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lanning Design规划设计95胡楠陈天骐2王培严*李雄(1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讲师)(2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学生)(3 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讲师)(4 北京林业大学 教授 博士生导师)#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BLX20194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08022);北京市共建项目专项资助(2015BLUREE01)摘要 以静宜园二十八景为研究对象,以古树活本、御制诗文、样式雷图档 3 类历史典籍为研究依据,以二重证据法治史理念为引导,研究得到静宜园二十八景栽植有 16 种次植物、应用了 5 种种植形式。通过结合景点空间功能与文化背景进行分析,
2、认为静宜园二十八景具有利用种类丰富的植物展现植物寓意并烘托景点意境,以及通过多样的种植形式引导功能空间并呼应场所氛围的植物造景特征。ABSTRACT:Taking.the.28.sceneries.in.Jingyi.Garden.as.the.research.object,.based.on.three.types.of.historical.books:.ancient.tree,.imperial.poetry.and.prose,.and.Family.Lei.picture.archives,.and.guided.by.the.dual.evidence.method,.the.
3、study.has.found.that.there.are.16.kinds.of.plants.and.5.planting.forms.applied.in.the.28.sceneries.in.Jingyi.Garden.By.analyzing.the.spatial.function.and.cultural.background.of.scenic.spots,.it.is.believed.that.the.28.sceneries.in.Jingyi.Garden.have.the.characteristics.of.using.a.variety.of.plants.t
4、o.showcase.plant.meanings.and.enhance.the.artistic.conception.of.the.scenic.spots,.as.well.as.guiding.functional.spaces.and.echoing.the.atmosphere.of.the.place.through.diverse.planting.forms.关键词 理论;风景园林;静宜园;植物种类;种植形式KEY WORDS:Theory;.Landscape.Architecture;.Jinyi.Garden;.Plant.Species;.Planting.Form
5、静宜园二十八景植物种类考证与种植形式研究#Research on Plant Species and Planting Forms of the 28 Sceneries in Jingyi Garden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静宜园是清乾隆年间北京西北郊建设规模最大、对山林资源利用最充分,并巧妙将自然、文化融为一体的天然山地型皇家园林的代表之作1。1745 年,静宜园于香山行宫基址上结合天然地貌、山林、水泉资源进行建设,于峰顶与岭腹可观览山川秀丽奇景之处将植物与建筑、山石、水体等园林要素相结合建成了二十八景,构成了静宜园最重要的景点游览体系。各景点在营造过程中,巧用植物要素,不仅提升了景点的观
6、赏性,强调了空间结构及功能,也突出了皇家园林的建设思想与文化内涵。基于此,对静宜园二十八景植物造景的研究意义重大。目前对静宜园二十八景的研究较少,已有研究多集中在园林建筑2-4与假山5-6上,而缺少对植物要素的关注。已有对植物的研究多为现状植物研究7,缺少基于历史典籍对静宜园植物的深入挖掘。为了充分探究静宜园二十八景的植物造景,本文以古树活本、御制诗文、样式雷图档 3 类历史典籍为研究依据,重点对乾隆时期静宜园植物种类与种植形式进行研究,同时结合景点空间功能与文化背景对山地型皇家园林植物造景特征进行考察。2 静宜园二十八景静宜园在建设过程中通过墙体划分了内垣和外垣,内垣有二十景,分别为勤政殿、
