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互嵌社区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生成的理与路.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81031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嵌社区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生成的理与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互嵌社区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生成的理与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互嵌社区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生成的理与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广西民族研究 2023年第2期(总第170期)互嵌社区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生成的理与路*曲世闻张本祥高寒潘光繁【摘要】多民族互嵌式社区有固定的互嵌地缘空间,通过共有场域的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各民族产生空间认同。在社区的共有共治下,通过共同利益争取与集体利益享用,又促进了社区居民共同体的生成。在责任共生、文化共生、利益共生和命运共生的共同驱动下,形成互嵌下的情感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共鸣,最终促成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在实践取向中,需注重空间互嵌,实现社区的空间错配与空间搭配。注重治理互嵌,形成“一核多元”的社区治理网络。注重文化互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提倡文化相美、心理相依,促

2、进社区的文化、心理、情感认同,以促进不同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关键词】互嵌社区;中华民族共同体;价值认同;路径【作者】曲世闻,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张本祥,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高寒,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潘光繁,贵州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研究员。贵州贵阳,550004。【中图分类号】D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23)02-0084-0008一、问题的提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具有现代化的共有特征,

3、更具有属于本国国情的中国特色。在民族事务治理领域,习近平多次强调,“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可见,如何更好地推动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在民族事务治理领域的关键。关于“互嵌”与“民族社区”的探讨早已有之。卡尔波兰尼在经济变革研究中提出,“经济行为是嵌入到经济制度中”1 3758。马克格兰诺维特将“嵌入”这一概念引入到社会学研究中。2随后,“嵌入”被广泛运用于计算机科学、政治学、管理学中。而“嵌入”的民族学运用,学界目前最早可追溯到我国学者马戎提出的人口跨地域流动中的族际“嵌入”论。3随后,赵利

4、生4、马威5、王平6、裴圣愚7对民族嵌入等问题进行了实践性探索。从目前的研究而言,多民族互嵌式社区可从空间互嵌、治理互嵌、文化互嵌等层面进行审视。而“民族社区”,可从社区的族群类属和文化属性进行分析。“社区”并非简单的固定居住地理空间,而具备一定的人文蕴涵。1887年,滕尼斯提出“共同体”这一概念,“共同体”是具有一定情感、心理、精神与价值认同的生活状态,而“社区”正是这一形态的主要情感联系空间。8 76因此,社区具备“空间性”与“情感性”双重属性。如有不同族群类属居住在同一社区,即可构成“多民族社区”,它是不同民族聚合而成的共同体,既包含了空间属性与*基金项目: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基金人

5、才培养高水平项目“黑龙江宗教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研究”(2021GSP-15)。84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情感属性,同时又有民族属性。民族互嵌式社区,其基本要素至少包含以下几个维度:1.特定的场域。即地理意义上的空间范围和政策意义上的空间四至;2.多民族。至少包含两个以上不同民族类属;3.相互嵌入。在特定的场域范围内,不同民族成员在起居状态上杂居而生,在情感状态上相互交流交融。不同民族成员在固定的地缘空间内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具备友善共处的主观愿望,他们在生活、文化、心理、精神上互相嵌入,彼此影响,彼此依存,从而达到从社区到地区到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和睦相处;4.公共权力的引导。有公共权力机构统筹

6、规划安排社区规划建设及安置。国家权力主动作为,使社区的互嵌关系能形成长期的路径依赖。历史上,中华民族的构成呈现出多源化的状态,各少数民族在居住样态上,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少数民族人口流向大城市,形成了少数民族“聚居”与“混居”的新形态。此种形势下,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日益增多,而让“混合居住”变成“社区居住”,并通过政府的适当引导,促进各民族在社区治理等方面同心协力,则可让“多民族混居”走向“社区互嵌”。通过这种嵌入方式,各社区主体成员的利益诉求有了新的表达方式。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以包容化、多样化为基本出发点,尊重差异

7、,通过彼此的新的空间认同、治理认同与情感认同,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社区共同体,实现社区各族人民邻里相助、手足相亲、共同发展。现实上,我国已有多个民族互嵌式社区。如,内蒙古呼和浩特清泉街社区以文化活动为纽带,开展富有特色的民族活动,推动了民族融合;巴彦都呼木嘎查蒙汉社区通过各民族间人际信任的构建,消除了彼此的隔阂。宁夏拥有多个回、汉、蒙等共居社区,通过“民族团结月”“社区文化套餐”等项目,逐步形成多民族互嵌的社区文化。各地的微观案例似乎验证了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建构促进了民族的交融,这些社区以亲仁善邻、社区互助、民族活动为基本落脚点,打造了特色社区。当前,学界对互嵌社区下的民族融合研究颇为丰富,

