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污染场地地下水中溶解性有机质组成特征及其自然衰减指示作用赵萌1,2,姜永海1,2,贾永锋1,2,廉新颖1,2,尚长健1,2,臧永歌1,2,冯帆1,2,3*1.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国家环境保护地下水污染模拟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3.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摘要溶解性有机质(DOM)影响着地下水中污染物的降解转化行为,其结构组成的变化可以反映外来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过程。以山东某污染场地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荧光光谱(EEM)、同步荧光光谱(SFS)和荧光区域体积积分法(FRI)分析研究区地下水 DOM 的组成及结构变化规律,并结合自然衰减能力评
2、估方法水文地球化学指标分析方法和微生物学分析方法探讨 DOM 光谱信息对地下水有机污染自然衰减效果的指示作用。结果表明:在地下水有机污染持续存在和长期的微生物作用下,地下水 DOM 中类腐殖质和类蛋白物质组分含量均增加,随着生物降解作用越来越强烈,DOM 中类蛋白物质占比逐渐升高。基于 FRI 分区理论,提出可用特定荧光分区相对含量比P(+)/P,即类蛋白物质与类腐殖质物质的相对含量比,作为快速判断地下水有机污染自然衰减生物作用效果的代替表征指标,P(+)/P越大,表明自然衰减中的生物降解作用越强。关键词地下水;溶解性有机质(DOM);荧光特征;自然衰减中图分类号:X523 文章编号:1674
3、-991X(2023)04-1586-09doi:10.12153/j.issn.1674-991X.20220813Characterizing the composition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in groundwater at apolluted site and its indicating significance fornatural attenuationZHAO Meng1,2,JIANG Yonghai1,2,JIA Yongfeng1,2,LIAN Xinying1,2,SHANG Changjian1,2,ZANG Yongge1,2
4、,FENG Fan1,2,3*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Criteria and Risk Assessment,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 Laboratory of Simulation and Control of Groundwater Pollution,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3.College of Wate
5、r Sciences,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Abstract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affects the degrad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pollutants ingroundwater,and the changes of DOM structural composition can reflect the mig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processof external pollutants.Taking groundwater from a polluted
6、 site in Shandong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ree-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EEM),synchronous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SFS)and fluorescenceregion volume integral method(FRI)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groundwater DOM.The role of DOM spectral informat
7、ion in indicating the natural attenuation effect of groundwater organic pollutionwas investigat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natural attenuation capacity assessment methods,i.e.hydrogeochemicalindex analysis method and microbiological analysis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 of both humus-li
8、keand protein-like substances in groundwater increased under the persistence of organic pollution in groundwater andlong-term microbial action,and the proportion of protein-like substances gradually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lystrong biodegradation.Based on FRI region theory,a substitute characte
9、rization index was proposed to quickly 收稿日期:2022-08-16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8062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07178)作者简介:赵萌(1997),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地下水污染与控制研究,*责任作者:冯帆(1994),女,博士,主要从事地下水污染与控制研究, Vol.13,No.4环境工程技术学报第 13 卷,第 4 期Jul.,2023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2023 年 7 月赵萌,姜永海,贾永锋,等.某污染场地地下水中溶解
10、性有机质组成特征及其自然衰减指示作用 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23,13(4):1586-1594.ZHAO M,JIANG Y H,JIA Y F,et al.Characterizing the composition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in groundwater at a polluted site and its indicatingsignificance for natural attenuation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2023,13(4):1586-1594.
