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厦外翔安附校 曾秀真教学目标 1继续学文,了解具体事件,体会人物的崇高品质,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3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导入新课。1谈话:上节课我们目睹了万人追悼伯父的情景,感受到了伯父受到了人们深深的爱戴。同学们心中不禁疑惑(为什么伯父鲁迅先生会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文中有句话告诉了我们,请用“”画下。学生回答,出示文章中心句(即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 “的确伯父就是这样
2、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2教师导言:这节课,我们结合具体的事件来体会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二、自主感悟,自由表达。1谈话:为了让我们了解鲁迅先生,作者回忆了哪些小事?指名回答。(谈水浒传、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在这四件事中,你认为写得最详细的是哪一件事?(救助车夫)2过渡:那么就让我们先回到多年前那个寒冷的冬夜,一起和伯父去救助车夫,一起去寻找先生受人爱戴的理由吧。(课件出示)请同学们自由读救助车夫这部分课文,边读边想想像当时的情境,哪些词句让你一下子找到了先生受人爱戴的理由,请用_划出来;哪些句子令你百思不得其解,将你带入更深的疑惑,
3、请用划出来并在边上做个? 3学生自由读课文。4自读后交流感悟。哪些句子使你突然明白了鲁迅受人爱戴的理由?A.指名回答,课件出示 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B.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几句话,边读边想像当时的情景,并想想哪一个词、哪一个动作令你最为感动?(学生齐读)C. 哪个词令你最为感动?(“跪)为什么?半跪在谁的面前?(拉车的)你想当时的鲁迅是什么身分?(大文豪、大学教师) 面对的却是-(身分卑微的车夫)而且是?(大冷天跪在雪地上)而且是?(陌生的)D. 面对一个陌生的身分低微的车夫,鲁迅毫不犹豫地半
4、跪下去,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鲁迅先生为他人着想)E. 还有哪个词让你深深地感动?(“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 是给他洗那个脚。)洗的是怎样的一双脚?伯父怎样洗?为什们要这样做?伯父这是痛车夫之所痛,想车夫之所想,能把我们的感动之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F.自由练。齐读。过渡:同学们细小的事情、细微的动作带给我们深深的感动,不仅如此,他还在包扎好伤口之后,伯父还-(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而且给他一些钱,叫他在家里休养几天。)为什么这样做?(因为他知道车夫的家里很穷,买不起这些药和纱布。)如果不给这些会出现什么情况?(拉车的第二天就要去拉车,伤口又复发,又会很痛苦。) 伯父这是在痛车夫之所痛,
5、想车夫之所想,从这救助车夫的过程中,你感受到的是一个怎样的鲁迅呢?(具有同情心的鲁迅,关心劳动人们的鲁迅。板书:关心百姓)5.读后质疑、释疑。谈话:读了这一段话,我们渐渐地理解了鲁迅,读了这一段话,还有哪些句子将你带入更深的疑惑?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A指名回答,课件出示。B. 你有什么疑问?(伯父为什么没有回答我,而变得那么严肃,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伯父为何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呢?C. 鲁迅这口气是为谁而叹?感受车夫的悲惨命运。体会车夫伤
6、势严重。“坐在地上呻吟,车子扔在一边” “两只手捧着脚地上淌了一摊血” “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体会:车夫生活的悲惨。“脚上没穿鞋”光着脚是由于家里穷,连一双鞋子都买不起。 “天气那么冷还在拉车”是因为他要拼命挣钱来养家糊口。D.过渡:布满了刀刻般的皱纹。这张饱经风霜的脸写出了他平常生活是多么的艰难。见到遭遇如此悲惨的车夫,鲁迅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一口气,叹出了他对车夫的- (同情、关爱。)能把他的同情之情与关爱之情读出来吗?E.生齐读这段课文。F.先生这口气还会为谁而叹?(为和车夫一样遭遇的人而叹。) 交流课前收集的社会背景资料,感受百姓生活的艰难。G.有多少的流浪孤儿,有多少悲惨的家庭,
7、见到车夫,想到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劳苦大众,他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这口气叹出了-?(叹出了他对百姓深深的同情,叹出了他对百姓的深切关爱。)能把他对百姓的同情与忧虑之情用朗读表达出来吗?学生再次齐读本段。F. 这一口气还会为谁而叹?(为那些遇难的人们。为自己。) 为什么为自己叹气呢?(他为自己无力解救他们而叹) 交流、出示鲁迅弃医从文的材料。过渡:所以能这深深叹出的一口气,叹出了他的多少无奈。能把先生的无奈之情读出来吗?学生读文。. 过渡:从这一声叹息声中,你感受到一个怎样的鲁迅啊?(板书:忧国忧民)三、真情表白,升华情感。过渡:然而这是这样一个忧国忧民、坚持斗争的鲁迅,却因过渡劳累,积劳成疾,于1936年10月19日早晨去逝了,享年仅仅55岁,这是当时人们自发为他送行的情景,(新插入以哀乐作背景)面对此情此景,你想说些什么?(鲁迅你真是太伟大了。鲁迅真是忧国忧民。).过渡:你们沉默了,我知道,你已经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内心的哀思与敬意,就让我们来用一首诗,来寄托我们的哀思与敬意吧。师生共读有的人,学生读描写先生的语句。小结:现在你认识鲁迅了吗?了解鲁迅了吗? 没有,我们只是走近了鲁迅最表面的、最肤浅的一部分,仅此而已,怎样才能真正走进鲁迅?让我们一起去阅读鲁迅的作品,走近鲁迅,感受他的爱国之情吧!板书设计: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谈水浒传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百姓 忧国忧民关心女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