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清末民初实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演进及嬗变评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82392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末民初实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演进及嬗变评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清末民初实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演进及嬗变评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清末民初实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演进及嬗变评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 9 2 2 年壬戌学制正式改称实业教育为职业教育,改旧制甲种实业学校、乙种实业学校为职业学校。以职业教育取代实业教育并非仅为名称上的变化,实际上体现了社会对职业教育内涵、功能以及地位认识的不断深化。职业教育取代实业教育与当时社会主导思想的变化、职业教育家自下而上的推动以及欧美职业教育思潮的影响相联系,这一历程加强了职业与教育、社会及个人的联系,变革了劳心胜于劳力的教育传统,并借助学制的改进推进了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关键词:清末民初;实业教育;职业教育;壬戌学制;演进中图分类号:G5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 0 0 8-9 0 2 0(2 0 2 3)0 3-0 7 9-0 7伴随

2、着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实业教育走进了人们视野,王寅学制将实业科、实业学堂设置为学制系统的一部分,癸卯学制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实业教育,王子-癸丑学制以及“实业教育进行计划案”都将实业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推广并改进完善。1 9 2 2 年,新学制改称甲乙种实业教育、实业学堂为职业教育、职业学校,实业教育完成了向职业教育的转变。新学制中以职业教育取代实业教育不仅仅是名称上的变化,而是反映了时人对于职业教育地位及作用等认识的深化。但学术界对这一演进的探讨仍不充分,因此,本文尝试对其过程、原因及意义进行分析。一、实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演进清末,中国出现了具有实业性质的学堂,并在日本实业教

3、育思想的影响下,实业教育正式成为学制系统中的一部分。民初,在解放旧思想的社会氛围中,由职业教育家推动,且在以欧美为代表的职业教育思想影响下,最终于1 9 2 2 年的新学制中确立了职业教育的地位,完成了这一转变。收稿日期:2 0 2 3-0 3-1 5基金项目:2 0 2 2 年甘肃省教育科技创新项目“双减背景下陇南市城区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2 0 2 2 B-458);2 0 2 2年陇南市社科项目“传统农耕文化在城镇小学劳动教育中的渗透及其教育价值研究”(2 2 LNSK28);2021年甘肃省高校课程思政示范项目“三全育人视域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一一以学前教育史

4、课程为例(GSkcsz-2021-094)。作者简介:马丽翔(1 9 9 4 一),女,甘肃甘谷人,助教。研究方向:中国教育史。(一)实业教育的提出及演进19世纪7 0、8 0 年代,洋务派人士创办技术实业学堂,培养洋务活动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才。1 8 9 6年,江西士绅蔡金台创办蚕桑学堂,成为近代中国实业教育的开端。但“实业”一词及其衍生意义源自明治维新后的日本,1 9 0 1 年,教育世界(译文篇)第1 1 期刊登的实业学校令中称“实业学校之种类分为工业学校、农业学校、商业学校、商船学校及实业补习学校等。之后,实业教育在钦定学堂章程中出现,以及在奏定学堂章程中成体系实施也仅是延续了这一分类,

5、但宗旨相异。清政府在学制中设置实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学制纲领以激发忠爱开通智慧,振兴实业,趋向造就通才,并在“中体西用”框架下振兴实业2。对实业教育的具体实施,钦定学堂章程未有明确规定,只在高等学堂章程中提及“于高等学堂之外得附设农工商医等专门实业学堂,俾中学卒业者亦得入之,又于商务盛处则设商业专门实业学堂,矿产繁处则设矿物专门实业学堂,皆宜相度地方情形逐渐办理 3。至奏定学堂章程,实业教育才真正成体系并施行。学堂分79第2 8 卷第3 期(2 0 2 3)为初、中、高三级,专业分为农业、工业、商业、商船四大类,并对总目、设学要旨、人学资序以及学堂职务等予以明确规定。1 9