11、assess the effect of the biodegradation in the natural attenuation of organic pollution in groundwater:the ratio ofrelative contents of specific fluorescence regions P(+)/P,that was,the ratio of the relative content of protein-like substances to humus-like substances.The larger the value of P(+)/P w
12、as,the stronger the biodegradation innatural attenuation was.Key wordsgroundwater;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fluorescence characteristics;natural attenuation 监 测 自 然 衰 减(monitored natural attenuation,MNA)是一种利用污染场地天然存在的修复能力来降低污染物浓度,减小污染物总量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方法,生物降解作用是其中的重要机制1-2。应用监测自然衰减技术的场地要制定一系列的监测计划以掌握场地污
13、染羽状态、降解进程和自然衰减能力等,然而目前自然衰减效果的主要评价方法如污染物浓度分析法、水文地球化学指标方法、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和微宇宙实验方法等,均不能快捷高效地识别出已发生的生物降解作用及其微生物活跃程度3。溶解性有机质(DOM)是地下水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有机化合物的复杂混合体,它作为碳循环中的重要有机组成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来源、形态及微生物代谢能力4,并且与水化学特征5-7及与以生物作用为主的自然衰减过程相关8-9。人类活动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下渗、再生水补给、农业灌溉等均会增加地下水中的 DOM 浓度,DOM 中类蛋白等小分子物质可以充当电子供体及微生物的能量来源
14、,从而提高微生物活性,增加微生物代谢能力;DOM 中类腐殖质物质中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醌类化合物可以促进微生物参与的降解有机物的过程10-11。因此,研究地下水中 DOM 的结构组成等特征,对阐明有机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降解转化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针对 DOM 结构组成和理化特征研究中,现代光谱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荧光光谱技术(EEM)可以直观地反映 DOM 的荧光信息,应用荧光区域体积积分法(FRI)可以确定 DOM 的结构和组成并对其进行半定量分析;红外光谱法(FTIR)可用于确定有机物分子的官能团结构;荧光技术可用于监测水生生态系统中的石化污染物,如对石油残留物浓度进行估算12,P
15、odgorski 等13证明了光学组合技术在评估地下水中石油衍生溶解有机物的自然衰减方面具有一定效用。笔者将污染羽中的生物降解作用及其微生物活跃程度与 DOM 表征相结合,以山东省某污染场地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 DOM 组成及结构的空间变化规律,研究 DOM 对地下水中有机污染自然衰减进程的指示能力,以期为地下水有机污染自然衰减的识别提供依据。1研究区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区研究场地为山东省某退役农药厂生产区,该厂已停产近 9 年,在产期间主要生产各类农药和氯碱产品,现生产区所有建筑已拆除。该场地位于山前冲积平原,其地形平坦,地表完整。区域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全年平均气
16、温为12.613.1,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630654 mm。场地调查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地层可划分为杂填土(01.8 m)、粉质黏土(1.86.8 m,10.614.2 m)、粉土(6.810.6 m)和泥质胶结碎石层(14.2 m 以下)。该场地浅层地下水为孔隙水,属于 Na-Ca-Cl型,其流向为东北至西南。由于前期调查中发现原备料仓库附近存在污染,故而于该备料仓库与厂房处沿地下水流场方向设置 4 个地下水监测井(图 1)。图 1 地下水流向及地下水监测井分布Fig.1 Groundwater flow direction and locations of thegroundwater we