8、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经验论与学理论上。在经验论上,赵哲探讨了新疆伊吾县社区互嵌民族融合的基本经验9,宋晓明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多民族互嵌式社区的经验进行了回顾10,黄丽对湖南桃源县枫树维吾尔族回族乡的民族互嵌村落经验进行了考察11,杨荣对云南民族的互嵌研究进行了探讨12。在学理论上,卢德生对多民族互嵌社区的学习共同体展开了研究13,黄毅从社会空间视角切入了民族互嵌社区的建设14,平维彬从马克思交往理论视角分析了民族互嵌式社区的构筑问题15。将实践经验上升到学理认识,从理论角度提炼普适性的规律,梳理民族互嵌式社区形成的理路机制,或可更好地指导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建设。因此,对民族互嵌式社区促进民族交融内在

9、机理的学理提炼,既能丰富民族互嵌的理论视域,又可通过理论科学指导民族互嵌社区的实践建设,以提升多民族互嵌式社区的现代化、人文化、个性化与特色化,成为驱动新时期民族交融的新力量。二、多民族互嵌式社区下民族交融的逻辑理路(一)互嵌下的空间认同:多民族地缘场域的共居、共学、共事、共乐族群的生存,需要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居住空间,具有特殊的社会属性,包括分割性、排他性、固化性等。因此,单一的族群居住格局,具有习俗与文化的固定效应,往往对外来族群排斥分割,难以接纳。然而,族群生存空间的多样化接触又会改变族员的行动关系,故让不同民族在同一地理空间下生活交流,往往能够催生新的心理认同,从而带动民族交融。不同

10、的地理空间条件,决定着族际互动的频度与深度,互嵌式的空间环境下,各族人民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直接驱动了多民族多文化的存异求同,有利于民族交融的推进。居住空间是民族交融的基础场所,其起居空间、工作空间、学习空间、娱乐空间充当了社区不同民族居民的中介和桥梁。居住空间是社会个体生活的不可替代场地,是不同个体、不同家庭、不同族群互动交流的主要场域,它通过社区内的邻里效应,对不同民族的群体产生互向影响,因而居住空间是民族嵌入社区交流的核心地域。如若这种嵌入的地理空间不存在,那么少数民族的居住将85广西民族研究 2023年第2期(总第170期)会延续族际居住隔离的状态,这种封闭的居住方式,具有显著的排

11、外与分割特质,学界时常使用分离世界、族群分裂等描绘此种状态。实际上,这种非多民族嵌入的社区,对不同民族的交流有着明显的排斥效应,不仅影响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融,而且对于本族内的交流也颇有不利,由此将会造成族群关系和国家关系的认同风险,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互嵌式的多民族社区设计显得尤为必要。互嵌式的多民族社区对民族交融的影响逻辑在于交往理论效应。马克思交往理论效应认为,交往是生产的必要手段,交往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它在影响族际内外关系基础上,进而影响了世界。历史上,北魏孝文帝提倡鲜卑族与汉族同居同学,进而促进了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交融。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大交往,直接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因此,大到人类

12、发展,小到族群交融,都离不开人与人的交往。民族互嵌社区正是为多民族交往提供了必要的地理空间。互嵌式的多民族社区,主要包含“多民族”“互嵌”与“社区”三个基本维度,其意蕴在于各民族人口在特定的场域共同居住,进而驱动族际交往。“空间”只是交往载体,而“互嵌”则表达了不同民族交融的主动性,而“社区环境”更强调了社区的人文意涵。因此,固定的地理空间与和谐的社区环境共振同动,通过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影响,让不同民族的不同风俗与文化彼此交融,从而产生情感性与凝聚性,带动了民族的交融。与民族混居型社区不同的是,多民族互嵌式社区中的“互相嵌入”更强调了不同民族的互向交往。民族混居型社区虽然突破了族际居住隔

