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体育与健康》水平二 四年级
《蹲撑前滚翻》
课
时
计
划
闫小卫
山阳区恩村一街小学
前滚翻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
名称
体育与健康
水平二
教学
内容
前滚翻
课次
学习内容
重点与难点
教学目标
1
1、前滚翻
2、障碍跑
蹲撑、低头提臀、重心前移
知前滚翻的蹲、撑、低头、团身前滚技术动作的要领和基本练习方法,以及保护与帮助的方法。为学习完整前滚翻动作打好基础。
2
1、前滚翻
2、轻物掷准
两臂撑推用力平均,用头的后部着垫,滚动团身紧,顺势起立
能够较好的掌握前滚翻的动作方法,让90%学生能在同伴的帮助下完成前滚翻。
3
1、前滚翻
2、踏“石”过河
滚动后,方向正,快迅有节奏动作协调。
能够熟练的掌握前滚翻的动作方法,让90%的学生能独立完成前滚翻
4
教学评价(测试)
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为依据,遵循“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师生共同愉悦的学习,活动氛围。 结合教材特点和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充分感受体育运功的快乐;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探讨,互相合作和克服困难的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内容为技巧动作中的前滚翻动作。前滚翻是水平二技巧教学内容之一。前滚翻练习,动作新颖、别致,有一定的趣味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经常练习对腰腹肌力量及身体的协调性有良好的作用,还可以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在自主学练和合作学习中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在教师正确引导下,使学生通过自主学练和探究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来进行前滚翻动作练习,同时提高学生的练习密度。
三、学情分析
本次是借班上课,学生的人数为40人。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运动基础,学生对动作的模仿能力较强且好奇、好学,运动中有较强的参与欲和表现欲。但由于他们身体身体的协调性不强,掌握这项技术具有一定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直观示范法,多用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练一练、比一比、评一评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充分满足其表现欲望,使学生的注意力稳定在对技术动作掌握与提高的练习过程中,激发学练的兴趣,进而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四、教法、学法
教法: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我首先采用情景教学法和情绪激励法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另外,还采用了示范法,以准确优美的动作示范激发学生“我要学习”的情感,以及采用分部讲解法和练习,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使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动作要领。
学法: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让学生在尝试练习中发现问题,然后在相互对比、小组研讨中悟出动作要领、理解道理,最后通过“小组协作”和“个人练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最终解决所发现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蹲撑前滚翻的动作要点及保护帮助方法
难点:蹬地提臀、低头团身协调配合
六、教学过程
本课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分散与集中,友伴分组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教师的启发诱导,学生自主尝试练习为主.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体育运功的愉悦,并能很好地掌握运动技能技巧。
教学常规----热身运动(叫数抱团、徒手操、用头“写”字)-----主教材教、学、练、展(完整动作示范、分解动作示范与讲解、分解练习、完整练习、集体展示)----素质练习----放松活动
水平:水平二 授课班级:四年级 单元课次:1-3 上课人数:40
教学内容
1、蹲撑前滚翻 2、游戏:障碍接力跑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确蹲撑前滚翻的动作要领与基本知识,了解前滚翻在生活中的用途与作用。
