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日本报纸涉华国庆报道的话语分析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82630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本报纸涉华国庆报道的话语分析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日本报纸涉华国庆报道的话语分析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日本报纸涉华国庆报道的话语分析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文章以日本朝日新闻和日本经济新闻对中国国庆 60、70 周年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建语料库,运用批评话语分析理论研究发现:朝日新闻报道标题的消极语义韵词占比较大,多涉及中国军事和内政;日经新闻报道标题的中性语义韵词占比较大,主要涉及中国国庆相关庆祝活动。从国庆 60 周年到国庆 70 周年,两报的报道焦点从军事、经济转向中国内部,构建的中国国家形象由“军事迅猛发展,经济繁荣增长”转变为“警察暴力执法,领导人地位提升”。关键词:国庆;日本报纸;涉华报道;话语分析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Discourse Analysis of Report

2、s in Japanese Newspapers Relating to Chinas National Day WANG Ying,WANG Ya-jing(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Tianjin 300457,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reports of Japans Asahi Shimbun and Nippon Keizai Shimbun on the 60th and 70th anniversaries of Chinas N

3、ational Day,this paper makes a self-built corpus and uses the theory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corpus.It is showed that:The Asahi Shimbuns headlines have more negative rhymes,mostly about Chinas military and internal affairs,while the Nikkei Shimbuns headlines have more neutral r

4、hymes,mainly about Chinas National Day-related celebrations.From the 60th anniversary of the National Day to the 70th anniver-sary of the National Day,the focus of the two newspapers shifted from the military and the economy to Chinas inter-nal affairs,constructing an image of the Chinese state that

5、 changed from“rapid military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prosperity”to“violent police enforcement and the elevated status of leaders”.Key words:National Day of PRC;Discourse analysis;Foreign media coverage收稿日期:2022-07-12基金项目:天津科技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日媒涉华国庆报道的话语分析研究 以建国 50、60、70 周年为中心”(KYS202155)。通讯作者:王雅静,邮箱:155

6、37819541 国家庆典因其有着重要政治内涵和意义,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国庆体现着国家、民族的凝聚力,国庆大阅兵则从政治、军事、文化等多方面塑造着中国形象。外国媒体对中国国庆的报道体现出国际舆论对中国的评价,通过报道可以了解外媒构建的中国形象。本文以日本主流报纸朝日新闻和日本经济新闻(以下简称日经新闻)对中国国庆60、70 周年的报道为研究对象,以 KH Coder3.0为分析工具,运用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从新闻标题、文本高频词、语义韵等方面考察两报对中国国庆的报道倾向,探讨其塑造的中国国家形象及变化。一、相关研究评述近年,关于中国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和外国媒体涉华报道的话语分析研究层出不穷。钱

7、毓芳,黄晓琴(2016)考察了西方媒体对“中国梦”的话语建构,发现英美主流媒体在谈及“中国梦”时,聚焦中国的反腐、强军梦等,以消极姿态构建“中国梦”话语。邵斌,蔡颖莹,余晓燕(2018)基于自建语料库考察了西方媒体对“一带一路”的总体态度,发现西方媒体的总体态度是肯定的,但出于国家、经济利益以及意识形态的考量,各国媒体对“一带一路”的关注点不尽相同。林元彪,徐嘉晨(2020)对英美两国媒体关于中国国庆报道的话语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英美两国媒体在传递中国国家形象时大量使用“劫持”策略且外媒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存在常识性错误。总体来看,上述研究多聚焦西方媒体对中国形象的构建,以邻国日本媒体为对象的研究并

8、不多见。本文以日本主流报纸朝日新闻和日经新闻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对中国国庆 60、70 周年的报道,考察日本报纸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二、研究设计(一)理论框架本文基于自建语料库,运用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分析日本主流报纸对中国国庆的话语建构。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 CDA)旨在通过分析表面的语言形式来揭示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辩证关系1。Van Dijk 认为 CDA 探讨的是政治语境中话语交际的实施和复制,主要分析社会话语交际活动,尤指大众话语和官方话语以及个人话语2。近年,国内外学者致力于将批评话语分析和语料库相结合,弥补了传统话语分

