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等量代换教学反思 本课时是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内容中等量代换知识,其目的是向学生渗透一些初步的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并用这些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和数学问题。这节课在设计和教学中,我的成功之处在于: 1、教学设计注意由创设情景,激发探究欲望入手,我从学生熟知的故事曹冲称象中引入“等量代换”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节课有一个鲜明的探究主题和层次,寻求出等量代换问题的解决规律。教学全过程是以问题为核心组织开展学习活动,并把问题隐含于具体的教学目标完成之中,激发了学生对问题探究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2、充分挖掘了教材的内在因素。一是考虑到了学生初次接触等量代换思想,在运用教材中,用“换
2、”字入手,化解学生对等量代换的陌生感觉,同时又充满了趣味。二是发挥了教材编排作用,不论是新课的引入还是巩固练习中的习题选择,我都注意发挥文本优势,既尊重教材,又灵活运用驾驭教材。按不同标准进行代换,先由量的代换,到物品价值的代换,再过渡到图形代换、物的代换。本节课,我觉得遗憾的地方是:一、太“赶”。在例题的教学中由于自己的疏忽大意,遗漏了课件展示代换的过程,学生没有能够形象地、清晰地建构起等量代换的思考模型,理解不到位。以至使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显得较为吃力,特别是基础差的学生更是迷迷糊糊。教学中应该注意每个环节的目标是否到位与实现,不能过于注重后面的练习环节。二、太“难”。等量代换的思想是比较系统、比较抽象的思想方法,中间要经过几个转换,才能到达最后的结果。我在教学中虽然极力地想要借助形象有趣的图片通过学生操作等环节逐步突破这个难点,但是由于处理不够到位,学生虽然感知到了等量关系,但是“代换”的方法理解的不够到位,只是简单地提问“用什么换 什么”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学习起来很是“吃力”。三、太“高”。这个知识点只是要求学生能理解等量代换的思想,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即可。在这一课时里,重在渗透学生怎样用等量代换方法解决问题的思想,而不应追求结果。因此,在教学中应当充分暴露出学生的思维过程,加以分析。对于“列式”的要求应当是在学生清楚地理解等量代换的方法并能正确运用的情况下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