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事案例:高跷乐观察地点:沙水区一、故事过程:在户外自主游戏中,我们提供了纸球、羽毛球和高跷三样材料供孩子选择,他们都在各自的场地三三两两地开心地玩着。这时,毅毅跑过来气喘吁吁地对着我大声地叫到:“陆老师,铻铻跑到沙池里玩高跷了。”我转向了沙池,只见铻铻单脚踩着高跷在沙池里走来走去,沙池边的霖霖看了看我不出声,也跑到沙池边问:“铻铻,快回来,老师会批评你的。”“我在印蛋糕,这样印很快的,你也试试吧。” 霖霖听完,也马上走到沙池里印起蛋糕来,接着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在沙池里踩蛋糕,甚至有些小朋友还在沙池里用高跷拼了一条小路,在上面走来走去,越玩越开心。二、行为识别:在游戏中,幼儿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进
2、行游戏,并在游戏中创造出各种玩法。三、回应策略作为幼儿园生活的主体,幼儿有权利去安排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由教师事先安排好的、被人为地分解为一个个板块的一日生活。幼儿是幼儿园生活的主体,而不是客体。幼儿园生活的组织与引导,要尊重每个幼儿的独特需要,更要赋予幼儿自主选择的机会。幼儿有了自由选择机会后,对游戏更加投入了。当自己的选择与同伴的选择发生冲突时,他们会尝试运用轮流、协商等策略去解决矛盾;当自己的计划因时间不够难以完成时,他们会在以后的计划中减少活动内容。在这种学习氛围下,教师和幼儿在一天的任何时间都是合作者,分享控制整个学习过程。幼儿主动发起学习,教师在给幼儿提供探索自由和为安全做出限制之间达成平衡,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