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作文教学叙事掀波澜.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762102 上传时间:2024-11-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教学叙事掀波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作文教学叙事掀波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文教学——写出事件的波澜 教学目标与重点:  一、体会叙事时波澜起伏的效果;  二、了解一些兴波澜、生变化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训练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一位老太太做寿,她的子孙请来唐伯虎为她题诗。全家大小及亲朋好友争着来看。唐伯虎挥笔写下:这个婆娘不是人(举座皆惊) 九天仙女下凡尘(喝彩)儿孙个个都是贼(惊怒)偷得寿桃献至亲(拍手叫好)短短四句,跌宕生姿,起起伏伏。这就叫做──事件的波澜。 袁枚在《李觉出身传评语》中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若如井田方 ,有何可观?惟壑谷幽深,峰峦起伏,乃令游者赏心悦目。或绝崖飞瀑,动魄惊心,山水既然,文章正尔。” 二、 概念 1、 什么是写出事件的波澜? 写出事件的波澜就是写出事件的曲折变化。 2、 为什么要写出事件的波澜? ⑴ 客观事物本身就是起伏变化的,只有写出了事件的波澜才能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客观性) ⑵ “文若看山不喜平”,只有写出了事件的波澜才能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阅读心理) 3、 作用 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 一波三折 跌宕多姿 柳暗花明 峰回路转 曲径通幽 出人意外 欲擒故纵 平中见奇 引人入胜 4、怎样写出事件的波澜? (1)善于选择本身就曲折复杂的事件来写。(前提) (2) 运用使叙事曲折的方法。 三、 常见的兴波澜的方法: 悬念法、抑扬法(褒贬法)、巧合法、 误会法、断续法、交织法、 对比法、 突转法、剥笋法、 照应法、心理变化法 四、 重点介绍 1、 巧用情节突转法掀起波澜 成 绩 期中考之后,数学老师要公布成绩。 他说:“九十分以上和八十分以上的人数一样 多,八十分以上和七十分以上的人数也一样多。”话一说完,全班一阵欢呼。一位同学追问道:“那么,不及格的人数呢?”   老师不疾不徐地回答:“不及格的人数和全班的人数一样多。 ” 分析:情节突转法是指记叙事件时,顺着一个方向铺陈渲染,把读者的注意力和情感愿望吸引到这个方向发展的一种可能性上去,层层推向高潮;达到顶点时,笔锋陡然一转,通过另一种结局的突然揭晓,掀起波澜 。 2、巧用悬念掀起波澜 只借一美元 一位富豪走进一家银行,来到贷款部前,举止得体地坐下来。   “先生,您有什么事需要我们服务吗?”贷款部经理一边打量着来者,一边热情地问道。   “我想借点钱!”富豪回答。  “可以,您想借多少呢?”   “一美元。”   “一美元?只借一美元?”贷款部经理惊诧地看着他。   “是的,我只需要借一美元。可以吗?”   “当然,只要有担保,借多少都是可以的。”经理彬彬有礼地说。 (续写,尽量实现情节的突转。) “好吧。”那人从皮包里取出一沓股票、债券放在桌上:“这些票据做担保可以吗?”   经理清点之后说:“先生,总共50万美元,做担保足够了。