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卷 第 期 年 月 ().吕淑丽郝如钰杜阳冉.河南省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其影响机制.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河南省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其影响机制吕淑丽 郝如钰 杜阳冉(河南理工大学 财经学院 河南 焦作)摘要:基于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制 利用 年河南省 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对绿色金融水平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分析两系统间和不同维度间的耦合协调水平 研究发现:首先 年河南省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有所提升 其次 河南省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
2、协调度在 的范围内 呈现出平稳上升的趋势 最后 经济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对提升河南省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作用较强 经济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的提升作用有待提高关键词:绿色金融 经济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度模型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收稿日期:修回日期:基金项目:河南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作者简介:吕淑丽()女 河南滑县人 博士 教授 主要从事金融理论与政策研究工作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主题和新方向 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提到在新发展阶段 河南省面临着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低碳产业市场
3、参与度低、创新支撑能力不足、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社会治理不完善等问题 而绿色金融可以调配生产要素向低碳产业集中 能够为经济发展中的现存问题提供解决路径 因此 河南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指出要将绿色金融作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手段 由此可见 绿色金融已经被纳入到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中绿色金融被认为是金融领域的创新 它将环境保护理念纳入到传统金融领域 推动金融业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 同时 它在鼓励科技创新、调剂生产要素、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目前 大多数学者从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绿色投资和碳金融 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衡量全国绿色金融发展水平 还有学者展开了
4、更加具体的研究 如张可等用 大高耗能利息支出占比衡量了全国 个省市的绿色信贷水平 郑群哲等从金融环境、能源效率和科技发展 个一级指标测算了我国碳金融发展水平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上 何立峰和李金昌等认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增强、工业企业绿色转型、加深对外开放程度、全民共享发展成果等多方面合力才能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早日实现 进而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因此 大多数学者遵循新发展理念构建指标体系 如孟祥兰等构建了 个指标评价湖北省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程晶晶等和张侠等分别构建 个指标和 个指标衡量了全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绿色金融与经济高
5、质量发展关系上 傅亚平等以中国 个省份面板数据为基础 得出绿色金融能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结论 刘华珂等基于中介效应模型 研究发现在绿色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中 居民绿色消费的中介效应最大 产业结构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相对较弱 董晓红等以我国 个省份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绿色金融和绿色经济发展高度耦合情况以上文献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但缺乏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两系统内部各维度之间耦合协调度的具体研究 且现有成果缺少对中部地区尤其是对河南省的相关研究 基于此 本文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 研究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的耦合机制 不仅丰富了河南省绿色金融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 还可以
6、为河南省地方政府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和金融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从而能够带动河南省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此外 本研究还可以对其他省份或地区的相关研究起到一定的示范指导性作用 一、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制 耦合是对多个系统之间以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关系的刻画 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两个相互联系的复杂系统 两系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 因此有必要分析两者的耦合机制 本文参考王志强等的研究 建立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制 如图 所示图 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制(一)绿色金融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一 绿色金融可以鼓励科技创新 发展低第 期 吕淑丽 等:河南省绿色金融与经济高
