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等式的性质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学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基础上,通过天平这一直观教具,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等式的性质,它是解方程基础和依据,因此学习和理解等式的性质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我将教学重点确定为: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为理解等式的性质,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相应的方程。我觉得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1.在教授这节课前,我先让学生自主预习,小组互说操作,完成设计好的导学。授课等式性质一时充分利用天平的直观观察、分析现实中的生活现象,并尝试用数学知识描述这种现象,突出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获得关于等式的性质一知识。再运用课件进行演示,在等式性质
2、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己总结等式的性质二。这样设计既重视过程,又重视结论。在教学中采取先扶后放、动手实验操作的形式,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学习的机会,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动手操作的能力,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2.猜想入手,激发学习兴趣。猜想是学生感知事物作出初步的未经证实的判断,它是学生获取知识过程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所得结果还是一个等式吗?这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做出某种猜测,就会急切的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于是就会主动参与,关心知识的进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3.学生展示环节非常好,不
3、仅展示了实验过程、现象,总结了规律,在展示过程中能积极补充,质疑,个别学生质疑的问题很有价值。4.在练习中,分别安排了在天平上填运算符号和数字。练习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也就是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做的,打实基础为下面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做准备。原则上是独立完成,但如果组内有的组员不能理解、不能完成,组员之间要优势互补、共同完成,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所提高、共同进步。总之,通过巩固性练习,使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进一步理解、巩固、掌握,以形成各种技能。本课讲完之后,感觉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不错。在课堂上我逐渐放手,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验证的过程,使他们不断加深对等式性质的理解同时为后面学习解方程奠定良好的基础。我认为运用实验加演示进行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提出精炼的思考问题和适当的点拔会增加课堂的教学效率,紧凑的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更加顺畅。尊重学生,给学生更多的发言机会,暴露他们的思维,把思维留给学生是最好的教学方式,注重了学生上课语言表述的规范与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