17、lls 1.2样品采集与分析 1.2.1地下水样品采集与处理于 2021 年 10 月采集地下水样品。现场使用便携式多参数测定仪进行水样的常规物理化学指标测试,包括 pH、溶解氧(DO)浓度、溶解性总固体(TDS)和氧化还原电位(ORP)。水样经 0.45 m 的玻璃纤维滤膜过滤后置于 4 保存,待测。采用离第 4 期赵萌等:某污染场地地下水中溶解性有机质组成特征及其自然衰减指示作用 1587 子色谱仪(ICS 2000)测定水质常规离子 Na+、Ca2+、K+、Mg2+、Cl、SO4 2和 NO3 浓度;使用总有机碳分析仪测定地下水样品中总有机碳(TOC)浓度;使用EDTA 容量法测定总硬度
18、;使用高锰酸盐法测定耗氧量。依据 HJ 6392012水质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和 HJ 8942017水质 可萃取性石油烃(C10C40)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的要求采集、测定 VOCs 和石油烃(C10C40)浓度。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F-7000)进行 DOM 荧光测试,扫描间隔激发波长(Ex)=5 nm,发射波长(Em)=5 nm;三维荧光光谱测试设定 Ex 为 200450nm,Em 为 250600 nm,扫描速度 2 400 nm/min;同步荧光光谱测试设定扫描波长为 200450 nm,波长差()为 60 nm,扫描速度为 240 nm/min。采用傅里
19、叶红外变换光谱仪(Tensor)进行水样有机分子官能团的测试,以透射模式测试,光谱范围为4004 000 cm1,扫描次数为 16,分辨率为 4 cm1。采用常用荧光特征参数荧光指数(FI)、生物指数(BIX)、腐殖化指数(HIX)和新鲜度指数()分析 DOM 的来源及特征。FI 为 Ex=370 nm 时,Em 分别在 450 和 500 nm 处的荧光强度比值。BIX 为 Ex=310 nm 时,Em 分别在 380 和 430 nm 处的荧光强度比值。HIX 为 Ex=255 nm 时,Em 分别在 434480与 300346 nm 区域处的积分比值。为 Ex=310nm 时,Em=3
20、80 nm 的荧光强度与 Em 在 420435nm 区间最大荧光强度的比值。依据 HJ/T 164200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在采样阶段和实验室分析阶段均采取了相应的质量保证和控制措施,测试误差保证在 10%以内,合格率为 100%。1.2.2DNA 提取与宏基因组测序在现场使用真空泵及 0.22 m 无菌滤膜将 4 L地下水样品进行抽滤,所得滤膜立刻于80 冷冻保存。使用 FastDNA Spin Kit for Soil 试剂盒(MPBiomedicals,美国)提取总基因组 DNA,使用引物338F(5-ACTCCTACGGGAGGCAGCAG-3)和806R(5-GGACTACHV
21、GGGTWTCTAAT-3)对16S rRNA 基因 V3V4 可变区进行 PCR 扩增。分别用 TBS-380 和 NanoDrop2000 测定提取 DNA 的浓度和纯度,利用 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抽提的基因组 DNA。通过非接触式超声波破碎仪(CovarisM220)将 DNA 剪切成约 400 bp 片段。而后采用NEXTFLEX Rapid DNA-Seq Kit 进行 PE 文库构建。宏基因组测序采用 Illumina 公司的 NovaSeq6000 测序平台进行。使用Faslp 软件(http:/opengene.org/fastp/,version0.20.0)对原始测序序列
22、进行质控,使用 Megahit 软件(http:/www.I3- ORF 预测,选择核酸长度100 bp 的基因,并将其翻译为氨基酸序列。将所有样品预测出来的基因序列,用 CD-HIT 软件(http:/www.bioinformatics.org/cd-hit/,version 4.6.1)进行聚类,每个类取最长的基因作为代表序列,构建非冗余基因集。使用 Diamond 软件(https:/ 0.8.35)将非冗余基因集序列与 eggNOG数据库(http:/eggnog.embl.de/,version 4.5)进行比对(比对类型:BLASTP)。以上数据使用美吉生物云在线平台()进行分析
23、。1.3数据处理与分析根据 Chen 等14提出的 FRI 法,将溶解性有机物的荧光区域分成 5 个部分:1)区域,Ex 为200250 nm、Em 为 280330 nm 的酪氨酸类蛋白区;2)区域,Ex 为 200250 nm、Em 为 330380nm 的色氨酸类蛋白区;3)区域,Ex 为 200250nm、Em 为 380550 nm 的类富里酸区;4)区域,Ex 为 250450 nm、Em 为 280380 nm 的溶解性微生物代谢副产物区;5)区域,Ex 为 250450nm、Em 为 380550 nm 的类腐殖质区。荧光区域体积积分按各区域的有效数据采用离散积分公式进行积分计
