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初中体育“耐力跑”中学习困难学生学习案例分析-.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777462 上传时间:2024-11-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体育“耐力跑”中学习困难学生学习案例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体育“耐力跑”中学习困难学生学习案例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体育“耐力跑”中学习困难学生学习案例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在当前的耐力跑教学中,由于学生吃苦精神差、肥胖等多种原因,学生体质普遍呈下降趋势。教师在耐力跑教学中缺乏对学生主体性的认识,忽略学生个体间的差异,缺乏创新意识;观念传统、教法单一,以相同的目标要求、相同的教学模式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枯燥乏味的耐力跑教学得不到学生的喜欢,造成耐力跑成绩提高缓慢。   因此,从二期新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为基础,体现每一位学生发展的要求;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方法、手段,提出在耐力跑教学中以分层教学的策略进行教学,并以此开展了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耐力跑分层教学就是尊重学生个体身体素质、活动能力、技能的差异,分成不同的教学群体。对不同群体对象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耐力跑的认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锻炼,最终达到提高耐力跑成绩,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增强身体素质的目的。 二、耐力跑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1)因材施教理论     中学生在生理、心理上存在着差异性,其智力、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更为明显。学生之间既有差异性,又有共同性,把某些方面表现较类似的学生划归同一层次,既可照顾学生个体间存在的差异性,避免不分对象的“一刀切”弊端,又可以把因材施教提高到可操作水平。分层教学就是依据因材施教理论和学生个体差异相结合而提出的。   (2) 合作学习理论     分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是指几位同质性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互相合作,共同进行学习活动,以弥补传统教学在学生“学”方面表现的不足。     三、耐力跑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1)分层策略。    通过耐力跑测试(男生 1000米 、女生 800米 ),对照成绩表,将全体学生分成a、b、c、d四组。(见下表):   耐力跑男 1000米 、女 800米 测试成绩划分         a(不合格)   b(合格)   c(良)   d(优)   男   女   40分——59分   40分——59分   60分——74分   60分——74分   75分——89分   75分——89分   90分——100分   90分——100分     (2)动态管理策略。   通过期末集体测试,如已达到上一级层次成绩,可转入上一级层次学习。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训练情况,申请测试;如连续二次(间隔二周)测试成绩达到上一层次,可转入上一组层次学习。   (3)分组练习策略。   根据不同的组别,采用“同距离不同时间及不同距离不同时间”等分层教学方法,针对学生间的差异,合理安排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a\b组为重点关注对象,设计低起点的教学目标,从基础出发,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指导。从辅助练习开始,逐步增加运动量。   c组学生围绕教师的安排进行练习,兼顾辅导。    d组学生由组长带领,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内容。   实施耐力跑分层教学,从学生以人为本而言,是为了适应学生不同身体素质发展的需要。从教师教学来说,目的是以人为本,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让各层次的学生在学练中各有发挥、互相弥补和帮助并以和谐互动的良好学习氛围、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我们必须看到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学练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他们都有一定的发展潜能。让他们展示自我,充分开发和利用学生内部的有效资源,我们的教学才会有更大的收获,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下面就结合自身的教学案例简单谈谈a层次学生的学练指导:    a、耐力跑教学中的a层次学生的教学具体措施 1、 学习目标的创设 学习目标是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让我学变成我要学”来提高学生生理机能。让学生学会心率与脉搏的测量法,合理掌握运动负荷。从而培养学生相互鼓励,团结协作并且具有坚韧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对a层次学生则适当降低他们学练要求,及时鼓励、点拨和启发,充分发挥他们的非智力因素作用。教学策略采用情感教学法,低起点、密台阶、小坡度、多层次,以体现一个“推”字。教会学生认识心率与脉搏,能在运动后即测量心率次数并且作好记录。教师还可通过介绍影视如《惊涛骇浪》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斗志。   2、学习兴趣的激发 a层次学生主要是一些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都较差,耐力性、力量性都相对较弱的学生,教学中我着重指导这部分学生的练习,认真分析原因,有选择地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多激发他们学练耐力跑的兴趣,做好“指导兴趣”工作。 