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用这句古诗形容中国与毛里塔尼亚(以下简称毛塔)乃至与非洲的关系,应该说相当形象又贴切。中国与毛塔相距万里,国情迥异:一个在东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在西非,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然而两国却有着历史悠久、历经考验的深厚友谊,是一对难得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精彩充实的四年任期毛塔有极端对立的自然景观:撒哈拉沙漠与大西洋。人民信奉伊斯兰教,尽管生活条件艰苦,却温和、淳朴、乐观、顽强。这里的人们很热情,在大街或者小巷见到中国人,即使不懂汉语,一般都会主动用“你好”打招呼。小孩子则由于发音含混,说出来“你好(niao)”类似“鸟”,让人感觉亲切又有趣。2019
2、年4月底,笔者接受当时孔子学院总部委派赴任毛塔,担任由河北大学和毛塔努瓦克肖特大学(以下简称努大)合作建设的努瓦克肖特大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努大孔院)首任中方院长,2023年5月初任期结束返回国内,顺利完成两个任期(四年)工作任务。事实上,努大孔院建院不久,就遭逢努大学生罢课活动,接下来是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那时仅有中方院长一人在岗,孔院工作可以说举步维艰。尽管如此,在各方鼎力支持下,笔者因地制宜,主动承担汉语教学任务,积极筹办文化活动,并成功申报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点,以及设立努大孔院下属机构“当代中国与毛里塔尼亚研究中心”。2020年3月,汉语水平考试毛塔考点获批,同年12月举办第一次
3、汉语水平考试,解决了毛塔长期没有HSK考点的问题,考生再也不用大费周折到邻国如塞内加尔等国参加考试了。2021年1月,“当代中国与毛里塔尼亚研究中心”正式成立,旨在团结更多本地知识精英,增加高层次高水平交流。此举得到中国驻毛塔大使馆有力支持,时任临时代办王健发表书面贺词。2021年5月,笔者续任中方院长。随着新冠疫情的影响降低,三位公派教师赴任努大孔院,结束了努大孔院类似于“一个人的孔子学院”状态。在师资充足情况下,努大孔院很快展开规模化汉语教学,以HSK教材系列为依据,开设从HSK1级(零基础班)到HSK5级不同层次课程;策划并举办常态化文化活动“周末汉语角”,一般每两周举办一次。截至202
4、2年年底,累计举办活动25场,活动受众接近2300人次,在学员及参与者中产生良好反响。2021年8月,努大孔院申请到在老校区(市内总统府广场附近)的“新教室”:一间教室和一间办公室。碰巧它们就是努大中文班当年上课的地方,某种意义上,也是接续努大1987年即开设中文教学的历史脉络了。在此基础上,努大孔院着力推动汉语教学点建设。2022年5月,与努大语言强化培训中心签约第一个下属教学点,并迅速完成首批学员教学;6月,与努瓦迪布高等语言翻译学院签约,在毛塔“经济首都”努瓦迪布建立第二个教学点。初步形成以首都与相距近500公里的经济首都为“抓手”的“哑铃型”中文教育发展格局。努大孔院以此为“根据地”,
5、不断开枝散叶,继续扩大教学范围,方便更多毛塔学子与民众报名学习汉语。2022年3月,努大孔院成功备案成为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推荐机构,从而提供更多留学进修途径,也可以帮助更多毛塔学子一圆“留学中国梦”。同年,努大孔院推荐本地学生10人,均被国内合作院校河北大学成功录取。与此同时,努大孔院继续结合学员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本地的特色活动,其中“走进中企”系列活动已成为受到多方欢迎的“品牌”。努力推动在非国际中文教育“芝麻开花节节高”文/邵宝辉特别策划IN FOCUS13INTERNATIONAL TALENT国际人才交流20237“走进中企”品牌活动目的在于让毛塔青年一代增加对在毛中资企业的了解与认识
