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孟姜女传说百年研究:流变回眸与未来展望.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78283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7.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孟姜女传说百年研究:流变回眸与未来展望.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孟姜女传说百年研究:流变回眸与未来展望.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孟姜女传说百年研究:流变回眸与未来展望.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孟姜女传说百年研究:流变回眸与未来展望肖志鹏摘要:2 0 世纪2 0 年代,顾颉刚开启了孟姜女传说研究,创设了“历史地理”的研究方法,证实了孟姜女传说的研究价值,此后孟姜女传说研究受到广泛关注,研究视角更加多元,研究成果更加丰富。同时,已有研究存在文化内涵重复解读等问题,表现为未能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结合起来探讨,导致文化本质解读不够,缺乏更多有力、新颖的见解。此外,传说的中外比较、族群视角、故事角色功能分析、原型理论、表演理论的运用、传说对作家文学的影响等在现有研究中还显得比较薄弱。未来可以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国际文化交流、文化资源转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四个方面的路径进行研究。关键词

2、:传说研究;孟姜女传说;学术史中图分类号:12 0 7.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 0 3-6 6 44(2 0 2 3)0 3-0 19 3-16作者肖志鹏,男,汉族,江西省泰和县人,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博士生(湖北武汉430 0 7 9)。孟姜女传说人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流布范围广泛,民间根基厚实,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文化资源。根据孟姜女传说创作的文学艺术作品数量众多且题材丰富,除了常见的小说、歌谣、诗歌、宝卷等民间文艺作品外,很多文人根据孟姜女传说的题材进行了文艺创作。19 2 4年,顾额刚在歌谣周刊上发表了孟姜女故事的转变,在学界引起了较大影响,

3、刘复等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这是两千五百年来最有价值的一篇文章。此后近百年的研究演进中,“孟姜女人物原型”“孟姜女故事主题意义”“孟姜女故事研究范式”等成为讨论焦点,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科学术社团主题学术活动项目“民俗文化资源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2 0 STA024)阶段性成果。:193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一、发展脉络论辩:孟姜女传说研究何以生发孟姜女传说是中国传说研究史上最重要的专题之一,也是民间文学研究史上最大的亮点之一,在确立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新范式上具有多方面的开创意义和典范价值。传说的起源与流变是孟姜女传说研

4、究的首个论辩焦点。此后,故事真实性与人物原型渐次成为争论热点。(一)起源与流变之辩孟姜女传说专题研究是在顾颉刚的倡导下进行的,顾颉刚在通志乐略读到琴操的一段话,分析了孟姜女故事由经传中的数十言演变成了稗官的万千言,后来在阅读姚际恒的诗经通论后,得知“孟姜”是齐国对美而贤的女子的统称,据此受到启发,对孟姜女故事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研究古史是顾颉刚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他开展孟姜女故事研究的初衷是希望用民俗学的方法去印证古史材料,将传说与历史的关系进行区分进而加以讨论,以便更好地厘清传说与历史的范畴。顾颉刚在进行孟姜女故事研究的时候是从资料学起步的,通过纷繁的资料整理去探讨孟姜女传说的源头。孟姜女

5、故事研究与孟姜女传说研究存在着名称使用上的不同,这是由于当时民间文学体裁和范式的研究不成熟,对于故事和传说名称的使用没有明确的定义和区分,彼时“传说”之名还未广为人知。顾刚等学者也未能清晰地判断他们从事的研究对于民间文学体裁发展的重要意义,故在当时更多使用的是“孟姜女故事研究”而非“孟姜女传说研究”。2 0 世纪2 0 年代以来,顾颉刚使用了历史地理研究方法,开创了现代孟姜女传说研究的序幕,主要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系统对孟姜女故事进行分析。纵向系统上,主要从时间上对孟姜女故事起源流变进行分析。孟姜女故事源于春秋时期的左传,而左转是我国早期的一部编年纪事体历史著作,其中记录了杞梁(春秋时期齐国大夫)