2、技能目标:使90%的学生初步掌握前滚翻的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灵敏、柔韧、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通过技能教学、游戏活动,培养学生挑战自我、克服困难、展现自我的良好品质,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集体主义意识。
重点
难点
重点:蹲撑前滚翻的动作要点及保护帮助方法
难点:蹬地提臀、低头团身协调配合
课的结构
课 的 内 容
运动负荷
教法与组织
学习与要求
时间
次数
开
始
部
分
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学生人数。
2、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内容及要求。
3、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2分钟
1次
组织队形(一):
教法:
1、教师做好课前工作,准备器材,检查场地安全。
2、向学生讲解本节课授课内容及要求。
3、安排见习生、活动内容及活动场地。
学习与要求(一)
学习:
1、体育委员组织学生在指定地点成四列横队集合。
2、向老师问好,听清楚本节课学习内容及注意事项。
3、整理服装,做好运动前准备工作。
要求:
站队快,静,齐。
准
备
部
分
热身活动:
1、叫数抱团
规则:学生绕垫子慢跑,听到教师叫数就由几位同学抱在一起。(慢跑过程可以加一些田径中动作)
2、徒手操(每节4个8拍)
①扩胸运动
②体转运动
③腹背运动
3、用头“写”字:
“前”“滚”“翻”
8
分钟
3次
1次
1次
组织队形(一):
教法:
1、口令指挥学生跑到圆形场地上。
2、引导学生按要求模仿有关动作、姿态练习。
3、带领学生用头一笔一划的写出“前”“滚”“翻”三个字的所有笔画,重点活动颈部关节。
学习与要求(一):
1.按要求进行慢跑热身,听口令抱团。
2、听音乐认真跳兔子舞
3.双手叉腰,保持身体平衡,一边说笔画一边用头把相关笔画写出来。
要求:学生精神饱满,动作舒展整齐,写字的时候要尽可能写大一点。
基
本
部
分
一、完整动作示范
二、分解动作示范与讲解
①蹲撑
双腿并拢,脚尖朝前,双脚与垫子保持半角的距离,脚后跟抬起,前脚掌着地;双手直臂放于垫子的近端。
②低头
将下巴紧贴于锁骨处,双眼紧盯于腹部。
③提臀
臀部要慢慢抬起,同时曲臂身体重心前移
④蹬地团身前滚
前滚时,头的后部、肩、背、臀部依次着垫,当背着垫时,迅速曲小腿,上体与膝部靠紧,两手抱小腿,向前滚动成蹲立。
保护与帮助:保护者在练习者一侧,一手按住练习者的后脑勺,一手扶其大腿的后部,练习时,帮助者按下头部,使其后脑勺着垫,同时另一手前推大腿后部,帮助练习者完成前滚动作,在起身时,顺势推其背部,完成蹲立。
三、动作①②③④分解练习
四、两人一小组自由练习
五、男女生互相展示
六、游戏:障碍接力跑
方法:学生混编成人数相等的四队站在起跑线后,学生听口令后依次模仿鸭子,小青蛙的动作渡过“小河”后绕标志物快速返回击下一个同学手掌,游戏方可继续进行,先完成的小组为优胜队。
2分钟
3分钟
3分钟
10
分钟
2分钟
5
分钟
2
次
1
次
3
次
10
-15
次
1
次
1次
组织队形(一)
教法:
①教师口令学生成扇形集合,男生站立,女生下蹲。
②教师首先完整示范前滚翻动作,让学生建立一个动作表象,然后采用分解示范与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告诉学生每一个动作的动作要领。
组织队形(二)
教法:
①将学生分为两人一小组
②教师采用分解练习法并巡回观察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动作进行纠正。
组织队形(三)
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及游戏规则,指导学生进行游戏比赛。
2.根据学生游戏比赛结果进行激励性评价,并强调游戏时注意安全。
学习与要求(一):学习:
全体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迅速集合成扇形并保持安静,认真观察学习教师做的每一个动作
要求:
1. 学生服从指挥,纪律严明,行动有序。
2.学生认真听、仔细看、动脑想。
学习与要求(二):
学习:
①全体学生两人一小组迅速到指定的位置练习。
②开动脑筋,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动作并改正。
要求:
①积极练习,大胆展示,提高动作质量。
学习与要求(三):
1.学生要认真了解游戏方法与游戏规则。
2.学生按要求进行游戏比赛,积极为同伴加油鼓劲。
要求:
1.教师发令后每组第一个学生方可出发。
2.学生动作必须准确到位,否则判定游戏失败
结
束
部
分
1.听音乐做放松操,韧带拉伸练习。
2.师生互评本节课学练情况并安排课下作业。
3.收还器材,下课。
5
分钟
2
次
1.播放音乐,带领学生一起做放松操与拉伸动作。
2.表扬激励学生课堂表现。提出课下要求,宣布下课。
1.学生调整呼吸,模仿教师动作进行放松练习。
2.积极反思、评价自己和他人课堂情况。
3.配合教师收还器材。
场地器材
篮球场地1块、小垫子25个、跳绳4根、3公斤哑铃4付、标志筒4个、录音机1台
估计练习密度
基本部分练习密度预计:50%-55%
本节课练习密度预计: 40%-45%
安全措施
1.课前检查场地、器材、学生服装,进行安全教育,制定预防措施。
2.课中及时发现、排除安全隐患,课后及时进行反馈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