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劳模精神涵育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79006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模精神涵育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劳模精神涵育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劳模精神涵育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71JournalofHarbin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2023年第3 期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劳模精神涵育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张桂琴(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大连开放大学),辽宁大连116035)摘要:劳模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论基础、逻辑内涵、价值追求等方面都具有内在耦合性。以劳模精神涵育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夯实学生的理想信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以课堂教学筑牢学生的思想根基、以校园文化滋养学生的思想认识、以社会实践赋能学生的知行合一是劳模精神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

2、关键词:劳模精神;思想教育;价值认同;高职院校学生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 0 8-8 9 7 0(2 0 2 3)0 3-0 0 7 1-0 5劳模精神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劳动者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崇高劳动品质的集中体现。高职院校作为培育“技能中国”生力军的重要机构,其所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直接影响着他们未来的劳动态度,也影响着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质量。以劳模精神推动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主流价值观,是对高职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德

3、技并修,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高质量发展工作要求的具体落实 2 ,是提升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将职业精神的养成悄无声息地贯穿在学生成长全过程以实现对学生正确“三观”塑造的重要进路。一、劳模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耦合劳模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实现民族振兴过程中,在结合时代发展需要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体现着当代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凝结着全国人民共同的价值理念,是我们国民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劳模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论是在文化传承、家国情感方面,还

4、是在价值理念、道德弘扬、教育导向等方面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耦合。(一)思想理论上的同根性劳模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植根于中华大地,生成于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文化,是契合着社会主义社会的时代发展要求的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共同引领着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将个人的发展融人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二者共同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劳模精神的指引思想,劳模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象实践,两者共同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特色。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二者共收稿日期 2 0 2 2-6-2 9【作者简介 张桂琴(19 7 1),女,河北黄骅人,博士,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5、大连开放大学)开放教育直属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传统文学与文化、教育教学论。【基金项目】2 0 2 1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红色文化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机制研究”(编号L21BDJ002);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十四五”规划2 0 2 1年度立项课题“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提升策略研究”(编号JG21EB068);2 0 2 1年度辽宁省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工匠精神视阈下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提升机制研究”;2 0 2 2 年度辽宁省教育厅基本科研项目“红色文化视阈下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策略研究”(编号LJKMR2022230);2 0 2 1年度大连职业技术学

6、院(大连开放大学)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专项课题“劳模精神视阈下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机制研究”(编号DZKD2021ZX003)Journalof Harbin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3 期72同的思想基质。劳模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生长的土壤,共同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与精髓,内含着中华民族积极进取、敢于创新的民族精神,两者间存在着天然的同频共振。再次,时代需要是二者共同的确立氛围。“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

7、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3 劳模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社会风尚的集中体现,代表着中华民族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时代风貌,代表着中华儿女以民族复兴为已任的担当奉献、拼搏奋进的时代精神。(二)逻辑内涵的同构性劳模精神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等道德精髓,对劳模精神的推崇与弘扬,就是在多元化的社会价值标准中表明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需求,并以此引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宣传和教育,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基础。在个人层面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与劳模精神的“爱岗敬业”“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等品质,同样都是以强烈的

8、责任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无私的奉献、勤勉的付出,以切实的行动诠释着公民应该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在社会层面上,劳动模范们牢记初心和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任劳任怨、恪尽职守,用干劲、闯劲、钻劲以劳动精神为社会创造着财富。他们以典范的行为引领和带动着广大群众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为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和谐美好的社会竭心尽力。在国家层面上,劳模精神具象地诠释了我国优秀的劳动者为实现党和国家所确定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奋斗目标,自觉把个人追求与社会需要、家庭幸福与国家发展相结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的奉献与担当。(三)价值追求的同向性劳模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都是时代主流思潮

9、的风向标,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建设与治理过程中,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而提出和倡导的重大政治主张,在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体系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抽象理念需要以具象化的行为习惯加以弘扬、传播与践行。劳模精神的组成因子,诸如爱岗敬业、进取创新、甘于奉献等,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最为生动鲜活的诠释,劳动模范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为直接的可资效仿的典范性榜样。另一方面,劳模精神之所以能够纳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也正是因为符合时代的主流格局,契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属性。劳动模范可以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为典范的践行者、最为形象的弘扬者和最具说服力的

10、验证者。劳模精神作为一种文化精神,也以其实践性、创新性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外延。二、劳模精神涵育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2021年10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再次强调了我国职业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2 以劳模精神融人学生思想政治建设,提升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可以有效落实高职院校“德技并修”的教育目标,提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一)夯实学生理想信念的根基职业教育除了培养学生具有较为熟练的实践技能