6、之妻郊吊的故事,中间历经变化,故事的情节也发生变异。在战国时,因孟姜女的哭夫而变了国俗,齐国唱她的哭调的风气很盛行;在西汉时,孟姜女故事中心以悲歌为主;到了西汉的后期,故事中心由悲歌变成了崩城。关于孟姜女哭崩城的说法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说法,最后到秦朝时哭崩的城变为长城,长城便是悲哀所集中194孟姜女传说百年研究:流变回眸与未来展望的中心,东汉初年在王充论衡里说的是杞城,三国时,曹植在黄初六年令和精微篇两篇文章中说的是哭崩梁山,后魏郦道元水经注里是莒城。各朝代关于孟姜女故事的情节变化主要体现在哭城的变化上,揭示了历代历史文化中心的迁移、历代的时势和风俗为故事情节添砖加瓦、民众的情感和想象力的变化

7、等特点。横向系统上,主要是从地域角度来探讨孟姜女故事的流传区域。孟姜女故事几乎在中国各地流传。除了个别地区未能发现相关材料外,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西省、陕西省、湖北省、湖南省和云南省都有孟姜女故事的流传。通过分析,发现孟姜女故事从山海关向四周扩散传播,在其他地方形成多个新的传播中心,比如山东省和湖南省等,其中山海关成为孟姜女故事传播最广的“根据地”。顾颉刚为了发动更多的学者参与到孟姜女故事的研究,在歌谣周刊上专门开设了16 期孟姜女专号的研究专栏,鼓励学者们投稿参与,这一时期的孟姜女传说研究在中国传说研究史的起步阶段是重要标志之一。顾颉刚时期的孟姜女故事研究通过纷杂的文献记载和各

8、地的各种传说界定了作为存在意义上的“孟姜女故事”,并清理(建立)这个故事自古以来一脉相承的演变轨迹,将人们熟悉的传说故事置于历史发展的脉络中,勾勒了它历经的各个变化阶段,并对其由来做了一个初步的交代。(二)故事真实性与人物原型之辩在顾颉刚的带动下,孟姜女故事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在研究理念上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过去人们是用故事的眼光看待故事,现在不是这样,而是用时事的眼光看待故事,据此在他们看来故事的人物不是虚构的。顾颉刚的孟姜女故事研究主要是在故事起源和流变方面对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他学者纷纷参与到孟姜女故事研究的行列,钟敬文接续了顾颉刚的研究,但是又开辟了新的研究空间和方向。孟姜女送寒衣

9、一事据说是孟姜女(即范喜良夫人)的不幸故事。根据相关研究,故事发生在秦朝,孟姜女在寻夫的过程中得知丈夫去世,便大哭起来,她的诚意感动了天地,上天命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 8 4年,第6 7 页。:195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五雷从天而下最终城墙崩裂,孟姜女因此得到丈夫的尸骸。有的学者对孟姜女传说的变迁和所谓的“伪造”问题、秦始皇功过以及民间传说的历史真实性进行了分析,强调孟姜女传说是我国著名的传说,在我国传说学上乃至于世界传说学上都是值得重视的,孟姜女故事具有真实性,变迁原因是受到当时社会环境变化以及民众思想情感想象力的影响,但主体的故

10、事情节是不变的。在探讨孟姜女的原型时,学者们认为孟姜女人物原型是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杞梁之妻,由于杞梁妻是一个善哭的妇女形象,因而被“下层”文学(民间文学)所运用,后来影响到“上层”文学(所谓“高雅文学”),后者引用了杞梁妻善哭的妇女形象。孟姜女故事的母题文本搜集整理最典型的来源是江西省广昌县孟戏中孟姜女民间故事,其母题变化体现了民间话语权的增强。其实,关于孟姜女故事的人物原型,还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有认为是从葫芦中出生的,牵涉到邻里两家“孟家”“姜家”,因而得名“孟姜女”;还有的人认为是从南瓜中形成的(孟家种的瓜的藤爬墙到了隔壁姜家,从中孕育了一个皮肤皙白的女孩,因而取名“孟姜女”),从这些说法中

11、可以看出孟姜女不是一般的女子而是仙女。在杞梁妻与孟姜女故事的区别上,大多数学者认为两者是一致的,但也有学者认为它们是不同的故事,根据对搜集的文本进行分析,发现两者相同之处在于“中无夫、下无子”,不同之处在于前无父而后者有父。在记录孟姜女故事流传的过程中,文人们把杞梁妻的故事强加在孟姜女故事的头上,存在不少错误。孟姜女可能是个真实人物,也可能确实存在“孟姜女哭长城”一事,但在其传说的传播过程中民众增加了自己的表述,事实和想象因此合在一起,以至于后来很难辨别所谓的真假。鉴于民间故事或传说根植于百姓,是民间智慧的体现,其叙事反映了地方特色、时代特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