13、离的状态,但其交往往往是被动的,因此文化的摩擦难以避免。而多民族互嵌式社区通过人文意蕴的营造,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往往更容易求同存异。其内在逻辑在于:一方面互向主动式的交往往往更容易接纳、尊重被交往方的风俗与文化,另一方面,则是中华文化求同存异与兼收并蓄的文化张力。在中国多民族的交融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善于吸收他族文化的长处,形成兼容并蓄的中华民族文化。而打破族际居住的状态,在民族混居型社区基础上强调民族文化的“互嵌”,则更容易形成求同存异、交融共生的多民族文化关系。(二)互嵌下的治理认同:多民族社区居民共同体的生成随着不同民族的频繁交往,作为基本空间载体的社区事物将会不断增长,对社区的治理便成

14、为应有之维。多民族互嵌社区治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在多民族基础上,根据现代社区的治理模式,让互嵌社区居民自我治理、自我调适,以民族平等交流为原则,人人参与社区治理,人人享有治理权利,让社区利益为不同族群个体共享共用。一方面,不同民族个体共同参与社区事物的治理,形成社区交流纽带。作为互嵌社区的基本主体,各民族居民是社区治理的基本主体。互嵌社区居民在居住之初,都属于陌生状态,缺乏情感交流的基本纽带。而共同社区的共同事务的共同治理,则在固定的地缘空间中为培养不同民族个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创造良好的条件。与民族混居型社区相区别,民族互嵌式社区更着眼于汇集不同民族居民的民力智力,营造人人有责治理、人人有权治理

15、的氛围,更能引发不同民族之间的情感共鸣,从而充当了社区居民情感输出与输入的载体,将分散的民族成员力量汇集成强大的现代社区力量,驱动社区凝聚力。另一方面,不同民族个体争取社区共同利益归属与集体利益享用,形成社区共识力。现代化社区的公共设施、公共场域往往能产生一定的收益,如社区内的路面停车、墙面广告等。这些权益是社区居民人人共有的。与此同时,涉及社区的物业管理、体育娱乐设施、社区绿化等集体性需求,也是社区居民所重点关注的权益方向。通过社区治理让每一个社区居民都能享受到应有的社区权益,自然能够形成社区的利益共识与精神共识,拉紧不同民族之间的情感纽带。在共同治理与共同享有的基础上,形成利益共同体场域。

16、多民族互嵌社区是集体利益与共同需求的地缘浓缩空间,其根本目的在于使固定的地理场域成为不同民族居民的利益共同体与精神共鸣共同体。同一个社区的居民,首先能让其产生彼此的身份认同,进而在社区治理与利益需求争取过程中,形成利益上的共同体,从而形成精神上的共同体。这种共同体最为本质的特征在于其公共属性。公共性是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所重点研究的对象,公共性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互嵌式的多民族社区,通过公共服务的共同建设、公共空间的共同管理与公共精神的共同86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以及公共需求的共同争取,成为串联起不同民族成员利益的主要窗口。不同民族成员共同制定的社区规范,在尊重不同

17、民族风俗信仰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又在利益共同体的驱动下,满足不同民族成员的基本公共性诉求,以缓冲不同民族间、不同家庭间、不同个体间的张力,在共同的价值认同中,成为汇聚多种利益诉求的容器、多重精神信仰的磁铁、不同灵魂交流的桥梁。(三)互嵌下的情感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共鸣多民族互嵌社区的居民,在同一地缘空间上同起居,同成长,同享乐,从“求同存异”到“聚同化异”,构建一个多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共生社区关系。其逻辑向度,包含了责任共生、文化共生、利益共生、命运共生四个基本维度。责任共生,即多民族互嵌社区肩负的基本社区规约。一个多民族的社区中,构建一套让不同民族居民都认可的规范条例,成为社区建设必不可

18、少的基本内容。社区规范文本的基本指导方针,是在维护中华民族统一的基础上,将党的民族政策嵌入到社区规范中,让每一个社区居民都认识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通过社区规约,让每一个社区居民认识到自身在维护国家稳定中应当肩负的责任,并建立责任共生单元,推动社区中华民族责任共同体的生成。文化共生,是多民族互嵌社区在文化上求同存异、互学互鉴的过程。民族的生命力表象之一在于文化,它是不同民族在不同发展过程中,与自然及其他民族交往过程中产生的,并逐渐演变为民族固定的信仰与生活模式。民族文化影响了民族成员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铸就了民族性格、民族风俗与民族精神。多民族的互嵌社区,必然存在多元的文化。固

