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成飞中学 王莉【教学目标】 1.了解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掌握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河谷的形成过程。 2.了解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理解冲积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以及形成过程。 3.理解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 4.阅读河谷的演变过程示意图,分析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 5.阅读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分析冲积平原各部分的成因以及地貌特点。 1.通过师生互动、小组讨论、电脑演示等多种学习方式,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全面参与,培养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地里知识的实用性,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地理
2、的兴趣。 树立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重点】1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及其对聚落的影响【教学难点】1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原理2. 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原理【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引入新课在我们国家你所熟悉的大河有哪些呢?长江、黄河、淮河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我国两条大河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创设情境:第五代人民币10元背面图案:长江 夔门 第四代人民币50元背面图案:黄河 壶口瀑布 峡谷景观、黄河风采、黄河宁夏段、长江入海口图片刚刚我们欣赏了多姿多彩的河流地貌景观,那么这些
3、河流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呢?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学习河流地貌的发育。请同学们翻到教材77页,阅读第一段。师:河流地貌可以分为哪些类型呢?生: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师:好,河流地貌可以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先来看看侵蚀地貌。二、讲授新课河流的侵蚀地貌1、流水侵蚀作用活动一:小实验:模拟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思考:流水侵蚀作用使沟谷在深度、宽度、长度上发生了什么变化?完成学案活动一视频展示台展示学生结论:沟谷的深度加深,宽度加宽、长度增长。讲解:水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掀起地表的物质,成为侵蚀作用。我们根据侵蚀作用力的不同,将河流侵蚀分成三种类型:溯源侵蚀、下蚀、侧蚀。投影
4、表格:河流侵蚀的类型及对地貌的影响溯源侵蚀下蚀侧蚀概念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垂直于地面的侵蚀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伸长加深展宽教师总结过渡:在流水侵蚀作用下河流会呈现出什么形态呢? 2.游长江,观美景,探究河谷形成创设情境: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她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从西向东依次流经了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北宜昌以上为上游,从宜昌到江西湖口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王教授是一个地理学家,去年暑假,王教授带着他的儿子小明利用假期对长江进行全程游览活动。他们从长江上流往下沿江游览。在长江的上游,他们来到了虎跳峡,小明为虎跳峡汹涌的流水和磅礴的地势所吸引。展示虎
5、跳峡河流景观图(介绍虎跳峡)设问:虎跳峡这种地貌形成与什么外力作用有关?在这种外力作用下,虎跳峡的河床应该呈现什么形态?你认为虎跳峡河谷应该与下列哪幅河流的横断面图相对应?并根据你的选择说出这种作用力的方向如何? 学生回答:与下蚀作用有关,在这种作用力下,河床向深纵方向发展。与图中乙相似。 小明经过了两天的航行,游船进入了长江的中游河段。爸爸对小明说:“我们已经进入了荆江河段,你看看长江与前几天有了什么变化?”展示:“楚地阔天边,苍茫万顷连”的荆江河段景观。师:荆江河段的这种地貌形态跟什么外力作用有关?生:侧蚀历史上荆江经常发生洪水,故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说法。(切换荆江的遥感图片)荆江