6、,感受近在身边的中国人与事。基本形式是组织孔院学员在周末时间参观当地中资企业或者中资项目工程。该活动在孔院联络与推广中得到中资企业支持与欢迎,从某种角度来看,这确实是一个双赢或者多赢的特色活动。截至2022年年底,该活动已经举办三次:第一站走进援毛塔畜牧业技术示范中心。这是中国援非农牧业成功的典型案例,为毛塔畜牧业和农业发展提供助力。第二站走进努瓦克肖特友谊港。这是中国政府当年在非洲援建的最大港口项目,当地工作人员表示:“这里也是中国港,友谊港最代表中毛友好关系。”第三站走进伊迪尼供水站。该水站是中国政府无偿援助项目,始建于1978年,解决了当时首都及周边的饮水问题。大多数参与学生都表示活动很
7、有意义,了解了很多新知识,对中毛传统友好关系有了更深入认识。参加活动的时候,他们也会拍照片或短视频发布在社交媒体,与家人朋友以及网友分享。2022年10月,河北日报及客户端发布凝聚中非友谊,河北大学在非孔子学院推出“走进中企”品牌活动相关新闻。另外,努大孔院也注重文化宣传,“内宣”与“外宣”同步发力。一方面利用国内媒体扩大影响力。每次活动的信息或新闻稿件,都在孔院人朋友圈、努大孔院公众号发送,同时发送到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新媒体平台,在“今日孔院”栏目多次亮相;另一方面,积极使用海外社交媒体,坚持每周至少推送一次,除了新闻信息之外,更有丰富多彩、图文并茂的中国文化专题简介内容。同时也邀请当地
8、电视台、报纸、网络媒体参与报道孔院教学、考试和各项文化活动,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努大孔院的传播努力得到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肯定,收录在其发布的孔子学院年度发展报告(2021)中,作为“品牌传播”案例进行介绍。疫情之下的诚挚友谊笔者在努大孔院任职四年,大约三年在防疫。在此期间,出于防疫安全与沟通责任,努大孔院更多利用短视频方式来记录与传播中毛文化交流与友谊。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袭击湖北武汉,随后中国抗疫得到全球华侨华人与各国友人关注与支持。当年2月,努大孔院制作情系中国来自毛里塔尼亚人民的祝福视频,时任努大校长、孔院外方院长、努大东方语言系主任、毛塔留华毕业生协会代表、毛塔企业代表及孔院学
9、员等纷纷发声,祝福中国、声援中国抗击新冠疫情。在采制过程中,笔者常常被采访对象流露之真情深深感动。留华毕业生协会负责人之一穆哈先生是武汉大学2001届毕业生,他在视频中表示,武汉就是“我的家”,中国是“第二个祖国”,为“同胞”加油!视频在河北大学公众号、国家汉办网站及努大孔院社交账号发布,在国内与毛塔皆引发积极反响。3月10日,新学期开始第二天,努大孔院收到努大中文班大一学生集体制作的“和中国携手同行,一起抗击病毒”宣传条幅,同时集锦了15个学生与中国国旗合影的照片。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多点暴发并蔓延到非洲,毛塔的防疫工作面临巨大压力。3月13日,毛塔报告首例新冠确诊病例,3月30日出现首个死亡
10、病例,4月9日发现第一例无症状患者。很快,驻毛塔中资企业、机构、华侨社团发出“支援毛里塔尼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倡议”,笔者以个人名义捐赠5000乌吉亚(折合人民币约1000元)。4月,本着礼尚往来、守望相助的态度,努大孔院别出心裁,制作同舟共济 携手抗疫祝福毛塔抗疫视频。摄制过程中,得到了在毛华侨华人、中资企业和机构,尤其是中国驻毛塔大使馆的肯定与支持。发言代作者在努大孔院留影14特别策划IN FOCUS“走进中企”品牌活动第一站走进中国援毛塔畜牧业技术示范中心表纷纷表达对中毛友谊的珍视,对毛塔抗疫的支持,以及对毛塔终将战胜疫情的信心与祝福。时任大使张建国在视频中表示:“在这个艰难时刻,我想重
11、申,中国政府和人民将与我们的毛里塔尼亚朋友团结一致共同抗疫。”时任华商会会长林文才表示,已把毛塔当作“第二个故乡”,会继续遵守毛塔相关规定,并尽其所能提供帮助。视频于4月20日在孔子学院官方社交媒体发布;24日在总部官网发布。毛塔本地朋友在社交媒体推荐转发,并表达赞赏与鼓励。2021年年初,在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的“汉字风景在我的城市遇见汉字”活动中,笔者创作的脚本努瓦克肖特汉字寻踪得到评审专家组认可,获得立项支持。接下来又与留华博士小都、在读硕士吉哈组成三人非专业团队完成拍摄与剪辑。视频以笔者旁白形式,自述在毛塔首都努瓦克肖特展开的“汉字寻访之旅”,展现中华文化在毛塔的传播历程与中