11、和实际工作能力外,还需要培育与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高度融合,满足社会发展对高质量技术型应用人才的需要。劳模精神包含了高超的专业技术与高尚的道德人品两方面的内容,彰显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要求。美国学者奈格尔指出影响力与行动力的关系是“一个或更多行动者的需要、愿望、倾向或者意图,影响另一个或其他更多行动者的行动或行动倾向”4 。劳模和劳模精神可以激发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相结合,在勇于创新、甘于奉献中实现人生的价值,自觉将个人发展的“小我”融人民族发展的“大我”中,实现个人、集体和国家“三位一体”的共同发展。(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劳动是人类存在的根本方式,是

12、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高职教育的育人目标旨在培养满足社73JournalofHarbin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2023年第3 期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劳模作为劳模精神的载体所折射出的“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精益求精的进取精神、竭诚服务的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是学生劳动情感养成的精神宝库。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通过对社会道德规范的认同,可以不断提高自身、完善自己、约束自己、控制自己的能力。学生通过对劳模精神的认可而激发出情感内驱力并可焕化为外在的行动力,在对劳模行为的模仿中,不断完善与提升自我认识,在客观上增强了高职学生的职业技

13、能水平和社会实践能力,在主观上无形中树立了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职业荣誉感,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劳动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三)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能力职业核心素养是社会对职业人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在各类职业素养中居于中心地位的、最本质的基础素养。良好的职业核心素养既关系到学生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也关系到国家、民族各行各业的高品质发展。劳模精神是各行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的杰出人士共性精神的集合,这种精神在最大程度上契合了社会各行业对员工岗位职责胜任能力的需要。以劳模精神涵育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可以促进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进而增强其无边界职

14、业生涯下的职业竞争力和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四)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劳动模范身上呈现着的中华文化中勤劳奋进、敢于开拓、勇于创新的民族品格,昂扬着中华民族的精气神,以“中国式的语言”充分彰显着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道路、中国制度的独特性,增强着中国人的骨气与底气,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取之不竭的精神动力。高职院校续与弘扬劳模精神,可以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坚定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进而转化为奉献精神、担当精神、创新精神,汇聚为共筑中国梦、奋勇争先、再创辉煌的磅力量。三、劳模精神涵育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路径社会主义新时代,制造大国、制造强国的崛起

15、与腾飞需要高素质、高质量的职校生力军的参与。高职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和重要渠道,要及时回应国家政策导向和时代要求。将劳模精神融人职业教育的始终,并贯穿于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强化对技能型人才劳模精神的培育,是职业院校必须要承担的历史使命和肩负的社会责任。(一)以课堂教学筑牢学生的思想根基“在高等学校各种教育活动中,课堂教学是最基本、最重要、最稳定的教育活动。课堂教学的内容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成果的结晶,具有系统性和感召力。”5 以劳模精神融人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需要教师利用好各类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成才的梦想融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6、,以理论导航坚定理想信念,以理论实践砥砺培养家国情怀,实现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首先,主导性融人思政课程教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6 。思政教师要精心设计好讲授内容,将劳模精神与思政理论相结合,讲好中国故事,传递时代精神,在以劳模精神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注意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和话语表达方式的转化,将枯燥晦涩的文本语言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生活语言,将劳模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人思政课程教学,使学生在内心深处产生同频共振,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烈认同。其次,嵌人性融人专业课程教学。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情怀、专业素养大部分来自专业的认

17、知,专业课程教育对高职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比其他课程都更加直接、更加深刻。劳动模范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他们身上所折射出的劳模精神在具体的专业技能方面有着多方面的体现。专业课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养、专业品格塑造、职业生涯规划引导的过程中,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让学生在技能的学习中将爱国敬业、诚信专注、砥砺创新等职业品格转化为自觉的践行,实现专业课程隐性价值观的教育功能。再次,选择性融入公共基础课程教学。高职院校的基础性设置打破了专业局限,旨在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培养文化通感。教师在授课时应该结合教学内容,要引导学生在文化碰撞交流中寻找文明、和JournalofHarbin

18、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2023年第3 期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74谐、民主、爱国的基质,在困境中坚持执着不、创新发展的目标追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推动学生形成对职业的神圣感和敬畏感,使价值塑造内化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二)以校园文化滋养学生的思想认识校园是学生在校期间活动时间最长的场域。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精神风貌的引导与塑造,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涵养学生德性品质,推进学生的心理归属感。将劳模精神融人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树立起锐意进取、拼搏奋斗的

19、创新意志,以饱满的热情投人生活、学习与工作中,在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首先,融人校园文化物质化建设。校园文化物质化建设体现在校园生活场景、建筑设施、园林景观、形象标识等方面。高职院校在校园物质化建设过程中,将劳模形象、劳模事迹、劳模精神通过可感可观、可触的形式,以文字、塑像、展览等方式直观性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日常生活的耳目染中感受到劳模精神的思想内蕴与价值理念,并与个人的学习生活相对接,实现劳模精神从认识到实践、从思想到行动的价值转化。其次,融人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最为喜欢的活动形式。高职院校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可以将劳模精神有意识地融人到校园活动中

