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学生的需求设计教学策略参加数学教学培训的反思西来桥学校王晓彬日前,我参加了在兴隆中心小学举行的下片小学数学教师全员培训活动,通过培训,我进一步认识到,教学设计应围绕学生的需求,为促进学生的思维和理解知识、为学生体验和触摸知识的真谛而设计。如何设计,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达到新的高度,体验到学习的快乐,生活的丰富多彩?这是听了钱春霞主任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姚庆中老师的角的认识两节课之后,又听取了郭海清校长、贾玉梅主任的点评而产生的思考。钱春霞主任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指导学生用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通过直观的图形,与抽象的文字表述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让学生明白图画的意义在于弄清抽象的数量关系,
2、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顺利的解决了第一第二两个问题之后,初步掌握了画图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策略。但是在解决第三个问题时,学生不假思索的说出了错误的答案,并且在通过画图之后仍然不能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这是什么原因呢?那图不是学生自己画出来的,问题的坡度过于大了些。由此我们想到,开始,第一第二两个问题,解决它们所画的图形也是老师所画出的,并非学生自己的思考所得,再加上第三个问题难度一下子加大了许多,学生想当然的脱口而出了错误的答案。这正如郭海清校长所说的:要让学生产生画图的欲望,在图中清晰的反映出所要解决的问题,得到画图解决问题的快乐体验、并有画图的一些必要的经验时,他们才会自觉并灵活的运用画图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所以,首先是没有营造好学生通过画图来解决问题的需求心理,再加上学生还没有一定的画图经验,是不可能解决如此难度的问题的。姚庆中老师的角的认识一课,通过学生充分体验,来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和多种方法进行比较角的大小,并自己用材料制作了各种角等活动,使学生得到了充分的体验、认识得到了提高,课堂是欢快而成功的。教学设计是为学生有效的体验和认识活动。有一个问题想提出来商讨:角的介绍时,一定要从角的顶点出发来介绍角的两条边吗?另外比较角的大小时学生的相互合作不够,主要以教师的演示,学生的自主性没有得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