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对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新课程要求语文阅读教学必须改变以往教师对文本的肢解和剖析,走向对话,在对话中实现语言和精神的共生,在对话中实现学生生命的生成。真正的对话式阅读教学体现的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是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双向交流关系。对话的目的不仅限于知识的获得,更在于了解和掌握知识获得的过程,形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然而,在具体的教
2、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违背对话本真的现象,注重形式,流弊甚重。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对话“问答化”。对话“问答化”,是将对话简单地理解为一问一答。一问一答是对话展开的基本形式。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学生答。但是在实践中,我们经常看到:一堂课看似热热闹闹,对话开展得很顺利,滴水不漏,天衣无缝,但常常是无疑而问,为“是不是”“对不对”而问。既然所问的学生都能回答出来,偶尔有一两个问题回答不出来,换个同学就能回答出来了,那么这个问题的提出还有何价值和意义?或者是简单地让学生或向学生再现“是什么”“为什么”等显性知识,这些对于学生心智成长并无好处,反而会增加学生的虚荣心和肤浅的表现欲。在现阶段,要落实学生与
3、文本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学生自我的对话、学生与环境、社会对话等有诸多对话表现形式,前提还是师生对话。但课堂上的有些师生问答,以对话教学理论对照它,并非真正的语文教学对话,它只是采取了对话的形式,没有体现“对话”的精神原则。关于课堂对话教学,我认为教师自身的认识一定要准确、先进,千万别让教学过程简单化、学生组织自由化及自身作用虚无化。教师如何进行正确的导读,我建议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1)紧扣文本,让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对话建立在对文本的解读上;(2)把握原则,收放有度,不能无原则地放任学生误读误解;(3)注意聆听,但要在聆听中给学生导航,指引学生沿着正确的解读方向前进;(4)以读为本,引导学生
4、在读中感受正确的解读。对话教学不仅仅是对话本身,它有一整套的思想与方法,主要的还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诚如李镇西老师所说,真正的对话情境教学还没有开始。然而,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具有对话特质的课堂提问贯彻对话的本质,培养学生对话的“集体”环境。教师讲民主、平等,双方无拘无束,自由坦诚地袒露襟怀,时时使课堂成为精神愉悦的、畅快的交流的场所。融洽、合作、互敬的师生感情关系,为学习营造良好的动力机制。有了这样一个和谐而宽松的生成空间,其他的一切也因此而具备了种种的可能性。当“对话”作为一种基本理念和教学思想根植于教师和学生的头脑中时,教育也就走向了通衢大道。对话教学作为教学的又一新理念,充满了把学生从被动世界中解放出来的人文情怀。对话时代虽然已向我们走来,但“非对话的传统”远远没有结束。要使民主、平等成为我们课堂的主旋律,还需我们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