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北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下册) 畅言教育观沧海教学设计碧阳初级中学 舒晓燕老师 教材分析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观沧海是后人加的,原文是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行军到海边,途经碣石山,登山观海,一时兴起所作。诗人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朗读课文,做到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2、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读读背背中理解诗歌内容,感悟诗人的情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2、 让学生感受诗中曹操的博大胸怀和豪情壮志,在审美中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背诵诗歌。【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课前准备1、关于作者及写作风格。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导入新课。 用三国演义主题曲导课。 2、借助有关资料,了解作者。3、关于乐府。4、关于写作背景。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朗读指导:2、师生多种方法朗读诗歌。3、理解诗意。三、初读诗歌 1、疏通文意: 2、找美景: (1) 诗中描写了哪些景象?这些景物有何特点? (2)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3、悟感情: 眼前之景触动了诗人怎样的情怀呢?四、赏析诗歌:1、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2、表达了怎样的主旨?3、诗歌小结。五、课堂总结: 这首乐府诗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奋发昂扬的精神。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读其诗如见其人。六、布置作业:1、完成书后习题;2、背诵默写课文; 3、课外读龟虽寿感受曹操诗歌的特点。 教学反思 略。用心用情 服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