不过……先生,您真的只借一美元吗?”   “是的。”富豪不动声色地回答。    经理干脆地说:“好吧,请办理手续。年息6%,只要您付出6%的利息,一年后我们便把这50万美元的股票、债券都还给您。”   “谢谢!”富豪办完手续后,从容离去。 一直在一旁观望的银行行长怎么也不明白,一个拥有50万美元的人,怎么会跑到银行来借一美元呢?于是,他追了上去,大惑不解地问这位富豪:“对不起,先生,我想问您一个问题。这实在弄不懂,您拥有50万美元的家当,为什么还要借一美元呢?” “好吧,我可以把实情告诉你,我到这里来办事,需要一段时间,随身携带这些有价票据很不安全。这曾到过几家金库,想租他们的保险箱,但租金都很昂贵。我知道贵行的保安很好,所以就将这些票据以担保的形式寄存在贵行。况且借款利息很便宜,一年只要支付6美分……”   行长恍然大悟:有头脑又有金钱的人是幸运的,他们能用头脑支配金钱;而只有金钱没有头脑的人则是不幸的,因为他们的头脑被金钱所支配。 经商斗智,善谋者胜。 3、巧用误会掀起波澜 新学期伊始,我们高年级学生去车站迎接新同学。我见一小女生站在一个大箱子旁不知所措,便主动上前帮她提起箱子。不料箱子似乎重逾千斤,我又不好意思放下箱子,只好勉力支撑。 才走了几步,那女生便对我说:“……” (请续写) ……才走几步,那女生便对我说:“ 背不动就滚吧! ” 我一听此言,登时怒从心头起,放下箱子,怒视着她。那女生愣了几秒钟,才满脸通红地指着箱子的底部对我说:“我指的是轮子。” 地球仪为什么是歪的 督学到学校视察,见教室里有个地球仪,就问学生甲:“你说说看,这地球仪为什么是歪的呢?” 学生甲惶恐地答:“不是我弄歪的。” 督学摇摇头,转问学生乙。学生乙双手一摊,说:“您也看见,我是刚刚才进来的。” 督学疑惑地询问老师,老师抱歉地说:“不能怪他们,这地球仪买回来时就这样了。” 督学脸色愈来愈难看。这时,校长赶紧解释:“学校经费有限,这是在地摊上买的。” (通过铺陈误会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人物的不学无术。) 分析: “误会”源于人与人之间的错误理解。这种错误理解使得人物之间的对话、行动、感情等等都朝着意外的方向发展,从而掀起事件的波澜。应该说,误会的产生大多是出于偶然,但如果能用偶然的误会来表现某些必然的事物,往往会有非常好的效果。 4、巧用对比掀起波澜 捎 他要出国。人没出外贸局的大门,这消息便不胫而走。   回到家里,屋里早坐满了人。 “哥,给我捎台带电脑的收录机!”弟弟是那么兴奋,似乎收录机唾手可得。   “哥,给我捎一套高级化妆品!”妹妹是那么激动,好象高级化妆品已在她身上发挥了作用,更增添了她的妩媚。   “妈,您捎点什么?”他问。   “不捎别的,捎台洗衣机就行!”丈母娘也高兴得什么似的,嘴都快咧到了耳朵根底下。   “娘,您老呢?”   “不管咋着,把你捎回来就中!”娘的眼里闪着晶莹的光。 5、巧用抑扬法掀起波澜 三 四 五 国人乘车“只争朝夕”。我几乎被挤扁,终于钻进了车门。 我的座位是临窗的三号。还没坐稳,刚才踩我脚的那个小山似的女人,一屁股将四号座位压得“咯吱”呻吟,一下子,我的地盘被她侵占去三分之一。盛夏乘车摊上这样的芳邻,真是不幸。 我的这排座位是三、四、五号。五号座位上是位不满二十岁的姑娘,一副近视眼镜架在高挺的鼻梁上。我瞥她一眼,见她表情丰富的脸上清晰地写着对四号邻居的厌恶。 原来,五号的“疆土”也遭到胖女人的“扩张”。只见五号几乎愤然地急挥纸扇,把胖女人呛人的汗酸味扇到我这边来。我心中非常恼火,但又不便说她。 汽车在郑汴公路上飞驰,闷热的空气与发动机的“哼哼”声胜过催眠曲,车上的乘客有半数在打盹。四号的眼皮也在合拢,小山似的身躯慢慢向五号位倾斜,我幸灾乐祸起来;胖女人灰衣服上那汗渍斑斑的“盐碱地”,可以从俏姑娘那里揩到一点香水味了。 五号由表情讨厌,到怒气升腾,由“厌而远之”到奋起反击:她架起胳膊肘顶四号的胖脸。胖女人一定是在梦中喝醉了酒,任你五号怎样明顶暗碰,也撞不开她的梦门。