6、0 6 年,教育宗旨强调“夫学之所以可贵者,惟其能见诸实用也”4,推行普通教育选用中小学教科书“宜取浅近之理与切实可行之事以训生徒”,课程设置“修身国文算术等科皆举其易知易从者之以实行,课之以实用。其他格致图画手工皆当视为重要科目以期发达实科学派”,教师教学“讲授之除,凡有事实皆可指者必示以实物标本使学生知闻并进,且时导学生于近地游行以为实地研究之助 5。壬子-癸丑学制中除设立各级各类普通学校之外专设实业类学校,其中乙种实业学校和甲种实业学校,分别与高等小学校和中学校平行。与大学平行的专门学校,分类培养法政、医学、药学、农业、工业、商业、美术、音乐、商船、外国语等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实业学校令

7、提出,实业学校的目的是教授学生农工商业必需的知识技能,对实业学校的设置、种类、经费、管理、修业年限、学生学费做出了要求。1 9 1 5 年,第一届全国教育会联合大会针对清末设实业学堂以来“实业不振、生计艰窘”“经费不足、人才缺乏”等问题,提出“增设筹款”、增加甲种实业学校之数在各省学校中所占比例、扩充内容、实业学校所设科目应根据地方之需、设备略能足用、学生程度能达到标准等办法改善实业教育。从洋务派创办技术实业学堂至1 9 1 5 年“实业教育进行计划案”颁布,实业教育的演进过程见表1。表1 实业教育的演进过程时间人物(杂志)19世纪7 0、创办技术实业学堂,培养洋务派人士80年代1896 年1

8、901 年1902年1904年1905年1912一1 9 1 3 年王子-癸丑学制第一届全国教颁布“实业教育进行计划1915年育会联合大会案”,改进实业教育从清末具有实业教育性质的学堂出现至民国初80马丽翔,张林雄:清末民初实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演进及嫂变评析进程专门人才创办具有实业性质的蚕桑蔡金台学堂教育杂志(译文篇)定学堂章程一部分,但未有明确规定实业教育设置成体系,并奏定学堂章程正式推广实施教育宗旨强调“尚实”专设实业类学校,并颁布实业学校令Vol.28 No.3(2023)期,提倡发展实业教育的主体明显集中于官方,实业教育的目的、内涵、范围、教授方式等也在演进中发生改变:发展实业教育的目

9、的从“富国强兵”、维护清政府统治转向发展实业、富国裕民、培养人才以满足民族工商业发展以及解决个人生计;其内涵由农工商船四类转向包括一切可以学习的浅近技艺以及专门教育;教育范围由培养少数专门人才的教育转为面向大多数学生的专门教育;教授方式也由纯粹的理论学习转向关注实践练习。(二)职业教育的提出及演进“职业教育”一词最早由姚文栋提及,认为与国民最有关系的是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且“二者相成而不相背,有普通无职业谓之国无集体,有职业无普通谓之国无机体。普通务广职业务专,专门之学不嫌偏颇益以国民宜有职业,假令职业不昌,则国与民皆难竞存自立。而普通之于职业如以精神运其形式”7。姚文栋将职业教育置于与普通教

10、育同等地位,强调职业教育的专门性以及对国家自强、国民自存的意义,但姚文栋提出的职业教育与官方所提实业教育内涵并无二致。1912年进步杂志第二卷第2 期刊登了由奚若所作的论官立学校宜注重职业教育论著,指出官立教育重读书字算而忽视学生职业,认为职业教育是官立教育不可放弃之本务,明确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陆费逵最早论述职业教育的价值,“职业教育可以一技之长谋生活焉”8。1 9 1 4 年,郭秉文在江苏演讲时强调了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1916年,江苏省教育会附设职业教育研究会成立,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成立的省一级的职业教育研究机构。但职业教育真正发展始于1 9 1 7 年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成立。同年7

