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论入党宣誓的政治忠诚意涵.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78656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入党宣誓的政治忠诚意涵.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论入党宣誓的政治忠诚意涵.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论入党宣誓的政治忠诚意涵.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年月第 卷 第期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论入党宣誓的政治忠诚意涵左高山摘要:入党宣誓是预备党员与党或者党的组织订立的一份“政治契约”,中国共产党章程 第六条对预备党员入党宣誓进行了明确规定,具有丰富的政治伦理内涵。“预备党员”是入党宣誓和对党表达忠诚的重要政治主体。“必须”一词是针对所有预备党员的强制性指令或命令,意味着入党宣誓是预备党员的必经程序。“面向党旗”明确了预备党员宣誓的对象是党,因为党旗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入党宣誓”强调了宣誓的目的和性质,预备党员通过宣誓表达对党的政治忠诚,是对党的一种庄严政治承诺。入党誓词的核心话语是“对党忠诚”,其他话语与之一起构成了党员对党忠

2、诚的完整话语体系。全体党员应当高度重视入党宣誓仪式的神圣性和庄严性,牢记誓词,以实际行动体现对党的政治忠诚。关键词:预备党员;入党宣誓;政治忠诚;党旗;誓词作者简介:左高山,北京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北京 )在某种意义上,入党宣誓是预备党员与党或者党的组织订立的一份“政治契约”,党的组织以各种形式告知了预备党员的权利和义务,预备党员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通过宣誓这一法定程序使得“契约”在仪式参与者的见证下得以生效并成为一种有重要约束力的“契约”。在党的十二大之前,有各种形式的预备党员入党宣誓和内容不一的入党誓词,但都未经党章正式规定,直到党的十二大将“入党宣誓”的条

3、款正式写入了 中国共产党章程(以下简称党章),预备党员入党宣誓和誓词才开始步入程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轨道,这在党的建设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邓小平同志支持党章增加有关入党宣誓的内容,他说:“党员一章中增加了入党要举行宣誓仪式的内容很好,我很赞成。”党章第六条规定:“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誓词如下: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这一规范性条款具有丰富的政治伦理内涵:“预备党员”是入党宣誓和对党表达忠诚的重要政治主体。“必须”这一立法

4、虚词是针对所有预备党员的强制性指令或命令,意味着入党宣誓是预备党员的必经程序,如果缺少了这一法定程序,预备党员政治身份的合法性将受到质疑。“面向党旗”明确了预备党员宣誓的对象是党组织,因为党徽党旗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预备党员面向党旗宣誓具有无上的庄严性和神圣性。“入党宣誓”强调了宣誓的目的和性质,预备党员通过宣誓表达对党的政治忠诚,并得到党组织的认可和接纳,宣誓也是预备党员对党的庄严政治承诺。入党誓词的内容具有重要的政治意识形态色彩,核心话语是“对党忠诚”,其他话语围绕“对党忠诚”并与其一起构成了党员对党表达政治忠诚的完整话语体系。正是由于誓词具有特定的政治伦理特性,入党宣誓不仅是预备党

5、员成为正式党员必经的一种政治程序或者政治仪式,而且这种程序或仪式背后蕴含着重要政治伦理意义,即通过宣誓仪式巩固预备党员政治记忆和文化记忆,实现对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历史的认同,并且使参与宣誓仪式的全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政党伦理建设百年史研究()”();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支持项目体党员和非党员对共产主义的信仰通过政治仪式予以表达和强化。同时,入党宣誓作为一种政治仪式,还将政治信仰这种观念形态体现为可见的物质形式和可感的行为模式,通过某些特定的政治器物如党旗党徽、国际歌、誓词等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文化记忆的象征物,呈现一种符号化和历

6、史化的过程。宣誓仪式中党徽的图案、党旗鲜艳的红色、奏唱 国际歌 的音声、誓词规范的文字表达、预备党员高举拳头的姿态等,集政治信仰与政治行为、政治内容与政治象征于一体,具有不可替代的神圣性,是构成入党宣誓仪式的重要元素。我们对 中国共产党章程 第六条的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和解读,有助于在学理上深入系统地认识入党宣誓的政治伦理意义和准确理解誓词的思想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握入党宣誓与对党忠诚之间的内在关系。一、预备党员:入党宣誓和对党忠诚的政治主体就日常政治实践而言,预备党员的入党宣誓是由特定的时空环境、人员安排和器物设置等诸多要素构成的一种政治仪式,它通过仪式化策略实现党的组织对预备党员的接纳认

