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职护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策略探讨.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80326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护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策略探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职护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策略探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职护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策略探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57 高职教育研究高职护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策略探讨苏娟(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伊犁 833200)【摘 要】为了培养出胜任临床护理岗位的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满足当前日益增长的优质护理服务需求,高职护理专业教师要基于护理岗位胜任力,优化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不断提升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水平。本研究针对高职护理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策略,对成熟的路径方法进行推广应用,为全面推进高职护理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提供支持。【关键词】高职护理教育教学改革策略高职护理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要以护士岗位需求为导向,将护理理论知识与临床护理技术相结合,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加大力

2、度培养新型实用型技能人才。提高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需要深入分析当前高职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到关键的切入点,探索出有效的教育教学改革路径。1高职护理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1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水平有待提升1.1.1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师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部分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暴露出的普遍问题是动手能力不够强、教学设计能力需要提高、教学手段有待摸索和改进。为改变这种状况,促进高职院校青年护理教师成长进步,提升高职院校整体办学水平,特对本区高职护理专业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教学水平情况进行了初步抽样了解,具体如下:教学技能不高,经验不足;信息技术知识技

3、能不高,信息化手段使用杂乱、不精细;教学研究思想和行为上不重视,教学研究能力不高;教育技术理论知识运用不够深入;教学评价能力不够强;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能力不强。1.1.2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师教学方面问题的原因分析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师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教师个人层面。职业院校护理专业教师本科学历居多,脱产的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所占比例不高,科研能力有待提高。教师虽然对护理专业的理论和技术掌握良好,但对教育教学原理和方法没有进行过系统学习,大部分教师是在被院校聘用后,集中参加岗前培训时才接触到教育教学原理和方法,集中培训的时间大多是半个月到一个月,这和接受四年系统学习的师范教育专业的教

4、师相比存在很大差距。第二,院校层面。首先,在近年新冠疫情和高职扩招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专业教师往往不能及时配齐,教师的教学任务重,没有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学研究。其次,高职院校在教师准入与聘用机制方面缺乏严格的把关,使高职教育教师队伍质量提升缓慢。最后,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机制不完善,护理专业教师缺乏优质平台提升自我能力。院校合作缺乏完善制度支撑,同时未能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院校合作难以深入,使高职护理教师在医院实践锻炼中难以收获实质性的成果。1.2人才培养方案需要优化,突出护士岗位需求国家发布的护理专业教学标准对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实践课及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和课时比

5、例做出了要求。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写和修订需要以国家标准为依据,结合自身院校护理专业的实际情况和专业发展特色来完成。部基金项目:2022年度伊犁州职业教育课题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YLZJ202215)。58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3年第3期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并没有体现护士岗位的需求,护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脱轨。护理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的开设学期不合理、课时分配不科学,这些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及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没有深入医院开展调研,没有充分掌握临床一线对护士岗位的需求;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课的课时达不到

6、规定标准,实训室的实训项目开出率低;没有对实习结束后的护考辅导课程进行针对性的安排。学生实践往往是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一年之后,导致实习的时候理论知识遗忘得比较多1,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不能有效地将护理专业知识与技能结合,在完成8个月的实习后又马上面临护士资格考试,备考压力大,影响了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1.3教学资源需要完善,院校合作需要深化1.3.1教学资源建设需要强化当今是信息化教学的时代,但部分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教学资源建设依然滞后:部分院校护理专业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处于初始阶段;部分院校的教学资源建设缺乏专业性指导,课件、微课的制作质量不高;部分院校的建设资源种类少,没有虚拟仿真资源、课程项

7、目的思维导图、护理专业教学案例库等,教学资源的颗粒化程度不高;在新冠疫情背景下,部分职业院校护理专业的线上教学未能有效应用慕课、智慧职教搭建起的网络平台,线上教学资源少,教学手段单一,线上教学效果不佳。1.3.2院校合作需要深化有的院校由于场地有限、资金不足等,护理实训基地建设不完善,实训室里医疗设备、模型不能及时更新,随着护理专业学生数量的增加,现有设备、模型数量不能有效地满足学生实训练习,实训课效果不理想。有的职业院校对校企合作的重视度不高,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进度慢,不能有效满足护理专业学生参观、实训、临床见习和跟岗实习的需要。2高职护理教育教学改革策略2.1打造高水平的护理专业“双师

8、”队伍,深化教师改革要培养高质量的护理人才,就要保证师资力量的稳定性。护理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能为学生实践提供指导,也就是成为“双师型”教师2。高职院校要给护理专业教师提供平台,提升其教育教学水平:第一,院校通过出台相关文件,支持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提高学历学位水平。第二,院校拓展资源,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组织教师培训学习。聘请护理行业专家教授开展线上讲座,使更多教师可以不受时间限制地学习。院校可以分批次组织教师进行调研学习,取长补短。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第三,院校出台激励政策,鼓励护理专业教师积极参加职业院

9、校教学能力大赛、职业技能大赛及课程思政比赛等,通过比赛提高专业教师教学设计、教案撰写、课堂组织、课程思政融入课堂及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的能力。第四,院校要加强与实习基地医院的合作,合理安排时间,组织教师去医院实践锻炼,保证教师在近5年内至少有6个月的实践经历。教师深入临床护士岗位,可以掌握护理技能流程最新规范,熟悉使用新的医疗仪器设备,收集护理教学案例,参与技术研发,申请护理技术领域专利,将护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更好地为教学服务。院校要健全人才引进机制,提高福利待遇,聘请高学历、高职称的护理专家,不断优化师资力量,构建老中青结构化的教师梯队,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符合护理行业岗位需求的人才创造