11、月,中华职业教育社发表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开篇即陈“教育发展之盛,然人民百姓生活之艰未有改变”,学校毕业生失业于社会,实业学校毕业生亦是“不得一瞰饭,借鉴日本“实业学校”之名不足糊其口”。教育发展繁盛,但不能解决基本生实业教育正式成为学制的计、满足经济发展之需的原因是“教育不与职业沟通”。因此,解决甲种实业学校、乙种实业学校偏于理论、与社会需求脱节以及满足卒业学生生计问题就必须“推广职业教育”“改良职业教育”“改良普通教育”以为职业教育做准备,采取“一方推广职业学校、职业补习学校;一方于高等小学中分设职业科”9 的措施。新文化运动期间,以美国为代表的职业教育思想的影响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

12、新式人才的需第2 8 卷第3 期(2 0 2 3)求,促成了以黄炎培为代表的系统职业教育理论、教育实践的形成与开展,推动了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从1 9 0 3 年姚文栋首提职业教育至1 9 2 2 年职业教育正式取代实业教育之前,职业教育的演进见表2。表2 职业教育的演进过程时间人物(杂志)山西农务公牍卷一添聘普通教1903年姚文栋习首提“职业教育”之名刊布论官立学校宜注重职业教1912年进步杂志育论著1913年陆费逵首提职业教育内涵1914年郭秉文强调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1916年黄炎培于江苏成立职业教育研究会1917年黄炎培于上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改进社1919年新文化运动职业教育思潮从表

13、2 可以看出,从姚文栋提出职业教育一词至1 9 2 2 年之前,在发展实业教育为主流的教育环境下,职业教育也在不断发展。但不同于实业教育公牍、训令的官方形式,职业教育的倡导首先从民间开始。职业教育家倡导职业教育在教育系统中应具有与普通教育并重的地位和重要意义,强调职业教育的基本目的就是要人人有业以谋生计,最终目的则是通过发展职业教育改造社会、挽救民族危亡。内涵上,职业教育包括一切可以谋生的职业;实施方式上,职业教育强调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教育与职业相沟通,以满足社会经济分工以及个人谋生之需。由于职业教育本身相对实业教育的进步性以及职业教育家的不断倡导,最终促成1 9 2 2 年王戌学制正式改称

14、实业教育、甲乙种实业学堂为职业教育、职业学校。(三)职业教育对实业教育的取代1922年教育杂志设立学制课程研究号专门对新学制的起草、设定、建议及课程等进行讨论。同年1 1 月1 日,北洋政府以总统令形式签发学校系统改革案 1 0 ,正式取代民国初年提出的教育宗旨。新学制有关职业教育的设置包括:“(1)小学课程得于较高年级勘酌地方情形增置职业准备之教育;(2)初级中学施行普通教育,但得视地方需要兼设各种职业科;(3)高级中学分普通农工商师范家事等科,但得酌量地方实际情形单设一科或兼设数科(附注二:依旧制设立之甲种实业学校酌改为职业学校或高级中学农工商等科);(4)职业学校之期限甘肃高师学报及程度

15、得酌量各地方实际需要情形定之(附注三:依旧制设立之乙种实业学校酌改为职业学校,收受高级小学毕业生,但依地方情形亦得收受相当年龄之修了初级小学学生);(5)为推广职业教育计,得于相当学校内酌设职业教员养成科。王戌学制中的两条附注(附注二、附注观点三)正式完成了实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变,职业教育取代实业教育成为此后教育系统中的一部分。新学制注重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所占比重,规定了从小学初级阶段的职业准备教育到初级中学职业科的设置,形成了从低到高相衔接的职业教育系统,兼顾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升学预备与职业教育的联系。这不仅与职业教育家长期的期望相符,而且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进一步完