7、可和政治规训,同时实现预备党员对党的信仰、目标认同与绝对忠诚承诺的正式表达。预备党员是宣誓仪式中最为重要的政治主体,他们对自己申请加入的党组织的先进性质、目标任务及党员权利和义务的认知,经由这一政治仪式转换为预备党员个体的灵魂烙印和共同参与者的集体记忆。预备党员虽然是入党宣誓仪式中最为重要的政治主体,但并非唯一的主体,因为这一仪式是在主持人、领誓人、预备党员、正式党员和其他参与者的共同见证下完成的。从政治身份上看,入党宣誓仪式通常是由党员、预备党员和群众共同参与完成的,“预备”一词确立了“预备党员”与“正式党员”政治身份的区别,从政治哲学层面而言,政治身份主要是指政治主体的政治资格和政治归属,

8、涉及政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问题。根据党章第七条的规定,预备党员与正式党员履行同样的政治义务,但预备党员不享有正式党员享有的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其他权利与正式党员相同。入党宣誓仪式提醒预备党员应当高度重视自己的政治身份,强化党员意识,因为“预备党员”的核心是“党员”,而“预备”强调的是党组织对预备党员在“预备期”是否履行党员义务的考察,规定了党组织对预备党员对党忠诚的考察期限。“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党组织对预备党员应当认真教育和考察。”党的历史表明,预备期过长或者过短都不利于党员的发展,更不利于党组织吸收新鲜血液,以一年时间为预备期是合适的,重要的是党组织要切实加强对预备党员的教育和考察

9、。预备党员经过一年的教育和考察,面临三种可能的结果:一是认真履行党员义务,符合党员标准,按期转为正式党员;二是需要继续考察和教育,可以适当延长预备期,但时间不能超过一年;三是确实不具备党员条件,取消预备党员资格。上述三种情况都应当经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因此,预备党员为期一年的预备期既是党组织对预备党员的培养、教育和考察的重要时期,也是预备党员严格按党员标准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党的知识和履行党员义务的必经阶段。那么,“预备”党员之前的身份如何转换呢?“预备党员”入党宣誓时的政治身份,虽然已经通过支部大会和上级党组织的核准,但尚需经过入党宣誓这一正式程序确认。换言之,“预备党员”已经通

10、过了支部和上级党组织的政治审查和忠诚考察。党章第五条规定:“发展党员必须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经过党的支部,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这一规定有两个方面的重要内涵:一是严守“政治标准”,严禁发展“不符合党员条件的人”入党,防止入党动机不纯的人员混入党内,从而保证党的纯洁性;二是党员的发展坚持“个别吸收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根据发展党员的实际情况,优秀的党员都是经过党组织长期考察才发展成为预备党员,再转为正式党员的。在发展成为预备党员之前,有着严格的发展程序和培养周期,其中对党是否忠诚是考察的核心内容,包括申请人的思想、品质、经历和工作表现,对党的纲领和章程的掌握程度,对党员的条件、义务和权利的了

11、解程度等方面。在我国的政治语境中,“预备党员”是区别于正式党员与群众的一种政治身份,而入党宣誓仪式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这种特殊的政治身份的转换,这种转换需要其他形式上的符号和象征的参与来突出和界定。换言之,“预备党员”的政治身份是在政治活动中与其他参与者的比较中进一步确认的。预备党员需要右手握拳向上齐肩、神情肃穆面向党旗、在领誓人带领下郑重宣读誓词,实现政治语言、宣誓载体和政治记忆 年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期的统一。“预备党员”入党宣誓的神圣性与特定的时空环境相关:在时间选择上,入党宣誓一般选择“七一”建党节、“十一”国庆节等重要政治节日。在空间选择上,入党宣誓仪式会选择在纪念碑、纪念堂、革

12、命遗址、领导人旧居、重要会场等具有政治象征意义的场所。在这些场所设置政治口号、政治标语、领袖语录等文字符号,以及悬挂国旗、党旗、党徽等物质符号,这些政治器物的陈列形态,让预备党员认识和领会这些政治器物生发和象征的意识形态内涵,传承和弘扬党的政治文化。因此,入党宣誓仪式时间和场所的选择有利于突出预备党员的政治身份和强化其对党的忠诚。同时,在政治仪式中,身体表达与政治信仰、政治权威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在所有文化中,对于权威的编排,大多通过身体的姿势来表达。”仪式参与者的身体是政治仪式中历史记忆传承和政治信仰表达的重要载体和渠道,脱离了身体的参与就无所谓宣誓仪式。因此,预备党员入党宣誓时高举拳头

13、展现的身体符号提醒其党员政治身份的确立,也塑造和强化其对党的宗旨、路线、方针、政策等意识形态以及党的政治权威的认同。入党宣誓仪式离不开预备党员身体的参与,肃立的身体、高举的拳头、庄重的神情、誓词的齐诵等一系列的举止构成了完整的身体姿态符号,入党宣誓仪式中的身体不再是个体化的,整齐划一的举止意味着身份的集体化和政治化,将构成入党宣誓仪式参与者的集体记忆,强化他们对党的政治忠诚。二、“必须”:预备党员对党忠诚的绝对命令在明确了“预备党员”在入党宣誓中的主体资格和政治身份之后,我们该如何理解“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中“必须”一词的意义?它在预备党员入党宣誓仪式中有何种实质性的作用?从现有

