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第六小学 李慧青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管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着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可常有的偶发事件却让人防不胜防。那么,如何处理好课堂上的偶发事件呢?多一份宽容,少一份责备。“对己宽容是一种明智,对他人宽容是一种美德,对社会宽容是一种豁达和自信。”课堂上,偶发事件的发生大多到来消极结果,教师要理解、尊重、爱护学生。事情发生后不能动肝火、丧失理智或疯狂地辱骂、殴打学生。否则,既影响课堂教学,又给学生自尊造成伤害。“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则海阔天空。”特别是我们学校的学生,自尊心特别强,虚荣心很强,如果当众批评,会让其觉得颜面扫光。这样,坏毛病不但没改,反而会变本加
2、厉。有一段时间,班上学生上课总爱东张西望、搞小动作、交头接耳,看到这些,当老师的难免怒火上升,可当场批评学生,却发现学生的嘴撅得高高的,一名男生却故意趴在桌上“睡觉”,周围的同学把目光抛向他身上,于是他更得意了,仿佛在说“看你老师怎么奈何我?”因此,课堂上处理偶发事件应该多宽容少责备,用这种“冷处理”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认识到错误并改正。处理偶发事件应该“就事论事”。“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既然圣人都会犯错,更何况是学生呢?我们不能对学生偶尔的犯错“一棍打死”,教师往往会在学生犯下某一错误之后,总把“新帐老帐一起算”,把以往的不足统统翻了出来。其实,这是教学中的一个误端,是学生极为反感的一面。处理时,应该就事论事,针对问题,不作人身伤害;解决时,不追究过失。这样,既很快平息事件,又使工作正常进行。反之,会让学生认为“老师的眼里容不得一粒沙”“老师永远会记着我的过错”。所以,教师在处理偶发事件时,只有精心把握,宽严适度,才可以使教师从容地摆脱尴尬,才会把学生引向正轨,给教学增添一丝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