12、8 4年,第17 3页。钟敬文:为孟姜女冤案平反一一批驳“四人帮”追随者的缪论,民间文学19 7 9 年第7期。刘高远:文学生长与历史积淀一一孟姜女故事演变的5个节点,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 0 0 7 年第5期。4曾嵘、朱高亭:“孟姜女故事”母题流变的实例分析,民间文化论坛2 0 0 6 年第3期。丁玲:孟姜女)故事的原型批评,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 9 3年第2 期。屈文煜:两个故事,两种命运(社会科学版)19 9 2 年第1期。:196一一杞梁妻故事与孟姜女故事比较研究,宁夏大学学报孟姜女传说百年研究:流变回眸与未来展望征和民众需求,处于动态而非静态状态,因此没有必要过分为所谓的“真”“

13、假”所烦恼,我们要关心的是孟姜女故事或传说的流变具有何种社会意义和文学意义。二、三次转向:孟姜女传说研究如何深化孟姜女传说研究绝非孤立静止的。纵观孟姜女传说,其流传区域是由一个中心向外辐射的,之后在其他地域形成新传播中心进行流传,在流传的过程中与地方的神话故事传说形成交融,构成当地的文化特色,对于当前孟姜女传说研究范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形成了行政话语体系(地方政府)、学术话语体系(学术共同体)和民间话语体系(地方文化持有人)共同阐释孟姜女传说的格局,经历了由个体研究向整体研究、由文本研究向文化研究以及对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范式反思的三次转向。(一)由个体研究向整体研究转向过去学者们主要针对孟姜

14、女传说进行个体研究,很少对四大传说进行整体研究。20世纪50 年代,罗永麟提出了“四大传说”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为讲述中国民间传说树立了标杆,也为孟姜女传说的研究开拓了新的视野。自从学界将孟姜女传说认定为四大传说之一以来,有学者从四大传说的整体来进行研究,对于过去单一从孟姜女传说个体研究来说是研究领域的拓宽。进人2 1世纪,四大传说的整体研究备受关注。四大传说之间存在相互关系,主要体现在情节的动力均来自女主人公,伦理取向与正统观念相悖,传说的结尾均有一抹亮色,人物的身份对应工农商,故事时间覆盖春夏秋冬。四大传说的“人”之主旨及其悲剧结局与传统婚姻观念,反映了四大传说悲剧意识的特色与意义,特别

15、是四大传说在民族地区的流传和影响,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意义上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四大传说的主人公均为女性,反映了封建社会女性意识的觉醒。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女性受到各种不公正的待遇,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不少女性勇敢地站出来同封建社会作斗争。四大传说的女主人公是典型的代表,勇敢地刘红:民间四大传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0 14年,第335页。傅修延:互文的魅力:四大民间传说新释,江西社会科学2 0 14年第4期。:197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去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婚姻幸福,从她们身上可以反映出中华传统的女性之美,对于当代性别平等问题研究产生了积极的深远影响。

16、四大传说的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荡气回肠,对于观赏者而言,故事情节经历了期待、缓和、冲突、斗争、失败等阶段,故事的结局以悲剧而告终,整个观赏的心情也经历了从轻松到紧张、伤感的状态,整个故事情节扣人心弦,结局确实令人腕叹息。虽然四大传说的整个故事情节波澜起伏,结局令人悲哀,但这些传说中的四个女主人公并非爱情和婚姻悲剧的代表,更重要的是反映了这些爱情传说中的女主人公的勤劳智慧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她们是女性美丽形象的缩影。从延伸意义来讲,四大传说不单单只是反映出女主人公的形象,它们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向往的心情。孟姜女传说在传播的过程中,因时代和民众情感的变化,在流传中发生

17、了不同程度的变异,出现了不同的流传版本。但是不管如何变异,孟姜女传说的核心情节和主人公的形象是保持不变的,也改变不了民众对于孟姜女传说的喜爱。民间文化层面的流传长久不衰,也为学者们更好地从四大传说的整体角度出发对孟姜女传说进行研究与分析从而得出新的结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由文本研究向文化研究转向孟姜女传说研究起初是从文本研究开始,以顾颉刚为首的学者是典型代表。从资料学的意义上搜集孟姜女故事的文本进行研究与分析,对孟姜女传说的研究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顾额刚广泛搜集各朝代关于孟姜女传说的相关资料,包括宝卷、小说、诗歌和图画等,通过这些材料对孟姜女传说的历史以及传播进行脉络上的分析和判断,