16、善教育体制。1923年,第二次“全国职业学校联合会”确定职业学校的教学科目为职业科(农、工、商、家事等)、职业基本学科(农业需学习生物及化学,工科需学习数学及物理等)、非职业学科(公民、体育、音乐艺术)。在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的授权委托下,中华职业教育社设计了职业科课程,并将职业教育划分为三个阶段:“以招收四年小学毕业而已到受职业教育年龄为第一阶段;招收六年小学毕业的为第二阶段;以招收初级中学毕业的为第三阶段 1 2,实现了学校层面课程设置的转变。二、实业教育转向职业教育的原因评析职业教育取代实业教育既以社会主导思想的变化为前提,又以职业教育家自下而上的推动为直接力量,并与欧美职业教育思潮的传人紧

17、密相关。(一)社会主导思想的变化清末,洋务派“师夷长技以制夷”反映在教育上表现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实业教育在“中体西用”的框架内进行,其发展以忠孝为本,体现在课程上则为读经课的讲授以及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同时期,知识分子亦寄希望于通过兴实业教育的方式来挽救国家贫弱境况。“今日耽耽逐逐四面楚歌之中,苟非奋起直追振兴实业教育,则不足以直接救中国之贫而间接以救中国之弱也。1 3 以严复为代表的维新派提倡改革科举制度,发展实业教育。严复认为科举“使其人举业不成,往往终身成废。因缘事会,将就工商职业,则觉半世所为,无一可用。而此时,所愿之知识,蒙蒙然与六七龄孩稚同科。某物某货产于何地,制于何工,8

18、1Vol.28 No.3(2023)第2 8 卷第3 期(2 0 2 3)销于何所,无所知也。一切制器成物之业循其旧有,尚何开新知与有”1 4 。中国未能出现如法拉第、瓦特等人是由于中国传统教育强调培养的士人劳心不劳力,因此,严复倡导培养兼有学问与劳力的实业人才。1 5 尽管维新派的主张在实施过程中遭到顽固守旧派的抵制,但其思想仍对传统教育产生了极大冲击,激荡起了一股解放思想的潮流。辛亥革命后,以“民主”“科学”为主的新思想进一步解放了国人的思想观念,教育界也开始关注传统教育的不足,表现在实业教育中是陆续颁布实业学校令,以期改变实业学校的窘况,但成效不显。同时,职业教育家认为,在贫弱、教育不良

19、、学生求学只为“优则仕”的中国,提倡职业教育有利于“减少贫民、消盗贼、培养品格、维持社会、富强国家 1 6。两相对比,蕴含平民性、科学性、民主性的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更易为解放思想后的大众所接纳。(二)职业教育家自下而上推动职业教育家自下而上的教育实践以及对职业教育理论认识的不断丰富、深化、宣传直接促成了1922新学制改称实业教育为职业教育,甲乙种实业学校为职业学校。1.设职业教育机构与办杂志宣传职业教育思想在美国期间,黄炎培参观了当时美国先进的职业教育体系,认为在中国开展职业教育是当务之急。1 9 1 7 年5 月6 日,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上海宣告成立,同年7 月,由蔡元培、张元济等为代表的教育

20、界、文化界、政界等4 8 名代表署名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在教育杂志东方杂志上发布,宣言书通过列举当时学校办理现状以及介绍欧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状况,提出了发展职业教育的具体措施。中华职业教育社自成立,便通过调查全国职业学校概况、讲演、出版教育与职业杂志、在申报开设职业教育专栏、联络其他教育机关、介绍职业、创办中华职业学校、设立职业指导部委员会和农业教育研究会、设立职业学校联合会和上海商业补习教育会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宣传、实施职业教育思想。对如何实施、办理职业学校的问题,中华职业教育社出版了教育与职业杂志,蒋梦麟任编辑,主要翻译、刊载欧美南洋各地施行职业教育的方法以及我国现行职业教育之概况,“均为