24、算,公式如下:i=EmExI(EmEx)EmEx(1)iExEmI(EmEx)式中:为区域 i 的荧光体积积分,a.u.nm2,i 为15;为激发波长间隔,nm;为发射波长间隔,nm;为荧光强度,a.u.。分区荧光体积积分占比(Pi)为区域 i 积分体积占总积分体积之比,计算公式如下:Pi=i/5i=1i100%(2)采用 Matlab2020b 软件进行三维荧光光谱图的绘制,运用 Excel、Origin2021 软件分析处理数据并绘制相关图件。2结果与分析 2.1场地有机污染分布特征该污染场地 4 个地下水监测井常规水质指标及特征污染物指标如表 1 所示。由表 1 可见,该场地地下水呈弱酸
25、性,TDS、总硬度和耗氧量较高,主要有机污染物为石油烃、苯和氯乙烯。其中 MW1 井 1588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第 13 卷有机污染最严重,另外 3 个井的有机污染程度相对较轻。2.2地下水 DOM 的组成特征为了评估该场地地下水受到有机污染后的微生物作用,对该场地 4 个监测井的地下水样品进行同步荧光光谱测试及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研究其DOM 组成特征(图 2)。由图 2 可知,4 个监测井水样均在波长 245310 nm 存在 1 个尖峰,代表类蛋白(酪氨酸)物质;MW1 和 MW2 井还在波长 200245 nm 存在 1 个尖峰,代表类蛋白(色氨酸)物质。研究表明,随着污染羽在地下环境
26、中的扩散,有机污染降解伴随的氧化还原反应会按序列顺序相继发生15。微生物降解过程中,脂肪类等物质会优先被消耗,生成酪氨酸、色氨酸等代谢副产物,但该类物质具有较强的生化性,很容易被微生物利用,在相应微生物和酶的作用下,木质素类等物质会水解并与氨基酸类物质发生缩合形成类腐殖质物质16。故而外源有机污染物的输入可造成地下水中酪氨酸、色氨酸物质与类腐殖质物质的增加17,这解释了同步荧光光谱中存在代表类蛋白物质尖峰的原因。考虑到沉积物会有向地下水中输入类蛋白物质与类腐殖质物质的可能,本研究对相应监测井的含水层沉积物进行了 DOM 提取和荧光分析,结果发现沉积物DOM 与地下水 DOM 所呈现的光谱信息重
27、合度不高,由此可以判定该场地地下水所呈现的 DOM 特征主要源于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反应。因此,该场地地下水在有机污染的刺激下,可能存在微生物降解作用生成的酪氨酸、色氨酸等代谢副产物。各监测井地下水样品 DOM 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图如图 3 所示。4 个监测井 DOM 样品的透射峰位置基本一致,分别位于 3 258、2 361、2 160、2 029、1 976、1 635 cm1附近。其中在 3 258 cm1附近出现的宽峰为羟基中的 OH 或氨基中的 NH 伸缩振动18,在 2 361、2 160、2 029、1 976 cm1附近出现的峰为 CC 和 C C、C N 累积双键的伸缩振动
28、,在 1 635 cm1附近的峰为芳香烃的 CC 伸缩振动或 NH 的弯曲振动19-20。上述结果表明,该场地地下水在有机污染的刺激下,微生物活动不仅富集了酪氨酸、色氨酸等代谢副产物,还含有大量的腐殖质物质,具有复杂的芳香特性。因该场地地下水涉及的主要有机物包括苯系物和石油烃等属于荧光物质21-22,故可以通过荧光峰的分布及强度分析有机污染物及降解产物的情况。对4 个监测井的地下水样品进行三维荧光光谱测试,结果如图4 所示。光谱中主要涉及3 个荧光峰,其中心分 表 1 各监测井地下水常规水质指标及特征污染物指标Table 1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on the gro
29、undwater conventional quality indicators andcharacteristic pollutant indicators in various monitoring wells监测井井深/mpHTDS/(mg/L)总硬度/(mg/L,以CaCO3计)耗氧量/(mg/L)石油烃(C10C40)浓度/(mg/L)苯浓度/(g/L)氯乙烯浓度/(g/L)TOC浓度/(mg/L)MW1126.652 45050210.10.879 1803 10036.23MW2126.812 32091722.10.192421 13010.83MW3126.683 0601
30、85026.20.204622 0307.71MW4126.971 6801 10018.80.138033 0504.38 图 2 各监测井地下水样同步荧光光谱Fig.2 Synchronized fluorescence spectra of groundwatersamples from various monitoring wells 图 3 各监测井地下水样 DOM 红外光谱Fig.3 FTIR spectra of DOM of groundwater samples fromvarious monitoring wells 第 4 期赵萌等:某污染场地地下水中溶解性有机质组成特征
