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实验片区五年级语文教学案 6 变色龙主备学校:镇江实验学校 审核: 实验片区五语组 课型:阅读 授课时间:两课时 【教材分析】变色龙是第二单元的第3篇课文。课文通过“我们”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过程,展示了变色龙的特点,从而提醒人们保护动物。本文层次清晰,语言准确,作者以趣味性的故事展开,写得生动有趣。 【学习目标】1. 正确读写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读准“豆荚、窥探、豆藤、刹那间”等词语,注意“名副其实、指手画脚、香蕉”等词的写法,理解并学会运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等成语,能用“绘声绘色、名副其实”造句。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绘声绘
2、色地介绍变色龙的特点。3.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学会有顺序的观察小动物方法。4. 学习课文,培养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学习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绘声绘色地介绍变色龙的特点。2.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学会有顺序的观察小动物方法。【资料链接】变色龙是爬行动物,学名叫避役。“役”在我国文字中的意思是“需要出力的事”而避役的意思就是说,可以不出力就能吃到食物,所以命名为避役。主要分布在非洲大陆和马达加斯加,是非常奇特的动物。俗称变色龙就是因为它善于随环境的变化,随时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变色既有利于隐藏自己,又有利于捕捉猎物。 第一课时
3、【课时目标】1.正确读写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读准“豆荚、窥探、豆藤、刹那间、伺机、”等词语,注意“名副其实、指手画脚、香蕉、椭圆形”等词的写法,理解“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等成语的意思。2.会借助提纲给课文分段并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地说说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3. 学习变色龙会变色的特点,体会用故事开头的好处。【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请你工工整整地抄写以下词语,抄写两遍。 香蕉 指手画脚 名副其实 介绍 距离 腹部 椭圆形 2.选择正确的读音:豆藤(tn tng ) 震(zhn zhng)惊伺(s s )机 刹(ch sh)那间3.这篇课文我读了 遍,通过预习我知道了:本
4、文的作者是 ,本课通过记叙 、 、 的过程,展示了变色龙的特点,告诉我们要 。 二、课堂助学激情导入 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你们用明亮的眼睛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像法布尔一样,同学们喜欢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自然界中,有许多动物都有特异功能,你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新朋友。(出示变色龙的图片)预习反馈整体感知 课题是“变色龙”,你对变色龙了解多少?(用自己的话说说)默读课文,你能根据书后第三题的提纲将课文分成三段吗?课文详写的是哪个部分?学生带问题自读课文。回答整体感知第一问(变色龙也叫避役,有一种特殊的本领,有随环境迅速变色,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所以俗称
5、变色龙,他的眼睛可以“一目二视”,捕食迅速准确)整体感知第二问(第1-8自然段):我们发现变色龙。第9-15自然段:我们端详变色龙。第16自然段:我们放回变色龙。)课文详写的是哪个部分?(18自然段、915自然段)作者这样安排材料的好处: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根据划分的段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同桌交流再大组汇报。合作探究(一) 浏览全文,在文中圈划,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变色龙的哪些特点?a. 特点之一:变色龙捕食迅速准确。你是怎么体会到的?b. 特点之二:变色龙会变色。你的依据是什么?c. 特点之三:变色龙外形奇特。让学生简单说说奇在哪里。d. 结合第10和13自然段,告诉学生这是过渡段,体会过
6、渡段的作用。(承上启下)(二)课文是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变色龙外形的特点?找一找读一读。(1)交流9自然段(出示变色龙的图片)(变色龙是什么样子的?)学习步骤a学生默读第9自然段,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向大家介绍变色龙的外形的。(全身-头-身躯)。总结描写动物的方法:仔细观察,抓住其特点来写,注意按一定顺序来写。b.图文对比,也可以去掉部分词语后再与原段落对比,体会此处描写突出变色龙的特点。强调在描写动物的外形特点时不可以面面俱到,要学会抓住一两个或两三个特点来写,这样语言才会更加生动,突出这个动物的特点。(2)相机抓住反映外形特点的词语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精妙比喻恰当。学完后再回到第7自然段,告诉