21、之实施职业教育之参考 1 7。在有关办理职业教育的参考书中,中华职业教育社应要求在借鉴他国基础上出版职业82马丽翔,张林雄:清末民初实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演进及嫂变评析(1)对实业教育的认识黄炎培认为实业教育不是真正教学生学习农工商业,而是教学生读农工商书籍,“其设置拘系统而忽供求”“其功课重理论轻实习”“其学生贫于能力而富有欲望”。2 0 教者未认清实业教育的本质,还停留在旧式的读文读经上,重理论轻实践;忽视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造成实业学堂卒业学生面临无法就业、毕业即失业的窘迫现状。百业不进步的原因是因为教育与职业的分离,现行的学制实行过程中虽然有甲乙种实业学校,但性质既非完全实业学校,

22、又非简易职业学校。造就的人才,既不能适用于实业界,又不能迁就浅易的职业来谋生存。2 1 实业教育一方面不能满足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中对高级劳动力的需求,另一方面不能解决毕业学生谋生计的需要,这对当时内忧外患的国家而言作用甚微。(2)对实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认识第一,二者范围不同。黄炎培在职业教育析疑一文中认为,实业教育与职业教育都是以解决生计为目的,但二者范围不同,“实业教育之高焉者,高等专门实业亦属之其下焉,仅为职业之预备者亦属之,故论其长可谓过于职业教育。英语In-dustrialEducation之名词,其本义仅限于工业教育,东方译为实业教育,亦仅限于农工商三种,而医生教师等不与為。

23、职业教育VocationalEduca-tion,则凡学成后可以直接谋生者皆是。故论其阔又可谓焉不及职业教育。2 彭基相认为将职业单纯地认作实业是一种错误的看法。因为实业的范围较职业要狭窄的多,“实业只包括某种行业能训练人去赚钱,别的方面确不管”,而职业不仅仅包括专门的训练,更包含“为个人的嗜好、为社会的适合”两个条件。2 3 “职业教育当施之于普通教育范围以内,而实业教育则列在普通教育之上;职业教育之教多在技术方面,故偏重实习,而实业教育专为少数升学之子弟习农工商等专门之学问而设;职业教育专养成一般儿童有相当之职业为目的,而实业教育专以造就实业界之中坚人物为目的。”2 4 第二,二者内涵不同

24、。狭义的职业教育“系专指专门教育与实业教育”,广义的职业教育“简言之即是如何在社会上做一个有用的人之教育”。其Vol.28 No.3(2023)技师养成法一书,“以益职业前途”1 8。至1 9 1 8年,全国职业教育机构有5 3 1 个,1 9 2 6 年达1 6 9 5个,增长速度高于其他各类教育。1 9 2.对职业教育思想认识的不断深化第2 8 卷第3 期(2 0 2 3)包括:专门教育与实业教育、公民教育、家事教育、副业或娱乐教育。“凡堪称为完全的生活或完全的教育必须具备此四者。2 5 实业教育重理论研究,忽视实践,与个人、社会经济需要脱节,强调社会大背景下的政治需要。而职业教育的内涵则

25、包含了除农工商外人们需要的各种谋生技能以及人们从这些职业中获得的满足感。第三,二者意义不同。顾树森认为当前所提职业教育是狭义的职业教育,其意义主要是“于普通教育范围之内,对于大多数不能升学之子弟,按其程度,施以有关系之知识技能。俾将来易得就相当职业,以谋自立之生活尔”。而职业教育能弥补普通教育不足与为各项职业做准备,“凡普通教育未竞之功,职业教育当完成之。普通教育仅示以学理者,职业教育当致之实用”。此外,在当时工业发展不强,个人工业困难之际,发展职业教育刻不容缓。2 6 第四,二者目的不同。常道直认为职业教育的目的不同于为培养做预备领袖和闲暇阶级所设的文科教育,其目的是为直接谋生计所设。“职业