18、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研究成果,为后续孟姜女传说的深人研究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顾颉刚的孟姜女传说研究开创了历史地理研究方法,实现了传说类文学文本的研究目的,但是在孟姜女传说的研究方面他的历史地理研究方法存在局限性。在搜集资料的时候,有些材料只是偶尔的文字记载,在孟姜女传说地域搜集资料的时候有程安霞:四大爱情传说的魅力一一叙事结构分析,齐鲁艺苑2 0 0 9 年第6 期。向天华:中国四大爱情传说中的女性形象符号,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0 9 年第2 期。198孟姜女传说百年研究:流变回眸与未来展望好几个省的相关资料是没有搜集到的,比如四川省、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等,这样就很难完整和清楚

19、地梳理孟姜女传说的历史脉络与其在各地传播的实际情况。孟姜女文本研究在过去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随着时代发展以及研究手段的多元化,孟姜女传说的文本研究很难满足当前的时代需求,文本研究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局限性。孟姜女传说在不同的语境下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内涵不一样,单从文本上很难看出孟姜女传说在不同语境下的表现,而孟姜女传说在流传发展过程中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如果按照过去传统的研究方法,很难在研究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孟姜女传说流传到各地,经过多年与地域文化的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孟姜女传说的地域文化,此时文化研究方法介人迫在眉睫。对孟姜女传说文化内涵以及意义的解读取得的新进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孟姜女传说在过

20、去是作为历史文献的文化进行研究,现在孟姜女传说不仅仅是历史文献中的文化,而是在老百姓生活中传承的文化,孟姜女传说作为民间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与实际生活需要是紧密相连的,不能把它孤立地看待。孟姜女传说在地域传播的过程中出现了“在地化”的过程,这样的“在地化”是孟姜女传说与地方民间文化交融的结果,在交融的过程中呈现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孟姜女传说文化。比如,在山东省淄博市淄河镇,孟姜女传说是“在地化”的典范,淄河镇孟姜女传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受到了重点保护。当地村民以孟姜女传说引以为荣,大多数人能讲述有关孟姜女传说的内容,能够突出故事情节。这些情节与淄河镇当地的历史文化特征密切相关,

21、因而在口头传承的过程中形成了地方文化传播圈,一代一代地传承和发展形成了具有淄河镇孟姜女传说传承体系。孟姜女传说与丰富的地方或村落文化相结合,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强烈的地方印记。孟姜女传说对传承中华文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是一部实实在在的口述传播历史。其研究内施爱东:顾颉刚故事学范式回顾与检讨一一以“孟姜女故事研究”为中心,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0 8 年第2 期。刘魁立、刘铁梁、赵世瑜等:孟姜女传说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民俗研究2 0 0 9 年第3期。毕雪飞:民间传说的文化解读:淄河语境中的孟姜女传说,民俗研究2 0 0 9 年第3期。刁统菊、郭海红:孟姜女传说“在地化”后的传

22、承特征分析一一以山东淄河镇的孟姜女传说为例,民俗研究2 0 0 9 年第4期。肖唐金、肖志鹏:口述史研究及其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应用,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2 1年第2 期。199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容翔实,展现了较好的民族文化的研究价值。(三)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范式反思转向顾颉刚的孟姜女故事研究范式具有开创性意义和价值,得到了广大学者的支持和肯定,对于后续孟姜女故事研究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关于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范式的反思,学者们从他的研究方法以及对整个学科的贡献进行了评价,有的学者谈到顾颉刚对于孟姜女故事的本质有明确的认识,认为孟姜女

23、故事没有固定体裁,而且处于不断变化之中,除了表达民众思想情感外,还受到士大夫主流观念侵蚀,文人对于孟姜女故事的理解和认知对于孟姜女故事脉络的研究和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还有学者认为顾颉刚的历史演进法存在比较明显的局限性,孟姜女故事未必是从杞梁妻故事单线发展出来的,在当时异文繁多、关系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很难把孟姜女故事清晰的发展脉络和流传方向梳理清楚。有学者对顾颉刚研究方法对学科的贡献进行了评价,认为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所采用的历史地理法来源于西方实用主义的理念,将中国文献资料学意义搜集与西方的观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孟姜女故事当作独立的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通过对资料文本中记录的故事与民间流传的故事