19、定的地缘空间,必然存在着文化的交往交流。不同民族的文化交融,所形成的文化包容性与多元性,便产生了社区文化共生现象。从心理感知角度而言,文化共生就是不同民族对非正式约束的习惯等的心理认同,从行为上与情感上,通过不同民族文化的彼此交流,共同学习,能够最大程度上打破不同民族的文化隔阂,形成彼此认同的中华民族文化符号与文化形象,从而形成求同存异的文化共识。利益共生,是多民族互嵌社区利益共享的过程。如前所言,社区居民有趋同的利益诉求。互嵌社区由于有固定的地缘场域,已然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空间形态,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融愈发紧密,互利共生的关系也随之深化。这改变了不同民族原始的居住状态,形成了新的互

20、动样态。进一步延伸而言,小到社区利益共享,大到中华民族共同发展,在国家深化改革中,各民族居民共享改革成果,更是宏观的利益共生。当各共生单元的利益诉求满足后,各民族成员才能有获得感、满足感、公平感。而民族团结又是国家繁荣的基本前提之一,在利益共生的驱动下,又会反作用于责任共生,从而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命运共生,是多民族互嵌社区居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价值体现。虽然我国基本实现了民族的稳定与繁荣,然而不少国家与民族分裂分子依然在活动,影响着从社区到国家的安全。命运共生的基础底线,正是共生单元的安全需求,这是不同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基础。近代历史上,中华民族饱受列强侵略,但中华各民

21、族团结抵抗,促进了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形成。从多民族互嵌社区角度而言,任何的民族分裂主义和恐怖主义都是社区安全的最大威胁,当每一个社区不同民族的居民像石榴籽紧密抱在一起时,多民族互嵌社区的命运共同体就此形成。社区是微观基础,多民族互嵌社区认同由小及大,便会生成中华民族的共同体。责任认同、文化认同、价值认同、命运认同构成社区居民的信仰认同,社区各民族成员不仅能够彼此认同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行为等,还能自觉一同抵制民族分裂行为、恐怖行为,形成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实现多民族社区到多民族国家共治共享共生新格局。空间认同、治理认同、情感认同,呈递进式驱进特征。多民族互嵌社区中,责

22、任共生、文化共生、利益共生与命运共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生成逻辑如图1所示(见下页):依图1所示,不同民族在固定的地缘场域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从而产生了空间上的彼此认同,这是逻辑起点。随着空间的认同观念建立后,社区的同有共治又让社区不同民族的成员在利益的共同诉求、共同争取、共同享用过程中产生了对彼此能力与心理上的认同,形成了社区居民共同体。由此,社区居民责任共生、文化共生、利益共生、命运共生,形成了从社区到地区到国家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共鸣,最终促进了民族的交融。87广西民族研究 2023年第2期(总第170期)三、互嵌式多民族社区交融的实践路向(一)空间互嵌:居住地域环境规划吴文藻认为,“

23、社区”由三个基本维度构成,分别是人、人所居住的物理空间以及人的习俗、信仰等产生的价值观。16 144145波兰尼认为,个体行为受到空间秩序的约束,而空间秩序与空间所处的人的构成、信任、规范等基本相互影响。1 3758由此可以发现,物理空间是人在社区活动的基本场域,合理的地域空间规划,能确定个体活动的基本边界,形成稳定的空间秩序,使人产生基本的空间信任。我国民族众多,生活空间各不相同,价值文化颇有差异。在互嵌式多民族社区下,不同民族同处一个物理空间,其共同的地域场所规划,直接影响到不同民族个体的基本活动范围。其中,蕴含两个基本要素,一是空间错配,一是空间搭配。就空间错配而言,如果将历史上有惯性冲

24、突的民族置于同一空间下,其矛盾将不言而喻,因此要错配其生活空间。就空间搭配而言,搭建一个多民族共同活动的空间场所,打造人文意蕴、价值认同的社区环境,可有效驱动民族交融。一方面,需要注重或有冲突民族的空间错配。个体行为与空间网络存在某种张力,如其边界不能界定,这种张力会冲击既有的空间秩序。在民族交融语境下,这种张力是长期存在的潜在风险。McConnachie以泰国、孟加拉国以及马来西亚三国为例,分析了存在争端的不同民族共同居住而造成的矛盾冲突、秩序失序等问题。17中国民族众多,不同民族之间的习俗、文化尚有相左,甚至矛盾之处。因此,前期的基本民族风俗及行为方式的分析尤为必要。经过细致的人口学和民族