26、教育并非仅仅教人去营私利的教育,而乃使人在社会上能极量尽一已所应尽之任务之教育。2 7 职业教育是社会的教育,良好的职业教育必须具备“个人之适任才量及习惯、社会的需要与情况”两个条件,其目的是调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3)对职业教育与新学制关系的认识对职业教育与新学制的关系认识主要集中于两方面,一是新学制中职业教育如何设置的问题,二是新学制颁布后对职业教育的认识问题。季雲对新学制中职业教育设置部分,认为“中等教育段渐减普通,渐增职业教育四五年期职业科认为适用、补习教育加于初等教育段上认为不足、职业准备可视地方情形而异其办法、职业教育养成科宜责成师范分科”2 8。潘文安“对于中等教育段职业科认为完

27、全满意、扩大补习教育范围、对于初等教育段职业准备认为无规定年期之必要、广设职业教员养成科、对于高等教育段大学附设专科认为适当 2 9 。陈浚介则认为新学制中应“去一年职业科、多留职业科活动地位、纳童工补习学校于初等补习教育、增加职业准备年期、注重职业陶冶、扩大职业教员养成科范围 3 0 。黄炎培认为新学制中职业教育设置也应酌地方情形定之,对职业教育的提倡并不改变实业教育的专门性质,而是“必须确认为职业教育性质,一切设施,皆根据此义”3 。在探讨新学制颁布后有关职业教育问题时,黄甘肃高师学报炎培肯定了新学制中设立职业教育的重要性。首先,新学制中增加职业教育是对旧学制的改进,旧学制培养出来的大多数

28、学生“则由受了恶毒教育之故,于社会毫无用处”。新学制的学段设置则为不能升学却欲谋生的学生提供了条件,“在从前旧学制底下的学生,如行路的旅客,下车时车站少,而有车站处又无旅馆可住;现在新学制则大异是,到处车站既多,而车站上又皆有很好的旅馆,此即新旧学制之大别。2 同时,黄炎培对新学制中确定职业教育后出现的种种看法予以回应。首先,要了解职业教育,需要先了解职业教育的意旨。对于社会上认为谋生一事无须提倡的观念提出反驳,强调职业教育的意义就是谋生。其次,他认为对于怎样办理职业学校,如何确定职业学校的名称等问题都需要解决。(三)欧美职业教育思潮的影响“今环球各国实利竞尚,尤以求实业为政,必人人有可农可工

29、可商之才,斯下益民生、上禅国计,此尤富强之要图而教育中最有实益者也。3 3 如果说实业教育是效仿日本的话,职业教育则是受到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其一,中国职业教育家主动学习介绍欧美职业教育思想。1 9 1 5 年初,北洋政府农商部应美国邀请,组织游美实业团赴美考察,此时正是美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时期。访问期间,黄炎培几乎遍访当时美国发展职业教育的各大城市以及倡导发展职业教育的学者、校长,认为发展职业教育是中国社会的急务。1 9 1 7 年美国第一部完整意义上的职业教育法案史密斯一休斯法案颁布,紧接着庄泽宣于教育与职业杂志第四期完整介绍了该法案内容,认为这是美国职业教育空前绝后之大计划。郭秉文在

30、与欧美教育家访谈中了解美国在欧战中取胜是由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在访问及学习中,以黄炎培为代表的职业教育家不仅对职业教育的价值与内涵有了清晰的认识,也为近代中国如何创办职业教育构建了一套思路。其二,欧美教育家来华宣讲,尤其是1 9 2 1 年孟禄在华的一系列演讲对王戌学制的制定产生了重要作用。孟禄认为要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应在高中增加职业技术教育;中学阶段职业教育课程分为“科学的、商业的、政治与社会的及教育与修养的四类”3 4 ;改变课程“自然要引起方法的改变”;应用新学制的地方必须要有“学生能参与学习过程来发展应付实地环境的能力,能用他所学的来改善社会,或用他所学的来达到他的专门的或职83Vo

31、l.28 No.3(2023)第2 8 卷第3 期(2 0 2 3)业的目的”的教法。3 5 综上,职业教育取代实业教育不仅是名称上的变化,也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实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演进,不仅提升了职业教育的地位,还扩大了职业教育在社会的影响以及促进了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黄炎培在总结截至民国十一年以来的职业教育时,认为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有四个显著变化:“其一为职业教育在新学制上位置之确定、其二为济南职业教育大会的召开、三为职业学校出品展览会、四为全国农业讨论会。”这四项变化“前此之积极进行于是收其果、后此之充分发展于是肇其端 3。此外,至民国十一年,全国创办的职业学校数量激增,由民国七年