24、进行区分和结合找到了故事事实和真相,从学科的角度来看,孟姜女故事研究对中国民间文学新范式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标志意义。受时代和材料搜集等各方面影响,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范式有不足之处,但是他严谨认真、孜孜不倦、踏踏实实的研究态度为推动孟姜女故事研究发展成果的转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三、多重论证:孟姜女传说研究走向何方随着研究手段的不断更新以及研究视野和范围的不断扩大,2 0 世纪8 0 年代民间肖唐金、肖志鹏:国外口述史研究的范式、方法、应用与中国口述史研究的耦合,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2 2 年第3期。陈泳超:顾刚关于孟姜女故事研究的方法论解析,民族艺术2 0 0 0 年第1期。

25、施爱东:顾颉刚故事学范式回顾与检讨一一以“孟姜女故事研究”为中心,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0 8 年第2 期。户晓辉:论顾颉刚研究孟姜女故事的科学方法,民族艺术2 0 0 3年第4期。200孟姜女传说百年研究:流变回眸与未来展望文学“三大集成”的搜集整理工作已经将大量孟姜女传说的异文进行了采集,研究资料越来越充足,研究范式越来越完善,出现了以文化学追根、民俗学实践、人类学考察等多学科联动,为孟姜女传说流变回眸提供了翔实论证,孟姜女传说的研究逐渐转移到对当下的关注和对未来的思考。(一)注重从艺术角度进行考察孟姜女传说经过广泛传播得到了人民大众的认可。为了更好地将孟姜女传说传承发展下

26、去,很多民间艺术的创作者会根据孟姜女传说的内容进行艺术创作,满足人民群众对孟姜女传说艺术创作的需求,为传说的内容增添了许多活力。在“孟姜女传说”和“哭调”的影响下,文人根据故事的情节以及百姓的需要,编制出了有关孟姜女的民歌,于是产生了有关孟姜女调的民歌。孟姜女歌系的发源中心在江浙地区,在分布区域上北方多于南方,东部多于西部这个歌系分布都有一定的地理特点,共同反映了群众对女性遭遇不满以及对整个社会黑暗的控诉。“孟姜女调”的广泛流传对于民间音乐体裁的丰富以及汉族民歌风格特点的影响产生了较深的影响。通过对比南北方“孟姜女调”的音乐特点,可以看出“孟姜女调”以人民思想感情的表达、口头创作、口头传唱以及

27、各地的民俗活动为主要传播途径。通过歌词内容的改变、曲式结构的变化、调式的改变、乐句的扩充与紧缩、不同音乐材料的拼接组合等方法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变体,这也正是我国传统音乐中固有的特性。民歌“孟姜女调”的流变因素有很多,包括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以及民众的思想和情感等有关因素。民歌“孟姜女调”展现出了民间音乐的多元表达形式,丰富了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孟姜女调”的变异主要体现在旋律、结构、节奏板眼、过门和间奏、宫调和板式的变异。“孟姜女调”为民众最受欢迎的民间音乐的形式,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在民众当中具有巨大的感染力,能够唤起大众的情感共鸣,对于民间音乐的流翟纯璐:孟

28、姜女音乐是怎样形成的,管子学刊2 0 0 6 年第4期。方芸、蔡际洲:孟姜女歌系的地理分布,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 0 0 8 年第2 期。趙芪:“孟姜女调”的流传及其艺术影响,艺术百家2 0 0 3年第4期。王一童:浅析“孟姜女调”中的南北方音乐特征,黄河之声2 0 2 1年第8 期。吴璨:民歌“孟姜女调”的流变及影响,大众文艺2 0 2 0 年第13期。:201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传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民族文化遗产。(二)注重从地域角度进行考察孟姜女传说在不同的地域流传,与地方风物和文化结合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孟姜女传说文化,地域性的特征体现得比较明显。孟姜

