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等式的性质(二)教学反思 扬中市联合中心小学 吴军红 今天教学方程中的等式的性质(二)。等式的性质(二),是在学生掌握了等式的性质(一)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推理能力。因此,本节课教学中,充分利用原有的知识,探索、验证,从而获得新知,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表现、创造的机会,使他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培养学生自我探究和实践能力。一.猜想入手,激发兴趣猜想是学生感知事物作出初步的未经证实的判断,它是学生获取知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所得结果还会是等式吗?这时学生就会跃跃欲试,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学
2、生一旦做出某种猜测,他就会把自己的思维与所学的知识连在一起,就会急切地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于是就会主动参与,关心知识的进展,从而达到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二.操作验证,形象感受在探究等式的性质(关于乘除的)时,安排了两次操作活动。首先让学生把一个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然后思考讨论:所得结果还会是等式吗?引导学生发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然后再让学生把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0”,结果怎么样?两次操作活动都是在直观情境中,按“形象感受抽象概括”的方式教学的。用天平呈现的直观情境形象地表示等式两边发生的变化及结果,有利于学生的直观感受。教师在学生观察、分析等式变化的基础上及时抽象、概括出等式的性质,使学生进一步积累了数学活动的经验。通过两次实践活动,学生亲自参与了等式的性质发现过程,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而且思维能力、空间感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三.专项训练,提升效率这学期,学校开设了“30+10”的教学模式,要求老师们精讲精练,怎样将40分钟的内容精简为30分钟呢?这节课上,我将教材的第八页第2题解方程改为根据等式性质直接口答未知数等于什么,再比较所说过程,发现“移乘为除”、“移除为乘”的规律。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能够很快地掌握知识,抓住本质,提高解方程的效率。切实做到花30分钟学习到原来40分钟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