32、5 3 1 所、民国十年7 1 9 所至民国十一年1 2 0 9 所,增幅7 0%。三、实业教育转向职业教育的意义实业教育转向职业教育不仅表现出教育家对实业教育、职业教育从理论层面认识的不断深化以及社会大众对职业教育的接纳,更体现了在社会变局中职业教育家变革教育观念、发展职业教育改造社会的实践蕴意。第一,加强了职业与教育、社会、个人的联系。职业教育取代实业教育扩大了实业教育内涵,与实业教育教授内容有限等相比,职业教育包括了烹饪、园艺、家事、手工等一切让人谋生自立的技艺,强调个人谋生以及职业满足感的获得。职业教育家强调职业教育目的包括为人、为事两方面,为人解决生计、谋生问题,为社会解决分业需要。

33、3 7 倡导人人有业、人人有一技之长不仅扩大了受教育面,适于社会经济分工对人的要求,更在国家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第二,变革了劳心胜于劳力的教育观念。“社会积习重士而轻农、工、商,贵劳心而贱劳力,千百年养成之,非一朝一夕所能返。”3 8 实业教育与职业教育都是专门教育,但实业教育在实施中表现出浓厚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学风,其招生主要面向少数升学子弟,希望通过劳心治人,但事与愿违,普通毕业学生在毕业后并不能学以致用,反成为社会的负担,实业教育也被人们戏为失业教育。而职业教育倡导面向所有人乃至为一般儿童解决生计的思想,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职业学习中手脑并用的重要性,为变革传统的

34、“士大夫教育”拉开了一道惟幕。第三,促进了中国职业教育的近代化。在中国84马丽翔,张林雄:清末民初实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演进及嫂变评析出版社,1 9 7 3:1,3,1 1 7.Vol.28 No.3(2023)近代化进程中,教育的近代化有赖于新型学制的颁布。新学制正式将职业教育纳入教育系统,区别了旧学制中教育与职业分离,教育与社会脱离的状况,建立了从初级到高级的完整职业体系,加强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联系,为广大普通毕业生谋生计提供了路径。职业教育倡导的社会性、注重个体个性化发展以及平民性思想不仅与近代社会倡导的民主教育思想相契合,更是促进了中国职业教育的近代化发展。第四,反映了职业教育家锐意

35、革新、改造社会的精神。职业教育取代实业教育的过程中,职业教育家自下而上调研民间教育的办理状况、考察国外先进职业教育理念与办理方式、强调开办职业教育的社会性与科学性、变革旧教育等一系列实践活动,都表现出职业教育家锐意革新教育的精神。在民族发展面临困境之时,职业教育家期望通过变革教育以改造社会的热情与努力更是体现了职业教育家的拳拳爱国之心。今时,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形成了中高职衔接,职前职后相联系的职业教育体系,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同等的地位,但职业教育的发展仍面临挑战,如民众对职业教育的视、普职分流带来的教育焦虑、供需不匹配、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新要求等。通过梳理我

36、国近代实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演变进程,其立足社会实际、突出实践、重视吸收借鉴他国先进经验等做法对我们今天职业教育的发展亦有所启示。注释:1 9 0 1 年1 0 月,教育世界(译文篇)杂志集中刊登了高凤谦对日本实业教育各项法令的翻译,主要包括实业学校令(明治三十二年六月,救令第2 9 号)、实业学校设置废止规则(明治三十二年三月,文部省令第1 2 号)、实业补习学校规程(明治二十六年十一月,文部省令第1 6 号)、实业教育费国库补助法(明治二十七年六月,法律第2 1 号)实业教育费国库补助法施行规则(明治三十二年三月,文部省令第2 0 号)。参考文献:1实业学校令 M/.教育世界译文篇.高风谦,