9、析文本少、过分强调主观价值判断的缺点,使研究更客观、全面。语料库方法从主题词、索引行、搭配等方面对文本信息进行话语分析,揭示研究者预料之外的隐含思想,为批评话语分析提供了更为客观的视角3。大数据时代,媒体报道使用的话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意识,使用传统方法很难对其进行大规模研究,而利用语料库与批评话语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减少研究者主观偏见对研究产生的片面影响。(二)研究步骤首先,自建小型“朝日新闻语料库”和“日经新闻语料库”。其次,利用 KH Coder3.0 分别从报道标题语义韵、报道文本高频词、关联词等方面分析日本主流报纸朝日新闻和日经新闻涉华国庆报道倾向的不同。最后,考察朝日新闻和日经新闻

10、通过新闻话语构建的中国国家形象及其变化。(三)语料选取分别在朝日新闻 数据库聞蔵和日经新闻数据库日経中进行语料收集。检索关键词为“国慶節”“中国&建国”“建国”,检索时间跨度为检索年度的 9 月 15 日-10月 15 日。经过人工筛选,共收集朝日新闻有效语料 53 篇,日经新闻有效语料 91 篇,分别录入“朝日新闻语料库”和“日经新闻语料库”。三、朝日新闻和日经新闻整体报道量如图 1 所示,整体来看,日经新闻对国庆 60、70 周年的报道总量均高于朝日新闻。2009 年,图 1 朝日新闻和日经新闻涉华国庆报道总量日经新闻的报道数量约达到朝日新闻的 2 倍;2019 年,日经新闻报道数

11、量虽有所回落,但仍高于朝日新闻。日经新闻的报道以经济类内容87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总第 43 卷为主,由于其内容的专业性和局限性,销量不及朝日新闻,但对中国国庆的报道数量却超过朝日新闻,显示出其对中国国庆的高关注度,值得思考。四、报道标题语义韵分析语义韵是语料库语言学迄今发现的重要语言运作机制之一,它不仅揭示词项结伴行为的语义特征,而且揭示人们凭借搭配范式表达态度、评价事件等语用功能特征 4。目前,语义韵一般被分为积极,消极和中性三类5。在消极语义韵里,关键词吸引的词项几乎都具有强烈或鲜明的消极语义特点,它们使整个语境弥漫一种浓厚的消极语义氛围。积极语义韵的情况正好相反:关键词吸引的几乎都是些具

12、有积极语义特点的词项,由此形成一种积极语义氛围;在中性语义韵里,关键词既吸引一些消极涵义的词项,又吸引一些积极涵义或中性涵义的词项,由此形成一种错综的语义氛围6。基于上述理论,对两个自建语料库中报道标题的语义韵分析结果如表1 所示。表 1 朝日新闻和日经新闻的标题语义韵语义韵朝日新闻日经新闻年份数量/占比典型韵词年份数量/占比典型韵词积极20098(30.77%)祝電、友好、祝賀200913(25.49%)増加、高、成長20195(18.52%)輝、協力、向上20197(17.50%)団結、発展、増消极200912(46.15%)誇示、暴行、腐敗200916(31.37%)不満、誇示、軋201

13、912(44.45%)過酷、強硬、強権201913(32.50%)反発、対抗、有名無実中性20096(23.08%)開幕、式典、課題200922(43.14%)演習、演説、実施201910(37.03%)発表、配信、演説201920(50.00%)演習、堅持、記念式典 (一)积极语义韵标题由表 1 可知,2009 年两报的积极语义韵标题数均高于 2019 年。这是因为 2009 年中日两国在政治、经济、民间交往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持续深化,中日关系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如政治方面,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对中国进行访问,胡锦涛主席会见麻生太郎时,双方就全面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等其他方面的问题深入交换了意