7、丽瞩楼、绿云舫、虚朗斋、璎珞岩、翠微亭、青未了、驯鹿坡、蟾蜍峰、栖云楼、知乐濠、香山寺、听法松、来青轩、唳霜皋、香岩室、霞标蹬、玉乳泉、绚秋林、雨香馆,外垣有八景,分别为晞阳阿、芙蓉坪、香雾窟、栖月崖、重翠崦、玉华岫、森玉笏、隔云钟(图 1)。二十八景的植物造景与园林功能空间类型有密切的关联,植物造景过程中常通过采用不同的植物种类与种植形式,呼应景点的空间结构并强调景点的空间功能。根据已有皇家园林功能空间类型划分的研究成果8-10以及静宜园实际建设情况,可将静宜园二十八景的功能空间类型划分为 5 种,分别为游憩远眺的游赏空间(16 处),养殖动植物的饲育空间(4 处),举行宗教活动、供奉神灵的
8、祭祀空间(4处),居住生活的起居空间(3处),举行朝会、处理政务的理政空间(1 处)。Planning Design规划设计963 研究方法本文首先对乾隆时期静宜园植物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经过查阅、比对,可见香山公园管理处实测的古树活本数据、辑录的乾隆帝咏静宜园二十八景御制诗文11,以及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样式雷图档12是能够准确反映植物种类及种植形式的原真历史典籍,故将其作为本文的研究依据。其次,对古树活本、御制诗文、样式雷图档中与植物种类、种植形式相关的记录进行提取、整理、解析,得到植物种类文献名和种植平面结构图示。再次,利用考据资料13-14以二重证据法治史理念为引导15,对植物种类文献名
9、进行学名考证,同时对植物种植形式进行统计整理,分析其在各景点中的应用情况。最后,结合景点空间功能与文化背景对山地型皇家园林植物造景特征进行考察。4 静宜园二十八景植物种类通过整理古树活本实测数据,并借助考据资料对御制诗和样式雷图档中的植物文献名进行学名考证,得到静宜园二十八景植物种类应用名录(表 1),包括油松、白皮松、侧柏、圆柏、槐、银杏、榆树、色木槭、木犀、紫藤、菟丝子属、薜荔、刚竹属、菊花、野生草本植物、水生植物等 16 种次植物。从植物种类考证结果可见,常绿乔木在27 处景点中有应用,其中侧柏(20 处)、油松(18处)应用频次最高,其次为圆柏(6处)、白皮松(5 处)、木犀(1 处)
10、,这些植物四季常绿,使各景点始终保持青翠的景观色彩,同时通过常绿植物的种植传递了统治者对万物永恒的向往。落叶乔木在7处景点中有应用,其中银杏(6 处)应用频次最高,其次为槐(2处)、榆树(1 处)、色木槭(1 处),秋季观赏性植物的应用使景点秋季色彩明艳绚烂、季相景观丰富,同时通过观果植物的种植表达了统治者对多子多福的希望。草本植物在 8处景点中有应用,其中刚竹属植物(6 处)应用频次最高,其次为菊花(2 处)、野生草本植物(1 处),营造出竹林深幽、秋菊艳丽、丰草呦呦不同的专类植物景观,提升了景观的丰富度与观赏趣味,同时通过富有雅趣植物的种植体现了统治者的文人君子情怀。攀援匍匐植物在 4 处
11、景点中有应用,其中薜荔(3处)应用频次最高,攀附于古树、山石上,凸显了山林古貌,其次种植了紫藤(1 处),攀附于庭园廊架上,提升了庭园观赏性,整体可见通过攀援匍匐植物的种植托物言志,图 1:静宜园二十八景图表 1 静宜园二十八景植物种类序号文献名植物种类应用景点1松、乔松、松树、马尾松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勤政殿、丽瞩楼、绿云舫、虚朗斋、璎珞岩、翠微亭、蟾蜍峰、栖云楼、香山寺、听法松、玉乳泉、绚秋林、雨香馆、晞阳阿、香雾窟、栖月崖、玉华岫、森玉笏2白果松白皮松 Pinus bungeana勤政殿、虚朗斋、璎珞岩、来青轩、唳霜皋3柏、柏树侧柏Platycladus orient
12、alis勤政殿、丽瞩楼、绿云舫、虚朗斋、璎珞岩、翠微亭、青未了、知乐濠、香山寺、来青轩、唳霜皋、香岩室、霞标蹬、玉乳泉、绚秋林、雨香馆、芙蓉坪、重翠崦、玉华岫、隔云钟4桧、栝圆柏 Sabina chinensis虚朗斋、璎珞岩、栖云楼、香山寺、来青轩、绚秋林5槐、槐花槐 Styphnolobium japonicum来青轩、绚秋林6白果树银杏 Ginkgo biloba虚朗斋、璎珞岩、翠微亭、知乐濠、香山寺、绚秋林7榆榆树 Ulmus pumila绚秋林8枫色木槭 Acer pictum绚秋林9桂、金栗木犀 Osmanthus fragrans玉华岫10藤花紫藤 Wisteria sinens
13、is虚朗斋11薜荔、萝、萝辟、薜菟丝子属Cuscuta 栖云楼、晞阳阿、香雾窟12薜荔 Ficus pumila13竹、篁、筠、箨、筼筜刚竹属Phyllostachys蟾蜍峰、栖云楼、来青轩、玉乳泉、雨香馆、香雾窟14菊菊花 Dendranthema morifolium香岩室、香雾窟15丰草野生草本植物(种类待考)驯鹿坡16苔藻水生植物(种类待考)知乐濠Planning Design规划设计97暗喻了统治者对政治统治绵延长久的渴望。苔藻类水生植物在 1 处景点中有应用,植物与游鱼相互依存,可见通过水生植物的种植反映了对人与天调、天人共荣的思考。进一步结合功能空间类型,对各种植物在不同功能空间
