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策略克东县乾丰镇中学 赫小影 摘要:迎接世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加强信息技术教育,符合现代小学新课标的要求。采用高效教学方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效率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小学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是激发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能力的主阵,用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我们教师在教学的各个阶段都要注意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为了尽快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通过教学中实践尝试,我总结了如下以下几种做法:1、 对教材合理的取舍,因材施教因为我们学校是农村学校,学生接触
2、电脑机会较少,基础薄弱,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料,不可能完全适应我们教学班级的实际情况。因此,我对教材资料做了合理的的删减和增补,更好地适应学生实际。因材施教,既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也要进行教材研读,在不改变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取舍,让学生更好的接受和理解教材内容。2、 每节课精心选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让幻灯片上的文字和图片动起来”这一内容时,我要求学生带来或上传自己的照片。课前我先给学生展示了提前制作好的艺术节相册。有我本人的,也有学生们一起活动的。这些照片清晰、漂亮,学生被这样的照片所吸引。借此契机,我指导学生进行“动画设置”的学习,学生们兴趣倍增,都想
3、把自己的照片用不同的动画展示出来。随后我就指导学生如何采用漂亮的模板,配上自己喜欢的照片、标注自己想说的话,学生们兴趣高涨,积极投入到了该内容的学习中,制作了属于自己的电子相册,并保存发给自己的朋友和亲人。3、 根据学生情况,设置不同的练习内容,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在电脑上完成实际操作任务。由于学生的电脑知识基础不同,有的学生电脑玩得很溜,有的却连开机都不熟练。针对此情况,教师可以设计分层的学习任务,使每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水平的作业,从而保持学习兴趣,让学生都能有成就感,这样更有利于今后的学习。4、 开展自主互助学习模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师在备课
4、过程当中要认真研读教材,网上搜索相关内容,提前预测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找寻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在辅导学生上机操作时,教师要大胆放手,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使学生充满成就感,这样学生就会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进而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对迅速完成任务的学生,可以奖励他们玩玩游戏,可以布置对能力要求更高的思考题,激励他们探索新知,在学习中采取自主互助学习模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5、 对学生的成就给予表扬和鼓励,进行合理评价针对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教学的实际,信息技术教学更强调实践性和操作性。教师通过鼓励小学生大胆上机操作、演练,激发小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采用的评价方法也不要仅局限于简单的“对与错”、“好与坏”,更不要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以分数论英雄。评价要以表扬、鼓励为主,尤其对于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教师更要通过自己的耐心辅导帮助鼓励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