37、译.1 9 0 1.23张百熙.钦定学堂章程:京师大学堂章程 M/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十辑.台北:文海第2 8 卷第3 期(2 0 2 3)4533学部奏请宣示教育宗旨招 .东方杂志,1 9 0 6,3(5):87.6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1 3:3 6 5.7周洪宇.谁在近代中国最早使用“职业教育”一词J.教育与职业,1 9 9 0(9):4 7.8陆费逵.论人才教育职业教育当与普通教育并重J.中华教育界,1 9 1 4(1 3):2.92037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 教育杂志,1 9 1 7,9(7):113-127.1011学制系统改革案.北

38、京高师教育丛刊,1 9 2 3,3(7-8):134-136.12董宝良,周洪宇.中国近代教育思潮与流派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 9 9 7:3 2 4-3 2 5.13王伟.实业教育论 N.新教育报,1 9 0 8(3):4 6.1415严复.教育:实业教育 J.东方杂志,1 9 0 6,3(7):141,148.16侯薪传.吾国今日提倡职业教育之重要 J.青年进步,1 9 1 9(1 9):4-7.17实施职业教育之参考书 N.时报,1 9 1 7-1 1-2 4.18办理职业教育之参考书 N.时报,1 9 2 0-0 6-0 3.19孙祖基.十年来中国之职业教育 教育与职业,192

39、7(85):200-201.212426顾树森,论职业教育与实业教育之区别 甘肃高师学报中华教育界,1 9 1 7,6(1):2-5.22黄炎培.职业教育析疑 .教育杂志,1 9 1 7(1 1):3-74.23彭基相.职业与文化 .教育杂志,1 9 2 5,1 7(1):3.2527常道直.职业教育之目的与范围 J.北京高师教育丛刊,1 9 2 2,2(7):4-5.28季云.对于新学制草案职业教育一部分的意见 .教育与职业,1 9 2 2(3 3):3 5.29潘文安.新学制与职业教育 J.教育与职业,1 9 2 2(33):27-28.30陈浚介.学制系统草案关于职业教育的我见 .教育与

40、职业,1 9 2 2(3 3):1 3-1 5.31黄炎培.我对于新学制的希望 教育杂志,1 9 2 2,1 4(号外):1.32黄任之,姚以齐,杜元载.施行新学制后之职业教育 J.河南教育公报,1 9 2 5,4(3):7 0-7 6.34孟禄,王岫庐.论新学制中等教育 .教育杂志,1922,14(9):6.35孟禄.论中国新学制草案 J.徐则陵,译.新教育杂志,1 9 2 2,4(2):1 3 7.36黄炎培.民国十一年之职业教育 J.新教育,1 9 2 3,6(2):277-278.38黄炎培.职业教育实施之希望 .教育杂志,1 9 1 7,9(1):3.Vol.28 No.3(2023

41、)The Evolution and Analysis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to Vocational Education in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MA Li-xiang,ZHANG Lin-xiong?(1.School of Primary Education,Longnan Teachers College,Chengxian Gansu 742500;2.Huangchen School,Chengxian Gansu 742500)Abstract:In 1922,the

42、 Renxu School System was officially renamed industrial education as vocational education,and the old system ofA-type industrial schools and B-type industrial schools were changed into vocational schools.The replace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withvocational education is not merely a change in name,b

43、ut a reflection of the deepening understanding of the meaning,functions and status ofvocational education in society.The replace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by vocational education was linked to the changes in dominant so-cial ideology at that time,the bottom-up promo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ors,and

44、 the influenc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deas in Europe andthe United States.This process strengthene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occupation and education,society and individuals,revolutionized theeducational tradition of work over labor,and advance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through the improvementof school system.Key words: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industrial education;vocational education;Renxu School System;evolution责任编辑:蒲向明85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