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777505 上传时间:2024-11-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8.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 选点说明】 《我爱这土地》是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首诗。诗人化身成一只鸟,形象地抒发了“我”对祖国深沉的爱和为祖国献身的精神。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学习这首诗歌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我爱这土地》是诗人艾青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写下的一首悲愤深沉的诗,它是现代诗歌史上广为传诵的抒情名篇。第一节,诗人把思想情感寄托在“鸟”“土地”“河流”“风”“黎明”等意象上,间接抒情,是情感的蓄积;第二节,诗人直抒胸臆,明确表达了“我对这土地(祖国)爱得深沉”的心声,直接抒情,是情感的迸发、升华,从而,让情感水到渠成地轰然而出,让诗意层层递进。 《我爱这土地》是七年级学生接触的第一首现代诗歌。一般的,诗歌是通过具体描写的意象来表情达意的;本诗的表现方法主要是象征:这样,学习本诗就不能不提到“意象”和“象征”。专家告诫我们,语文课上要少提概念,但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根本不懂得它们,因而,在课堂上用最巧妙的方法和最短的时间让七年级的同学们初步认识它们是必要的。 基于这首诗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它自身的特点,根据《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阶段目标中“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设身处地理解作品,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等要求,根据本单元要求“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把握诗歌的形象,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我确定了本节课的学习取向: 【学习目标】 1、领会诗歌主旨,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2、初识诗歌意象,能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3、体会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领会诗歌主旨,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难点:初识诗歌意象,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策略说明】 本节课的学习设想是板块行进,以读代讲、以读促赏。所谓“板块行进”,就是教学环节采用初读、研读、仿写三个步骤,让学生的情感经历点燃、燃烧、升华三个阶段,使课堂成为熏陶的熔炉。诵读是诗歌教学的主线,“以读代讲,以读促赏”则是学习本诗的最佳选择,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诗意,在诵读中赏析诗歌,来达到当堂理解主旨、领会情感、了解技法、背诵诗歌的目的。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兴趣,我将采用整体读、部分读,集体读、个人读,男生读、女生读,小组赛读、男女对读等多种朗读方法。在研读部分,老师先引领,授之以渔,然后由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对两个概念,采用微课和齐读课后习题题干的形式,既是一笔带过,又让学生有所了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期将学生带入情境,达到最佳效果。 【学习设想】板块行进;以读代讲,以读促赏。 第一板块:初读诗歌,点燃激情; 第二板块:研读诗歌,燃烧激情; 第三板块:仿写诗歌,升华激情。 【学习程序】 第一板块:初读诗歌,点燃激情。 1、故事导入,走近诗歌。 2、简介背景,点燃激情。 由“1938年11月17日”引发,播放背景视频,老师深情解说。 3、范读诗歌,酝酿情感。 ①出示标有全诗节奏、重音、停顿符号的模块,略作解读。 ②配乐范读。 ③学生挑战老师,朗读,评点之后领读部分诗句,启发学生领会朗读情感。 4、初读诗歌,整体把握。 ①诗中直接表明作者心迹的两行诗是——请读出来: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②对这两行诗(第二节)的理解: 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这个字是——爱。 如果用一个短语概括,这三个字是——爱土地。 ③再读第二节,第一遍,女生问,男生答;第二遍,男生问,全班答,在读中进一步领会。 第二板块:研读诗歌,燃烧激情。 1、教师引领,授之以渔。 ①初识意象 (1)由本诗具体描写的事物引出诗歌意象之后,用90秒微课让学生初识意象。 本诗描写的具体物象 鸟 土地 河流 风 黎明 诗歌的意象 诗歌意象=具体物象+诗人的思想情感 意象:“象”是指事物的具体形象,也就是物象; “意”是指作者寄托在事物形象上的思想情感。 (2)“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含义是什么呢? 我这只饱经磨难的鸟要竭尽全力去战斗,要为我深爱的土地奉献一切。 (3)通过“鸟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种意义的表现手法叫 象征 。 ②授之以渔。 ·赏析本诗意象的方法和步骤。 a.找出写某一意象的诗句, b.再找这一意象的修饰语, c.深入理解修饰语的含义; d.然后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进行赏析。 另外,探讨一下朗读的情感。 2、合作探讨,展示交流。 ①合作探讨。 (1)分四组讨论:一、二组探讨土地、河流;三、四组探讨风、黎明。 (2)每组选派甲、乙两名代表按老师提示的方法设问作答,其中甲代表是设问方,乙代表是解答方。 ②展示交流。 (1)“土地”的象征意义是——象征生我养我的地方,她象征祖国。(之后朗读本句) (2)“河流”的象征意义是——象征中国人民和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之后朗读本句) (3)“风”的象征意义是——象征中国人民和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之后朗读本句) (4)“黎明”的象征意义是——象征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象征必胜信念。(之后朗读本句) (5)分两组赛读第一节。 3、 归纳全诗,背诵积淀。 4、 ①主旨·技法。 爱土地 爱祖国 (象征) ②背诵积淀。 参照本诗的抒情思路及结构示意图读背诗歌。 把思想情感寄托在鸟、土地、河 一节 间接抒情 流、风、黎明身上,是情感的蓄积。 诗意层 诗人直抒胸臆,明确表明了自己爱 层递进 二节 直接抒情 祖国的心迹,是情感的迸发,升华。 第三板块:仿写诗歌,升华激情。 1、仿写诗歌。 ①交代方法;②激情仿写;③交流展示;④鼓励评点。 2、课堂小结。 附:板书设计。 我 爱 这 土 地 艾青 鸟 我 歌唱 战斗 爱土地 爱祖国 象 征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