14、见;经济方面,2009年 6 月 7 日,中日召开第二次经济高层对话会,围绕金融互相借鉴,加强了两国的经济政策协调;民间交往方面,两国开展了诸如中日民间友好交流乒乓球大赛、“笹川杯”日本知识大赛、中日樱花动漫交流活动等多层次多角度的文化体育活动。可见,中日关系直接影响着日本报纸对中国的报道态度。从整体趋势来看,两个报纸的积极语义韵标题占比相对持平,且在 2009 年后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从积极语义韵词来看,两报标题呈现出如下特点。朝日新闻关注中国国庆相关的政治和民间交往。如:客观报道他国领导人对中国国庆的祝贺(例 1),以及在日本部分地区举行的中国国庆相关活动(例 2、3)等。尤其是例 2 和

15、例 3 对在日本札幌和长野两地举办的国庆相关活动进行报道,传达出中日两国在民间交往和文化活动方面的密切交流。日经新闻 则更关注中国经济的发展。如:2009 年使用“増”“増加”“成長”等积极韵词客观报道中国经济的发展(例 4),2019 年使用形容动词“急激”修饰名词“発展”,强调中国发展的速度之快(例 5)。面对次贷危机的冲击,亚洲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措施,同时随着金融市场状况的改善和资本流入,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在 2009 年迅速复苏。特别是东亚的中国和南亚的印度,继续成为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7。在中国国庆期间,日经新闻对中国经济的关注符合其办报宗旨,同时,中国是日本的第

16、一大贸易伙伴,中国经济增长给日本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承认并客观报道中国经济的发展,符合中日两国共同利益,与世界经济趋向区域化发展的进程也相适应。因为21 世纪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主要趋势是趋向区域化,而非全球化,趋向碎片化,而非统一化8。例 1:北朝鮮金総書記祝祝電電中国建国 60 周年 (2009 年 10 月 01 日朝日新闻)例 2:札幌祝祝中国建国 60 年映画民族舞踊公演友好団体華僑団体開催(2009 年 10 月 03 日朝日新闻)例 3:世界平和、日中協協力力元中国大使宮本講演/長野県972023 年第 4 期 王 莹,王雅静:日本报纸涉华国庆报道的话语分析研究(2019 年

17、10 月 11 日朝日新闻)例 4:中国国慶節、建国 60 年消費刺激、小売売上高 18%増増加加(2009 年 10 月 09 日日经新闻)例 5:中国建国 70 年、急激発発展展、光影(2019 年 09 月 30 日日经新闻)(二)消极语义韵标题从标题中消极语义韵词占比来看,两个年度朝日新闻均高于日经新闻。报道内容或聚焦中国军事,或涉及中国内政。如两报中共同出现了的“誇示”一词。广辞苑对“誇示”的释义为“誇見。自慢示”。两报通过使用带有消极感情色彩的动词“誇示”,勾勒出骄傲自满、自以为是的中国形象(例 6、7)。又如:2019 年朝日新闻在标题中使用给人压迫感的形容动词“強硬”修饰动词“

18、制圧”来报道中国香港发生的示威游行,断章取义的将中国香港警察合理的制止暴动行为描述为强硬的加害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读者(例 8)。而日经新闻则选择涉及中国内政的内容进行报道,并在新闻报道最醒目的标题位置使用否定和负面意义的“受入”“反発”等词,传达出与台湾的紧张关系(例 9)。例 6:中国、兵器近代化誇誇示示建国 60 年、最大級軍事(2009 年 10 月 01 日朝日新闻)例 7:中国、初強襲揚陸艦、海軍強化誇誇示示(2019 年 09 月 26 日日经新闻)例 8:香港、緊張極限警察 5000 人、強強硬硬制圧 (2009 年 10 月 02 日朝日新闻)例 9:一国二制度受入、台湾

19、、統一意欲習氏反反発発 (2019 年 10 月 02 日日经新闻)(三)中性语义韵标题较之2009 年,2019 年两报的标题中性语义韵词占比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 2019 年日经新闻标题中的中性语义韵词占比达到 50%,这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和传播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报道内容基本上是围绕中国国庆相关庆祝活动展开。如客观描述习近平总书记在香港回归祖国 70 周年的演讲(例 10),以及在国庆前夕进行的大阅兵预演等(例 11)。例 10:習主席香港共道歩70 周年行事演演説説(2019 年 10 月 01 日朝日新闻)例 11:中国、軍事予行演演習習(2019 年 09 月 24 日日经新