31、及其自然衰减指示作用 1589 别位于 Ex/Em 为 200230/275315 nm(C1)、225250/330400 nm(C2)和230260/350450 nm(C3)处。表 2 总结了本研究所涉及的有机污染物及降解产物在已有研究中的三维荧光光谱信息。由表 2 可知,位于 C1处的荧光峰与石油烃及其降解产物有关,位于 C2处的荧光峰与石油烃、苯系物和多环芳烃及其降解产物有关,位于 C3处的荧光峰与微生物降解作用有关的类腐殖质物质有关。本研究 C1和C2处荧光峰的存在说明了地下水在有机污染物的刺激下,发生了微生物降解作用。Mendoza 等23研究发现,C3处类腐殖质物质随微生物降解
32、活动的增强而增加,这间接地说明了 MW3 和 MW4 井同样存在相应的微生物降解作用。相比于其他 3 个监测井,有机污染程度严重的MW1 井水样不仅具有较高的荧光强度,荧光峰也主要集中在 C1和 C2处。MW2MW4 监测井水样中,MW2 井水样荧光峰除存在于 C1和 C2处外,还存在于 C3处;MW3 和 MW4 井水样荧光峰较为集中,主要存在于 C3处。这说明在有机污染物的刺激下,微生物降解强度的差异会造成地下水 DOM 组成的不同,MW1 井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作用最强烈,MW3 和 MW4 井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作用相对较弱。图 4 各监测井地下水样三维荧光光谱Fig.4 Three-dime
33、nsional fluorescence spectrum of groundwater samples from various monitoring wells 表 2 已有研究中部分常见有机污染物及相关降解产物三维荧光光谱信息Table 2 Three-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spectral informationof some common organic pollutants and related products ofdegradation in previous researches物质Ex/Em对应荧光峰石油的主要成分224/32824C2232/
34、34625C2210/31025C1220/305、230/34025C2石油的降解产物236/35026C2220/29027C1苯220/33023C2石油、苯系物和多环芳烃及其降解产物237(288)/358.728C2微生物降解作用有关的腐殖质250/(410460)23C3248/(390460)24C3注:所有溶剂均为水。1590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第 13 卷对于有机污染较为严重的 MW1 井,C1和 C2处代表的污染物及代谢副产物的积累远多于 C3处代表的类腐殖质物质的积累。对有机污染程度相对较轻的 3 个监测井,MW2 井中污染物及代谢副产物的积累现象均可以观察得到,而 MW3
35、 和 MW4 井只能观察到 C3处代表的类腐殖质物质的积累。这可能是由于 C1和 C2处代表的物质被进一步转化,且转化速率相比于有机污染物降解产生的代谢副产物的积累速率更高,因此只体现为有机污染物降解作用下的类腐殖质物质的积累。2.3地下水 DOM 来源及腐殖化程度的荧光参数表征FI、BIX、HIX 和 是分别用来表征 DOM 来源、自生源相对贡献率、腐殖化程度和新生 DOM 所占比例的指标。研究区各监测井地下水的 FI、BIX、HIX 和 如表 3 所示。由表 3 可知,各监测井地下水 FI、BIX 和 差异较小,FI1.8,BIX1,说明各监测井地下水自生源特征较为明显,且有机质为新近产生
36、,生物可利用度较高;HIXMW2、MW3MW4。2.4.2微生物学分析方法评估土著微生物会视有机污染物为碳源或辅助代谢物而产生定向响应,进而不断消耗输入到地下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对于相对厌氧低温的地下环境来说,有机污染物的氧化还原过程依次包括反硝化过程、铁还原过程、脱硫酸过程和产甲烷过程。每一过程均有典型的关键酶存在,微生物相关过程的酶丰度越高,说明污染物自然衰减反应程度越强。根据相关过程的关键酶研究37-40,挑选出该场地地下水中存在的主要酶,如 CoB-CoM 异质二硫化物还原酶(CoB-CoM heterodisulfide reductase)是甲烷生成最后步骤中具有电子传递功能的蛋白复
37、合物;亚硫酸盐还原酶(sulfite reductase)是硫酸盐还原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功能蛋白之一,可作为用于追踪硫循环的关键分子标志物;硝酸盐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可以催化硝酸盐还原过程的第一步。关键酶丰度情况如图 5 所示。由图 5 可知,该场地存在 3 种地下水氧化还原的主要作用,即反硝化作用、脱硫酸作用和产甲烷作用,且各作用程度有所差异。MW1 井相比于其他3 个监测井产甲烷作用更明显,反硝化作用稍弱,说明 MW1 井已完成了以反硝化为主的氧化还原阶段,MW1 井的自然衰减程度最强烈,这与 2.4.1 节的分析一致。MW2 和 MW3 井相比于 MW4 井产甲烷和
