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篮球教学中比赛法的运用句容市职教中心陈斌摘要本文归结了在高中篮球课教学中一些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比赛教学方法,阐明了比赛教学法在篮球课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关键词篮球教学比赛教学法控球比赛 技术比赛半场比赛全场比赛1前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正确、熟练地掌握某项运动技能,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必须通过多次、反复的练习,但如此往往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影响学习效果。如果在适当的时候,穿插运用一些比赛教学法,无论从生理学或教育学方面来说,都有积极意义。比赛教学法亦即比赛法、竞赛法,是指在一定的比赛条件下,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最大
2、强度来完成练习,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运动生理学告诉我们:当人的大脑处于良性兴奋状态时,最有利于学会各种运动技能,因为任何技能从神经生理学的观点来解释都是条件反射,而当大脑在良性兴奋状态时,最有利于这种条件反射暂时性神经通路的形成。比赛法的特点正是因为有竞争的因素,使参加者情绪高涨,心理高度紧张,精神高度集中,促使学生能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机能能力,从而有效地发展他们的身体素质,提高技能。同时,将比赛法运用到高中篮球课教学中,对巩固和提高篮球技、战术水平,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调节课堂气氛,增进学生和班级之间的友谊,培养坚强意志和集体主义精神等优良道德品质以及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都具有极其
3、重要的意义。2控球比赛21 二人控三球比赛:两人一组,全班分若干组,相距2米,每组拿三个球,成两列横队站好。持两个球的学生先传球,开始可规定传球方向。在规定时间内,以组为单位,传球次数多者为胜队。22 停球接力比赛:全班分为4组(人数相等,以下同),在端线处成一路纵队站好,各组排头听口令后立即起动,使球旋转起来停留在指间或用五指旋转球;采用跑、走均可,到达中线绕杆后原练习返回,下一同学接球后如法练习,先结束为优胜队。23 胯下传球接力比赛:全班分4组,端线处纵队站立。各组排头采用胯下传递球的方法向前场跑动,绕过中线标志杆后再返回出发点,下一同学则可起动。以此方法连续接力,先完成的队为优胜队。
4、3技术比赛31运球比赛311直线运球比赛:全班分组,每组排头各持一球站于端线,比赛开始,排头运球到另一端线运回给第二个同学,第二个同学按同样方法进行,依此类推,按完成的先后顺序决定名次,先完成者名次列前。与之相似的半场往返运球或半场和全场交替结合起来往返运球比赛可以照此法进行。312绕杆运球接力比赛:全班分组,站立于球场一侧端线,每组前等距离设35个标志杆。比赛开始,每组排头各持一球向前运球推进,遇标志杆绕杆运球一圈,然后继续推进,直到最后一杆,绕杆后直线快速运球返回出发点,下一同学再起动,先完成为优胜队。313运球变向接力比赛: 练习准备与绕杆运球接力比赛相同。遇杆时要变向换手运球;返回时也
5、按此法进行。先完成的为优胜队。314运球追逐比赛:全班分4组,比赛时每组派人各持一球分别站于中圈与中线的两个交点,(或罚球线的两端)用右手按逆时针方向沿中圈(或罚球弧)运球,(球不能接触圈内和弧线)相互追逐,追到前面人或运球失误时比赛结束与下一组交换。32传、接球比赛32迎面跑动传接球比赛:全班分至组,每组或人,每组又分成人数相等的队相对站立,相距至米,相互传球后跑到对队队尾,每组派一名裁判员。比赛形式有三种,第一种,按失误的先后顺序决定名次,后失误者名次列先。第二种,按规定的时间(分钟),看哪组传、接球的次数多。次数多者名次列前。第三种,每组完成次传、接球,按完成的先后决定名次,先完成者名次
6、列前。322行进间传、接球比赛:全班分成人数相等的两个大组,每组又分成人数相等的两个小组站位于端线。间距米比赛开始,每小组排头两人跑动中传、接球至另一端线,然后传、接球返回给第二个同学,第二个同学按同样的方法进行,依此类推,先完成为胜。323 五角移动传、接球比赛:全班分3组练习,每组分5小组,由持球,队员按图中位置站好。练习开始,如右图:将球传给,然后到队尾站好;接球后再传给,传球后到队尾站好;传球应隔组进行,传球后按接球队的排尾站好,按此方法连续进行。规定时间内失误少、循环多的队为优胜队。33投篮比赛33原地投篮比赛:方法一:全班分组,每组一球一篮,每人在罚球线后必须投中次,未投中者继续投
7、,投中为止,自抢篮板球交给下一个同学,看哪组先完成为胜。方法二:全班分组,每组球,按顺序在罚球线后轮流投篮分钟,看哪一组投中的次数多。方法三:九点投篮,全班分成若干组,每组人,(根据该班的人数可以其中一组人数不限),按篮圈圆心投影点到罚球线中点距离为半径划一弧连结端线,弧线上等距离设九个点,每点一人,每组球,每人每点投中一球,投中一球后按顺时针方向轮换,投中者继续投,未投中等其他八位同学投完后再投。先投中球者为胜。332行进间投篮比赛:方法一:全班分两组,分别站在中线与边线的两个交点,排头各持一球。比赛开始,两排头向相反方向快速运球接行进间低手(高手)投篮,未投中者补篮,投中为止,然后快速运回
