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导”与“学”的关系2011-10-09 20:07:54|分类: 教育教学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师生关系历来是影响教育教学效果一个重要因素。传统教学采取上种填鸭式教学方式,将学生仅看作知识容器,其只能被动地接受,对学习内容,方式没有选择权,而新课程强调要建立一种全新的师生关系.教学不是传授的灌输,而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指导者、组织者的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学会、会学,更要关注其是否愿意学,喜欢学,是否相信自己是否能够学好。总之新课程的师生关系是对传统师生关系的一个革新和发展。那么如何处理好“导”与“学”关系呢?一、转变传统观念,建立民主、平
2、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新教育追求发展学生的独特才能,因此,作为教师应面向所有的学生的创造个性;作为学生则应将个性智能特长的发展提到重要位置,不再倡导循规蹈矩、死记硬背、人云亦云,要敢于标新立异。因此,要树立与之相适应的新型师生观,转变传统教育中的“惟师是从”的师生观,构建教学双方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可充分了解和发挥自我发展的潜能,增强“教”与“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既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时代的教师只有从观念上更新,才能创造出师生平等、其乐融融、共享教学民主的氛围,让学生在
3、学习中体验到一种不受压抑的愉悦情感,为他们的个性释放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我们要敢于在课堂教学中提倡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课堂营造一种积极合作的氛围,开启学生的智慧。教师要通过创设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引发思索的问题情景,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或提出假设,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新课程标准实施下的课堂教学最突出的特点是:课堂的学习气氛十分活跃,师生合作,交流的方式十分灵活,表现学生个性和差异的机会更多。改革后的课堂是学生与教师共同活动的场所,由师生共同完成。学生也可以自由地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向老师或同学提出,得到答案,但更提倡的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或探究、合作式的学习加以解决。教师在课堂
4、上不仅要为学生服务,更重要的是要以丰富的知识,恰当的事例,引导、调整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自始至终都处于一种相互尊重,积极合作学习的最佳状态,促使学生在思想上产生一种求知学习的强烈欲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要按着民主、平等、尊重、真诚的原则并以征求意见的方式进行。教师的语言要清晰、严谨、生动有趣,带有时代特色和强烈的感情色彩。对有差异的学生,要为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他们质疑,鼓励他们探究。教师应把更多的时间,更多的主动权留给学生。二、建立双向互动关系,实现教学相长所谓双向,即指教师要了解和认识学生,学生也要了解和认识教师;他们之间的了解及认识,是在相互的交往中产生的,由此可
5、见,在教学活动中,师生都是主体,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缺少一方,或一方主动,一方被动,都不能构成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所具有的整体功能也就得不到发挥,教学活动的预期目标也就无法实现。这种双向的师生关系的确立,正如孙子兵法中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样,通过双方主体意识的唤起,确保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协作,为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提供必要的保证条件。这种双向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相长的良好的铺垫。因为师生之间的发展也是一种互动的关系。虽然教育的本质是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目的,但是教师在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地提高自己,从享受学生获得发展的喜悦之中,感受到一种“与学生共创共享教育的幸福”
6、。如何正确处理导与学的关系? 一、借助教师主导语言艺术,为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营造良好的氛围教师是课堂氛围的直接创造者。教师“导”入的语言、方法、所营造的学习氛围,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探索知识的欲望。因此,教师导入。二、教师指导学生教给学习方法,巩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今天的“教”要为明天的“不教”而努力,在教会的同时,必须让学生“会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之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一是教会学生会听。让学生听讲时要边听边记,抓住重点。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听同学发言中存在什么问题。二是教会学生会看。主要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凡是学生
7、通过自己看,自己想就能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不讲或适当点拨,在教学中可以提供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材料。观察材料要准确、鲜明,要能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由教师带领学生观察,给学生观察提纲提示,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做出判断。三是教会学生会 用脑去想。首先要肯想。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动脑筋去想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肯动脑筋去想问题。这除了靠老师的启发外,还要靠“促”,促使他们动脑子,使学生对老师的问题人人都动脑去想。四是教会学生会说。语言是表达思维的重要方式,要说就要去想。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说,就能促进学生多想。要会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认真听、仔细看。抓住了会说就能促进其它三会,因此教学要十分重视学生表
8、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三、教师创设和谐氛围,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一是建立教师与学生平等关系。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只是角色上的分工,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主动地参与学习。二是努力拉近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以平等、热情的心态对待学生外,还应在课外舍得感情投资,多接触学生,主动找学生谈心,询问其学习、生活情况。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三是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关心每一位学生。在学生有错时,不过分批评指责,而是给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积极学习之中。“春雨润物细无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内心对数学的感知,张扬学生的数学个性,从而使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让学生在宽松、自然、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展现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