20、闻)五、报道文本分析频繁使用的高频实词常常将某种意象不断呈现至读者脑海中,进而影响读者对说话主体或其他相关事物的态度和印象9。实词,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词。现代汉语实词一般认为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和副词10。考虑到新闻报道的文本特点,本文仅探讨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以下按时间顺序分别分析朝日新闻和日经新闻报道文本中出现的高频实词,考察语言背后隐含的态度倾向及话语特点。(一)2009 年朝日新闻日经新闻涉华国庆报道的高频词使用 KH Coder3.0 对 2009 年“朝日新闻语料库”和“日经新闻语料库”中的高频实词进行抽取,结果如表 2 所示。表 2 2009 年朝日新闻日经新闻

21、高频实词表排序朝日新闻日经新闻实词词频实词词频1中国153中国3472建国54経済1393空母52企業1264軍事44日本935毛43軍事63638建国607経済33発展588海軍29改革579米国29社会5710主席28市場55 由表 2 可知,朝日新闻和日经新闻中共有的高频实词有“中国”“建国”“軍事”和“経済”。因为“中国”和“建国”为语料检索的关键词,其在两库中的高频出现,体现出语料抽取的客观性。此外,“経済”一词值得考察。日经新闻中“経済”一词出现频率约为朝日新闻的三倍。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日经新闻的报道内容更侧重于经济方面;另一方面可以看出日经新闻对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持关注态度。进一

22、步对“経済”的索引行进行检索发现,日经新闻多使用“成長”“大国”“繁栄”08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总第 43 卷等积极韵词来修饰“経済”,且多次直接提到中国经济的发展为世界经济做出了贡献(例 12),表现出该报对中国经济的认可,进而也向读者传达出中国经济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且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构建出经济繁荣增长的正面中国形象。较之,朝日新闻在“経済”方面,则更多聚焦于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如腐败问题(例 13)。2009年,“坚决反对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中国提出了反腐的具体举措和任务,完善反腐新体系,搭建反腐新平台,深化廉政改革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然而朝日新闻只谈腐

23、败问题,不谈反腐问题,且使用否定意义的“絶”一词,传达出中国腐败问题的持续性,构建了经济增长催生腐败问题的负面中国形象。例 12:世界中中国経経済済発展頼。(2009 年 10 月 01 日日经新闻)例 13:経経済済成長伴利権、党員権力乱用腐敗絶。(2009 年 10 月 02 日朝日新闻)非共有词汇中,朝日新闻中出现的“米国”一词耐人寻味。使用 KH Coder3.0,对“米国”的索引行进行文本细读后发现,报道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1)聚焦中国军事并将中国军事的发展“夸大化”。国庆大阅兵展现了中国最先进的技术和现代化军事装备,同时也表现出中国将维护本国安全及世界各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坚定决

24、心和意志。然而朝日新闻屡次提及中国的东风 31 型弹道导弹射程可以达到美国,制造紧张空气,从侧面引起美国对中国军事的关注(例 14),同时引述美国的话语,质疑中国拥有航母的合理性(例 15),构建出军事迅猛发展的中国形象。美国作为世界上拥有航母最多的国家,其质疑本身就是站不住脚的,朝日新闻却在报道中引述其话语,表现出日本媒体认同西方媒体关于中国军事的报道论调的立场,进而也可以窥视到日本媒体对日美关系的态度。例 14:中国建国 60 周年軍事、最新鋭大陸間弾道東風 31改良型発射機載登場。米米国国全土射程収。(2009 年 10 月 01 日朝日新闻)例 15:米米国国、中国空母保有軍事的合理性