12、国人的风采活动,借此为中毛人民深厚友谊“立此存照”。同年4月20日国际中文日,该视频在中文联盟主办的中文日线上云展览正式展出,为全球孔院入选26部作品(非洲5部)之一。此后,努大孔院连续参与国际中文日海外视频节、年度“最孔院”短视频、“非凡之星”视频等短视频比赛。2022年,在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主办的“最孔院”比赛中获“最佳组织奖”,其中快乐汉语获“最具人气奖”;在浙江师范大学主办的“非凡之星”比赛中获“最佳组织奖”。通过短视频摄制,让更多孔院学员参与进来,不仅让他们锻炼汉语口语,增加学习兴趣,也无形中增进了中国教师与毛塔学生的交流与感情。未来可期的合作前景2020年,孔子学院实施“转隶”
13、工作,由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接管,以“国际化、专业化、民间化”的崭新面貌出现在国际视野。努大孔院在此项改革中顺利完成平稳过渡,与全球其他孔院一样,如今已经进入转型发展的第四年。根据孔子学院年度发展报告(2021),截至2021年年底,全球共有489所孔子学院和817个孔子课堂,分布在15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非洲有63所孔院和46所课堂。可以说,自2005年肯尼亚设立第一所孔子学院,到如今在非洲超过百所(含性质相似课堂),孔子学院已成为中非教育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和窗口,影响与“朋友圈”都不断扩大,发展潜力与空间也越来越广大。毋庸讳言,我们看到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不足、发现问题并尽早
14、做未雨绸缪之举。作为曾经在孔子学院一线的管理人员,笔者就观察感受到的一些新情况或者老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首先,需要高度重视留华学生与汉语学习者的就业问题。如今,共建“一带一路”如火如荼,“汉语热”不断升温,汉语学习者在全球人数迅速攀升,在非洲更有后来居上之势,这无疑令人振奋。不过,学习汉语者15INTERNATIONAL TALENT国际人才交流20237与留华学生最终还是希望能够依靠语言能力找到工作。然而学习或毕业学生人数越多,就业压力也就越大。以毛塔为例,在留学中国方面,中国自1975年开始接收毛塔学生,截至2021年年底,赴华毛塔学生总数约为380人,当然其中不仅是中文班学生,也包括
15、其他专业学生。努大中文班则是从1987年开始招生,截至2022年,毕业学生数量达到310人。从现实情况来看,除少数人在政府部门、医院及高校任职以外,一部分在中企或者跟随在毛塔经商华侨做翻译,一部分自己往来中国或与中国人做生意,更多的则隐没无闻,失去与中国的联系,也可能失去了汉语语言能力。据了解,此种情况在西非乃至非洲多数国家不同程度存在。目前非洲多国设立的传承中国工匠精神的“鲁班工坊”与有条件孔子学院实施的“中文+技术”项目,某种程度上就是解决就业难题的一个有效方法。建议继续大力推进合作,争取更多孔子学院加入这个队伍。另外,建议在招收及分配非洲国家留华学生名额时多做总量与专业考虑,通过政府间合
16、作协议,进行“订单式”培养,实现多赢。其次,需要特别注意教育文化交流中的方式方法并多做双向交流。孔子学院乃至国际中文教育是阳光而伟大的国际教育事业,也是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增进国际理解的民间桥梁。初衷如此,实践也是如此。不过,对于一个相当庞大的国际教育外派教师群体来说,也难免出现一些不合适、不恰当的声音与做法,比如若以一种文化援助或者施舍的心态去推广语言与文化,就难免出现一种不平等的传播关系,即只重视单向灌输或者宣传,以及俯视他人的态度。不得不说,在如今全球各个孔院所举办的文化活动中,不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示与表演,缺乏的是与当地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加之因个人利害喜好而忽视基本原则的不平等交流,均