7、学生这段描写正好验证了变色龙是“似蛇非蛇的怪物。”c.了解这里的冒号的作用(解释说明),提醒学生注意这里的特殊标点符号。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会根据提纲给课文分段和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会圈划重点词句知道了变色龙三大的特点。三、当堂训练1填空变色龙的奇妙在于能随身颜色的变化而变色:在豆藤上,它是 ( )色;在香蕉叶上,它是 ( )色;在泥土上,它是( )色;在水泥板上,它是( )色 变色龙,果然 ( ) 。2.造句绘声绘色 名副其实 3.课文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变色龙的特点:外形、( )和 ( ),其中你最感兴趣的是( )。四、巩固练习1.填空:指手( )脚 名( )其实绘( )绘色 凶相( )
8、露2.把括号里的词语补充完整,并体会它的好处。( )的怪物 ( )地窥探( )地介绍 ( )的头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学会有顺序的观察小动物方法。2. 结合这个段落学会模仿,写一写自己熟悉的一个小动物。3. 学习变色龙捕食迅速准确的特点。【学习过程】一、温故预习1摘抄课文中表示看的词语 你还能再写几个课外的吗? 2.摘抄课文第9自然段,注意行款格式和标点符号,做到书写工整漂亮。 二、课堂助学导入 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这篇课文,知道了变色龙捕食食物准确迅速和会变色的特点,那么作者是怎样来介绍变色龙的?预习反馈合作探究(一)学习课文12自然段,说说作者是怎样具
9、体写出变色龙捕食迅速准确的特点的?学习步骤(1)默读课文,圈划出有关语句(抓住“每只眼睛都能单独转来转去,分别观望四面八方的东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刷地”“刹那间”等词语句子来理解)理解破折号的作用。(解释说明)(2)介绍变色龙的这个特点?用这个词语造句。(3)积累表示看的词语。(二)交流第14自然段(1)自由轻声读第14自然段,.朋加沙试验了几次?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请在下面标上三角形符号。(2)假如试验了四次,可以用上哪些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语?(3)将第14自然段再读一遍,体会按顺序写的好处。(用上了这些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语,读起来感觉怎样?)(4)这一自然段中,有哪些表示颜色
10、的词语?请在下面标上小圆圈。(5)颜色在变,请从这一自然段中,找出含有“变”字的词语来。小结:总之,变色龙皮肤的颜色随着周围颜色的不同而变化,变得让动物和人。这样看来,变色龙真的会变色!当你看到这奇妙有趣的景象,再联系前文所学的内容,还会说它是“怪物”吗?你想用哪一句话来夸它?也可以用一个词来回答。(三)交流16自然段齐读课文第三部分:我们为什么放回变色龙?你受到什么启发?(我们人类要保护这些动物)4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观察动物的方法:仔细观察,知道了动物的写法:抓住特点,注意要按一定的顺序写,并且会绘声绘色地介绍变色龙捕食迅速准确的这个特点。三、当堂训练变色龙片段练习“你别看它可以连续几
11、个小时挂在枝叶上一动不动,但它是似睡非睡地窥探着,伺机捕捉昆虫。它的每只眼睛都能单独转来转去,分别观望四面八方的东西。当它的两只眼睛同时注视着前方时,就会产生一种立体感,准确地判断自己与昆虫之间的距离,用舌头捕捉食物。”中非工人朋加沙绘声绘色地向我们介绍着。这时,一只色彩缤纷的蝴蝶飞过来,离变色龙还有相当的距离。似睡非睡的变色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刷”地伸出它那长得惊人的舌头舌头的长度超过它身长的一倍,刹那间,那只彩蝶已被卷入它的口中,成为美餐。我们被它吓了一跳。1片段中表示“看”的词语有: 。2从“迅雷不及掩耳”看出 。3. 解释加点的字意并说说词语的意思。绘声绘色: 名副其实: 凶相毕
12、露: 窥探: 3第二段中引号表示 ,破折号表示 。4“我们被它吓了一跳”的原因是: 。5联系全文,概括变色龙的生活习性: 。四、巩固练习象象在陆地动物的王国里是所向无敌的。但人却将“兽中之王”的桂冠戴在狮和虎的头上。人为什么不说象是“兽中之王”呢? 分明的,由于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并非是最凶猛的动物。通常情况下,象是温和的,具有绅士风度的。象从不攻击任何其他动物。狮在象的眼里又算得上什么“王”呢?如果它们不自量力,惹恼了象,象是可以用鼻子将它们卷起,抛出去摔死的。也可以用脚把它们踏死。一头象或一群象来了,狮往往识趣地退避三舍。故我们发现了我们人类自己的意识特点那就是,人是特别地习惯于
13、将凶猛作为“王”的资格。()人惧怕的,人()慑服,视为“王”。象既不屑于称霸为王,象身上也就毫无霸气。1 下面几句话最能概括全文的内容是()A. 象在陆地动物的王国里是所向无敌的。B人为什么不说象是“兽中之王”?C象身上无霸气。D狮不是兽中之王。2文章的括号里应填的两组关联词是()A不但而且 只有才B虽然但是 只要就C因为所以 由于因此D尽管可是 因为所以3.“但人却将兽中之王的桂冠戴在狮和虎的头上”一句中“兽中之王”加引号是是表示()A引用别人的话。B着重指出或强调。C讽刺或否定。D专用名词。4.根据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所向无敌:_退避三舍:_5人认为有资格称“王”的条件是什么?_6作者在这段短文的态度是()A不赞成“人”把狮虎称为“兽中之王”。B认为象是“兽中之王”。C崇尚温和,反对凶残。D不同意把凶猛作为“王”的资格。7下面的说法有问题的是()A狮子在象的眼里不算王。B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攻击其他动物。C象身上毫无霸气。D人特别习惯于将凶猛作为“王”的资格。8人为什么不说大象是“兽中之王”呢?_板书设计发现 外形奇特端详变色龙 捕获食物放回 会变色【教学后记】 6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人类是动物信赖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