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了解实像和虚像的区别二、过程和方法1、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和做出猜测与假设的能力。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科学原理。2、乐于参与观察、试验、制作等科学实践。教学重点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教学难点根据猜测设计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实验数据的分析、实像和虚像教具: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教学过程:一、 复习提问,引入新课。1、 照相机能成什么的像
2、?2、 投影仪能成什么的像?3、 如果我们照相,要使像大一些,该怎么办?二、 出示学习目标:1、 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像的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2、 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要满足什么条件?3、 通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要满足什么条件?4、 通过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要满足什么条件?三、 学生自学,教师引导。让学生通过实验,探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从而培养学生能从物理现象中归纳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四、 学生展示自学效果,教师点拔。物距u像距v像 的 特 征应用正倒大小虚实位置变化规律u2fu=2ffu2fu=fuf五、 课堂反馈:1、 小刚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所用的凸透镜焦距f
3、10cm。(1)他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点燃蜡烛后,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总找不到像,其原因可能是。(2)调整好后,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36 cm,可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的实像。再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一些,要获得清晰的实像,光屏应凸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2、如图所示,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e各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则:(1)把烛焰放在点,光屏上出现的像最大;把烛焰放在 点,光屏上出现的像最小。abcdeFFf2f(2)把烛焰放在点,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光屏距凸透镜最远。(3)把烛焰放在点,光屏上不会出现像。3、某物体经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像,现将透镜
4、的中部遮住不让光通过,则光屏上的像()A、缺少中部B、变小C、变大D、像的大小不变,但像变暗4、一个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30 cm处逐渐移到离透镜20 cm处的过程中,像与像距的变化为( )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 B.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增大C.像先小后大,像距逐渐增大 D.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变小5、某物体放在离凸透镜20cm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30 cm B、15 cm C、10 cm D、5 cm6、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 cm处,在屏上成一倒立缩小的像,则透镜的焦距f( )A.10 cmf10 cm C.f20 cm7、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缩小的像,当烛焰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 (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若要观察到烛焰放大的虚像,烛焰到透镜的距离应_透镜的焦距。8、小红所在班级照毕业像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摄影师使照相机同学(选填“靠近”或“远离”),同时还应照相机的暗箱长度(选填“增加”“缩短”或“不改变”),才会在取景框内得到清晰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