38、脱硫酸作用更明显,说明 MW2 和 MW3 井氧化还原阶段比 MW4 井更深入,MW4 井的氧化还原作用仅以反硝化作用为主。通过微生物学分析方法辅助判断的各监测井地下水的自然衰减程度同样为 MW1MW2、MW3MW4。基于 FRI 分区理论并结合上述水文地球化学指标分析方法与微生物学分析方法的佐证,提出可根据地下水中 DOM 于、区的荧光信息来评价受有机污染的地下水在自然衰减过程中已发生的生物降解作用程度。基于 2.3 节中提到的地下水受有机污染后,不同程度生物降解作用下的地下水DOM 于、区的荧光体积积分所占比例(P、P)相差不大,于区的荧光体积积分占比(P)总体很高,于、区的荧光体积积分占
39、比(P+P)因生物降解作用的增强而增大,故而可将 DOM 于、表 5 各监测井地下水水化学指标Table 5 Hydrochemistry indexes of groundwater in variousmonitoring wells监测井ORP/mVDO浓度/(mg/L)SO4 2浓度/(mg/L)NO3 浓度/(mg/L)1)(P+P)/PMW152.63.011910.91.35MW229.72.4420212.10.51MW326.01.5416610.70.09MW418.43.5727814.10.13背景值30422.51)以N计。图 5 各监测井地下水微生物代谢过程关键酶丰
40、度Fig.5 Abundance of major enzymes in the microbial metabolism process of groundwater in various monitoring wells 1592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第 13 卷、区相对含量的比值P(+)/P用于评价地下水有机污染自然衰减生物作用效果,结果见表 5,即 P(+)/P越大,表明自然衰减生物作用越强。3结论(1)通过探究山东某污染场地地下水 DOM 结构组成的变化规律发现,生物降解的作用主要涉及到DOM 中类腐殖质和酪氨酸、色氨酸物质的组分变化,在地下水有机污染持续存在和长期的微生物作用下,DOM
41、 中类腐殖质物质占比相对较高,但随着生物降解作用越来越强烈,以酪氨酸、色氨酸等为代表物质的生成速率会大于转化速率,造成 DOM 中类蛋白物质所占比例逐渐升高。(2)基于 FRI 分区理论结合本研究结果,提出可用特定荧光分区相对含量比P(+)/P来推断地下水受到有机污染后生物降解的程度,并结合水文地球化学指标分析方法与微生物学分析方法加以论证。P(+)/P的提出说明可将类蛋白物质与类腐殖质物质的相对含量比作为一种替代指标用于评价地下水有机污染的自然衰减能力。参考文献 MLLER J B,RAMOS D T,LAROSE C,et al.Combined ironand sulfate reduc
42、tion biostimulation as a novel approach toenhance BTEX and PAH source-zone biodegradation in biodieselblend-contaminated groundwaterJ.Journal of HazardousMaterials,2017,326:229-236.1 SPERFELD M,RAUSCHENBACH C,DIEKERT G,et al.Microbial community of a gasworks aquifer and identification ofnitrate-redu
43、cing Azoarcus and Georgfuchsia as key players inBTEX degradationJ.Water Research,2018,132:146-157.2 李元杰,王森杰,张敏,等.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监控自然衰减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环境科学,2018,38(3):1185-1193.LI Y J,WANG S J,ZHANG M,et al.Research progress ofmonitored natural attenuation remediation technology for soiland groundwater polluti
44、onJ.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2018,38(3):1185-1193.3 COZZARELLI I M,SCHREIBER M E,ERICKSON M L,et al.Arsenic cycling in hydrocarbon plumes:secondary effects ofnatural attenuationJ.Ground Water,2016,54(1):35-45.4 LIAO H H,YU K,DUAN Y H,et al.Profiling microbialcommunities in a watershed undergoing