14、研究文献来看,学术界尚未关注党章中“必须”一词的用法。这是因为人们对立法虚词重视不够,导致研究者对“必须”作为立法用语在政治实践中的语义和价值缺乏应有的认识,这既不利于维护党章的权威性,也影响了党员干部的价值判断和对党章的遵循。通常而言,“必须”既可以“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必要”,也可以“加强命令语气”。从立法角度而言,凡是带有“必须”的法律条文,均属于行为主体必须严格遵守的义务性规范,任何人都不例外,否则将承担法律后果和法律责任。而虚词“应当”也具有“必须”一词的义务性规定作用,如果仅就法律适用结果而言,“应当”可以替代“必须”,二者均表达行为主体承担的法律义务和责任,因而有人主张法律条文中只

15、用“应当”即可,但是实际上“应当”一词表达的法律意义比“必须”要丰富得多,“应当”可以指出言说对象的缺点,对言说对象提建议,表示“命令”、达到目的的方法或途径、义务或责任、某种习惯或习惯性规则,表推测或可能性以及对客观情势的判断 。上述大多数情形中“应当”与“必须”的语义等同,即体现事理或情理上的必要,或者带有命令语气,但是“应当”具有“必须”所不具备的劝导性功能。实际上,在现代立法中,“必须”“应当”等虚词充当着“律母”的角色 ,它们在党内法规中同样具有重要的立法意义。党章中使用“必须”“应当”等虚词的频次非常高,凸显了它们在党章中的重要作用。例如,党的十二大修订的党章使用“必须”次、“应当

16、”次 ,党的十九大修订的党章使用“必须”次、“应当”次 ,党的二十大新修订的党章使用“必须”次、“应当”次 ,由此可见党章越来越重视和强化虚词“必须”的使用。从语义学的角度而言,“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中虚词“必须”的语义包括了事理、情理和命令三个方面的内容。从事理上而言,“必须”一词表达了预备党员参加入党宣誓仪式是一种必经的政治程序,突出了事理上的必要性。换言之,预备党员必须经过入党宣誓程序,公开表明其预备党员的政治身份。从情理上而言,“必须”一词表明了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是预备党员必须履行的一项政治义务,强调了预备党员对党的政治情感、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突出了情理上的必要性。

17、这意味着入党宣誓不仅仅是一种必要的政治仪式,也是一种公开的政治情感表达。更为重要的是,“必须”一词体现了党通过党章对预备党员颁布的“绝对命令”。“党章就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党章作为“根本大法”和“总规矩”是全体党员和各级党组织都必须遵循的,而“必须”一词意味着“绝对命令”或者无条件的命令,任何党员和任何党组织都不能例外。因为绝对命令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强制性的,“一项绝对命令就是一项实践规则”,主体必须根据这种规则去行动,这种行为在客观上是必要的。“必须”一词意味着全体党员遵循党章的无条件性和绝对性,也意味着党章条文的强制性或禁止性,绝不允许任何党员搞特殊论入党宣誓的政治

18、忠诚意涵化,也不允许有例外的情况。进而言之,“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是针对所有预备党员的一项绝对命令,即所有预备党员在举行入党仪式时都必须面向党旗庄严宣誓。此处的“必须”一词带有强烈的命令语气,它不仅要求当下预备党员如何做,而且希望和要求预备党员未来也要做到,预备党员对这一指令没有任何选择余地。因此,这种指令具有普遍性和强制性。换言之,党章中使用虚词“必须”引导的规范对全体党员均具有强制约束力。党章作为党内最高法规,“必须”一词包含了党章对全体党员行为的“指令性”“禁止性”和“允许性”的要求。“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作为一种指令性规范具有强制性而非劝导性,强制性规则是全

19、体党员作为行为主体必须作为或不作为的规则。“必须”在此同时也带有禁止性,即预备党员不能面向非党旗的其他设置物宣誓,只能面向党旗宣誓。而“应当”往往用来引导含有较高价值期许的指令,相关主体有一定的自由选择空间,因而指向的是一种劝导性规范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明确了“必须”的语义和作用,因此“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中的“必须”不能用“应当”替代。因为“必须”强调唯一性和指令性,而“应当”常常带有劝导性或指导性,意味着党员在某些特定情境中可以自己决定是否按照党章的规定行为。总体而言,在党章的政治价值体系中,“必须”引导的强制性规则和“应当”引导的劝导性规则都是全体党员必须遵循和作为的。“

