近代国际关系中的主要脉络,其主要表现是欧洲列强在全球范围内的争霸及其对亚洲、非洲和美洲的侵略和掠夺。在这样的国际关系体系中,腐朽的满清王朝无力抵御列强的侵犯,只能沦为被侵略和宰割的对象。列宁把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掠夺政策痛斥为殖民政策,对其侵华罪行进行了猛烈坪击。这充分体现列宁秉持国际正义、主张和平与公正的国际关系立场。相较而言,现代国际关系有了明显改善,特别是伴随全球化的深人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人类交往的范围更加广泛,人类命运与共的意识日益凸显,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深入推进,一国独霸国际事务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党的十

32、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国际关系的发展开辟了新愿景。新型国际关系侧重回答“构建一种什么样的国家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具有政治、经济、安全、文明、生态等多层面的丰富内涵,两者一脉相承、互为补充,都承载着中国对建设美好世界的不解追求,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在2 1世纪烙下了深深的“中国印记”。参考文献1列宁全集:第2 3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17.2列宁全集:第4 卷 MI.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13.3李士峰,从对华战争看列宁早期俄中关系思

33、想及其意义.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14,(6).4列宁全集:第3 9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17.5列宁全集:第3 7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17.6列宁全集:第2 1卷 MI.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17.7列宁全集:第4 3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17.8俞良早.关于列宁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 0 2 0,(5).9列宁全集:第3 6 卷 MI.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17.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2 0 2 0.1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一一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M.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2 2.(责任编辑张娅)2023年第3 期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