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长沙市一中 王正印导入一:他秉承孔子衣钵,信心满怀,主张仁者无敌,游走诸侯各国,妙语连珠,直刺君王之瑕疵;他不舍初心,以民为念,坚信保民即可为王,不苟同,不屈服,退而述唐、虞、三代之德。他就是孟子,一个大写的为民请命之人。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他的寡人之于国也,看看他是如何劝谏梁惠王施仁布礼的。导入二: 有人说:伟人之所以为伟人,是因为他站在了另外一位伟人的肩膀之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主席,一直深受孟子的影响,其字润之,用的是孟子滕文公上的一句话:“若夫润泽之,则在君与子矣。”“泽东”与“润之”的意思相辅相成,他曾化用孟子公孙丑中的“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问必有名士
2、者。”提出“名士于今五百年,世上诸子皆碌碌。”他常引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一章,勉励、鞭策自己,锻炼体魄,砥砺品行。他的著作中经常出现孟子中的话语,如“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春秋无义战”、“不为而后可以有为”等。是什么样的魅力让孟子能够这样吸引我们的毛泽东主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寡人之于国也,来发现其中的原因。教学过程:一、 以误正音,以疑解文。(一) 以误正音,音义一致 好( ):动词,喜欢。 弃甲曳( )兵:拖着。 胜( ):尽、完。 数罟( )( ):密集,网。 洿( )池:深。 养生丧( )死:埋葬,办丧事。 衣帛( ):名词活用动词,穿。 鸡豚狗彘( )( ):小猪,大猪。
3、无( ):通“毋”。 谨庠序( ):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庠、序,古代学校。 孝悌( ):孝悌有别,孝,赡养父母,悌,关爱兄长。 王( ):动词,称王。 食人食( )( ):前,动词,吃;后,名词,食物。 饿莩( ):饿死的人。(二) 以疑解文,文言基础 由学生提出文言最基础的知识疑惑,随堂解决。插入PPT,当堂小组随机检查预习效果。1.实词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河东凶亦然:这样 邻国之民不加少:更 王好战:动词,喜欢 请以战喻:谦辞,请允许我 填然鼓之:拟声词,鼓声;这样弃甲曳兵而走:拖着;逃跑 或五十步而后止:有的人 直不百步耳:只是,不过是亦走也:代词,这 谷不可胜食也:完,尽
4、数罟不入洿池:密;网;深养生丧死:动词,埋葬,办丧事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动词,穿 鸡豚狗彘之畜:小猪;大猪;蓄养无失其时:错过 勿夺其时:耽误 谨庠序之教:学校申之以孝悌之义:反复陈述;敬爱兄长;道理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动词,吃;名词,食物;制止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饿死的人;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非我也,岁也:年成然而不王者:这样 斯天下之民至焉:那么,就2.虚词 寡人之于国也:介词,对 弃甲曳兵而走:表修饰于 则移其民于河东:介词,到 而 或百步而后止:表顺承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词,比 然而不王者:表转折,却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介词,和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表转折,却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5、:表顺承3.词类活用则移其民于河东:使动,使迁移 请以战喻:动作名,战争 填然鼓之:名作动,击鼓 养生丧死:动作名,活着的人;死去的人树之以桑:名作动,栽种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名作动,穿 谨庠序之教:形作动,认真从事 然而不王者:名作动,称王 王无罪岁:名作动,归罪4.通假字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毋”,不要 无失其时:通“毋”,不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斑”,花白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通“途”,道路5.特殊句式 是亦走也:判断句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状语后置 鸡豚狗彘之畜:宾语前置 申之以孝悌之义:状语后置 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非我也,兵也:判断句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6、:状语后置二、 以删生疑,引出话题 大家知道,这是一篇记录孟子和梁惠王对话的文章,我们称之为“语录体”。那么,还有哪部作品也是语录体呢?(论语二程遗书)语录体往往是门人弟子或后人记载导师言行的文章体式。1.常言道:话不投机半句多。是什么样的一个话题引出了孟子和梁惠王这么长的一段对话呢?(明确:民不加多)2. “民不加多”是什么意思呢?(明确:加,更。人民不更多。)3. 其实这句话并不完整,完整地来说应该是“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大家告诉我这里的“也”能删掉吗?(生:不能)为什么呢?老师觉得他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虚词,没多大用嘛。(明确:“何也”中包含着梁惠王疑惑和征询的语气。文言文中的语气词,
7、并不是无用的累赘,它的作用巨大,透过它我们往往能发现一些核心的东西,尤其在对话中,语气词往往能够表露一个人的七情六欲,我们完全可以由语气看情绪。)这一段中你除了能读出梁惠王的疑惑语气,还能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找一位学生读第一段。(明确:学生评价。读出自信和肯定)4. 他对什么如此自信呢?又为何会如此疑惑呢?(找读的学生回答)(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他觉得自己为国家做了很多事情“移民移粟”,已经很体恤人民了,同时他与邻国的国君对比,发现没有像他那样用心的,所以他自信满满。但是,他如此努力尽心,国家的人民却没有增多,别国的人民也未减少,让他感到非常的疑惑和不解
8、。他急切地想要知道答案。(板书:提出问题) 三、 以换看喻,仿写对比1. 梁惠王的疑惑解开了吗?从哪里可以看出解开了?(明确:解开了。文中虽然没有直接陈述梁惠王以话语的方式回复自己的疑惑已解。但从他与孟子的对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可以看出,他心中的疑惑已解。我们可以说经过孟子的一番分析,他已心悦诚服,在心中已做了肯定的回答。)2.这里有个问题,为什么梁惠王没有再回答呢?(明确:他已被孟子的分析彻底说服,他之所以无言,是因为有羞愧和反思,之前的自信满满,而如今的哑口无言,从这里,我们确实看到了孟子这位话语大师的谈话技巧。孟子不愧是善于雄辩的大家。)3.
