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有趣的汉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从总体上明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为今后进行综合性专题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培养学生策划和开展活动、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3.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提供的相关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
4.学生通过了解汉字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5.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促进探究意识的形成。
教学重点、难点:
1、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2、体会汉字的丰富有趣。
课前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激趣导入,揭示学习内容
1.导语: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看,老师在黑板上就写了两个汉字,即“汉字”。你们对汉字有更多的了解吗?
(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相机点拨)
2.指名读课文关于汉字的介绍。
3.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更多的了解汉字?好,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并为纯洁祖国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吧。(板书课题 遨游汉字王国)
整体阅读,感受汉字的神奇
(一)教师谈话:汉字神奇、有趣,让我们一起浏览“阅读材料”,看看汉字趣在哪?
(二)教师出示阅读要求:
1.认真阅读“阅读材料1——2”,思考:这二则材料分别从哪个方面说明汉字有趣的?为什么说是有趣的?
2.除了上述二种汉字有趣的现象外,你还知道哪些汉字有趣现象?
3.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三)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四)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学生汇报第一题。
[要点:A字谜;B谐音;笑话]
(1)关于字谜:请学生先独立猜出谜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全班汇报。
[答案:萌;曼;日;香;;;刘、孙、杜、林]
(2)关于谐音:
师问:课本中例举了几种有趣的谐音?
[答案:歇后语;古诗;对联;笑话]
师问:能说出是哪两个字谐音吗?
2.学生汇报第二题。教师作适当评点。
总结拓展,激发学生探究
教师谈话:通过上面内容的学习,我们已经充分感受到汉字的有趣,的确,这也为我们进一步探究汉字的奥秘,进一步学习汉字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下面的学习中,我们将利用这些有效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五)创作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
展示:生1:一点一横,一撇到西门!
生2:“广”字。
生3:一口小铁锅,中间两颗小豆豆。
生4:“心”字
生5:一只羊,四条腿,可惜没有尾。
生6:“羔”字
展示:
生1:妈妈的众姐姐 -- 多疑(姨) 孙猴子坐金銮殿 -- 不象仁(人)君
生2:寿星弹琵琶 -- 老生常谈(弹)苍蝇飞进牛眼里 -- 找累(泪)吃
生3:秃子脱帽子 -- 头名(明) 公鸡戴帽子 -- 官(冠)上加官(冠)
生4: 纸糊的凳子 -- 不能做(坐) 纸糊的琵琶 -- 谈(弹)不得
生5:和尚的房子 -- 妙(庙) 狐狸骑老虎 -- 狐假(驾)虎威
(小组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
“坐飞机放鞭炮——想(响)得高”、“一二三五六——没事(四)”、“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等等。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歇后语也分几种类形,接下来我向大家介绍几种类型有写人的:宋江的军师---无用。(吴用)哥哥不在家---少来。(嫂来)。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等等,请大家看一看。还有些写动物的,写动物的有癞虾蟆跳水井---不懂。(噗咚)。唱戏的骑马---不行。(步行)。黄鼠狼钻鸡笼---投机。(偷鸡)。
下面我在给大家讲一个谐音故事,古时候,有个读书人带着仆人进京赶考。路上,他的帽子被风吹落在地上,仆人对他说:“相公,帽子落地(第)了。”书生听了很不高兴,叮嘱仆人说:“以后东西掉在地上,不许说落地(第)。”仆人依从了,挑起行李准备上路,书生关照说:“要小心地挑。”仆人说:“相公放心,无论如何不会及地(第)的。”
(六)、总结:
教师谈话:通过上面内容的学习,我们已经充分感受到汉字的有趣,的确,这也为我们进一步探究汉字的奥秘,进一步学习汉字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下面的学习中,我们将利用这些有效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