25、学分析,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后,对于风俗信仰或有摩擦的两个民族,应该在空间上进行适当错配。另一方面,社区空间环境的搭配也显得尤为重要。第一,推进社区公共服务配套,要通过“普惠型”政策,推进多民族互嵌社区有关民生、公共实业的均等配置,以化解不同民族发展不均而引发的待遇不均下的张力。Feng认为,社区服务配套,对于社区内的公共空间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异常重要,平等共享的福利空间,能抹除不同民族“权利贫困”的心态。18因此,要系统配置多民族互嵌社区的教育共享、医疗共享、文化共享、社保共享、娱乐共享,消除不同民族的“权利贫困”心理与利益失衡现象。第二,要配置主流文化宣传空间。对于多元混杂的社区文化

26、,应让主流文化进行引领,以免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产生偏向。Fraser认为,引导社区成员进行适当的价值观引导与激励,能统一同一空间内成员的价值认识。19故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区环境重建。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其精神建设最深层的动力来自于社会共同认可的价值观,这不仅是小图1:多民族互嵌式社区下民族共同体形成的逻辑理路图88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到社区、大到国家的是非曲直价值准绳,更是承载着一个社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信仰。因此,在社区空间环境构建中,要贯彻落实新时代党中央的民族理论、政策进社区,以增强政策认同、价值认同。因此,在多民族互嵌社区的空间布局上,合适的政策宣传栏规划与宣传设计

27、尤为必要,通过对中华民族的融合历史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宣传,让社区不同民族的居民都能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价值观。(二)治理互嵌:社区治理网格建构社区治理驱动多民族居民利益共同体的生成,而治理效率又影响到居民共同体生成的进路。因此,让多元化主体参与到多民族互嵌社区治理中,通过相互协同促成社区治理的良性互动,以打造秩序与活力并存的新型社区。形成“一核”治理主体。多中心治理理论提倡多主体共同参与管理公共事务和提供公共服务的治理,强调治理主体的互动性和完整性,各主体参与行动,形成相互依存的网络关系。Fraser认为,政府需要最大限度地服务经济的社会部门,即使出现了多个社会治理主体,政府在提供基本社区

28、服务方面的核心作用也必须保持不变。19因此,政府往往是公共事务治理的核心。在多民族社区的治理中,政府应该成为治理的“一核”。政府应当高屋建瓴,在顶层制度设计中总揽全局,以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注重社区治理的整体性与系统性,以民族政策的政治尺度运筹帷幄,规划好多民族互嵌社区的治理。在整体规划上,地方政府应当做好少数民族互嵌的协调,实现族际政策的兼容,通过物理空间规划、行政供给规划等方式,合理布局规划多民族互嵌社区的建设。在治理方式上,做好公共产品供给,为多民族互嵌社区居民提供诸如教育医疗、司法民政、劳动保障等基本行政服务。尤其是涉及多民族多部门治理状态,可成立专门组织部门,改变“碎

29、片化治理”形态。在治理评价上,将互嵌社区的治理效能纳入到行政评价中,以多民族互嵌社区居民的满意度、获得感、幸福感作为政府绩效评估的重要指标,形成治理激励。形成“多元”治理网络。根据心理所有权理论,当个人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对共同物体进行建设之时,就会建立共同的情感纽带。社会学上,Beck提出社区质量是个体参与社区活动的感知过程,社区参与、社区赋权、社区合作网络建设可以促成社区凝聚力形成,一个社区可以通过其社区成员的集体行动来激励社区居民的共同行为。20此外,社区品质最终体现在个人的日常生活中,而社区是一个人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景,参与决定了社区质量,也决定了社区居民的凝聚程度。从现实视角而言,社区

30、内各民族居民,都是社区的主人,是社区内命运共同体的主要构成部分。唤醒每一个居民人人有责治理、人人有权治理便成为其中应有之义。社区居民的行动图式往往是单一的,他们只能从切身的生活习惯与利益享有中感知到社区治理的益处,而非晦涩的民族交融理论阐释,因此要将社区居民的治理意识融汇到其生活、学习与工作中,让不同民族居民感受到社区治理所带来的美好,感受到共同治理的力量和温暖,从而让不同民族成员加深对社区团结与民族团结的感知,从而在个人行为习惯中更加遵守并维护社区团结与民族团结,珍惜并筑牢社区和民族命运共同体。业委会以及居委会,则应当发挥基层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坚持服务为本、居民优先,采取邻里互动、民族共建

