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自探找出规律教学难点:总结应用规律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同学们,开始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144 2 48 3412 4416 5420 仔细观察上面的式子和算出的积,想一想,你能把这组算式继续写下去吗?试一试,你
2、一定能行!同学们真是动了脑筋,其实这个问题的思考是有一定数学规律的,那么这其中的奥秘是什么呢?这就是这节我们要研究的积的变化规律。(板书课题:积的变化规律)请同学们大声把课题齐读一遍。围绕课题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预设:积的变化与谁有关?变化规律是什么?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大家提出的问题都很有研究价值,老师把你们提出的问题和课本例题进行整理,就是这节课的的自探提示,请大家先来看一看:二、设疑自探: 1、出示自探提示:(课件出示) 自学课本58页内容,思考下面问题:(1)从上往下观察第一组题: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第二个因数怎样变化?积有什么变化?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把你的发现写
3、出来。 (2)从上往下观察第二组题,第一个因数怎样变化?第二个因数有什么特点?积有什么变化?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把你的发现写出来。(3)你能用一句话将两组题中已经发现的规律概括起来吗?2、在学生自探时师板书课本例题:例4、观察下面的两组题,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第一组:6212 620120 62001200 第二组:20480 10440 54203、根据自探提示,学生独立解决,教师巡视。三、解疑合探1、学生汇报自探提示第一题,总结变化规律。(课件出示第一组口算题目,演示对比这一组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得出结论: 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要乘几。)汇报时找差生回答,中等生补
4、充,优等生评价。2、学生汇报自探提示第二题,总结变化规律。(课件出示第二组口算题目,演示对比这一组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得出结论: 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0除外),积也要除以几。)汇报时找差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3、通过观察、思考用一句话概括已经发现的规律。 学生总结不完整时,讨论这个问题.得出结论:(课件出示)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要乘(或除以)几。这就是积的变化规律。 (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来记忆)汇报时找差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4、验证你发现的规律请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填空,再用笔算检验一下。850 400 1650 (
5、800) 3250 (1600) 825 (200)自己举例说明积的变化规律。每位学生各写一组算式,每2个,看一看积随一个因数扩大、缩小的变化情况。四、质疑再探:预设中的问题,看得到解决没有?大家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吧!(预设:1、两个因数相乘,两个因数同时乘几,积怎样变化? 2、两个因数相乘,两个因数同时除以几,积怎样变化?3、两个因数相乘,当一个因数扩大另一个因数缩小时积怎么变化?)学生提出问题,找学生来回答,老师补充总结。五、运用拓展(一)、我当小老师:请根据本节知识编一道习题,考考你的同桌。这道题可以是填空、选择,也可以是判断题。、(二)、运用拓展1、判断:(1)
6、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5,积应该乘4。( ) (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除以10,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除以10。 ( ) (3)一个因数扩大4倍,积也一定扩大4倍。( )2、先找出规律再填空:1617=272 1668 =( 1088 )1634 =( 544 ) 1685 =( 1360 )1651 =( 816 ) 16102 =( 1632 )3、这块长方形绿地的宽要增加到24米,长不变。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找学生演板】248=3 5603=1680(平方米)答: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1680平方米。4、思考乐园: 算一算,想一想,你能发现什么规律?1824=432(182(242)=432 (182)(242)=432发现的规律: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几,积不变。六、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积的变化规律 第一组:62 12 第二组:204 80620 120 104 406200 1200 54 20 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这就是积的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