20、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中的“必须”是党章对预备党员的义务性规范,带有“绝对命令”的强制意味。换言之,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是一种强制性的政治义务,非如此不可,没有其他选择项,因而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如果预备党员没有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意味着其入党程序是不完整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政治后果。当然,我们在强调“必须”一词的绝对性和强制性的同时,不应当忽略誓词中“志愿”一词的意义。尽管“必须”体现的是外在的强制要求,但离不开预备党员“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内在动机的前提,正是因为预备党员志愿和主动加入党的组织,符合党员的标准和要求,才有可能通过入党宣誓表达对党的忠诚。三、党

21、旗:预备党员对党忠诚的政治器物党旗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每一个党员都要维护其尊严。党旗作为在政治仪式中使用的重要政治器物,以政治符号或政治象征的形式参与党的日常政治生活,体现党的政治意识形态。在入党宣誓仪式中,党旗作为预备党员宣誓时必须面向的特定政治器物,对于增强党员的光荣感、使命感,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均有着重要的作用。预备党员入党宣誓既是关于政治信仰的行为,也是关于政治生活的叙事,具体的宣誓仪式场景通过身体、音乐和唱颂等多种媒介综合呈现,但仪式结束后存留的只有党旗这一特定政治器物,由此也凸显了党旗的特殊政治地位和功能。党的领导人早就意识到了面向党旗宣誓的意义。年月 日,陈云提出了发

22、展党员要“在党旗前宣誓”。与其他政治场合张贴或者悬挂党旗所起的作用不同,党旗在入党宣誓仪式中是预备党员和所有仪式参与者必须“面向”的神圣之物,是党章明文规定必须使用的政治器物。正是党旗在政治仪式行为中被程式化和形式化,使得入党宣誓仪式成了一种重要的制度性的公共仪式,其程序被预先设定,党旗在入党宣誓仪式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和神圣性,是预备党员通过宣誓体现其对党忠诚的重要政治象征。在庄严的宣誓仪式中,党旗将党的历史、现在与未来三者联结在一起,仪式的全体参与者通过党旗追忆中国共产党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定场景和丰功伟绩,通过想象实现与特定场景中的历史人物会晤。对一个政党而言,党旗是政党倡导的精神、思想或主义的

23、重要象征,是一个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政党通过借助旗帜的颜色、式样及旗帜中的图案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或政治信念,借助党旗这一重要的政治象征传达出哪些人因为什么原因基于何种目标而聚合在一起。换言之,党旗指代政党,象征着政党权力和政党文化,表征着政党特有的政治属性。“在政治活动中,党旗通常是政党权力与形象的鲜明象征,也是政党组织具有独立性的具体表征。”政党本身是无形的、神秘的、抽象的,在它被人们“看见”之前必须对其进行人格化,在它能被人们爱戴和拥护之前必须对其象征化,在它能被人们认知之前必须对其形象化。同时,政党也需要民众感知到它的存在,而党旗作为政党的象征是使政党由不可见之物变为可见之物

24、的一种重要媒介。进而言之,党旗并非一种政治实体,而是表征着一种重要的政治关系。对于 年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期政党的缔造者而言,创造党徽党旗等政党象征是新型政党缔造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事情,有利于塑造全体党员对政党的认知,培养党员对政党的情感,强化党员对政党的认同,在政党内部建立起稳固的政治团结关系,从而将党员和政党融合为一体。对于政党影响的民众而言,党徽党旗的象征意义强化了政党与民众之间的关系。党徽党旗常见于人们的生活空间和政治空间,全体党员和公民通过这些重要的政党象征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存在。通常而言,一个组织健全、制度完善的政党会设计出代表其特有政治立场和政治意识形态的旗帜,党旗的颜色、图

25、案、样式和尺寸等都具有特殊的政治象征意义。中国共产党党旗样式的规范和最终确定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是按照苏俄共产党的模式建立的政党,其党徽模仿了苏俄共产党党旗上的镰刀锤头图案。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共中央并未对党徽的图案式样进行规范和统一,在革命实践中,党旗上有时用镰刀斧头图案,有时又用镰刀锤头图案 。中国共产党从延安革命根据地时期开始在重要的节庆活动中使用党旗,后来党旗的使用范围逐步由中共组织内部扩大到社会领域,党旗的使用呈现出强烈的社会化倾向,尽管当时并未对党旗规格和使用范围制定正式的规范,但中共中央已经关注和研究党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问题。年月,中

