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23 No.4专题/Special Topic2 现状条件项目位于“中国稀金谷”核心区,紧邻赣江,设计范围长约2.4km,面积约28万m2,既是大湖江国家湿地公园的“城市节点”,又是八境台旅游区线路的重要目的地。场地交通优势突出、生态本底良好,但也存在城与水分离、水与景分离、景与境分离等问题。用地南侧紧邻厦蓉高速公路,距离2个高速路出口仅有4km,距离赣州火车站10km,交通便利、可达性强。区域范围内水资源丰富,具有河道、坑塘、溪流等水体,穿过场地内的河道,属于季节性河流,常年有水且水质良好,是天然的城市生态廊道。但场地自东向西面向河面逐渐降低,局部岸线土坎垂直,场地内部落差大,河道平均
2、比降约22.5。部分区域处于洪水线以下,具有洪涝灾害隐患,防洪标准低,威胁城市安全。场地内除少量旱田,大部分为废弃地,植被品种较为单一(见图2)。刘环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生态景观建设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生态汇心,活力润城赣州市“中国稀金谷”核心区晓镜公园景观设计Ecology Converges in Center,Vibrant Polishing City:Landscape Design of Xiaojing Park in Core Area of Chinas Rare Gold Valley in Ganzhou City刘环 LIU Huan摘要人类自古择水而居,城邻
3、水建,因水而兴。水既是城市生态的屏障,又是城市风景的标志,更是城市活力的象征。项目通过深入剖析现状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策略,将基于自然的低碳景观和顺应自然的生态公园作为切入点,将人的行为作为场地设计的推动力,以最小限度的干扰和自然低碳的方式,将城市、建筑、人引入并贴近自然,是人的主观性与自然的存在性有效融合的一次实践,其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韧性城市提供更多的适应能力。关键词低碳;韧性城市;景观设计;滨水公园AbstractHistorically,human beings have chosen water to live on.Cities are built near wate
4、r and thrive on water.As Chinas urban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retained for thousands of years,water is not only the ecological buffer of the city,the element of urban landscape,but also the indicator of urban vitality.Through in-depth analysis of current problems,the project carries out targeted sol
5、utions.The basic principle is to build on low-carbon landscape and design an ecological park conforming to nature.Taking human behavior as the driving force,the design methodology introduces cities,buildings,and people into nature with mini-mal interference in low-carbon ways.The project organically
6、 integrates human subjectivity and nature composition.The goal is to realize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 human and nature and provide more adaptability for resilient cities.Keywordslow carbon;resilient citiy;landscape design;water-front park1 项目背景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处于武夷山脉、南岭山脉与罗霄山脉的交汇地带,属亚热带南缘,呈典型的亚热带丘陵山区湿