最后五号愤中生智,猛然一闪身,把四号闪倒在座位上。车内一阵窃笑。 四号从突然破碎的梦中惊醒,艰难地支起身,很难为情地低下头玩起自己的胖指头来。 车行至某县城,那位五号姑娘也开始打盹,不由自主,她的秀发委屈地贴在四号的“盐碱地”上。渐渐,五号的头滑到了四号的胳膊弯里了。可胖女人并不去回敬那姑娘一个闪身,反倒尽量保持平稳,让姑娘舒服地依着她。四号的右臂一定是很累了,她用左手去托扶着右臂。不知怎么,我的心里泛起一股说不清的滋味,不禁对四号低声说:“大嫂,弄醒她吧。” 她答非所问:“俺家大妞也这般大,年轻人爱困。” 车在颠簸,我的思绪也在跳动。 6、巧用悬念掀起波澜 人间“大爱” 沧桑几许,人生几何,在爱与恨的抉择中,有一种爱叫做"人间大爱"。重于山,浓于血。——题记 村里人都说他俩是双胞胎,可他却看不出一点眉目,一高一低,一黑一白,难道双胞胎会如此不相像?这个大问号整整在他的脑海里游荡了十五个年头。他和哥哥都在村里上初中,学习成绩都是数一数二的,父亲因为重病,早早地撒手而去,母亲面朝黄土背朝天地为生活奔忙着,日子艰辛,但却甜蜜。 转眼间,他与哥哥都初中毕业了,家里实在是负担不起兄弟俩上高中的昂贵费用,母亲咬咬牙告诉他俩:"我们家只能供得起一人读书,而另一个必须跟着村里人下矿挖煤。"看着母亲眼里莹莹的泪光,兄弟俩狠狠地点了点头,似乎一场命运的赌注就要开始,因为从小到大,无论大事小事只能满足一个人的时候,母亲都会用抓阄的办法决定,他明白,母亲真的很无奈。 这天早上,母亲小心翼翼地拿出每次抓阄都要用的那个土瓦罐,轻轻地擦拭着上面的灰尘,兄弟俩默默地注视着,过了一会儿,母亲淡淡地说:“这次让弟弟先抓吧,绿豆是去下矿,红豆是去上学。无论谁抓了绿豆,都不能怨恨。” 他颤颤地把手伸进瓦罐,犹豫地在里面摸索着,轻轻地抬起头,注视着母亲似乎就要淌出泪水的双眼,这种感觉是他一辈子也无法忘记的。激动,胆怯,矛盾,无奈。他闭上眼睛咬咬牙,抽出了手。绿豆,竟然是绿豆。 他疯狂地喊:“不!不!”他像一只刚被放出笼子的野兽,高高地举起放在床上的那个神圣的瓦罐,狠狠地摔在了地上,碎片和那另一颗豆犹如烟火般四射开来。母亲惊慌地呆立着,因为兄弟俩谁也没有想到剩下的一颗豆还是绿色的。他狠狠地看着母亲,满腔的怒火灼伤着母亲的心。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带上行囊离开了家,从此再也没有音讯。母亲病重的那年捎口信给他,让他回家,他冷漠地回答,他早已没有母亲,没有家。那个人留下信,说是母亲给他的,他不屑地将信压在箱底整整三年。 在一次无意地整理中,他发现了那封信,让他震惊而又无法原谅自己的是,母亲在信中告诉他:"其实,哥哥是捡来的。" 分析:兄弟疑问—— 无奈抓阄 —— 狠摔瓦罐 —— 离家出走——真相大白 这篇作文的亮点有那些?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伏笔照应,环环相扣 情节曲折,富于变化 钥匙   我转学时间不长,已经感到压力了。这里的同学都很注重成绩:学得好的受人尊敬,相反,就抬不起头来。我很努力,语文不错,可数学成绩却比较差。我很着急。   眼看就要期末考试了。班主任老师让我请同桌、班上数学最棒的同学帮助我复习。她的语文不怎么好,我们俩正可以互相帮助。我跟同学们还不太熟,可对她印象挺深。她白白净净,很文雅。她有个习惯──爱笑,笑得厉害了,就要流泪,尤其是听 我说笑话的时候。   放了学,我马上把老师的意思告诉她。她听了,微微一笑,低头想了想。“行啊,不过,这两天我的事挺多……”   “那,怎么办呢?要复习也就在这两天了。”我不想让她为难。听说她考试前总要列一个详尽的复习提纲,我就说:   “这样吧,先借给我你整理的复习提纲吧,我明天就还你。”一边把我整理的语文复习要点给了她。 “行啊,”她笑着接过我的《要点》,“可我把提纲放在家里了。 你看……”   “没关系,我跟你取一趟吧。”   “我家可远呢!”   “不怕,我有月票。”   “那……好吧。”   我们上车了。大概是两个人就伴儿的缘故吧,说说笑笑的就到了。估计不过是五六站的路。   这里是一片新建的住宅区,一栋栋高大的楼房挺立着,真神气。我忍不住问:“你家在哪栋楼?”   她朝前边示意了一下,我顺着看过去,有好几栋呢,“到底是哪个呀?”   “嗯,从这儿数,第四栋。”那是一栋六层大楼,楼身略带粉红色,“真好看。你住几层?”   她又微微一笑。“你猜猜?” “一层?……二层?……嗯,四层?……怎么还不对呀?” “六层。”她说。 “那,是哪扇窗子?”我望着六层上的那些窗户,“是那扇摆 着花的吗?”她笑着摇摇头,“是那扇开着玻璃窗的吗?”她还是摇头。“哦,我知道了,是那扇挂着黄色窗纱的吧!“她含笑默认了。 我高兴地说:“多漂亮的黄色呀!是你自己选的吧?” “嗯,不过,那种颜色叫鹅黄,是黄色里很淡雅的一种。” 哦,原来一种颜色还分好多样哪。看看那窗纱,又看看她,我不禁拉着她的手,上楼──倒像我是主人了。 我们说笑着上了六楼,到了左边的门前,她停下了,打开书包找什么东西。 我问:“怎么啦?” 她又翻了翻书包后面的 夹层,终于抬起头来,苦笑着说:“真对不起,我忘带钥匙了。” 我真有点失望,要走;可一想她得等她家人下班回来才能进去,一定很寂寞,就想陪她一会儿。她半急半笑着让我走,我不肯。 我忽然想起个笑话来,就讲给她听:四个旅客赶了很多的路,好不容易回到旅社,可是电梯坏了。只得一层一层地爬。她们住在第四十层。为了减轻疲劳,规定每人讲一个故事。等轮到最后一个人讲了,他们也上到了第四十层。大家就要这个人讲一个最简短而又最悲伤的故事。那人把眼一瞪说:“我把咱们房门钥匙落在楼下的汽车里了。” 她听了,捂着嘴咯咯地笑了起来。不一会儿,就流眼泪了。她赶快从兜儿里掏出手绢儿──“当啷”,一个发亮的东西蹦出来,掉在地上。天色暗了,那个东西却更刺眼。她愣着,刚才那一丝笑纹却僵在嘴角上。 愣了好久,我俯下身去,捏起那枚发亮的东西,放进她有些颤抖的手上。她开了门,刚跨进去,“咔”,猛地把门碰上了。我呆呆地站着,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分析:这篇文章情节很完整也很曲折。文章刻画的“她”是“班上数学最棒的”,但心地狭窄,唯恐人家超过自己,因此当“我”向她借复习提纲时,她先以“我把提纲放在家里了”、“我家远着呢”作 托辞,最后竟以“忘带钥匙”来假托,不肯借。情节屡次转折,较 分析:能吸引读者: 1、文章用“情节突转法”来构思情节,钥匙的出现是文章的高潮所在,在结构上形成了奇峰突起、江河陡转之势,它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2、用伏笔和照应的手法写她的“笑”和“流泪”,这是显示作品内容的连续性、完整性的重要手段,也是使行文曲折的有效方法。 3、在高潮来临前,作者不惜笔墨、不厌其烦地描写问楼、认房、上楼、讲笑话等内容,为情节的高潮蓄势,不断强化读者的期待心理,使矛盾爆发情节突转时具有飞瀑流泉从天降的艺术效果,造成读者心灵的强烈震撼。 4、运用了误会法。文章中的“我”对她的屡次托辞,不仅不生疑,反而信以为真,使情节步步发展,层层铺垫,引人入胜。 五、应注意避免的问题: 1、将事件描写得繁复曲折,但与突出中心的关系不大,使文字显得冗长拖沓。 2、情节的构思老套,一眼就能看出事件的走向,达不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3、为了叙事曲折而穿凿附会,破绽百出。 作业 自拟题目或从下边的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要求叙事有一定的起伏变化,能见出一定的波澜。 1、使我__(难忘、气愤、惊异)的一件事 2、出人意料的一件事 3、重逢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