17、不同程度地损害了国人尤其是公派教师形象。必须承认,跨文化交往的基本原则就是互相尊重。据毛塔开国总统达达赫的夫人玛丽亚姆回忆:“达达赫总统曾经感慨,中国是唯一一个令其铭记的援助国。他们对第三世界国家没有丝毫的炫耀或是傲慢,并且比西方国家实施得更为迅速。他们始终充满了人道主义关怀和细致入微的体谅。每当我们对他们的慷慨表示感谢时,他们总是说不客气,他们做得还不够,因为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不妨套用一下达达赫总统的话,国际中文教育也要追求“始终充满了人道主义关怀和细致入微的体谅”,方能行稳致远。顺便说,笔者在毛塔首都街头多次体验到当地普通民众的友善与无私。乐于助人、知恩图报也是大多数非洲留华学生认
18、同的做人准则,国内相关报道应该更加全面与平衡,摒弃某些以偏概全的“刻板印象”。再次,需要优先支持教育文化交流,并且最好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2021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达喀尔宣言指出,“中非将加强智库和地方政府合作,增进民心相通和文明互鉴,厚植中非友好事业的社会基础”。今年2月,习近平主席在复信希腊学者时指出:“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化解人类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依靠物质的手段攻坚克难,也需要依靠精神的力量诚意正心。”某种程度上说,未来中非交流合作需要在精神交往层面发力,创造一种“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新交往模式正当其时,在继续推进经贸合作的基础上,让人文交流成为
19、“主角”,唱响中非友好的“主旋律”,夯实中非合作的人心和民意基础。以毛塔举例,1967年,中国开始对毛塔若干农业试验农场提供资金和技术人员。1968年,在罗索郊区建设姆颇利农场,首次引进水稻种植。此后,中国援助项目在毛塔可以说遍地开花,规模较大的有首都友谊港、伊迪尼供水站、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首都雨水排放系统、基法医院、畜牧业技术示范中心等100多个基础设施项目,有力地促进了毛塔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另外,自1968年起中国就派遣医疗队进行医疗救助,至今已有35批共计840余名医务人员相继赴毛塔支援工作。2015年开始,又增派眼科医生,条件许可下每年开展一次短期“光明行”眼科义诊。在此坚实基础上,
20、文化交流与民心相通就有必要提升为双方交往的优先支持选项乃至重中之重。当然,优先支持既包括物质方面的支持,又包括政策方面的协同与设计,需要有长远眼光与战略定力。无论如何,中非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和“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在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指引下,在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的领导下,在中外合作院校及相关机构支持下,在广大国家公派教师出国群体的奉献行动中,笔者相信,只要各相关方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国际中文教育就一定会走上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坦途,也一定会迎来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新时代。(作者系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毛里塔尼亚努瓦克肖特大学孔子学院首任中方院长)责任编辑:季超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