14、的应用占比情况进行统计(图 2),可见游赏空间植物种类最丰富,以侧柏(12 处)、油松(10 处)常绿乔木,银杏(3 处)、槐(2 处)秋季观赏性乔木,刚竹属(5处)、菊花(2 处)草本植物为主,这些植物形成的乔灌草复层结构丰富了植物景观层次,常绿与落叶的组合也呈现出四季变化的景观效果,整体契合了空间的多视角游赏需求。饲育空间栽植了侧柏(3 处)、白皮松(1 处)、油松(1 处)常绿乔木和银杏(1 处)秋季观赏性乔木,营造了具有围合性的景观林带,强调了饲育空间的边界和范围,同时栽植了木犀(1 处)常绿赏花乔木,通过嗅觉体验增添了饲育空间的游赏形式,此外还栽植了野生草本(1图 2:植物在不同功能
15、空间的应用占比图 3:静宜园二十八景植物种植平面结构处)和水生植物(1 处),为观赏园内饲养的鹿和鱼提供了景观丰富、视觉开敞的游览空间。祭祀空间主要栽植有油松(4 处)、圆柏(2处)常绿乔木,银杏(1处)秋季观赏性乔木,刚竹属(1处)草本植物和薜荔(2 处)匍匐植物,这些植物形成的乔草结构能形成浓密的树荫并丰富地面的景观效果,便于开展各种规模的祭祀活动,与祭祀空间庄严的场景氛围相呼应。起居空间主要栽植有侧柏(3 处)、油松(2 处)常绿乔木、银杏(1 处)秋季观赏性乔木和紫藤(1 处)廊架攀援植物,其中乔木植物树姿高大、造型简洁,凸显了起居环境的幽静,攀援植物缠绕廊架,提升了起居空间的观赏性和
16、趣味性。理政空间应用的植物种类最少,且全部为常绿乔木,主要有油松(1 处)、白皮松(1 处)、侧柏(1处),这些植物树型端庄挺拔,能够营造清幽、肃穆的空间氛围。5 静宜园二十八景植物种植形式将多样的植物种类按照不同的种植形式进行栽植,对园林空间与氛围的营造十分重要。结合已有对植物种植形式的研究成果16-17以及静宜园植物栽植情况,可将静宜园植物种植形式分为群植、丛植、对植、孤植、列植 5 种(图 3)。群植指植物混合栽植形成群体景观,二十八景中有 26 处景点出现了群植的种植形式,植物种类主要为油松(18处)、侧柏(18处)、银杏(4 处)、圆柏(3 处)、白皮松(2 处)高大乔木,环绕在建筑
17、、山石、水体周边,形成自然交叠的混栽林团,并向山林背景自然过渡,是山地型园林最常见的植物种植形式。丛植指植物集中栽植形成独立展示单元,二十八景中有 10 处景点应用了丛植的种植形式,植物种类主要有白皮松(3 处)、油松(2处)常绿乔木和刚竹属(2 处)草本植物,点缀栽植在建筑、山石、水体周边,形成具有独立观赏特性的植物斑块,更为山林前景增添了细致的景观节点。对植指植物按照一定的轴线关系左右对称栽植,二十八景中有 3 处景点应用了对植的种植形式,植物种类有油松(1 处)、侧柏(1 处)常绿乔木和银杏(1 处)秋季观赏性乔木,植物对植于建筑前,使立面景观均衡,同时也强调了景点的轴线序列。孤植指单株
18、植物独立成景,二十八景中有 2 处景点应用了孤植的种植形式,植物种类有油松(1 处)、圆柏(1处)常绿乔木,栽植在入口建筑和中心建筑前,与建筑相呼应,同时植物个体造型十分独特醒目,作为景观焦点的一部分,提升了建筑空间的观赏性。列植指植物按照一定的直线或曲线排列栽植,二十八景中有 2 处景点应用了列植的种植形式,植物种类主要为侧柏(2 处)、油松(1 处)、白皮松(1 处)、圆柏(1 处)、国槐(1 处)高大乔木,沿道路两侧和墙体栽植,分别形成纵深Planning Design规划设计98图片来源图 1、图 3:根据参考文献 12 改绘其余图表均由作者自绘参考文献1.香山公园管理处.香山公园志
19、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1-4.2.伊琳娜.香山静宜园香山寺、宗镜大昭之庙相地选址及布局理法浅析 D.北京林业大学,2017:19-82.3.葛嘉铭,毛钰晗,高雯雯,冯昕玥.香山静宜园来青轩园林建筑复原设计研究 J.现代园艺,2019(07):114-117.4.伊琳娜,薛晓飞.香山静宜园香山寺相地选址及布局理法浅析 J.中国园林,2019,35(04):139-144.5.孙婧.香山静宜园掇山研究 D.北方工业大学,2013:70-100.6.温宁.香山静宜园假山空间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8:26-48.7.张慧.香山静宜园植物景观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9:66-73