7、润季风气候,具有“三龙会三潭,三水绕三山”的山水格局(见图1)。赣州市拥有全国30%以上的离子型重稀土,是国家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素有“稀土王国”“世界钨都”的美誉。为建设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的示范区,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以赣州国家级高新区为主战场,以建设产业功能区、科研集聚区和综合服务区为目标,举全区之力打造“中国稀金谷”,为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项目作为生态文明示范,将拓展“中国稀金谷”核心区发展空间,并进一步强化其功能和地区,未来将成为“中国稀金谷”人才的生态后花园。山水格局18.1km8.2km9.8km32023
8、No.423态塘、浅溪草甸滩地等生境吸引更多的鸟类驻足,形成百鸟栖屿及溪语桃花2个重要节点,河与江在此处汇聚,水流淙淙、树木葱郁、鸟鸣婉转、活力怡然(见图5)。保护鸟类栖息地,使其不受人类活动影响,将生态科普教育、平台观鸟等生态互动设施,通过留、轻、远的设计手法置入,在着力保护鸟类栖息生境的同时为人们提供良好的观鸟及摄影视角(见图6,7)。4.1.2 治水:活水联调,生态韧性为解决场地汛期与旱季水位落差大及汛期雨洪问题,在规划、空间、建设、安全、生态等环节嵌入“韧性”理念,形成多元化的建设与治理体系。3 设计理念通过深入剖析现状问题,项目将“基于自然的低碳景观和顺应自然的生态公园”作为切入点,
9、同时将人的行为事件作为场地设计的推动力,采用最小限度的干扰和自然低碳的方式,将城市、建筑、人引入自然,旨在打造兼具自然生态与活力开放特质,融晓镜文化与高新区现代特色于一体的生态活力型滨江公园,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4 设计策略公园从“修生态、承文化、惠民生”3个方面着手进行系统设计,形成由生态岛、自然岸、海绵带、野花溪、慢行路、童趣谷、健身园、活力心等组成的滨江公园,通过水岸同治、治水造景、以景促游的方式,推进赣江岸线湿地化、生态化、景观化,助推城市生态旅游发展,形成自然野趣的生态游线、生物栖息的有利场所,成为区域观鸟胜地、活力健康的休闲之地(见图3,4)。4.1 修生态顺其自然低碳韧性顺
10、应自然之力,遵循生态系统内在的多样性,将土壤、气候、植被、水系等进行系统性梳理与设计,实现以“生态”治愈“环境”,以“顺势”替代“技巧”。4.1.1 浅介:轻浅介入,自然而然在自然基底条件最好的滨江区域,保留临岸天然生态岛,通过营造密林、疏林、生4场地现状总平面鸟瞰234m42023 No.41)维持行洪主槽不变,在保障行洪安全前提下,巧妙融合水工设施汇集公园内雨水与城市南岸河道汇水,使公园内水系相互连通,在水口区域设置湖塘湿地,增加核心区蓄滞防洪面积,拓宽赣江右岸驳岸线,为城市韧性提供安全支撑。2)融合多级海绵设施,汇集公园内雨水,形成完整的公园海绵体系,为城市打造韧性海绵体。3)强调水体全
11、过程管控,上游强调生态治水和植物净化,中游强调污水处理和雨水回用,下游强调生物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将城市污水截留,雨水净化后回用,使公园成为城市生态更优的滨水缓冲带。4.1.3 绿园:依河展绿,复层网络以水为脉织绿网,通过生态覆绿的手法,发挥园林植物的综合功能,建立连接“中国稀金谷”边界的绿色廊道。在满足基本绿量、防护要求的同时,优选乡土植物,特选抗污染、可吸收重金属元素及净水效果强的植物,兼顾滞尘、降噪、增湿、美化、降碳等功能。通过特色植物种植突出春景、夏花、秋意、冬绿的四季植物景观,同时补植下层灌草植物和野花野草,增加植物层次和色彩。丰富滨水空间不同层级的植物多样性,构建绿色、洁净、自然的城
12、市避难所及动植物栖息地。67552023 No.44.1.4 低碳:安全健康,低碳环保通过系统分析场地特征及生态要素,分区域进行分时、分层、分段治理,实现安全健康目标,提升低碳环保效能。尊重地形地貌,确保区域水环境及水安全格局。合理利用本土资源,充分利用当地物产材料及生态低碳材料,选用地方本土植被及固碳植物进行合理配植,探索健康、低碳与环保的设计策略。充分考虑人的心理审美及安全需求,为其提供健康向上、持续协调的绿色空间。4.2 承文化承古烁今寄文于心储潭晓镜作为赣州八景之一,汇聚赣江山水风貌。项目充分挖掘本土文化,延续传统山水特征,以现代设计手法继承活化“储潭晓镜”之美,在呼应传统文化的同时展