10、师资条件。2.2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模式,深化教法改革2.2.1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创新教学与实训模式高职护理专业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创新教学与实训模式,产学研相结合,对护理专业人才进行有力培养。高职护理专业教师要基于护理岗位胜任力,优化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校企合作,以护理教育教学改革为关键抓手,完善落实医院和护理职业院校的合作。在顺利落实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满足实际的社会需求,为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3。2.2.2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创新教学设计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将医院的护理工作任务作为教学案例,教师拍摄医院的护理新技术59

11、 高职教育研究及真实护理操作用于课堂和实训,做到理实一体化授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目前临床护理工作需求,合理设计理论、实践等关键环节,在实践教育方面,体现“一主线、四步骤、两对接”的实践教学特色。加强将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开放式课堂,充分利用实训基地资源。课堂教学中,将每个工作任务分解成可执行的各级工作任务,围绕具体工作任务,结合知识和技能,以典型的教学案例为载体,以临床实际工作过程为逻辑顺序制订可行的护理计划,再实施具体的护理措施,最后进行对应的护理评价。在临床案例的导入下,与工作过程完全一致地完成护理程序的五个步骤,实现教学和临床的衔接,充分体现产教融合。2.2.3以过程与阶段评

12、价为导向,创新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创新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结合课前预习、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加强对实训课环节的教学评价。强调过程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引导学生改变学习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突出学习过程评价,结合考勤、课堂提问、作业、实训报告、情景演练、临岗见习考核等手段,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考核,注重平时成绩,也就是形成性评价。终末性评价包括学期末试卷考试、护理操作技能考核、实习阶段考核、毕业答辩考核,其中临岗见习考核和实习阶段考核在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完成,完全按照护士岗位标准来评分。2.3开发具有护理专业职教特色的多样化教材,深化教材改革积极开发高职

13、护理专业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编写具有护理专业职教特色的多样化教材,深化教材改革。护理职业学院要加强和医院的合作,由护理临床工作专家和护理教学专家共同开发编写,统筹教材从规划、编写等环节全流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护理专业理论知识与医院护士岗位标准、技能要求的高度融合。教材内容应体现临床护理的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既与临床护理接近,又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紧密结合,为培养高质量的护理技术人才提供理论基础。教材编写中要融合立德树人、课程思政、职业道德、个人素养等方面的内容,加强与医院案例、护士职业规范、护士职业标准等方面的有效衔接。活页式教材的编写要根据护理专业教学特点和工作岗位需求进行,

14、适时更新教材章节和案例等,充分体现活页化的特点。工作手册式教材的编写要突出以行动导向教学内容为主体,根据护理岗位技术更新,不断开展知识更新、技能更新,提高护理教育教学与岗位技能点的契合度,让护理专业学生在使用工作手册式教材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记录、交流、反思等多种方式使理论、技能等得到全面提升。2.4搭建院校合作平台,拓展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在护理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实训,这也是培养护理人才的重要基础4。因此,院校要加强校内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加大实训室建设项目的资金投入,从而提高护理专业实训室的硬件条件、及时更新护理实训设备和维护好实训模型,提高实训室的开出率。尤其要保障护理技能大赛赛项的

15、设备和模型的供应,让学生有条件通过技能大赛提升自己。创建开放性护理实训平台,在实训室开放实训项目、开放实训内容、开放实训仪器,将学生摆在主体位置,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让学生参与实训组织和管理,使学生在实际角色任务中,实现对技能和素质的同步培养。此外,院校还要深入医院进行调研,搭建院(医院)校(学校)合作平台,在学院外签约更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条件成熟的话,还要发展自己的附属医院,以满足护理专业学生参观、护理实训、临床见习和跟岗实习的需要,并在合作中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护士岗位的适应能力,使学生在毕业之后可以迅速投入岗位工作,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职业院校还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库、精品在线

16、开放课程、慕课、智慧职教搭建的网络平台,共享优质的课程设计、微课、视频资源、虚拟仿真资源、护理专业教学案例库和试题试卷库等。共建共享优质的护理教学资源,共同努力提高高职护理人才的培养质量。3结语深化护理教育改革,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专业服务,是护理(下转第63页)63 高职教育研究人才,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职场,使其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因此,本课程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进一步与课程思政形成协同效应,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法等方面积极探索,结合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和中医保健专业特点形成一条职业发展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之路。参考文献1 习近平在全国高

17、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15(1)2 李军雄课程思政在高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9(19):88-893 杨文洁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3教育者面临的重要挑战5。在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面对教学改革工作要进行多方面的升级和完善。教师在改革过程中要整合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在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促进学生学习成果的实现和转化6。本研究是在对高职护理教育教学了解的基础上展开的,在研究中主要从打造具有结构化功能的高水平护理专业“双师”队伍,深化教师改革;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

18、学模式,深化教法改革;开发具有护理专业职教特色的多样化教材,深化教材改革和搭建院校合作平台,拓展护理专业教学资源三个方面论述了实施护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策略,在这些路径的帮助之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还能够教会学生更多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做人的基本准则,真正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理念。然而由于个人知识水平的限制,本研究未能就相关问题进行全面详尽的阐释,仅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参考文献1 蔡梦影,付可心,郭英高职院校护理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理念的探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6):42-442 彭婷基于校院深度合作的护理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成才之路,2020(27):8-93 朱林美运用新理论深化高职护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措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6(47):261-2624 高之翀以护理技能大赛促进护理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9):80-825 姜小鹰,曹枫林,林雁开拓 前瞻 卓越:护理专业永续发展台湾护理及护理教育的启示J中华护理教育,2012,9(6):281-2836 王敏,欧阳旭平,鲍祎敏,等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论的护理专业教学改革J中华护理教育,2020,17(4):338-341(上接第59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