26、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党旗问题的批复 将镰刀锤头的图案正式在党旗中固定 。年月 日,中共中央发布的 中国共产党党徽党旗条例 全面规范了党徽党旗的使用,明确镰刀和锤头组成党旗党徽的图案,既代表农民和工人的劳动工具的符号化组合,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旗帜的颜色则象征着革命。党旗之所以成为体现党员对党忠诚的政治器物,与党旗具有的重要功能密切相关。在常态化的政治生活中,大多数政党会借助其特有的旗帜将政治权力象征化和符号化,党旗实际上成了一个政党建构政治权力结构和维护政治秩序的重要政治策略之一。作为政治权力象征的旗帜一旦被运用到现实的政治权力关系之中

27、,它就成了一种特殊的政治资源,成为政治力量表明政治立场或宣示政治权威的符号。“透视这种旗帜,既可以观察到政治符号在政治斗争中的坎坷命运,又能感受到政治力量借助政治符号展演权力时所表现出来的政治智慧。”具体而言,党旗具有重要的礼仪功能、象征功能和叙事功能,这些功能有利于强化预备党员对党忠诚的信念、情感和行动。党旗在预备党员入党宣誓仪式中具有重要的礼仪功能。党的政治仪式是一种体现政党政治意图和政治规范的重复性象征行为,党旗能够实现仪式场域的神圣化、权威化,突显仪式的合法性。入党宣誓仪式的典礼性表明,仪式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唤起预备党员和其他参与者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仪式的全体参与者

28、有着重要的教化作用。因此,党旗成了入党仪式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需要指出的是,预备党员的入党宣誓仪式作为一种现代政治礼仪,与传统政治礼仪的目的有着显著的差异。传统政治礼仪的主要目的在于“安上治民”,维护社会稳定,从而进一步维护统治者的利益、巩固统治者的统治地位;入党宣誓作为现代政治礼仪的重要目的之一在于宣传党的信仰、宗旨,凝聚党心,实现党内团结统一。在入党宣誓仪式中,党旗党徽等政治器物依附于政治仪式的本质是要实现其制度性功能,因为党章以及党内相关条例对党旗党徽的使用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党旗党徽等政治器物具有将仪式参与者的具体行为程序化的意义,参与者在具体的宣誓行为中界定着特定的政治身份,政党则通过政

29、治仪式建构起党员对于政党权威的认同。因此,党旗在构建政党认同的过程中成为连接党员和政党之间的桥梁。在现代政党政治活动中,党旗作为重要的政治象征,是政党实现对社会有效动员的一种重要政治符号,党旗作为政治仪式中重要的政治器物,在实用性基础之上体现了特定的仪式性情境,可以动员政治精英、全体党员为党的政治目标和任务奋斗。这不仅是因为党旗表征着政治权力,使政党权力具象化和合法化,而且也因为党旗的在场,赋予政治动员正当性。现代政治主要表现为政党政治,政党领导人通常会创造和运用作为政党象征的党旗、党徽等来吸引党员和其他公众的注意,进行政治资源整合和政治动员,从而激发统一的政治行动。政党的有效政治动员,不仅依

30、赖党员或民众的理性,而且也需要党员和民众的情感,而党旗是唤起政党乃至国家情感的一种重要工具,“是俘获集体价值和情感的一种重要文化工具”。在某种意义上,党旗标志着政党权力的合法性。在日常政治活动中,作为政党象征的党旗具有创造和赋予政党权力合法性的作用。同时,政党所拥有的政治权力需要合法化,才能得到政治对象的认可。因为政党的权力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于政党、国家和社会之间特定的政治关系之中,政党的论入党宣誓的政治忠诚意涵权力就是在政党政治交往和政治活动中把自己的政治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施行于民众之上的可能性,在政党与党员之间构成命令与服从的关系,在政党与民众之间构成劝导与认同的关系。在现实的政治

31、活动中,政党权力的合法化需要运用各种象征性资源作为手段,“只有借助庞大的符号体系才成为可能”,而党旗具有不可替代的政治象征功能,预备党员在入党宣誓仪式中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党旗带来的震撼,从而暗示和增强其对党的政治认同和政治忠诚。党旗在入党宣誓仪式中还具有重要的叙事功能,它穿越了党的光辉历史成为沟通仪式参与者与革命先辈最为直观的联系,入党宣誓的仪式性情境更赋予了党旗党徽等政治器物以特定的政治意义。例如,党旗中的党徽为追忆党的历史提供了直观且恒久的象征媒介,从而具有了铭记功勋和缅怀先辈的功能。在集体性的入党宣誓和重温入党誓词等仪式中,党旗表述的是事件,具有叙述中国共产党光辉历史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党

32、旗党徽作为神圣的政治器物可以“贮存”共同的历史记忆,从而可以跨越时空,实现党的历史与现在、现在与未来的联通。既然党旗如此重要,创造政党象征体系符号,便成为现代政党建构政党认同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维系这些政党象征符号,如何将这些象征符号植入社会,唤起公民对政党的认同和支持,更是现代政党建设长期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在预备党员宣誓活动中应当正确使用党旗,自觉维护党旗的尊严,从而体现党员对党的忠诚。因此,预备党员在入党仪式中尊重和爱护党旗、维护党旗的尊严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四、国际歌:预备党员对党忠诚的声音符号任何一种政治仪式都试图通过对声音的控制来实现其特定的政治功能,入党宣誓仪式也不例外。通常而