25、乏。(2009 年 10 月 05 日朝日新闻)(2)涉及中美关系及中国内政问题。如谈到奥巴马“新政”下,美国的对中政策经常在干预,警戒和遏制之间摇摆(例 16)。又如美国插手两岸关系,利用台湾问题牵制中国的发展(例 17),构建出“内忧外患”的中国形象。正如袁征(2009)所说,尽管近年来中美两国在反对和遏制“台独”、维护台海稳定方面做出了共同努力,但美国不会轻易放弃插手台湾问题11。中国针对美国为台湾提供军售一直采取明确且坚决的反对态度,并敦促美方停止错误行为。习总书记也在 2019 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40 周年的纪念会上讲到:“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愿意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

26、一的前景,因为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对两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例 16:米米国国対中政策常関与警戒抑止幅間揺。(2009 年 10 月 05 日朝日新闻)例 17:米米国国台湾関係法基軍事的支援限、台湾問題米中間横続。(2009 年 10 月 05 日朝日新闻)较之朝日新闻,日经新闻中除“中国”外,“日本”一词位列前五。如前所述,2009 年中日关系出现了巨大转变,相对于小泉时期的“破冰”,明显呈现出“融冰”的状态。对 93 条“日本”相关索引行进行文本细读后发现,报道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1)客观描述中国经济的崛起。如日经新闻关注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并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经济

27、将会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例18)。一方面肯定了中国实施的“改革开放”等一系列举措;另一方面也暗示出日本经济的不景气。事实上,正如日本媒体预测的那样,2010 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日本经济持续低迷的状况下,中国经济却逆风发展,凸显出中国制度的优越性。此外,日经新闻还认为日本经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国经济,强调中国经济对日本经济的重要影响(例 19),构建了有助于日本经济发展的中国形象。例 18:国内総生産(GDP)日日本本抜中国世界第 2 位。182023 年第 4 期 王 莹,王雅静:日本报纸涉华国庆报道的话语分析研究 (2009 年 09 月 23 日日经新

28、闻)例 19:事実、日日本本景気中国経済状況大依存。(2009 年 09 月 23 日日经新闻)(2)渲染“中国军事威胁论”。日经新闻直面中国经济即将超越日本经济这一事实的同时,将对中国经济的关注转移到军事上,试图营造出中国在实现高度经济发展后,下一步要大力发展军事的紧张氛围,制造“中国军事威胁论”,从而引起他国恐慌(例 20)。此外,运用数字详细描述中国的巡航“东海 10”导弹射程,称其将大半个日本收入射程之中(例 21),容易让读者产生恐惧心理,构建出对世界各国军事造成威胁的军事大国形象。例 20:、中国軍事大国化、日日本本世界中国懸念材料。(2009 年 09 月 24 日日经新闻)例

29、21:巡航東海 10射程 15002000、日日本本大半射程収。(2009 年 10 月 01 日日经新闻)(二)2019 年朝日新闻日经新闻涉华国庆报道的高频词同理,使用 KH Coder3.0 对 2019 年“朝日新闻语料库”和“日经新闻语料库”中的高频实词进行统计,结果如表 3 所示。表 3 2019 年朝日新闻日经新闻高频实词表排序朝日新闻日经新闻实词词频实词词频1中国138中国206275香港1503香港62854習54習735政府45建国666警察39政府557建国36警察538台湾47米国509米国32抗議4210社会29台湾42 由表 3 可知,2019 年朝日新闻和日经新闻

30、关于中国国庆相关报道的高频实词及其排序达到空前的一致,两报中的不同高频实词仅为“社会”和“抗議”。其中,“”和“香港”分别位列 2、3 位。这是因为 2019 年香港发生了示威游行,与此相关的词汇还有“警察”一词。警察机关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具有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机关,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12。警察机关的形象维护和塑造与国家形象紧密相关,通过进一步对“警察”一词进行关联词检索发现,此处出现的“警察”多指“香港警察”,具体结果如表 4 所示。表 4 2019 年两库中“警察”的关联词检索排序朝日新闻日经新闻抽出词全体共起Jaccard抽出词全体共起Jaccard145(0.169