29、女传说与地方风物结合在一起,落实在名胜古迹之中,以地方传说的形式展示给听众,对读者来讲具有可信性,因而孟姜女传说具有鲜明的地方特征。据此,孟姜女传说的地域性角度考察显得尤为重要。不同地域的孟姜女传说背后所体现出来的地域文化特征是不同的,孟姜女传说地域性特征在江南地区、两湖地区体现得十分明显且不同。孟姜女传说之所以能够在江南落根,与江南地区高水平的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同时与孟姜女夫妇是江南人氏这一背景有关。湖北是古楚国的中心,是战国七雄中军队和人口最多的地方,当时楚国和秦国之间关系紧张,秦始皇暴政统治使得楚国对秦国有很深的恩怨,所以孟姜女传说在当时的楚国受到欢迎并流传至今。在湖南,孟姜女

30、传说在流传的过程受到了楚地巫文化的影响,在此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迎请雄神的民俗活动,具有浓厚地方色彩;上古被风俗与孟姜女故事密切相关,孟姜女在当地百姓心中是司雒之神,湘西地区著名的雒戏孟姜女足以体现这一点,将求子和择偶等习俗融入当地的雒戏仪式中,祈求有好运。(三)注重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进行考察孟姜女传说一直以来备受老百姓的喜爱,政府层面、学者层面和民众层面都非常重视孟姜女传说的文化资源保护,孟姜女传说作为讲好中国故事重要的文化资源被列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分别于2 0 0 6 年、2 0 0 8 年、2 0 11年和2 0 14年获得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和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31、遗产,申报地分别为山东省淄易人:长篇叙事吴歌春调孟姜女,中国音乐19 8 9 年第2 期。窦昌荣、周仲光:孟姜女传说风物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 8 9 年第1期。吕洪年:孟姜女故事在江南落根的社会原因,电大教学19 9 5年第1期。黄永林:孟姜女传说在湖北,江汉论坛19 8 6 年第10 期。杜平:湖南孟姜女传说的特征,民间文学论坛19 8 5年第5期。202孟姜女传说百年研究:流变回眸与未来展望博市、河北省秦皇岛市、湖南省津市和山东省莱芜市(今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可见在国家和民众层面对孟姜女传说的重视程度很高,也表明该传说具有地域分布广泛、民间根基深厚的特点。孟姜女传说

32、是重要的口头传统文化资源,应该加强该传说的口头传统以及文化空间研究,尤其要加强对青少年群体传播的研究,这样才能在实施和保护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总体而言,孟姜女传说的民间口头讲述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有讲述者也有听众,两者缺一不可,这对于孟姜女传说遗产的传承发展是不容忽视的。孟姜女传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在遗产的建档保护中存在档案资料分散和专业人员技能不足等问题,需要从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提高公众的建档保护意识的角度来解决孟姜女传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问题。孟姜女传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秉持文化空间的概念,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在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

33、同时适当发展遗产旅游。孟姜女传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应该局限于理论的维度和单向度的社会评价,应结合社会语境的角度,探讨如何建立有关孟姜女传说的文化产业发展,如何建立、发展、完善当地传说的文化产业体系。四、四条研究路径:孟姜女传说研究的未来展望孟姜女传说研究历经百年,研究成果丰富,但还存在不少问题,至少以下两点是值得关注的。其一,研究视野还不够开阔,没有将中华民族历史与孟姜女传说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对传说最本质的特征解读不够。中国历史上有四大传说,涉及不同时代、地乌丙安:孟姜女传说口头遗产及其文化空间一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孟姜女传说评述,民俗研究2 0 0 9 年第3期。倪金艳:讲述者的口头表

34、演一一论孟姜女传说的共时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 0 2 2 年第2 期。王红蕾: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研究一一以孟姜女传说为例,兰台内外2021年第33期。袁帅:论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一以“孟姜女传说”为例,陈华文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 0 2 1年,第6 0 一7 5页。张士闪:从故事到事件一一围绕山东淄博市淄河镇孟姜女故事产业开发的讨论,民族艺术2 0 0 9 年第4期。203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域,但无一不传递了共同的历史和人文内涵,如情感、心灵、自然、社会。Harrison主张将“自然遗产”和“