31、形式,开展各类具有参与性、娱乐性、群众性的中华民族一家亲社区活动,以沉浸式的活动体验感受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归属感、荣誉感。要建立社区内居民矛盾排查与权益保障的常态化机制,明确社区居民活动的基本规则与边界,以避免冲突产生。广西南宁市中华中路社区就有很好的经验,被称为民族互嵌社区的南宁样板。其主要做法是居委会建立“暖心屋”,倾听不同民族居民“在社区内生活习不习惯、与邻里相处和不和谐、生活中有没有遇到困难”等问题,以疏导社区居民的生活与情感困难;发放“民情联系卡”,每一位居民都有指定的社区组织人员为其提供24小时的暖心服务;建立“候鸟港湾”项目,为居民提供公共活动的共同空间;建立“社区书屋”,为不同民

32、族的居民提供基本的知识需求、信息检索需求,这些做法成为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典范,有较强的现实启示意义;而各类志愿者协会等社会组织,则可通过强烈的担当意识和专业的工作能力,与政府可以形成角色互补,利用市场机制与社区网络运作,以更专业的方式,推进互嵌式多民族社区和服务供给更为个性化、优质化与精准化。同时,社会组织还可通过网格化的参与,为89广西民族研究 2023年第2期(总第170期)社区不同民族居民的偶发性文化冲突进行排解,为情感交融保驾护航。当然,“多元”治理并不代表“碎片”治理,相反可以通过行业互补实现社区共治。如,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可通过政府公开招标的方式,参与互嵌社区的治理。(三)文化互嵌:

33、社区文化相美与心理相依多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建构,应当是系统的、多维的,这种互嵌除包含地缘空间外,还应包括文化与心理层面。单纯式的物理空间互嵌,与多民族混居并无差异,难以达到求同存异的效果。提倡文化相美。由于社区居民共居而形成的共同社区纽带和集体身份的出现,为群体符号的出现提供了空间。各民族在自身成长过程中,有其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长期在固定的空间下聚居,各民族居民在不同的文化事件中的互动,会形成集体的同一社区居民身份符号,促进社区居民的交融。社会学家普遍认为,固定空间内的文化互借互学,可以增强个体的共同联系意识并确定他们内部的共同价值观。Chaskin强调了人和地方在文化交融中的作用,指出社区文

34、化可以作为一种手段,鼓励“拥有不同价值观和信仰的个人和群体之间进行有意识、深思熟虑的对话”,从而有助于个体形成共同身份意识与共同目标。21 105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以共同认同的价值观为基础,提倡并发扬不同民族的文化对话,形成百花齐放的文化式样。异质多元的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一引领下彼此交融,往往更容易产生民族认同的价值理念,形成“共同社区居民”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同身份符号。在多民族互嵌社区,还要鼓励各民族居民参与文化社区活动,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以丰富多样的活动设计,促进文化对话,促进社区居民的交融。同时,根据Goldbard的研究,文化的对话,应该是平等的、

35、相互尊重的。22 25因此,多民族互嵌式社区的文化相美,就要尊重不同民族的特质文化,理解并接纳风俗与文化上的差异性,做到兼收并蓄,相互融合。同时,提倡社区学习共同体建设,将多样化的多民族文化作为学习资源,互相汲取、互相融合,实现文化相美,从而缩短民族间的情感与精神距离。达成心理相依。社区依恋理论认为,社区是一种对特定空间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学者Flaherty提出,人们在一个社区中生活的时间越长,社会组织和互动就越多,这反过来又会增强人们对社区的认同。23但是,并不意味着长期居住与社区依恋的强度完全呈现出正相关,因为如果长期存在风俗、价值观冲突,则会产生反向的社区排斥。我国是一个拥有多元文化的多

36、民族国家,各民族风俗习惯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互嵌社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宏观建设必不可少,但也要微观上的文化互嵌,让彼此产生心理认同进而生成心理相依,实现求同存异与美美与共。一方面,历史上中华各民族心理相依,命运与共,创造了繁荣的中华民族文化。现实中,中华各民族更是打破了封闭区间和民族界限,开展了广泛的交流合作,形成了“三个离不开”的民族关系,彼此认同。在宏观处着眼,让更优质的精神文化滋润各民族人民,让更优质的发展惠及各民族人民,加强心理相依。另一方面,微观处的引导也不可或缺。社区居民的邻里相助、守望相依更能激发对彼此的认同。中华民族自古有守望相助的传统精神,“一家有难,八方支持