31、)25(0.862)0.510 257(0.281)24(0.706)0.358 22衝突12(0.045)12(0.414)0.413 8発砲10(0.038)10(0.294)0.294 13香港38(0.143)18(0.621)0.367 3香港83(0.371)5(0.200)0.271 74許可8(0.030)8(0.276)0.275 9出15(0.057)9(0.265)0.225 05抗議14(0.053)9(0.310)0.264 7参加21(0.080)10(0.294)0.222 26実弾9(0.034)7(0.241)0.225 8実弾10(0.038)4(0.160

32、)0.222 27参加17(0.064)8(0.276)0.210 5抗議37(0.141)12(0.353)0.203 48催涙弾6(0.023)6(0.207)0.206 9高校生8(0.031)7(0.206)0.200 09規模19(0.071)8(0.276)0.200 0負傷8(0.031)6(0.176)0.166 710発砲7(0.026)6(0.207)0.200 0暴力8(0.031)6(0.176)0.166 7 2019 年是香港回归祖国 22 年来极为不平凡的一年。社会骚乱与暴力游行事件频繁发生,反中乱港势力在香港警察维护秩序的过程中攻击警察,香港警察在媒体的攻击下成

33、了众矢之的。同时,警察对游行示威者采取的行为被媒体刻意放大,导致执法过程中警方无法有效制止骚乱。香港局势在国际上受到多方关注,然而,绝大多数国外媒体对香港警察的报道极为片面甚至负面,日媒也是如此。28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总第 43 卷由表 4 可知,两个报纸都关注警察执法时使用的武器,如朝日新闻 中出现的“催涙弾”和“実弾”,日经新闻中出现的“実弾”。此外,日经新闻还出现了“高校生”“負傷”“暴力”等词,这些词汇指向警察用实弹对游行的高中生进行射击并使其负伤,警察由此被民众冠上“暴力执法”的“罪名”。在报道中,两个日本报纸的关注点都在警察的“暴力”行为上,构建出“中国警察暴力执法,伤害民众”的负

34、面形象,但对于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却避而不谈。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两个报纸在报道时均“选择性失明”,采取了“倾向性评论”,这将导致日本民众不明事实真相,甚至从侧面声援香港游行分子,给中日关系带来负面影响。此外,在 2019 年的高频词中首次出现了“習”,且都位列第四。据索引行分析,二者均指我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总书记。“習”的高频出现,既表现出日媒对于习近平总书记的形象认知度急剧提升,也反映出习近平总书记的形象与中国国家形象的高关联度。因为国家领导人作为最为特殊的一类公民,他们既是普通公民之一,同时也因其岗位职责的特殊性而代表着国家和政府的形象13。通过对日经新闻和朝日新闻出现的“習”进行索引行分析

35、,日媒对习近平总书记形象的报道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1)直接或间接援引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大国际或国内问题的态度。并用引号()突出强调。如坚持“一国两制”方针,提倡“一带一路”等(例 22)。(2)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行为进行细致描写。多涉及习总书记的动作以及着装(例 23)。(3)对习近平总书记访日的积极评价(例 24)。(4)使用消极语义韵词歪曲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和举措(例 25)。由此可见,朝日新闻和日经新闻总体上对中国国家领导人形象的话语构建倾向于客观,很大程度上构建了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例 22:香港抱中、習国家主席(香港高度自治認)一一国国二二制制度度堅持演説。(2019 年 10 月 0

36、1 日日经新闻)例 23:午前 10 時、天安門黒中国礼服中中山山服服着習氏姿現、約 5 万人招待客拍手起。(2019 年 10 月 02 日朝日新闻)例 24:来春習近平国家主席国賓来来日日見据高要人往来積極的積重、両国協力発展一致。(2019 年 09 月 27 日日经新闻)例 25:習近平反腐敗運動政敵潰権権力力闘闘争争見方。(2019 年 09 月 30 日日经新闻)六、朝日新闻日经新闻涉华国庆报道的倾向通过从新闻标题语义韵、报道文本高频词、关联词分析等角度对国庆 60、70 周年日本报纸涉华国庆报道进行分析发现:报道标题方面,不论 2009 年还是 2019 年,朝日新闻的报道标题中