35、文化遗产”放在一起进行考究,既保留差异性又重视共性,文化遗产应视为“人类世纪(anthropocene)的共同财富。这一观点对于我们发现孟姜女传说研究的不足以及如何改进相关研究具有建设性作用。其二,对传说内涵与意义的探讨重复较多,尚缺乏更多有力、新颖的见解,传说的中外比较、族群视角、故事角色功能分析以及原型理论、表演理论的运用、传说对作家文学的影响等在现有研究中还显得比较薄弱。孟姜女传说所涉及的社会、人文和文学意义可借鉴中外传说的理论进行解读,这对于构建“国际话语”或“对外话语”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可丰富研究视角和意义。孟姜女传说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故事就像一个等待开掘的富矿,还有更广阔的研究空间

36、和视角,主要可以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国际文化交流、文化资源转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四个方面的路径进行研究,这样的研究思路无疑开启了新的研究方向。(一)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影响研究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孟姜女传说在流传的过程中对各民族地区的交往交流交融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民族地区尤其如此。有学者认为,孟姜女传说在民族地区的传播不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把孟姜女传说融人当地民族文化特色之中,使之成为具有民族文化土壤特质的民间传说。孟姜女传说在民族地区的变异主要体现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上。孟姜女传说在民族地区的流传和变异是民族文化交流的结果,形成了独有的文化价值观。尽管学者们对孟姜女传说在

37、部分民族地区流传的情况进行了讨论,但是比较零散且不系统,很多只是针对几个民族传播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没有针对孟姜女传说在全国少数民族地区传播情况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通过对孟姜女传说在民族地区传播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可以发现孟姜女传说在各个民族 R o d n e y H a r r i s o n,Be y o n d Na t u r a l a n d Cu l t u r a l H e r i t a g e:T o w a r d a n O n t o l o g i c a l Po l i t i c s o fHeritage in the Age of Anthropoc

38、ene,Journal of Heritage and Society,vol.8,no.1,2015.覃敏笑:汉、壮、侗民族孟姜女故事比较探析,贵州民族研究19 8 9 年第4期。过伟:孟姜女故事在少数民族中的变异,民间文学论坛19 8 6 年第6 期。过伟:孟姜女传说在壮、侗、毛南、么佬族中的流传和变异,民族文学研究19 8 3年第1期。204孟姜女传说百年研究:流变回眸与未来展望地区流传的真实情况。孟姜女传说在民族地区的流传可视为中华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二)对国际文化交流的影响研究孟姜女传说也在国外流传,这对国际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界认为四大传说在东北亚横向和纵向传播的

39、影响是很深远的,丰富了各国的文化娱乐生活,对于各国民间信仰体系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为文学创作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素材。在朝鲜的汉诗中存在孟姜女传说的文本记录,孟姜女传说对朝鲜社会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孟姜女在朝鲜不仅获得了最高的荣誉,而且作为榜样得到了朝鲜女性的称赞,可见该传说在朝鲜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资源,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尽管学者们对于孟姜女传说在国外流传情况进行了讨论,但没有对孟姜女传说在国外传播的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通过对国外孟姜女传说研究的资料系统收集、整理和分析,可以发现孟姜女传说在国外流传的真实情况以及流传的方向和范围。此外,国内一些外文网站以及国际发行的图书、期刊对孟姜女传说的传播

40、也属国际传播的范畴,值得研究。比如,“三湘四水相约湖南”(Welcome ToCharming Hunan)就有孟姜女传说的英文介绍,图文并茂,指出孟姜女传说在2 0 0 6 年就人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研究孟姜女传说的国际传播可从传播渠道、传播主体、传播对象、读者反馈、译者(或作者)与读者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源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的调适等角度加以考虑,还可从叙事模式角度研究孟姜女这一形象的塑造及其中华民族女性特征。孟姜女传说是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如Lahdesmaki 所言,应在国际交流中发挥“遗产外交”(heritage diplom

41、acy)的作用,这对于加强民间交流,促进互惠互利的合作俞成云:中国古代四大传说在东北亚的传播和影响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4 年。王国彪:朝鲜汉诗中的孟姜女传说,民族文学研究2 0 0 9 年第2 期。La d y M e n g Ji a n g,h t t p:/w h h l y t.h u n a n.g o v.c n/w h h l y t/e n g l i s h/Cu l t u r e/Fo l k Cu l t u r e Cr a f t s/202205/t20220527_24654712.html,2022-05-27,2023-04-27.205