33、言,声音符号在政治仪式中处于从属地位,不像人员、时间、空间和器物等仪式符号那样处于突出地位。声音符号的作用方式较为隐秘,声音表达的内容和形式与政党宣扬的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并非一一对应关系。不同历史时期的入党宣誓形式有所不同,但是其程序大致相似,通常包括奏(唱)国际歌、党组织负责人致辞、预备党员宣誓、预备党员代表讲话、主持人宣布宣誓仪式结束等。在上述程序中,声音、姿态和誓词是预备党员入党宣誓仪式中的三个重要符号,是预备党员对党表示忠诚的重要体现,构成了预备党员与仪式在场者共同的集体记忆。入党宣誓仪式中的声音符号主要体现为奏唱 国际歌 的声音、领誓人领誓和预备党员宣誓的声音。前者称为“器声”,

34、主要指通过乐器演奏或者电子设备播放发出的声音(有时也伴有仪式现场参与者的集体演唱,这种声音则属于“人声”);后者称为“人声”,主要由政治仪式的执行者和参与者念诵或唱诵时发出的声音 ,包括仪式主持人的声音、领誓人的声音、预备党员宣誓的声音等。尽管宣誓仪式中的“器声”和“人声”都是一种物理现象,具有某种“音乐特性”或“声学特性”,但是由于宣誓仪式独有的政治特性,仪式中的声音就具有了特殊的政治道德意义。奏唱 国际歌 的“器声”对于预备党员入党宣誓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就政治仪式声音而言,国际歌 的旋律具有摄人心魄的作用,当我们听到 国际歌 的旋律时,都会血脉偾张、肃然起敬,所有仪式的参与者都能感受到

35、国际歌 具有的政治和道德力量的神圣性和庄重性。在入党宣誓仪式的现场,工作人员通过控制 国际歌 播放的“音量”和“音效”来体现其作为仪式声音的力量,而仪式现场的所有参与者会不由自主地齐声高唱 国际歌,其节奏和音量构成了一种独立的政治表意系统,从而营造出独一无二的政治仪式效果。音乐可能是所有艺术类型中服务于政治功能的最佳形式,音乐旋律这种声音类型给人们在理解上带来了不确定性和开放性,因而为政治仪式中的情感控制提供了可能 。我们理解入党宣誓中的仪式音乐是从超越声学特性的意义上及其从属的特有政治文化结构中发现它的特殊政治意涵的。毫无疑问,国际歌 很好地体现了音乐的政治功能,鼓舞听众形成一种共同的群体政

36、治意识。“音乐失去了群体意识就失去了本身,音乐是为了人民同时也是由人民创作的。”预备党员不是被动地倾听着音乐,他们与入党宣誓仪式中全体仪式参与者共同奏唱 国际歌,是为了达到音乐的政治目的,它不仅引导着宣誓仪式的节奏,而且调节宣誓仪式的氛围,将预备党员和其他参与者带入一种特殊的政治情感体验中,为后续的正式宣誓提供了一种规制基础。在所有类型的音乐形式中,最难描述的是没有文字表达的音乐,这些音乐往往是非指称的、非写实的和非观念的,因此这种非文字表达的音乐不适合作为政治仪式的声音符号。然而,尽管描述音乐形式或者 年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期音乐表达内容的内在逻辑与政治理想的关系极其困难,但是并不能否

37、定这种关系的存在。事实上,研究者们试图努力突破政治隐喻来描述这种关系,政治仪式中的音乐与政治或者社会存在着表达、镜像、编码、融合、象征、预言和预测等种种关系 。国际歌 为行板,降大调,拍子,整个歌曲仅有一段旋律贯穿始终。悲壮的前奏过后,深沉的第一主题表现了革命志士的坚贞不屈;乐曲的中段旋律转为庄严、雄浑,曲调象征着革命前途的光明与希望;在歌曲的最后,乐曲的前奏经过自然再现,在气势宏大的高潮中结束,预示着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一定会实现。国际歌 自诞生以来就具有表达、象征、语言和预测等多种功能,而这些功能主要通过现场齐唱的歌词来体现。换言之,作为入党宣誓仪式使用的 国际歌 除了耳熟能详的旋律,还有激