20、.8.章俊華.中国頤和園植物花庭園空間表現特徴 J.環境情報科学論文集,2007(21):201-206.9.張亜平,咸光珉,章俊華.清代雍正帝乾隆帝詩文植物花円明園庭園空間特徴 J.環境情報科学論文集,2018,81(05):201-206.10.殷亮.宜静原同明静理,此山近接彼山青 D.天津大学,2006:31-33.11.香山公园管理处.清乾隆皇帝咏香山静宜园御制诗 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2-105.12.国家图书馆.国家图书馆藏样式雷图档.香山玉泉山卷 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9:6-9,28-31,34.13.法国华夏建筑研究生学会.圆明园遗址的保护和利用 M
21、.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83-87.14.陈东,宋涛.避暑山庄园林景观 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9-216.15.苗日新.熙春园清华园考.清华园三百年记忆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1-15.16.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92-102.17.苏雪痕.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385-387.感与密闭感强烈的线性路径景观与边界围合景观。进一步结合功能空间类型,对各类种植形式在不同功能空间的组合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图 4),可见游赏空间的种植组合形式有群植(11 处)、群植+丛植(4 处)、
22、群植+列植(1 处)3 种,这些形式分散应用于游赏空间的内部和边缘,形成多层次的植物斑块,烘托了空间的景深感以及人与自然相交融的灵动的游览意境。饲育空间的种植组合形式有群植+丛植(3处)、群植(1 处)2 种,植物群体为景点提供了广阔的背景,也给景点核心区培育的植物和饲养的动物保留了充分的展示空间,使饲育空间具有疏朗有致、旷奥苍茫的观赏意境。祭祀空间的种植组合形式有群植+丛植(2 处)、孤植(1 处)、对植+列植+孤植(1 处)3 种,群植+丛植的植物组团紧密围合在景点四周,对祭祀活动空间进行围合,增强了空间的私密性,孤植、对植+列植+孤植的种植形式与祭祀空间纵深狭长的布局结构相统一,增强了空
23、间的引导性,整体营造出规整有序的空间意境。起居空间的种植组合形式有群植(2 处)、群植+丛植+对植(1 处)2 种,群植的种植形式在私密的居住建筑组团与公共游赏环境间形成有效的隔离条带,增强了空间的私密性,群植+丛植+对植的种植形式点缀在庭院内部,使空间富有趣味性,整体营造出富有生活情趣的空间意境。理政空间的种植组合形式仅有群植+对植(1 处)1 种,对植形式位于景点门户入口前,使空间富有仪式感,群植形式环绕在最内处建筑周边,为整个景点提供了浓密的自然背景,使理政空间更显庄重,整体营造出肃穆凛然的空间意境。6 结论本文以历史典籍为依据,对静宜园二十八景植物种类与种植形式进行了系统的解析,并结合
24、景点功能与文化背景对植物造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总体可见静宜园二十八景的植物种类与种植形式具有如下特征。植物种类丰富,充分展现了植物寓意并烘托了景点意境。静宜园二十八景应用了乔、灌、草、藤多个类型的 16 种次植物,保障了景点季相景观连续性的同时,形成了人工建设节点与山林背景间的自然过渡。同时,植物在各种功能空间的应用上,充分契合了游赏、饲育、祭祀、起居、理政功能,分别营造出幽深、空旷、庄严、静谧、肃穆等空间意境,细腻地表达了统治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与感悟,对江山永固、子孙绵延的期望与追求等造园思想,综合体现了山地型皇家园林植物种类应用的艺术特征。种植形式多样,合理引导了功能空间并呼应了场所氛围。静宜园二十八景应用了群植、丛植、对植、孤植、列植多种种植形式,形成了多层次的林团背景、集中式的观赏斑块、稳定均衡的立面景观、独立展示的植株个体、纵深密闭的线性边界等多样的植物景观效果。种植形式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应用在各种功能空间中,为各种功能活动所需的自然开放、围合开敞、层次递进、私密内向、规整通透的空间结构起到了充分的引导作用,与各景点的场所氛围相呼应,体现了“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的园林营造智慧。图 4:种植形式在不同功能空间组合方式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