3、掌握正确的动作方法   为了让同学掌握耐力跑正确动作方法,我给学生出示教学挂图并且强调跑步时上体要正直,重心需平稳,步幅为适宜,跑速定均匀;并且要求学生口、鼻同时呼吸(注重鼻吸口呼),按步伐节奏“两步一吸、两步一呼”,上下肢动作一定要自然协调。   4、改进分层学练方法   耐力素质是指人体长时间活动与疲劳作斗争的能力。它可以分为肌肉耐力、无氧耐力和有氧耐力三类。耐力跑是有氧耐力的典型项目,其特点是强度小,持续时间长。耐力跑的教学要始终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练习的负荷应该从小到大、循序渐进。   我对a层次学生则适当降低他们学练要求,开始时,我采用中等速度的匀速跑,如 400米 、 500米 、 600米 或用定时跑(时间、次数由学生自己定,教师给予必要指导,让他们体会和讨论耐力跑的技术特点)。   在实施“变速跑分层练习法”时,我先要求学生了解变速跑的特点,它是一种变换跑速和距离的发展有氧耐力的方法,通过刺激强度(跑速)和刺激时间(距离)的相互作用,从而对人体产生强弱交替的刺激,使肌体提高抗疲劳的能力。变速跑还有助于消除由于固定练习节奏引起的疲劳感觉和厌倦情绪,提高练习的兴趣,调动练习的积极性。其方法我采用 (1)200米 中速跑—— 100米 慢跑—— 200米 中速跑—— 100米 慢跑……。(2)100米 中速跑—— 200米 慢跑—— 100米 中速跑—— 200米 慢跑……。(3)400米 中速跑—— 100米 慢跑—— 400米 中速跑—— 100米 慢跑……。   b、加强现场指导,培养学生意志品质   在体育耐力跑教学中,学生要掌握这项体育技术,除了要付出较大的体力和毅力外,还必须经过一个复杂的学练过程。因此,我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经常与同行切磋教艺,与学生交流学练心得,主动听取他们的意见或建议,再认真进行教学反思,修改单元计划和课时教案,以取得教学实效,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重点关照a、b层次学生学练,激励他们用顽强意志去战胜困难是我实践探索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a、b层次学生的教学质量的主要任务。这些学生身体素质较差,体质相对较弱,基础水平又低,需要老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我把精力重点放在他们身上。一方面是要加强知识的传授和个别辅导,另一方面是要加强运动负荷的控制和监督,指导学生学会测定心率,懂得运用心率来控制运动量并且了解自身的恢复情况,可以科学地安排运动负荷。除此之外,我还用主动热情的态度去对待学生,鼓励他们、询问他们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还要经常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影响其达到某一层次目标的因素与障碍有哪些?对学生要循循善诱,学练要循序渐进,经常鼓励薄弱学生向高一台阶目标攀登。对取得进步的学生及时加以表扬。每隔一段时间再作一次适当调整,努力做到各层次学生各有所获。这方面我都作了应有的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在全程耐力跑练习强度比较大的情况下,我先引导学生克服“极点”,对能够克服“极点”坚持到底的学生,给予积极鼓励。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初一(1)班男同学蒋峰,他个头只有 1米 51,体重 72公斤 ,平时的 1000米 测试成绩是6分41秒,为不及格状况。现在由于得到了师生们的鼓励和关爱,再加上本人的努力,仅跑了5分45秒,创出了及格的成绩。他对老师说:“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促使我跑出了较好成绩,我将继续努力,争创优秀”。另外,在耐力跑教学中,有的同学会出现呕吐或身体不舒服现象,我留心观察后,及时提醒同伴予以互相帮助,排除学生心理障碍,也使学生战胜了自我。   c、不断创新辅助教学手段   中长跑教学是一项比较枯燥乏味的课程。老师要像厨师一样把一道菜加工成色、香、味俱全的佳肴,非得动一番脑筋不可。本人运用情景和情绪进行分层创新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效。具体方法如下。   1、创设情景分层训练法   创设情景分层练习法是指老师在上课前,认真准备场地器材,充分利用学校自然地形,每隔100— 150米 设置一个点,划一个圈,标上地名,如:起点为永康—杭州—南京—徐州—济南—天津—北京(奥运会主会场)终点。以不同时间要求分组开展我与奥运的象征性长跑运动,它寓娱乐趣味于一体,锻炼效果极佳。   2、音乐激励练习法   在耐力跑练习中,教师不时播放有动感节奏的欢快乐曲,如:《乡间的小路》、《外婆的澎湖湾》、《牧羊曲》、《运动员进行曲》等,学生们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规定的跑程。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3、跳绳辅助锻炼法   跳短绳运动是我校每年开展的一项学生非常喜爱的活动。有单人跳、双人跳、花样繁多。本人在耐力跑教学中,大胆引进跳绳,按不同层次,在行进间跑中加进边跑边跳方法,跑跳结合,学生热情高涨,乐趣无穷。   4、篮球运球练习法   利用篮球运球方法于耐力跑教学之中,也算是一举两得。我在篮球场上画出道次,把a层组同学安排在第一道,b层组安排在第二道,c、d组依次安排在三、四道。每次练习均为2—3个球场的往返,第一、二道距离短5米,要求学生同时出发,基本同时到达终点。学生练习兴趣很浓。既熟悉了球性,又促进了学生耐力素质的提高。 四、耐力跑分层教学的反思   通过耐力跑的分层教学实践探索,学生在耐力跑锻炼中出现的常见错误也得到了纠正。比如:原来由于后蹬的角度太大,摆臂方向不正确造成的身体重心起伏较大,经过教学用中速跑,注意膝关节向正前方摆动,用原地摆臂练习来改进摆臂方向,并在中速跑时体会。原来由于跑的动作比较紧张,呼吸与步频节奏不一致而产生的呼吸方法不正确,通过慢跑进行呼吸与步频的配合练习,熟练后在中速跑时进一步体验节奏配合。原来由于学生合理分配体力的概念不清楚,造成耐力跑时体力分配不均现象,现在通过定时跑,合理分配体力,学生也可以在全程跑中用“分段报时”的方法调控跑的节奏。学生也学会了自测心率的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评价身心感受,以便及时调整。   分层教学还营造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相互信任使师生间、学生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了。   另外,通过分层教学我还进一步体会到,组织学生练习耐力跑一定要和意志品质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讲清它的锻炼价值,又要帮助、激励学生用顽强的意志来完成学习任务,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