7、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其影响机制碳产业 一方面 绿色金融能够给予科技创新活动资金支持 使其融资需求得到满足、规模不断发展壮大、风险得到保障、盈利能力得到提升 另一方面 绿色金融的发展加大了传统企业的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 从而迫使企业寻求与科技企业的合作或者自身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以期改造传统工艺 提升生产效率 减少污染排放 减少对环境的负外部性第二 绿色金融可以引导资金流向 调整产业结构 绿色金融的发展带来金融工具的绿色创新社会资金可通过绿色股票、绿色债券等直接融资工具或者绿色信贷等间接融资工具从高污染、高能耗的低端产业链上退出 转而投向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新能源等领域 从而降低高耗能产业在产业结
8、构中占比 实现产业内部结构合理化、高级化 进而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第三 绿色金融具备配置其他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社会属性 绿色金融可以引导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从高污染行业企业流向绿色产业企业 实现不同行业部门间资源的最优配置 同时绿色金融在完善的市场机制下 可以引导生产要素在低效率企业和高效率企业之间的调剂 以此能够实现重污染行业内部的资源最优配置 从而促进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二)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绿色金融的发展 第一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产业结构的调整 因此需要创新绿色金融结构与新的产业结构相适应 绿色企业和项目以及传统工业企业绿色转型带来了新的融资需求 可以激励绿色金融供给端进行创新
9、这既要包括绿色信贷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还要包括融资结构、市场结构以及基础设施的创新 从而为企业和项目提供更精准、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第二 经济高质量发展会萌发出更多高产出、低污染的高新科技企业和绿色环保企业 也会激励业企业绿色转型 这些企业将为绿色金融规模扩张创造了良好的投资实体和投资环境 促进绿色金融实现规模扩张第三 高新科技企业和绿色环保企业和传统企业绿色转型对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同时产业结构的优化也促使绿色金融产品的优化、绿色金融服务效率的提升 以满足市场主体多样化、个性化的金融需求总之 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高污染高能耗产业转型和低碳产业壮大都
10、离不开绿色金融的支持 而经济转型中产生的多样化金融需求也为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契机因此 只有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进步才能使经济和金融向更高质量水平迈进 二、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系统耦合模型构建 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相互促进的耦合关系 为探寻河南省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程度 本文建立了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并使用熵值法来测度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水平 随后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两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由于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两系统均为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系统 因此良好的评价体系是研究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的重要基础 为此 本
11、文在借鉴学者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河南省两系统的发展现状 并严格遵循科学性、可得性、代表性等原则 以此来构建两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绿色金融评价指标体系绿色金融是以实现经济优质增长、资源最优配置、生态环境保护“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金融活动 本文参考曾学文等、郑群哲和杨阳等的研究 并结合河南省的现实情况 将绿色金融评价体系的重点聚焦于以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投资和碳金融为主要内容的绿色金融服务 以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投资、碳金融为一级指标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绿色信贷出现的时间最早 也是目前我国绿色金融领域中用途最为广泛的绿色金融工具 其可以反映金融机构对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 以及在绿色金融实践中的
12、参与度 本文选用 大高耗能利息支出占比来衡量绿色信贷 这是由于 大高耗能产业企业利息支出能够反映高碳产业从金融机构获得信用贷款的规模绿色保险是新型保险 当前我国绿色保险市场规模较小 且各企业的市场参与度较低 增长速度缓慢 数据披露不完全 而农业与环境息息相关河 南 理 工 大 学 学 报(社 会 科 学 版)年第 卷对农业的投保力度能在相当程度上可以代表一个地区保险行业参与环境保护的程度 从而能够衡量该地区绿色保险的发展状况 为此 本文基于我国目前绿色保险市场的现状选取农业保险支出占比来衡量绿色保险绿色投资反映出了社会各界对绿色产业的投资力度和对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 当前我国绿色投资主要是以政府
13、为主体 节能环保财政支出可以反映出政府部门在节能低碳、环境保护做出的努力 为此本文使用节能环保支出占比(节能环保财政支出/财政总支出)来反映河南省绿色投资的发展水平目前 我国衡量碳金融发展状况的相关数据较少 本文使用碳排放贷款强度(二氧化碳排放量/本外币贷款余额)来反映河南省碳金融的发展水平 其代表着金融机构为支持经济活动而向市场投放信贷可能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反映了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综合碳排放效率因此 本文以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投资、碳金融为一级指标 选用 大高耗能利息支出占比、农业保险支出占比、节能环保财政支出占比、碳金融用碳排放贷款强度来依次衡量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投资、碳金融