9、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话语稍微不对,可能就会招致杀身之祸,我们看到清代才子徐骏因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而被诛杀,孟子是如何巧妙地让梁惠王心悦诚服的呢?找两位同学来模拟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对话指导:孟子的循循诱导与自信应对,梁惠王被入圈套的毫不知情,与醒悟之后的面露凝重之色,话语虽尽,但表情仍要延续。)4.有人说,孟子面对梁惠王的疑惑,回答太过曲折,可以更加简练地来回答,我们来尝试一下,动手写写,看看能否以更简练的话语帮助梁惠王解开疑惑?(明确:读师改写句:“王虽移民移粟,然尽心不足,与邻国之君无别矣。”读学生的,再让学生评价,得出与课本中孟子所回答的不可同日而语的结论。孟子抓住“王好战”
10、,懂得投人所好,吸引了梁惠王的兴趣,用“战喻”,即战争来打比方:形象的通过“填然鼓之,兵刃既接”的描写来烘托紧张的战斗环境,而“弃甲曳兵而走”逃跑者的出现,就显得更加的鲜明,让喜好胜利的梁惠王感到气愤,进一步吸引了梁惠王的兴趣,这就达到了循循引导的效果,再对比“五十步”和“百步”,引出问题实质,诱导梁惠王做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的孟子所预设的问答效果,让梁惠王跳进了孟子的话语圈套,并进而巧妙地完成了对梁惠王“民不加多”疑问的分析和回答(板书:分析问题),这样不动声色的分析和回答,既避免了孟子直接回答可能会引起的对君王的不恭,又达到了解开梁惠王心中疑惑的效果,并为下文宣扬自己的“王道”
11、思想作了铺垫,可以说接下来孟子的诸多建议和主张,自然是水到渠成。) 这样的对话,在孟子一书中,还有很多,如在梁惠王上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po)有肥肉,厩(ji)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pio),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孟子在话语中特别善于用譬喻,将大的政治问题和抽象的道理,形象具体的阐明了清楚,这就是孟子的话语风格
12、。四、 对比分析,明确“道”理1. 文章的后三段是谁说的呢?(生:孟子)他所说话的目的是什么呢?(生:“王道之始”是在推行他所主张的“仁政”思想;“然而不王者”是帮助梁惠王达到称王的目的;“斯天下之民至焉”可以看出他是想帮助梁惠王解决如何使民增多,给梁惠王建议和方法(板书:解决问题)。)2. 同学们据文本分析,非常好,也很到位,这三个目的有必然的联系吗?(明确:孟子提出以“仁政”的方式实现梁惠王百姓增多的目的,从而达到称王的最终目的,这是对于梁惠王而言的,其实孟子的最终目的是反过来的,他是想最终能使自己所主张和提倡的“仁政”思想得以施行。)3. 那具体什么才叫“仁政”呢?(明确:在中华文化基础
13、教材中,我们学过孔子关于“仁”的界定,他说:克己复礼为仁。也就是用克制和礼让的态度为人处世。换句话说就是能抑制自己的私欲,不过分的占有,懂得尊重外在的一切人和物。)在文中孟子所提出的主张,是如何体现“仁政”的呢?(明确:“不违”“不入”“以时”“树之”“无失”“勿夺”这些字眼充分体现了“克制和礼让”,这是孟子“仁政”的具体举措。)4. 孟子的“仁政”的具体实施对象是谁?(明确:自然万物和人,可见他的“仁”的对象是非常之广泛的。)5. 尤其是对民的“仁”,可以说是他施行“仁”的最终归属。在对民施行“仁政”时,他所提出的具体举措是否有区别呢?(文章的第五段和第六段中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明确:
14、共同点:都是帮助百姓安慰的生活,有衣穿,有饭吃,没有饥饿;不同点:我们从分析这两段的段落特点可以发现,都是“分总”的结构特点,第五段是直接的是达到“养生丧死”无憾,而第六段是达到“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细细比较还是有区别的:相对于使民吃饱而言,达到基本的“养生丧死”的目的,使民穿好,吃好,要求就更高一层了,同时文章也提出让“五十者”(什么叫“五十者”?(明确:五十岁的人)和“七十者”都能有衣穿,有肉吃,可见这样的要求就更高了,如果说前面是“养”,那么后面就是“富”,同时,还有更高层次的道德精神要求,让一个社会讲“孝悌”。)6. 文章最后一段是通过何种方法劝谏梁惠王
15、施行“仁政”的?(明确:正反对比,将“狗彘食人食”(书下注释:诸侯贵族家)与“涂有饿殍”对比,并通过打比方“非我也,兵也”与“非我也,岁也”是一样的性质,奉劝梁惠王不要归罪年成,要体恤百姓,开仓赈济灾民,关注社会公平,约束诸侯贵族。)结语: 大家看到我们这个单元的是学习古代议论性散文,很多同学对议论文不知如何下笔,其实这篇文章就是一篇很好的议论文范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议论文的三个基本逻辑步骤是这样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相信大家在以后写作议论文是就不会那么害怕了。 孟子确实让我们很感动,在春秋战国纷乱的时代,他以巨大的怜悯之心,忧虑天下苍生,为民请命,或许正是于此,才有后来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延伸,才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胸襟;“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威,自我民明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孟子确实让我们敬佩,在几千年的流光岁月中,历史一再证明他所主张的治国之本确为“民本”。孟子,就是这样一位思想一直熠熠生辉的智者、能者。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民 提出问题 不 分析问题 加 解决问题 多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