42、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和相互信任的对话具有重要的意义。(三)对文化资源的转化研究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文化资源之一,学者们基于“文化+”“旅游+”可探讨孟姜女传说文化资源的转化,孟姜女传说的口头文化遗产以及孟姜女传说在乡村文化旅游中的作用挖掘均可成为研究的聚焦点。在进一步拓展孟姜女传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资源转化研究方面,需结合广大群众需求去开发利用资料,深入挖掘资源转化的深层次问题。尤其是在数字化技术赋能的情况下,通过孟姜女传说资源转化的研究,可以发现其真正的价值体现,有利于将民间传说的理论意义转化为现实意义。未来我们要用好大数据实施孟姜女传说文化基因解码工程,

43、守正创新,激活孟姜女传说文化的发展活性。国外的一些研究在这方面可以给我们提供借鉴。Haselberger 和Krist主张活态遗产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具体来讲,就是将保护从“基于物质性”转移到“基于价值性”,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及“人文化自然互动”,通过运用新方法和优化已有方法引导社区参与。Seitsonen则主张通过“众筹外包”(crowdsourcing)的方式传承文化遗产,旨在促进公共参与。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孟姜女传说需活态传承,这当中离不开人民的参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学者的研究可为孟姜女传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中资源转化的研究提供借鉴。(四)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影

44、响的研究孟姜女传说蕴含的精神力量是不容忽视的,作为文化精髓,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孟姜女传说所蕴含的文化精神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保持了多层面的良好文化生态,它就像一部和谐有序的交 T u l i p La h d e s ma k i&Vi k t o r i j a L.A.Ce g i n s k a s,Co n c e p t u a l i s a t i o n o f H e r i t a g e D i p l o ma c y i nScholarshi

45、p,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vol.28,no.5,2022.M a r t i n a H a s e l b e r g e r&G a b r i e l a K r i s t,A p p l i e d Co n s e r v a t i o n Pr a c t i c e W i t h i n a Li v i n g H e r i t a g eSite,Journal of Studies in Conservation,vol.67,no.S1,2022.O u l a Se i t s o n e n,Cr

46、 o w d s o u r c i n g Cu l t u r a l H e r i t a g e:Pu b l i c Pa r t i c i p a t i o n a n d Co n f l i c t Le g a c y i nFinland,Journal of Community Archaeology&Heritage,vol.4,no.2,2017.206孟姜女传说百年研究:流变回眸与未来展望响乐,也像一幅唯美细腻的山水画,令人心驰神往。孟姜女传说不能只视为一个简单的悲剧故事,它所蕴含的文化精神是不可忽视的。学界普遍认为,孟姜女传说中的女性被视为封建礼制社会的牺牲

47、品,但是作为社会文明衡量的标尺,应将女性从栓楷中解放出来,赋予其平等的权利,女性对于自由平等的追求是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如何挖掘孟姜女传说中的民众文化,启迪民众的自我觉醒意识,在社会思潮与学术研究相互激荡下,民间和民众在新时代背景下可显示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孟姜女传说中所蕴含的精神是值得深入挖掘的。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如何通过挖掘孟姜女传说中的精神文化价值助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亦是地域文化当代价值钩沉的重要体现,具有重要意义。五、结语孟姜女传说的研究经历了百年风雨。学者们从历史、社会、民俗等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该传说的形成、影响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价值,可谓研究的深度

48、与广度、经度与维度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未来孟姜女传说的研究仍有较大的拓展空间,在理论创新、数字技术赋能、服务国家和社会需求、理论与实践结合、与国际研究范式接轨等方面可进一步发力,将孟姜女传说视为新时代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源,有助于彰显和续中华文化千年基因,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也有助于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责任编辑:张莹】【责任校对:胡晓东】王均霞:以女性为载体: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中的礼制抗争与人性追求,民俗研究2021 年第5 期。王雪:如何看待和处理“民众”顾颉刚的孟姜

49、女研究,民间文化论坛2 0 2 0 年第1 期。207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 期A Centennial Study of the Legend of Meng Jiangni:Retrospect of Research Paradigm Changesand Prospect of Future ResearchXIAO ZhipengAbstract:In the 1920s,Mr.Gu Jegang initiated the study of the legend of MengJiangn,creating a new research method of

50、 history-geography integra-tion,which confirmed the value of the study of this legend.Since then thestudy of the legend of Meng Jiangni has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fromscholars.The research paradigms have changed from a single historical-geographical research perspective to a diversified research pe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