37、消极语义韵词占比都较大,且接近半数,内容多涉及中国军事和内政,不利于正面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日经新闻的报道标题中中性语义韵词占比较大,接近或达到半数,内容主要涉及中国国庆相关庆祝活动,有利于客观、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报道文本方面,中国国庆 60 周年之际,朝日新闻和日经新闻都不约而同的关注中国军事和经济的发展。对中国军事的报道,两报都倾向“中国威胁论”,构建出“军事迅猛发展,威胁他国”的中国形象;对中国经济的报道,日经新闻客观描述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为世界经济做出的贡献,构建出经济繁荣增长的正面中国形象,朝日新闻则聚焦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构建出经济增长催生腐败问题的负面

38、中国形象。中国国庆 70 周年之际,朝日新闻和日经新闻的报道内容从对中国军事和经济的关注转向中国内部,将报道焦点置于中国港台问题以及中国国家领导人身上。在涉港问题上,两报都通过“倾向性”报道来传播香港局势及香港警察的执法形象,构建了“中国警察暴力执法,伤害民众”的负面形象,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正面中国形象的塑造和传播。然而,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报道却多采用正面的话语构建,这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从侧面彰显出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家领导人国际地位的提升。(下转第 134 页)382023 年第 4 期 王 莹,王雅静:日本报纸涉华国庆报道的话语分析研究2 周作福.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设计的内

39、涵及演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37-41.3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 12 月 7 日至 8 日在北京召开EB/OL.http:/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EB/OL.(2020-10-15)2022-07-20.http:/ 陈克正.新时代高校“体育+思政”协同融合育人体系的构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9):152-154.6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5-28)2022-07-22.ht-tp:/ 黄环.“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

40、,2022,12(16):138-141.8 康亚峰,夏红燕.基于“课程思政”的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研究J.福建开放大学学报,2021(5):19-22.9 周丽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思政建设三重维度与实践路径探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1,41(6):119-122.10 黄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 以 H 学院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17):113-116.责任编辑:吴惠娟(上接第 83 页)注释:朝日新闻是日本主流报刊之一,1879 年创刊,它被认为对华态度温和,有独立的新闻操守和担当,宣称客观公平、不偏不倚。日本经济新闻(Nihon K

41、eizai Shimbun),简称日经(Ni-kkei),是日本全国性、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大报纸之一。KH Coder(樋口耕一,2014)是用于定量文本分析或文本挖掘的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可以用来分析各种文本,如采访记录和报纸文章等。日本报纸使用“建国”一词指代中国国庆。新村出(编),广辞苑(第六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1008.引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引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40 周年纪念会上的重要讲话。Jaccard 算法是利用共现词汇与所有词汇的比例作为衡量两个句子的相似性的标准。

42、参考文献:1Wodak,R.&Meyer.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M.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01:176.2 Van Dijk,T.A.Multidisciplinary CDA:A Plea for Diver-sityM.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01:96-115.3 邵斌,回志明.西方媒体视野里的“中国梦”一项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J.外语研究,2014(6):28-33.4 卫乃兴.基于语料库学生英语中的语义韵对比研究J.外语学刊,2006(5):50-54.5

43、 Stubbs,M.Text and Corpus AnalysisM.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1996.6 卫乃兴.语义韵研究的一般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4):300-307.7 张伯伟,张兵.2009 年世界经济回顾与 2010 年展望J.经济学动态,2010(2):15-21.8 俞正墚,陈玉刚,苏长和.21 世纪全球政治范式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2.9 胡开宝,田绪军.中国外交话语英译中的中国外交形象研究 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中国外语,2018,15(6):79-88.10 麻彩霞.现代汉语实词新用法研究概说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8(1):139-142.11 袁征.中美关系 60 年的思考与展望J.和平与发展,2009(4):4-9+63.12 林博川.警察机关公共关系形象塑造研究 以美国、中国香港为例J.公关世界,2020(15):70-72.13 袁王珏.全球化时代公共外交中的国家领导人品牌构建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责任编辑:彭茜珍431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总第 43 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