20、,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得以提升思想认识。榜样是有形的正能量,是鲜活的价值观。在各类校园活动中融人劳模精神,创设劳模精神传承的多渠道载体,通过榜样的思想力量和人格魅力,形成辐射连带效应,感染学生、化学生,实现“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目标。再次,融人校园文化党团活动建设。党员团员是高职学生中的先进分子,他们的自身素质和思想认识相对其他同学来说更为深刻。在党团活动中,把劳模精神的价值理念与核心精髓提纲挚领地与学生价值养成结合起来,把劳模精神的优秀品质与学生党团员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担当结合起来,教会他们在追求崇高精神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通过学生党团员带动其他学生,达成劳模

21、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自见,自明。不自显,自彰”的教育作用。最后,融人校园文化网络化建设。信息化时代,青年学生价值观受网络信息影响较大。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内容很容易使富有批判精神的青年学生陷人选择的困境。高职院校的网络文化建设需要发挥起新媒体的引领助力功能,通过官方文章、公众号、微信群等途径,占据网络文化主阵地,以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微视频、微电影、漫画等形式,将劳模精神进行碎片化拆分以及系统化融人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的生活环境、文化活动中,精准渗透并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劳模精神的育人功能。(三)以社会实践赋能学生的知行合一劳模精神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代表在平凡的岗位上、在具体

22、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高尚的职业素养、职业精神、职业品质的集中体现,蕴含着丰富的职业核心价值要素。高职院校在课堂育人的同时,也需要贯穿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做到“知行合一”,从而改善“间歇式”培育所导致的“高分低能”现象,形成高职院校思政育人的常态化、长效化发展。首先,在日常专业课程实践活动中激发。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通常都具有较强的应用特性。在日常专业课程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到工厂企业或者实践基地去参观实习,通过亲自上机操作的实践活动,将专业的理论学习与具体的实操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学生通过身临其境地接触劳动模范的工作环境,感受劳动模范以及技术工人们在平凡普通的工作岗位拼搏实干与默默奉献,

23、体会他们为了雕琢产品而不断提升与改善工艺以及享受产品在双手中精益求精的升华过程的喜悦,砥砺学生爱岗敬业、拼搏进取的前行信心,淬炼他们奉献担当的思想品质,锤炼他们精益求精的专业技能,进而达到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其次,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提升。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中难以掌握和接触到的技术,缩短理论与实际操作之间的距离,通过在对应的行业较长时间的实践,可以使学生对行业岗位要求有一个更为明确的认识,感悟社会对职业人士的需求,催发学生将理论的劳模精神升华为责任编辑:杨晓娜75JournalofHarbin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2023年

24、第3 期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行为的践行,进而提升学生的专业兴趣与职业核心素养。学生们在生产劳动中切身地感受劳动模范们高尚的职业道德、精湛的技术素质、突出的工作业绩,激发学生“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意识,树立在平凡的工作中努力奉献、勇于创新的职业理念,强化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担当意识,自觉地将个人的人生追求与社会的需要、祖国的发展相结合,推动国家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最后,在毕业顶岗实习中强化。顶岗实习是学生独立自主地履行实习岗位职责,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以及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树立起学生事业心、责任感等方面的一种实践性教学形式。

25、顶岗实习的教育活动虽然没有发生在学校,但依然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企合作最直接的体现。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置身在完全的生产现场,面对岗位职责的严格要求以及态度严谨、技术精湛的师傅,可以激发学生“取法乎上”的求知欲与进取心,将理论的职业素养转化为求真务实的劳动态度。学生在生产现场可以切身地感受劳模精神的具体存在,亲身感受劳动模范的敬业精神和创造精神,学习他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进而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就业观和价值观,达成以社会实践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的和归宿。四、结语劳模精神凝练地阐释了我国劳动者在生产活动中所秉持的劳动态度、劳动理念,展现出劳动人民的价值追求、人生境

26、界和整体精神面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取决于广大劳动者的国民素质。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中国质造”的转型发展,需要“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社会发展的要求需要高职院校培养出既具有较高的技术技能水平,又具有较高的社会主义核心素养的能够担当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德技并修”的时代新人。在学生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以劳模精神为基础构建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是实现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充分挖掘教材中劳模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劳动观。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营造浓郁的劳模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27、观的环境氛围,染学生的思想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通过各类社会实践可以使学生将理论的劳模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应用到具体的职业活动,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奋斗英姿投人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洪流。【参考文献】1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OL中国政府网.http:/ Z.央广网.https:/b a i j i a h a o.b a i d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4.【4 蒋云根.政治人的心理世界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228.5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 0 0 9:159.6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0 L.中国政府网.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