13、现新赣州的科技慧谷智慧文化,打造赣州“新兴稀土特色”名片,以晓镜湖为核心,寄情历史、文化点睛。通过水系统治理,设置蓄水闸汇集公园内雨水与城市南岸河道汇水(见图8),抬升的湖体水位线与公园其他水系连通,解决了城市界面与滨江界面的落差及亲水问题,理水成湖、顺势塑心,开放的水面与起伏的游客服务中心交相呼应(见图9),形成“晓镜湖照”之境(见图10),是新区的城市客厅与绝佳的山水观景面,成为致敬赣州古八景之一“储潭晓镜”的重要节点。沿岸种植水生植物及芦苇,再现烟雨苇8910百鸟栖屿生态岛观鸟台蓄水闸水天一色晓镜湖照567891062023 No.4荡的特色场景,在游客服务活动中心及市民活动广场周边设置
14、万松听音、秋枫落影、叠石烟雨等主要文化景点,满足文化展示、艺术演绎、游船拾趣等功能,成为吸引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落户“中国稀金谷”的支撑点,从而带动城市活力提升与土地增值(见图11,12)。4.3 惠民生活力于园服务共享通过多个台层的手法,从竖向“连接”城市与滨河界面,提供丰富的滨水活动体验。沿河溪蜿蜒而行的漫步道串联多个节点,形成融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绿色景观基础设施,成为“中国稀金谷”人才的后1314夕阳西下山水城人溪语木兰活力水岸11121314花园、市民的休闲地及新晋的网红打卡点。4.3.1 分类分级,活力水岸为保证公园正常使用需求,整体设计在充分尊重现状风貌及地势高差的基础上,
15、将主要活动空间布局在20年一遇水位线之上,通过分层打造工程防汛体系,对公园滨水空间进行分级,形成生态、休闲、活力、文化4个不同层次的滨水活力空间。区域内规划的溪语木兰、翠柳花溪、水映杉林、曲廊绕榕等景点,满足花溪观景、婚纱摄影、湿地游赏、观鸟拾趣、生态科普、林下休闲、骑行漫步等功能(见图13)。结合周边用地性质,借助原有地形高差,设置全龄分区活动场地及设施,植入少年极限园、儿童趣乐园、老年康体园,满足不同年龄层活动及休闲需求,在不同类型场地内设置智慧互动设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体验,使公园成为游人寓教于乐、康体健身、驻足赏景的好去处(见图14)。4.3.2 以城为脉,服务共享融合城市形象、便民福
16、利、文化展示等方面需求,突出文体服务功能和新城生活气息,以开阔的沿江空间、多级的观江方式、舒适的滨江氛围,重新定义新城百姓水岸生活方式。以城为脉串路网,丰富慢行系统和多元开放空间,结合生态科普展示及智慧互111272023 No.41617柳叶亭服务驿站远眺霞光151617动设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体验。连续的步行道和自行车道贯通南北并与整体生态廊道相连接,每隔300m设置运动里程提示点,形成整个滨水带完整的步行系统,总长度约3.5km。围绕重要景观节点组团规划一、二级服务点,并将其布置在蜿蜒步行道周围。其中一级服务点利用地块内重要功能建筑组团布置,功能完善;二级服务点设置售卖、休憩、换乘、问询
17、等服务功能(见图15,16)。5 结语城市存在于自然与人的共生环境中。水是保持与促进城市韧性发展的要素之一,既是城市生态的屏障,又是城市风景的标志,更是城市活力的象征。项目通过“自然+”的自然力谋求“自然城市建筑人”之间的和谐统一,通过“设计+”的设计力统筹“策划设计实施运维”之间的有机衔接,以高品质的水生态环境、绿色空间环境、生态栖息环境、市民游憩环境回补城市,提升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让城市更安全、更宜居、更有韧性,让市民更安心。建成后的公园呈现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河流景观,通过水岸同治增加了湿地面积约6.7hm2,雨水截留量提升约30%,年固碳量约474684.6kg/am2,减少面源污染约7390t。种植水生植物1万余株,推进了赣江岸线湿地化、生态化、景观化,同时优化了环境、减少了污染、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吸引目标鸟类约44种,成为大湖江国家湿地公园的城市节点,助推区域旅游发展。晓镜湖照,远眺霞光,滨江漫步,船笛悠扬(见图17)。晓镜公园将在山、水、城之间随时间共生长,成为城市展示生态活力的新窗口。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