38、动人心的歌词,这种书面的政治语言,通过演唱者的声音表达了其丰富的政治意义。从音乐的教化功能看,奏唱 国际歌 具体的礼乐场景包含多种要素,歌曲的奏唱和乐音的扩散实现了鼓舞人心、团结一致的政治效果。入党宣誓仪式的参与者在奏唱 国际歌 的过程中,仿佛看到了革命先辈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的场景,通过音乐“实现”了参与者与革命先辈的“交流”,激励着仪式的参与者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遗志,从而担负起建设国家的历史重任。对 国际歌 的理解涉及创作者、演奏者和传唱者三个主要的主体,从诠释学的角度而言,创作者和演奏者是歌曲意义的赋予者,而传唱者是歌曲意义的接受者。在入党宣誓仪式中,预备党员既是 国际歌 意义的接受

39、者,也是理解者和诠释者。国际歌 作为一种“音乐之声”是特定政治关系的反映,整个政治仪式的控制者、操演者和传唱者都是在这些声音的引导下开展行动。党的组织通过对 国际歌 特殊政治音乐属性的强调、维护、固化来体现党的权威性和合法性。我党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非常重视通过革命歌曲的传唱进行政治动员,唤醒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社会阶层的斗争意识。国际歌的歌词包含了无产阶级的革命理念,既是革命年代紧张的社会冲突关系的反映,也与广大受压迫、受剥削的民众自身的际遇相契合,从而让传唱者深刻地感悟到歌词中蕴含的无产阶级革命理想,进而激发大家参与革命斗争。例如,“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

40、苦的人!”这句歌词号召全世界劳苦大众觉醒和团结起来,是对 共产党宣言 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一战斗号召的响应。“要为真理而斗争”中的“真理”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它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中的“旧世界”指的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和一切剥削制度,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将“旧世界”无情地予以摧毁。国际歌 还回答了“谁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问题。“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这两段歌词揭示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群众

41、史观,被压迫、被奴役的无产阶级不能依靠任何人的恩赐,只有作坚决彻底的斗争才能争取自由和幸福,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史来看,国际歌 事实上起到了“党歌”的作用,也为广大党员在情感上所普遍接受。当然,在和平年代的入党宣誓仪式中奏唱 国际歌,不是简单地重复我们耳熟能详的革命旋律,而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唤起入党宣誓仪式的所有参与者尤其是预备党员对 国际歌 及其蕴含的革命理念的历史记忆,歌词所表达的政治意义已经超越了歌词本身,具有超越时代的象征意义,提醒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政治仪式中的“人声”将声音与语义有机地合为一体,入党宣誓仪式中全体在场者齐唱 国际歌、预备党员齐诵入党誓词,通过

42、整齐划一的“人声”将歌词和誓词表达的政治语义传递给所有在场者,造成强烈的听觉冲击和心灵冲击,从而建构关于党的积极的政治想象,激发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情感。五、宣誓:预备党员对党忠诚的庄严承诺“入党宣誓是一件很庄重的事,可以使人终生不忘。”但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并未规定严格规范的入党宣誓仪式。年月 日,中共中央颁布的 中央通告第五十三号 介绍新党员之变通办法,各团体中党团的组织与任务 规定:惟新生入学时必须经过入学仪式,并立即编入某一支部 。此处的“新生”即新党员,“入学仪式”即入党仪式,这一规定虽然强调了入党仪式但并未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必须”一词突出了党在创立初期对新党员入党时的严

43、格要求。论入党宣誓的政治忠诚意涵预备党员入党宣誓是一个连贯的、系统的完整过程,而非割裂的、碎片化的、孤立的环节。入党宣誓仪式中除了声音符号和姿态符号,更离不开语言符号。在某种意义上,入党宣誓仪式中的语言比仪式声音更能直接而准确地表达政治意义。入党宣誓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它们都是政治仪式的重要表达工具,也是政治得以存在和延续的必要条件。在此意义上,宣誓就是以语言为符号形式的一种政治活动,离开了语言就无所谓宣誓,只不过这些政治语言即誓词是政治精英经过精心选择的“政治术语”“政治词汇”“政治口号”“政治命题”等,用来表达某种政治理念、政治信仰、政治原则和政治规范,试图让人们信奉并服从。因此

44、,预备党员宣誓时的誓词具有强烈的政治属性,他们通过这些语言感受到党的政治权威。领誓人严肃而充满感染力的声音将所有参与者带入一种体现党的神圣和庄严的政治空间,领誓人大声领诵的入党誓词激发了参与者对党的政治忠诚情感。而预备党员作为宣誓人,跟随领誓人逐句朗诵入党誓词,直到最后喊出宣誓人的名字。宣誓人在宣读誓词的过程中既会产生神圣感和庄严感,同时也会唤起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当宣誓人大声地说出自己姓名的那一刻,又会唤起一种对党和党的组织的庄重的政治承诺和效忠义务。这一过程既会构成宣誓人将来的个人记忆,也会构成宣誓仪式参与者的集体记忆,因为宣誓仪式参与者都是宣誓人的见证者。同时,这种贯穿入党宣誓仪式过程