6、河道弯曲,“九曲回肠”,影响了洪水的泻流,这是导致荆江易发洪水的原因之一。为了防御洪水,人们修建了荆江大堤。当地人们说:“不惧荆州干戈起,只怕荆堤一梦终”。活动二:问题探究:思考图中荆江河段A、B哪一处的堤坝要加固?为什么?播放水流动画。学生讨论回答。讲解:以河中心作为参考点,凸向河流中心的为凸岸,相对的一岸为凹岸。图中A为凹岸,B为凸岸。练习:凹岸与凸岸的判断在河流的弯道处,水流集中于河流的凹岸,水流速度较快,流水侵蚀较强;在河流的凸岸,水流速度较慢,泥沙会发生堆积。这样,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A处为凹岸,更易被侵蚀,故该处要加固处理。小结:我们看到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床逐渐弯曲
7、,出现了连续的河弯,这是河流中游的特点。 不知不觉间,小明他们在船上已经过了五天,船已经接近终点站上海。小明向河岸望去,只见两岸一片开阔平坦的景象,还可以看到远处几乎消失在地面的轮船,不禁让人想起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诗句。设问:在长江下游地区河床横断面的形态应该与下列哪幅图相适应? 考察结束后,小明看见了爸爸画了这样一幅图,河床由于下蚀可能形成的新的河床纵剖面线。我们发现新的剖面图的河流源头方向变了,这是什么侵蚀作用造成的?生:溯源侵蚀,发生于河流的源头总结河谷的演变过程(投影河流发育的各个阶段的图片,利用图形分段总结,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在河流上游流水流速快,能量集中,就
8、形成下蚀和溯源侵蚀,使沟谷不断加深和延长。图1反映的是发育初期的河谷形状,从这幅图可以看出,横剖面呈“V”字形。图2可以看出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这是当“V”字形河谷形成后,河流的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的结果。图3 河流不断地向两侧扩展,最终将河谷展宽,并在河谷内堆积了大量泥沙。这时,河谷发育进入成熟期。从图3中可以看出成熟期的河谷比较宽,横剖面呈U形。投影:侵蚀作用对不同河段的影响河谷形成阶段上游中游下游主要侵蚀方式_和_为主 河流_减弱,_增强以_为主河谷形态特征河谷横剖面呈_型_侵蚀,_堆积,河流出现_河谷横剖面呈_型转承:被河流侵蚀的物质形成泥沙会随着河流
9、的流动一起运动,这些泥沙会被河流带去哪里呢?生:带去海里、在下游沉积师:好,部分泥沙被还会海洋,还有的沉积下来,那么泥沙仅仅在中下游沉积吗?请读图4.18“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找一找泥沙还会在哪里堆积?生:山口、入海口,展示投影。师:泥沙堆积会形成什么地貌?生:泥沙在这些地方堆积,形成冲冲积平原,包括: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师:泥沙为什么会在这些地方堆积呢?生:思考师:我们又这样的生活经验流水速度越快,流水搬运泥沙的能力越(强 弱),搬运的泥沙越(多 少)。流水速度越慢,流水搬运泥沙的能力越(强 弱),搬运的泥沙越(多 少)。因此,当水流速度减缓,泥沙会逐渐沉积活动三 学生阅读教材
10、,观察图4.18 “河流堆积地貌示意”自主完成下列表格。堆积地貌类型分布地点形成机制洪积冲积平原 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学生讲解三种冲积平原的分布地点和成因师:学生讲解以后,投影表格4、河流对聚落的影响展示图片:人类居住地。为什么我们要选择在这些地方(冲积平原)生活?河流对聚落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1)河流的冲积平原为聚落的分布提供了多方面的有利条件: 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 交通-便利不利条件:容易受到洪水的威胁。(2)观看图片:河流对聚落规模有什么影响?生:河流较少的大平原,规模较大;水网密布的平原地区,规模较小。(3)观看图片:河流对聚落形态有什么影响?生:河流较少的平原 团状聚落
11、;沿河分布带状聚落。(4)观看图片:河流对聚落选址有什么影响?生:平原低地,为防御洪水,加高加固河堤;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转: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看见这样的聚落分布。展示泸定和雅砻江边的错落分布。活动四 合作探究 河流对聚落的影响(1)在河流上游,如泸定等城市和很多村落大多分布于河谷底部,如图所示的A地;而在河流下游,聚落位置要选择在地势稍高的B地?(2)A、B两地的聚落哪一个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为什么? 分析:(1)、河流的上游在山区,地势较高,气候寒冷,A地位于河谷地区,地势低,相对平坦而且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水资源丰富。 在河流中下游,水量大,易出现洪涝灾害,聚落宜建在地势较高的B地。(2 )B地因为B位于两河交汇处,交通运输便利,水源充足,而且B地周围地形开阔平坦,便于农耕和基建。三 小结:(利用黑板上的板书进行小结)板书设计教学思路介绍:通过实验和案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析,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身边的实例激发学生思维的展开,使学生把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