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简·爱》:人生追求的二重奏》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简·爱》的主要内容,感受书中文字的力量,人物的魅力。
2、 激发学生读名著的热情,让学生学会读书,爱上读书。
3、 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积累好词好句。
4、 深入小说主题,点名中心思想。
5、 在阅读中受到启发,讲讲自己在阅读后的思考与感悟。
二、 教学过程:
1、 介绍作者:夏洛蒂.勃郎特,英国女小说家,生于贫苦的牧师家庭,曾在寄宿学校学习,后任教师和家庭教师。1847年,夏洛蒂·勃朗特出版著名的长篇小说《简·爱》,轰动文坛。1848年秋到1849年她的弟弟和两个妹妹相继去世。在死亡的阴影和困惑下,她坚持完成了《谢利》一书,寄托了她对妹妹艾米莉的哀思,并描写了英国早期自发的工人运动。她另有作品《维莱特》(1853)和《教师》(1857),这两部作品均根据其本人生活经历写成。夏洛蒂·勃朗特善于以抒情的笔法描写自然景物,作品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2、 小说内容:为《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写照”,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讲述一位从小变成孤儿的英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
3、 让学生划出阅读中认为最精彩的部分,并用旁注的方法解读精彩的原因。
4、 做好读书摘抄卡片,并能就某一个细节,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能深层次的思考。
5、 提出疑问,共同探究:
(1) 简·爱身上具备哪些优秀品质?
(2) 《简·爱》:人生追求的二重奏。其中“二重奏”是指什么?
(3) 什么样的女性才是最美的?试结合这部小说谈谈你的看法。
(4) 读了《简·爱》后你最喜欢/敬佩简·爱性格中的哪一点?为什么?
(5) 判断:爱》中男主人公罗切斯特热情奔放、敢作敢为又极具同情心。他虽然生长在富贵家庭,却不是那种不学无数的纨绔子弟。对或错
6、 交流心得:在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能够获得属于自己的人生感悟,并能联系生活实际,把这种人生感悟内化成自己强大的精神动力。并与同学一起交流自己的心得和感悟。
三、 教师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准备得非常充分,而且能够深入的思考问题,我们彼此学习我感到很高兴。《简·爱》这本小说告诉我们,人的最美好的生活是是人的尊严加爱,毕竟在当今社会,要将人的价值=尊严+爱这道公式付之实现常常离不开金钱的帮助。人们都疯狂到似乎为了金钱和地位而埋没爱情。《简·爱》所展现给我们的正是一种化繁为简,是一种返璞归真,是一种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觉,是一种不计得失的简化的感情,它犹如一杯冰水,净化每一个读者的心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