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等量代换一、教学目标1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方法;初步运用其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2通过观察、猜测、操作、计算、验证等活动,亲历学习过程,在丰富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等量代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它的应用价值,从而体验学习的愉悦。 二、教学重点利用天平或跷跷板的原理,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代数知识做准备。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真正理解等量代换的本质。 四、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温故知新:(2分) 1出示画面:(1)看到这
2、个画面,你们还记得这是什么故事吗? (2)在一年级我们就知道了,谁还记得曹冲是怎样知道大象重量的? (因为石头和大象的重量是相等的,称出石头重量就是大象重量) 2引出课题:因为当时没有那么大的称能直接称出大象的重量,所以曹冲就用石头的重量代换了大象的重量,称出了石头的重量也就知道了大象的重量。同学们,你们大概还不知道吧,曹冲确实非常了不起,他运用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思考方法等量代换。(板书课题) 故事里谁和谁相等?(就是等量)谁的重量代换了谁的重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等量代换”的方法解决问题。 过渡: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有这样的现象。 (二)初步感知等量代换思想方法 1生活引入。(1)我们
3、在烧水时,把水烧开了,就要把这壶水倒进暖瓶,在喝水的时候,再倒进杯子。 你们看,1壶水能倒2暖瓶,1暖瓶能倒6杯水。 (2)这里面有没有相等的量? 学生回答:1壶水=2暖瓶 1暖瓶=6杯水 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等量关系。 (3)壶和杯子之间没有直接关系,结合这两个等量关系,能不能在1水壶和杯子之间,找到等量关系呢? 出示: (4)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让学生说出思维方法。 学生小组交流。 全班汇报: 1暖瓶 = 6杯水 2暖瓶 = 12杯水 1壶水 = 2暖瓶 1壶水 = 12杯水 (5)教师肯定学生想得非常好。追问:1壶水和1个杯子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它是借助谁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为什么借助暖
4、瓶? 小结:我们在解决倒水问题时,紧紧抓住它们之间的相等关系,因为只有相等才能代换。运用代换的思想,将间接关系转化成直接关系。 2【课件】进一步体验,感受代换。 我们一起去动物园,看小动物们玩跷跷板,这里有哪些数学问题? (1)这里有相等关系吗?从哪看出来的? 跷跷板是平的,说明1只熊猫质量=3只小猴质量 (2)这里有相等关系吗?从哪看出来的? 1只小猴质量=2只兔子质量 (3)熊猫的质量和兔子的质量没有直接关系,但是根据这两个等量,能不能找到它们之间的相等关系? (4)你是怎样代换,小组说一说。 (5)学生汇报:(同时:出示课件3个2); 追问:借助谁找到相等关系?怎样找到? 1只小猴的质量
5、 = 2只兔子的质量 或:1只熊猫的质量 = 3只小猴的质量 3只小猴的质量 = 6只兔子的质量 1只小猴的质量 = 2只兔子的质量 1只熊猫的质量 = 3只小猴的质量 3只小猴的质量 = 6只兔子的质量 1只熊猫的质量 = 6只兔子的质量 (6)能列出算式表示它们之间的代换吗?23追问: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6表示什么?(6既表示6只兔子的质量,还表示它和3只小猴、1只熊猫的质量相等。) 小结:无论是生活中倒水现象,还是研究小动物的重量问题,我们在解决问题中,都是找到它们中的相等关系,当两个物体的质量都等于同一个物体时,他们的质量也是相等的,再利用求几个几的方法进行代换。 3巩固练习:动笔
6、写一写: (1)根据已知的等量关系,找到1头牛=?只羊,能不能试着用算式表示出来。 (2)学生汇报。 1头猪的质量 = 2只羊的质量 1头牛的质量 = 4头猪的质量 4头猪的质量 = 8只羊的质量 1头牛的质量 = 8只羊的质量 算式: 2 4 = 8 (表示4个2) (3)谁是找到相等关系的“那座桥”?(小猪) (4)说说:错在哪? 小结:根据已知信息,要解决问题,关键是要找到相等关系的“那座桥”进行代换。 4【课件】稍有变化的练习:(1)学生思考、小组交流。 (2)学生汇报: 想法1:依据上题:1头牛的质量 = 8只羊的质量 则:2头牛的质量 = 16只羊的质量 (3)想一想:怎样列式解答
7、? 242 (4)还有其他想法吗? 想法2: 1头牛的质量 = 4只小猪的质量 2头牛的质量 = 8只小猪的质量 1只小猪的质量 = 2只羊的质量 8只小猪的质量 = 16只羊的质量 = 2头牛的质量 (5)借助谁找到羊和牛的相等关系?列出算式。 小结:稍复杂的题,仍然是抓住等量关系,可以使我们灵活解决问题。 总结:上面几道题有什么共同特点?你有什么想法? 引导学生说出:这几道题都是通过代换中间量,求得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5深化对等量代换的认识。 用图出示: 小华家买了2千克苹果和3千克梨共花了24元。已知2千克苹果的价钱与5千克梨的价钱相等,问每千克梨多少元? (1)学生小组讨论。 (2)学
8、生汇报。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2千克苹果和价钱与5千克梨的价钱相等,所以可以用5千克梨的价钱去代换2千克苹果的价钱,这样相当于用24元买了8千克梨的钱,就可以求每千克梨的价钱了。 24(3+5)= 3(元)小结:前面的题我们研究的是质量相等,就可以进行代换。这个问题是保证只要两个价钱相等,就可以进行等量代换,等值也可以交换。 (三)练习 自己独立解决(小篇子) (1) (2) 学生先想一想,再汇报。 根据学生的想法演示动画。 方法:将换成,或将换成,即可解决问题。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用等量代换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说出:只要两个量相等(包括价钱、重量相等),就可以进行等量代换。可以用一件物品换多件物品,也可以用多件物品换一件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