8、到中线交给第二个同学重复进行练习,看哪一组先完成。方法二:两人一组全场往返运球投篮追逐比赛,两人分别站于两端线的中点,比赛开始,两人各持一球向相反方向快速运球接行进间低手(高手)投篮,未投中者补篮,投中为止,投中后运回按同样的方法继续投篮,如此来回运球投篮,当其中一人追上另一人并将球先投中(其中一人比另一人多投中一球)时为胜。333 综合练习投篮比赛:如图示,全班分23组,排头持球从篮下端线中点界线外运球推进,遇标志杆做运球转身、变向运球、运球到中线传球后切入接回传球行进间投篮,球中篮后继续按图示返回,最后上篮至球中篮结束,下一同学抢篮板后继续。先完成的组为优胜队。4半场比赛41轮流赛:将全班
9、分成水平基本相等的若干个三人小组,在个半场进行三对三的比赛,或球为一局,胜者继续与下一组比赛负者等到本半场各小组比赛一轮后继续练习。当人数较多,场地较少时,可以人一组。当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不高,消极对待比赛时,可以采用负者继续比赛,胜者休息的办法来迫使他们加强进攻的主动性。42淘汰赛:根据教学班的人数,将全班分成水平基本相近的个小组,每组人或人,多余的同学作裁判、记分、计时等,每组选出一名组长,抽签决定组号,分两个半场进行比赛。用淘汰制排出名。可定球或球一局,也可以定分钟一局。(当出现平局时,罚球决定胜负。)这种方法既能提高学生的技、战术水平,又能提高学生的组织和裁判能力。5全场比赛51计分赛:
10、通常一个教学班人数比较少时分两排站立,这时可以采用一排与二排轮流累计计分的方法进行比赛,两排报数,第一节第一排至数的同学与第二排至数的同学比赛;第二节第一排至数的同学与第二排至数的同学比赛,依此类推,当人数不是的倍数时可以将排尾身材比较小的同学采用对或对进行比赛,每节分钟,中间不休息,累计计分,分数高者为胜,此法能使每个同学都有锻炼的机会。52淘汰赛:当一个班的人数比较多时一般分四排进行教学,这时可以采用组与组之间淘汰赛加附加赛的办法进行全场比赛,方法与相同,因为只有个组所以只要轮节比赛,如果两个场地同时进行每节分钟,如果只有一个场地每节分钟,一节课就可以结束比赛。53梯次赛:全班按上课队形分
11、成组,将、组定为队,、组定为队,队与队进行全场比赛,比赛分两轮进行,第一轮,、组各挑选名队员,组与组、组与组比赛,第二轮,队和队各挑选名队员比赛,两轮累计计分,得分高的队为胜。这种方法既使大多数的同学得到了锻炼又使少数同学的个性、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使比赛更精彩,更激烈,学生的积极性更高。除、组合在一起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各组的实力合理搭配,如、组或、组合在一起,使、两队的实力越相近越好。54邀请赛:邀请同时上课的其它班级进行全场比赛,基本上按正规比赛方法进行。此法既能加强班与班之间的联系,增进友谊,又能提高学生的技、战术水平。6结束语在高中篮球课教学中运用比赛教学法进行教学的方法还很多,这里
12、只例举了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只要变换一下练习条件或增加一定的难度还可以创造很多的比赛方法。如技术比赛除了这些单个的技术动作比赛以外,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和掌握技术动作的情况,将两个或三个技术动作合理地组合起来进行比赛。在运用这些比赛教学方法时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应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基本技术的掌握程度来选择比赛方法。()运用的时机,一般技术比赛安排在学习这项技术或复习这项技术之后,半场和全场比赛安排在基本部分的后阶段进行。()比赛前要认真做好场地器材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半场和全场比赛前准备好签条和成绩登记表。()讲解比赛方法要做到简明扼要,其中应特别讲清楚比赛的方法、规则和
13、要求。可以先示范后讲解,也可以边讲解边示范,对所需时间不长的技术比赛,可以首先让学生试做一遍再进行正式比赛。()严格按规则要求执行裁判工作,裁判员通常由教师担任,也可以由学生担任,以培养他们的独立工作能力。教师要全面观察整个比赛过程,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比赛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总结,公正的评定比赛结果,做到奖罚分明。比赛教学法是高中篮球课教学中一种很好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只要选择得当,运用及时,安排合理,组织严密,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参考文献体育系通用教材,篮球,人民体育出版社,年学校体育运动训练参考书篮球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年刘玉林编著,现代篮球技术教学与训练,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