14、 从而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以此来测量河南省的绿色金融发展水平 如表 所示表 绿色金融评价指标体系系统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含义单位属性绿色金融水平绿色信贷 大高耗能工业产业利息支出占比 大高耗能工业企业利息支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息总支出负绿色保险 农业保险规模占比农业保险支出/保险总支出正绿色投资 节能环保财政支出占比节能环保财政支出/财政总支出正碳金融碳排放贷款强度占比二氧化碳排放量/本外币贷款余额吨/万元负 .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新发展理念为根本指引 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 因此 本文基于“新发展理念”参考孟祥兰等、李金昌等和魏敏等的研究 从创新、协调
15、、绿色、开放、共享 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其中 创新发展层面包括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 协调发展层面包括城乡、区域、产业的协调 绿色发展层面包括节能、绿化和污染处理 个方面 开放发展由外贸开放和外资开放组成 共享发展包括交通、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 个方面 具体指标如表 所示表 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系统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含义单位属性创新发展创新投入 经费投入强度 人员投入强度 经费支出/人员数/全部从业人员数正正创新产出万人专利授权量技术市场成交额占比地区发明专利授权数/地区万人人口数技术市场成交额/件/万人正正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城乡居民收入比城乡居民消费比城镇居民
16、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负负区域协调地区收入比各市人均/全省人均 负产业协调第三产业占比第三产业增加值/正绿色发展节能高效单位 能源消耗能源消耗总量/吨标准煤/万元 负绿化水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公园绿地面积/总人口平方米/人正污染处理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处理污水数量/污水排放总量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数量/生活垃圾总量正正第 期 吕淑丽 等:河南省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其影响机制续表 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系统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含义单位属性经济高质开放发展外贸开放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出口总额/正外资开放外商投资比重实
17、际外商投资额/正量发展水平共享发展交通水平每万人公路里程数公路里程数/万人人口数公里/万人正教育水平教育支出占比教育支出/财政总支出正医疗水平每万人卫生机构人数卫生机构人员总数/万人人口数人/万人正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比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财政总支出正(二)研究方法 采用熵值法对河南省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算 接着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度量了两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 随后度量了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 以此来找寻影响河南省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水平的影响因素 本文之所以使用熵值法 是因为其能够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 可以客观地反映各指标在整个指标体
18、系中的重要程度 因此 采用熵值法对绿色金融指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进行赋权 测算综合指数 耦合度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程度 协调度是指相互作用中良性耦合程度的大小 体现了协调状况好坏 可以表现两系统之间是在高层次上的相互促进还是低水平上的相互制约因此 为了更准确地测度河南省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 借鉴魏振香等的研究 构建以下模型:系统协调模型:()()系统发展模型:()系统耦合模型:()其中 为绿色金融系统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的协调度 据此可以判断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和 分别是两个系统的综合指数值 为两个系统的综合指标发展度、分别是待定权重系数
19、 且 考虑到两个系统在本文研究中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因此选取 为绿色金融系统与经济高质量系统的耦合度 此外参考廖重斌的研究 采用均匀分布函数法划分耦合度等级并确定其判断标准 具体划分标准如表 所示(三)数据来源 由于河南省 年绿色金融的相关数据尚未披露 故本文数据的选取区间为河南省 年 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 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 河南省统计年鉴 河南金融年鉴、国泰安数据库、各市的统计年鉴和各市的国民经济统计公报等 本文在查找数据之时 发现有个别年份的部分指标缺少数据 针对于此种情况 本文统一使用均值法进行填补表 耦合度判断标准及划分类型耦合协调等级耦合协调度耦合协调阶段重度失调 中度失调 拮抗阶段
20、轻度失调 濒临失调 磨合阶段初级协调 中级协调 良好协调 协调阶段优质协调 三、实证分析 为探究河南省 个地级市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其系统耦合协调情况和原因 本文主要从以下 方面进行实证分析(一)河南省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本文经过熵值法对数据进行计算之后 测算出了河南省的整体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与高质量发展水平如图 所示 由图 可以看出 河南省绿色金融发展水平整体有了显著提升 全省均值从 年的 稳步提升到 年的 且河南省于 年河南省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有所提高 全省均值从 上升到 这表明河南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积极遵循新发展理河 南 理 工 大 学 学 报(社