45、的政治仪式声音也将党章的基本规范带入了仪式之中,这种仪式声音既是预备党员和仪式的参与者在同一政治空间中理解政党纲领和政治理念的重要纽带,也是预备党员履行党章规定的政治义务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入党宣誓仪式中,国际歌 的歌词、入党誓词、主持人的致辞、预备党员代表的发言等语言符号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感知和交互作用对仪式参与者尤其对预备党员产生影响,从而达到对党忠诚的教育效果。预备党员入党宣誓是对党忠诚的一种庄严承诺。与革命年代不同,预备党员在和平年代的宣誓通常都是公开进行的,意味着入党宣誓是预备党员对党的一种公开的承诺,仪式的所有参与者都是誓言的见证者。这种承诺既是一种政治承诺,也是一种道德承诺。首先

46、,入党宣誓具有强烈的政治属性,这种承诺与预备党员特定的政治资格和政治身份密切相关,是预备党员自愿做出的政治承诺,只要未被开除党籍或者自动退党,这种承诺就一直有效,需要党员一辈子践诺。因此,预备党员从入党宣誓的那一刻开始,就意味着终生承诺要积极执行党章的规定和要求,履行党员的义务和承担党员的责任,这种政治承诺本身就具有强制性和义务性。其次,预备党员入党宣誓做出的承诺具有神圣性,它建立在预备党员的责任和担当的基础之上,因而入党宣誓也是一种道德承诺。“承诺是以荣誉为代价的,越沉重、越神圣的承诺越关系到自己的命运与声誉。”这种承诺是神圣的、沉甸甸的,信守承诺、践行承诺、兑现承诺常常充满着艰难,因此党员

47、要抵制住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的各种诱惑,甚至需要牺牲乃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承诺的关键在于行动,在于践诺,而不只体现在公开承诺的内容和形式上。倘若言而无信,承诺就失去了意义,不仅会丧失党员干部个人的信誉,而且将严重损害党的形象。预备党员既然面对神圣的党旗做出了庄严的承诺,就要信守诺言,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去认真践行承诺,以实际行动落实入党宣誓时的承诺。然而,这种承诺又是预备党员的一种自我允诺,它需要预备党员严格的自律与约束,它常常面临着各种现实的困难和挑战,而这也是考验党员对党忠诚与否的关键所在。六、誓词:预备党员对党忠诚的核心话语入党宣誓中的誓词作为一种特定的政治语言,是预备党员对党表达忠诚

48、的重要媒介,誓词的内涵与意义是党章第六条最为核心的部分。显然,入党宣誓中的誓词并不只是一种简单的政治语言表达,而是意味着一种特定政治关系的确立,意味着预备党员与党建立了一种“契约”,也意味着预备党员对党忠诚的情感表达。信仰是宣誓的前提,没有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和对党的纲领和宗旨的认同,任何誓言都没有意义。而且,入党宣誓是预备党员以公开的形式宣读誓词,仪式的参与者都是宣誓的见证者。预备党员对誓词的信守,意味着我们按照某种起誓的秩序行动。在起誓的那一刻,誓词的神圣性和警示性同时呈现在仪式之中,尤其对预备党员具有特殊的政治伦理意义。誓词的宣读,表征着预备党员政治身份的公开确立,与这种身份相关的政治义务也

49、随之产生。诚如前述,在党的十二大将入党誓词写入党章之前,新党员入党誓词的内容并未统一。我们仔细考察 年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期党在诞生初期出现的入党誓词,可以看出党对党员的严格要求,也体现了党员对党的忠诚,这与我党在不同时期提出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有关。早期的党章并没有涉及入党誓词的条款,最早的入党誓词的文献记载集中于 年间 ,这一时期入党誓词关于政治忠诚的核心话语是“永不叛党”,这对之后各个时期的入党誓词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党成立初期,各地的入党誓词并不一致。例如,年,邓颖超的入党誓词为“我一定遵守党章,服从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不惜流血牺牲,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年,王首道的入党誓词

50、为“服从纪律,牺牲个人;努力革命,阶级斗争;严守机密,永不叛党”。年,夏征农的入党誓词为“永远跟党,永不叛变,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王树声 年入党的宣誓内容为“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服从党的纪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严守秘密,誓不叛党”。年 月,毛泽东在酃县水口村叶家祠堂为六名新进党员主持了入党仪式,誓词为“牺牲个人,阶级斗争,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年,贺页朵的入党誓词为“牺牲个人,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服从党纪,永不叛党”。比较上述几种誓词,服从纪律、保守秘密、永不叛党是共同的话语,只是表述略有不同。换言之,入党誓词并非某一个基层组织或党的领袖随意撰写的,而是根据党章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