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是学生系统学习立体图形的开始。从学习平面图形扩展到学习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发展中的一次飞跃。学生在低年级虽然接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但只是直观形象的认识。因此,教材首先通过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典型的物体,为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做准备,接着通过例1的教学逐步抽象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再通过例2的动手操作活动,充分感受长方体12条棱之间的关系,抽象概括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
【设计意图】
本节课是立体图形的教学,在完成时引导学生在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时,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数一数,逐步抽象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形特点,并将两种立体图形的特点做出比较加深记忆,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勇于探索、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运用 一些长方体物品,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师:我们学过哪些基本平面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2.出示一张纸。师:这是什么图形?(长方形)如果把这样大小的许多纸重叠在一起,你们看,是什么形状?(长方体)
3.师:在日常生活中,长方体形的物体我们常见到,如保健箱、粉笔盒等等,你们能说出一些来吗?(砖、墨水瓶盒子、教科书……)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日常生活中与我们联系很多,在工农业生产中用途很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
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二.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请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学具,摸一摸,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长方体有平平的面)板书:面
2.再请学生摸一摸长方体相邻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讲述: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板书:棱
3.再请同学摸一摸三条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一个点)讲述: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板书:顶点
4.师生在长方体教具上指出面、棱、顶点。学生依次说出名称。
三.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1.面的认识。
(1)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学具,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6个面)有几组相对的面?(3组)前后,上下,左右。
(2)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6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
板书: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教师分别出示这两种情况的教具。
(3)引导学生进一步验证长方体相对的面的特征。
板书: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4)请学生完整叙述长方体面的特征。
2.棱的认识。教师出示长方体框架教具,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1)长方体有几条棱?这些棱可分为几组?哪些棱的长度相等?通过以上三个问题,分组讨论,实际测量。根据学生汇报后并板书: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教师:请大家把长方体棱的特征完整地总结一下。
(2)顶点的认识。课件演示:先闪动三条棱再分别闪动三条棱相交的点。
师:请你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顶点?板书:8个顶点。
指名让学生把长方体的特征完整地总结一下。
3.认识长方体的直观图。
(1)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学具,放在桌面上观察,最多能看到它的几个面?(三个面)
(2)怎样把长方体画在纸上或黑板上。
4.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讨论:要知道长方体12条棱的长度,只要量哪几条棱就可以了?
(2)归纳:我们把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习惯上,长方体的位置固定以后,我们把底面中较长的棱叫做长,较短的棱叫做宽,和底面垂直的棱叫做高。
(3)拓展:老师将长方体横放、竖放,让学生分别说出长方体的长、宽、高。
四.学生独立总结正方体的特征,然后学生汇报正方体的顶点、棱、面的个数及特点。
五.课堂作业
1. 填一填。
(1)长方体有( )个面,一般都是( )形,也可能有相对的两个面是( )形,相对的两个面的面积( );有( )条棱,相对的( )条棱的长度相等;有( )个顶点。
(2)正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 )形,它们的面积都( ),有( )条棱,长度都( ),有( )个顶点。
(3)两个面相交的( )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 )叫做顶点。
(4)相交于一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 )、( )。
(5)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 ),它是一种特殊的( )。
2.解决问题。
(1)用96厘米的一根铁丝焊成一个正方体框架,这个框架的每条棱长多少厘米?
(2)用一根长48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长5厘米,宽4厘米,它的高是多少厘米?
(3)动手做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比较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知道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关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