21、 会 科 学 版)年第 卷念 逐步提升全省经济发展质量除此之外 本文还针对于河南省的 个地级市具体测度各个地级市的绿色金融水平与高质量发展水平 如表 和表 所示 由表 和表 可知各地级市的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均有所提高 但是存在差异性 年 郑州、平顶山、鹤壁、漯河、信阳和周口的绿色金融水平突破了 高于全省平均值 其中郑州的增幅最大 达到 而安阳、濮阳、三门峡和商丘的绿色金融水平仍在 以下且存在上下波动 值得引起当地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关注 绿色金融水平的提升与省内促使环境污染单位逐步向绿色发展模式转型 加强对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紧密相关在 个地级市的发展中 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增长最快
22、的是郑州市 从 年的 增长到 年的 增长率为 这主要得益于郑州市作为省会城市可以享受到更多的政策优惠和资源倾斜 另外 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还有洛阳市、三门峡市、焦作市和南阳市 表明这些市政府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关注度更高图 年河南省绿色金融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表 年河南省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均值郑州 开封 洛阳 平顶山 安阳 鹤壁 新乡 焦作 濮阳 许昌 漯河 三门峡 南阳 商丘 信阳 周口 驻马店 河南省均值 表 年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值郑州 开封 洛阳 平顶山 安阳 第 期 吕淑丽 等:河南省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其影响机制续表 年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值鹤壁 新乡 焦作
23、濮阳 许昌 漯河 三门峡 南阳 商丘 信阳 周口 驻马店 河南省均值 (二)河南省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耦合分析 本文将河南省的绿色发展水平与高质量发展数据使用耦合协调模型进行计算 得到了河南省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耦合协调度 如图 所示 除此以外 本文将河南省 个地级市的绿色发展水平与高质量发展数据也使用耦合协调模型进行计算 得到了河南省各市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耦合度 如表 所示在图 中 呈现了 年河南省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 从河南省均值来看 年耦合协调均值仅为 且 年间均处于负向耦合状态 直至 年有所突破 耦合协调均值达到 实现正向耦合 耦合协调等级由
24、轻度失调跨越到初级协调耦合协调阶段由 年的拮抗阶段 逐渐上升到磨合阶段图 年河南省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耦合协调度表 年河南省各市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耦合度均值郑州 开封 洛阳 平顶山 安阳 鹤壁 新乡 焦作 濮阳 许昌 河 南 理 工 大 学 学 报(社 会 科 学 版)年第 卷续表 年河南省各市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耦合度均值漯河 三门峡 南阳 商丘 信阳 周口 驻马店 河南省均值 结合表 从时间演化角度来看 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在不断上升 年 达到初级协调水平的地级市数量为 郑州市的耦合协调度最高 才达到 的水平 处于濒临失调等级 年 有 个地级市达
25、到初级协调及以上等级 再到 年 有 个地级市的耦合协调度达到 以上 实现初级协调及以上 上述这些数据均表明河南省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正朝着更为协调的方向发展 但离实现优质协调发展的目标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从 个地级市的角度来看 郑州市和洛阳市分别于 年和 年率先进入初级协调发展阶段 领先于其他地级市 随后 郑州市于 年率先进入良好协调发展阶段并在 年 年保持稳定发展 这表明郑州市的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程度之间存在较好的协调关系 此外 年 个地级市的耦合协调度在 的范围内 绝大多数的地级市处于磨合阶段 而且到 年 仍有 个地级市的耦合协调度处于濒临失调的负向耦合 但其发展趋势持续向好
26、达到优质协调阶段指日可待(三)河南省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分维度耦合分析 河南省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虽然在逐步提高 但整体水平偏低 到 年只有 个地级市达到初级协调及以上的耦合协调水平 为找寻导致河南省地级市两系统耦合协调水平偏低的原因 本文将经济高质量发展分为 个维度 即经济创新发展、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绿色发展、经济开放发展、经济共享发展 并分别将这 个维度与绿色金融分别进行耦合测算 得到结果如表 所示表 年河南省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各维度耦合协调度河南省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均值 河南省绿色金融与创新发展耦合均值 河南省绿色金融与协调发展耦合均值 河南省绿色金
27、融与绿色发展耦合均值 河南省绿色金融与开放发展耦合均值 河南省绿色金融与共享发展耦合均值 由表 可知 河南省经济协调发展与绿色金融的耦合协调度于 年率先进入初级协调阶段并保持稳步提升 随后 在 年 经济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这 个维度均与绿色金融的耦合协调度进入初级协调阶段 但是经济开放发展与绿色金融的耦合协调度却仍旧处于濒临失调阶段 经济开放发展已经制约了两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 这表明河南省要想使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向更为协调的关系迈进 则必须要加大对外开放程度第 期 吕淑丽 等:河南省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其影响机制.绿色金融与经济创新发展的耦合河南省经济创新发展与