37、”,这种邻里互助的可贵精神品质,容易产生共同的心理依赖。社区居委会要进一步倡导互嵌式社区各族居民积极参与互助,同时要搭建不同民族日常交流与沟通的平台,增强彼此信任,重塑居民共同体,提升信任感与心理归属感。参考文献:1英 卡尔 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 M.冯钢,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2 Granovetter M.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5(3).3马戎.中国人口跨地域流动及其对族际交往的

38、影响 J.中国人口科学,2009(6).4赵利生,熊威,江波.族群认同的嵌入性公共话语、社会空间、象征符号的作用以肃南县明花区双海子村裕固族移民故事为例 J.西北民族研究,2009(3).5马威.嵌入理论视野下的民俗节庆变迁以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中国畲乡三月三”为例 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2).90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6王平,严学勤.论民族互嵌与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以新疆塔城市的实证研究为例 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7裴圣愚,唐胡浩.武陵山片区民族社区互嵌式建设研究以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为例 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9、),2015(2).8德 斐迪南 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 M.张巍卓,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9赵哲.再造认同:党建统合视阈下的互嵌式社区实践路径以新疆伊吾县合村并居后的多民族社区为例 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2).10宋晓明.互嵌式社区治理:宁夏多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的有效选择 J.回族研究,2020(3).11黄丽.一个多民族互嵌村落的历史构建与启示 J.民族论坛,2020(2).12杨荣.云南民族互嵌研究 D.昆明:云南大学,2015.13卢德生,王垚芝.“民族互嵌”视域下城市多民族社区学习共同体建设 J.职教论坛,2020(4).14黄毅.社会空间视域中的

40、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 J.中国边疆学,2019(1).15平维彬.互嵌与交融: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视野下的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 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16吴文藻.吴文藻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文集 G.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17Mcconnachie,K.Refugee Policy as Border Governance:Refugee return,peacebuilding,and Myanmar s J.politics of transition,Modern Asian Studies,2022(2).18 Feng,C.Social Quality,Knowl

41、edge Hiding,and Community Capacity:A Study on Multi-Ethnic Communities in ChineseCities 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22(5).19 Fraser,S.Hordyk,N.Etok,C.Exploring Community Mobilization in Northern Quebec:Motivators,Challenges,and Resilience inAction J.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2009

42、(1).20Beck,W.V.The Social Quality of Europe J.The Hague:Kluwer Law International,1997(1).21Chaskin,R.J.Theories of community M.Handbook of community practice,SAGE Publications Inc,2012.22 Goldbard,A.Making beauty,making meaning,making community-Arts and community change:Exploring cultural developmen

43、t policies,practices and dilemmas M.Routledge,2015.23 Flaherty J,Brown R B.A multilevel systemic model of community attachment:As sessing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the community and individual levels 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2010(2).THE LOGIC AND PATH OF THE FORMATION OF THECHINESE NATIONAL

44、COMMUNITY UNDER THEINTER-EMBEDDED COMMUNITYQu Shiwen,Zhang Benxiang,Gao Han,Pan GuangfanAbstract:Multi-ethnic inter-embedded communities have fixed inter-embedded geographicalspaces,and each ethnic group generates spatial identity through co-habitation,co-learning,co-working,and co-enjoyment in shar

45、ed fields.Under the shared governance of the community,thecommunity of residents is fostered through the pursuit of common interests and the enjoyment of collective benefits.Driven by the co-existence of responsibility,culture,interests and destiny,the mutual nesting of emotional identity and the re

46、sonance of the values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eventually leads to the exchange and integration of various ethnic groups.In practice,we need topay attention to the spatial inter-embedding to realize the spatial mismatch and spatial matching ofcommunities.We need to focus on governance inter-

47、embedding,forming a“one core,multiple community”governance network.Focusing on cultural inter-embedding and guided by socialist core values,we advocate cultural beauty and psychological interdependence,and promote cultural,psychological and emotional identity of the community,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mutual assistance and development among different ethnic groups.Keywords:inter-embedded communities;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value identity;path责任编辑:俸代瑜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