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岳阳楼记教学设计方案西安市第二聋哑学校 范薇娟 邮编:710043联系电话:13572868605 邮箱:fanweijuanyuwen一、 设计思想本文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不仅立意高远,而且文采斐然,句式整齐中见变化,尤其便于朗读。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反复诵读吟味,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主旨,并让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教育。二、教材分析岳阳楼记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7课的一篇文言文。是范仲淹应老友滕子京之请,为新翻修的岳阳楼写的记文。作者以简洁的语言,先叙事后写景,进而由景入情,着重渲染了一悲一喜的情境,又因情而生发议论,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境界。在记山
2、记水的背后,蕴含着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其人格魅力,千古传唱!三、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比较特殊,他们大都从小就双耳失聪,因而,对这个世界的感知缺少了一觉,即听觉。我们班现有学生16人,但语言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有3名学生接受过语言康复,语言发展较好, 4名学生只有一点听力,但语言组织能力欠缺。其他的同学就只能靠看老师手语了。正常学生学习文言文有时都会有困难,那对聋哑学生来说就更难了。根据学生的现状,我在对本堂课的教学中,通过图片、视频以及多媒体课件把知识直接展示给学生,还通过我们生活中最浅显的事例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对他们来说深奥的道理,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有感情的诵读课文
3、,领会文章的主旨。情感、态度、价值观:深刻体会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五、重点难点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领会文中警句的思想内涵。六、教学策略与手段讲述法 图文对照法 多媒体教学手段七、课前准备学生作品 岳阳楼记视频片段八、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疏通了课文,掌握了重点字词,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并探讨了课文的一、二段。本节课我们要分享交流的内容,请看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三、四、五段,领会文章的主旨。2、联系个人实际,谈谈你对文章名言警句的理解。(二)、回顾课文请一名学生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老师:(评价
4、) (三)、指导朗读(配乐朗读)1、朗读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2、提醒学生在朗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节奏的停顿和感情的把握。 (四)、合作探究1、展示学生作品 (学生根据第三、四段景物描写创作两幅画) 老师:上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作业,就是根据课文中三四段的景物描写来创作两幅画,哪位同学愿意展示自己的作品? 学生上台将自己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2、学生简单介绍创作过程,教师点评。3、欣赏两段视频,再次感受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景物描写。老师:这两段分别写了怎样的景物? 学生: 阴 晴老师:请问你在创作这两幅画的过程中心情如何呢?老师这里有两个表情符号(笑脸)(哭脸),用这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学生: 展
5、示作品的学生来说明自己的心情。4、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交流迁客骚人欣赏完两种景物的感受。结合迁客骚人的遭遇引出“以物喜,以己悲。”(学生板书)5、讨论:“以物喜,以己悲。”你对此怎么看,赞同还是反对? (学生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谈看法)6、教师总结:“以物喜,以己悲。”是人之常情,但不是人生的最高境。引出古仁人之心。7、分析理解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内涵。(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交流回答。) 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而或喜或悲,不以为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8、引出文章的名言警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学生板书)9、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6、乐而乐。”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自由回答,老师总结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老师:课文的最后一句是什么呢? 学生:微斯人,吾谁与归?老师:斯人,是指什么人?学生:古仁人。老师:斯人不但指的是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希望滕子京要像古仁人那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范仲淹也被贬官,所以这句即是对滕子京的劝慰,也是自勉。11、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我国还有哪些人是忧国忧民的楷模。(学生结合自己学过的课文回答) (幻灯片补充展示)(五)、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 叙缘由事 写阴晴二景 抒悲喜两般情 论古今忧乐情怀老师:本文是范仲淹应自己的好友滕子京邀请为重修岳阳楼写的记
7、文,但范仲淹却借题发挥,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六)、启示(让学生结合课文,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感悟。)老师总结: 无论职位的高低,年龄的大小,也无论你有没有经过人生的挫折,只要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同学当中也会距离古仁人那样的人越来越近,最后让我们用响亮的回答来表示我们的决心,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七)、作业结合文章内容,联系自己实际写一段话,谈谈自己的感悟。九、板书设计岳阳楼记范仲淹学生作品(阴) 学生作品(阴)以物喜 以己悲学生作品(晴) 学生作品(晴)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教学评价本次教学基本达
8、到了我预期的效果,学生与文本对话,与老师互动,掌握了文中的名言警句。从学生今天的发言可以看出,他们能够紧跟老师的引导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习风气异常浓厚。教学反思本节课使我认识到:多媒体教学与教师教学的合理运用,使之图文并茂,声情并茂,对提高聋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很大的帮助。但本节课我感受最深的是学生能结合我们今天的时代,结合了自己的实际情况(听障),谈了他们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的理解。学生的交流和发言出乎我的意料,很有自己的想法,特别谈到了:他们也许不能对国家有多大的贡献,但他们可以对自己的家庭、对关心过自己的朋友,对关心过他们的社会中的爱心人士尽以及比他们更需要关心的人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把这种爱心,这种责任更好的传递下去,这正好也体现了我们今天的主题“传递爱与责任”。使新课程理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得以实现。不足之处:我应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该更加完美地利用好课堂生成资源,由于自己年轻,教学过程还缺乏淡定,有一定的口误。如果有下次,我会让教学少点遗憾。参考资料薛金星:中学教材全解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290页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