28、绿色金融的耦合协调度提升速度 最 快 年 两 者 的 耦 合 协 调 度 为 属于轻度失调 处于拮抗阶段并且处于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同维度与绿色金融耦合协调度的最低水平 随后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保险、绿色投资和碳金融等绿色金融工具的蓬勃兴起 这些金融工具能够给高新科技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使企业的融资需求得到有效满足除此以外 创新投入的增加为创新产出带来规模效应和示范效应 高科技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提升了河南省科技创新水平 因此 河南省经济创新发展与绿色金融的耦合协调度得到快速提升 年耦合协调度为 这两系统之间达到了初级协调水平并进入了磨合阶段.绿色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绿色发展的耦合河南省经济协调
29、发展、经济绿色发展与绿色金融的耦合协调度稳步提升 并且常年高于河南省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耦合协调度 在绿色金融发展初期 农村地区的金融体系不完善以及农民接受新兴绿色产品的能力有限等问题仍然存在导致绿色金融的服务群体没有完全被覆盖 但随着人们对绿色产品和绿色金融工具认识的加深 地方性绿色环保企业数量的增加为农村居民带来更多的工作机会 人们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得到提升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缩小此外 随着经济绿色化、生态化发展的需要政府与金融机构为绿色环保企业带来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 高耗能高污染型工业企业融资成本增加迫使该类企业调整产业结构 将产业链转至节能、低碳、环保和新能源等新兴领域 从而带动
30、河南省内产业结构的优化 由此 河南省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绿色发展与绿色金融的耦合协调度得到稳步提升 并分别于 年、年达到初级协调 进入磨合阶段.绿色金融与经济开放发展的耦合河南省经济开放发展与绿色金融的耦合协调度虽然也得到提高 从 年的 提升到 年的 但仍属于濒临失调的负向耦合状态也是唯一一个在 年仍保持负向耦合的维度这主要与河南省的地理方位相关 近几年河南省生产总值()在全国排名靠前 但河南省地处中原地区 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能力受限 省内绿色资金也难以流向外商企业 而且难以受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具有较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地区的辐射带动此外 河南省各个城市对外开放水平的差异性也导致全省平均开放
31、水平较低 具体表现为郑州市对外开放程度远高于其他河南省的地级市 其于 年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均保持在 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占全省的三成左右 位于以郑州为中心的郑州大都市圈内的地级市受郑州市的辐射带动性较强 对外开放水平也高于其他地级市 综上 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河南省经济开放发展与绿色金融耦合协调度较低.绿色金融与经济共享发展的耦合河南省经济共享发展与绿色金融的耦合协调度存在波动 但也从 年的 提升到 年的 属于初级协调水平 一直处于磨合阶段 年之前 河南省经济共享发展与绿色金融的耦合协调度有下降趋势 主要是因为彼时各经济体还更加注重使用以牺牲环境来置换经济增长的生产模式 容易忽视污染性产业对环境的负外
32、部性影响 政府层面对“两高一剩”产业的约束力度较弱但是 进入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 人们对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居民更加推崇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节能环保的生活方式和绿色低碳的消费方式 这些方式的转变不仅降低了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再污染程度 还能倒逼企业的绿色转型 形成绿色产业链 推动社会的活绿色化、生态化发展 因此 年之后 河南省经济共享发展与绿色金融的耦合协调度逐步提升并于 年突破濒临失调 实现初级协调 四、结论及建议 本文通过实证得到了以下结论:首先 河南省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稳步上升 但是河南省各地级市之间的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却存在较大差距 区域协调性需进一
33、步提升 其次 河南省绿色金融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稳步提升 呈现出平稳上升的趋势 但整体水平仍旧较低 最后 本文从 个角度进行耦合协调度分析后发现经济创新发展、经济开放发展对于提升河南省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作用是相对较低的 因此要提升河南省两系统的耦合协调河 南 理 工 大 学 学 报(社 会 科 学 版)年第 卷则须提升河南省的创新发展水平与开放水平 基于以上结论 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以提高河南省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一)形成地区联动机制 缩小地级市之间的发展差距 河南省的各个地级市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郑州市的两系统耦合协调度高于其他各地级市 就以 年为例 郑州
34、市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率先进入良好协调阶段 而其他地级市的两系统还处于初级协调、濒临失调阶段 地区之间发展极为不平衡 这会制约河南省两系统之间的良性发展因此 要形成地区联动机制 郑州市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 并以此来形成地区联动机制 以此逐步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 进而推动河南省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向优质协调阶段迈进 河南省要加强郑州市与周边城市的联系 各地市根据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 来形成上下游互补的产业链以此来形成河南省良性发展 郑州市通过产业辐射 获得发展空间 形成产业分工 而其他地市积极承接郑州市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的溢出 提升产业层次和竞争力 增强经济互补性(二)多主体齐心协力
35、 共同推进绿色金融 在当前 河南省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仅仅达到初级协调 要使这两者达到优质协调离不开以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等经济主体的共同推进首先 政府在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起到带头作用 其可以从立法、执法、监管等多层次、全方位地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法律体系 为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法律支撑 以此来保障企业、民众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除此以外 河南省各级政府要善于利用财政资金 加强投向与绿色金融相关的环保投资、节能环保财政支出等方向的资金力度 以此来促进绿色金融产业进行更深层次的发展 从而来促使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朝着更为协调地方向发展其次 金融机构要持续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 设立环保绿色基金