45、intensive anthropogenicactivities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19,647:1137-1147.5 STENGER R,CLAGUE J C,MORGENSTERN U,et al.Vertical stratification of redox conditions,denitrification andrecharge in shallow groundwater on a volcanic hillslopecontaining relict organic matterJ.Science of the Tot
46、alEnvironment,2018,639:1205-1219.6 JIANG Y,LI R,YANG Y N,et al.Migration and evolution of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in landfill leachate-contaminatedgroundwater plumeJ.Resources,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2019,151:104463.7 SARKAR D,FERGUSON M,DATTA R,et al.Bioremediationof petroleum hydrocarbons in co
47、ntaminated soils:comparison ofbiosolids addition,carbon supplementation,and monitorednatural attenuationJ.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05,136(1):187-195.8 刘东萍,高红杰,崔兵,等.白塔堡河底泥DOM组成结构的荧光光谱与多元统计模型表征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21,11(2):249-257.LIU D P,GAO H J,CUI B,et al.Fluorescence spectra and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m
48、odel characterization of DOMcomposition structure of Baitapu River sedimentJ.Journal of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2021,11(2):249-257.9 HU Y,LU Y H,EDMONDS J,et al.Irrigation alters source-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roundwater dissolved organicmatter in a large arid river basin,Northwe
49、stern ChinaJ.Science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21,767:144372.10 言宗骋,高红杰,郭旭晶,等.蘑菇湖沉积物间隙水溶解性有机质紫外可见光谱研究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9,9(6):685-691.YAN Z C,GAO H J,GUO X J,et al.Study on UV-vis spectra of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from sediment interstitial water inMoguhu Lake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Techn
50、ology,2019,9(6):685-691.11 CONMY R N,COBLE P G,FARR J,et al.Submersible opticalsensors exposed to chemically dispersed crude oil:wave tanksimulations for improved oil spill monitoringJ.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2014,48(3):1803-1810.12 PODGORSKI D C,ZITO P,McGUIRE J T,et al.Examiningnatural a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