36、为环保、新能源等企业及项目提供特定的绿色保险 除此以外 金融机构要持续加强绿色金融的宣传力度 使用媒体、网络等多种工具 促使绿色金融能够为更多的企业与民众所熟知 以此来促进绿色金融进一步发展 最后 绿色发展是时代大势 传统工业企业要改变原有的发展模式 紧跟时代发展 学习绿色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促进自身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 从而促使企业良性、可持续发展(三)提高创新能力 加强对外开放 河南省绿色金融与开放发展、创新发展的耦合协调度虽然于 年 年间持续上升 但是一直低于河南省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 这表明绿色金融与创新发展、开放发展之间的协同度较低 为此 想要推进河南省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
37、量发展实现优质协调 要从这创新发展、开放发展这两个方面来着手首先 河南省要积极提高创新能力 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第一 要建立人才吸引、激励机制 加大知识产权培育和保护力度 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 为创新型人才提供良好的环境 第二 河南省要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 可以培育一批专门服务于创新成果的中介机构 并加强产学研的合作 保证三部门间的信息畅通 促使创新成果迅速转化为经济效益 第三 政府可以适当对绿色型企业提供政策倾斜 从而来降低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筹资成本 以此来鼓励企业加大创新其次 河南省要着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具体如下:第一 河南省要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 建立和
38、完善多边和双边经贸合作机制 优化营商环境 促进河南省与国内外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的有序、自由流动 第二 河南省要立足自身资源实际 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推进资源共享 促进各方合作 积极寻找经济互补的合作方 加强利益融合 实现互利共赢 第三 河南省要重视开放型人才的培养 鼓励省内高等教育院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 在人才培养中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同时鼓励和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到豫发展 为开放型经济提供人才支撑参考文献:.:.():.第 期 吕淑丽 等:河南省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其影响机制.()():.安同信 侯效敏 杨杨.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理论内涵与实现路径研究.东岳论丛 ()
39、:.曾学文 刘永强 满明俊 等.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程度的测度分析.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张莉莉 肖黎明 高军峰.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与效率的测度及比较:基于 家公众公司的微观数据.中国科技论坛 ():.张可 李语晨 赵锦楸.绿色信贷促进了节能减排吗.财经科学 ():.郑群哲.中国碳金融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何立峰.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宏观经济管理 ():.李金昌 史龙梅 徐蔼婷.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讨.统计研究 ():.金碚.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学研究.中国工业经济 ():.孟祥兰 邢茂源.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湖北高质量发展
40、综合评价研究:基于加权因子分析法的实证研究.数理统计与管理 ():.程晶晶 夏永祥.基于新发展理念的我国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与比较.工业技术经济 ():.张侠 许启发.新时代中国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测度分析.经济问题 ():.傅亚平 彭政钦.绿色金融发展、研发投入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统计与决策 ():.刘华珂 何春.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绿色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实证研究.新金融():.董晓红 富勇.绿色金融和绿色经济耦合发展空间动态演变分析 .工业技术经 济 ():.王志强 王一凡.绿色金融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路径与对策建议.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白钦先.再论以金融资源论为基础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范式转换、理论创新和方法变革.国际金融研究 ():.林毅夫 孙希芳 姜烨.经济发展中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初探.经济研究 ():.杨阳 王国松.绿色金融发展水平测度:以上海为例.海南金融 ():.魏敏 李书昊.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魏振香 史相国.生态可持续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关系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华东经济管理 ():.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热带地理():.责任编辑 王晓雪河 南 理 工 大 学 学 报(社 会 科 学 版)年第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