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诗人谈诗课题15 诗人谈诗课型新授课时1授课时间主备人交流时间教学目标重点理解诗人的感情,读出诗歌的意境。难点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独特的感受和认识。一、导入顾城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这首诗该如何理解呢?(抓住“黑夜”、“黑色”以及“光明”,我们可以理解到这一代人追求光明的本性是多么顽强,即使是在最黑暗的环境中生成,但他们追求光明的本性也不会磨灭。黑暗的巨大和善性的顽强在对比中得到了彰显。 一代人被浓缩成一个不屈的形象,无尽话也被浓缩成短短的两行诗。)小结诗歌特点:精炼、含蓄的文字。丰富、奇特的想象。深远、开阔的意境。其实不仅是顾城,有很多的其他诗人作家身
2、处黑暗,也在顽强的追寻光明,像古代的屈原、杜甫,现当代的鲁迅、鲁藜等等。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鲁藜,去体味身处黑暗的他对光明的渴求。二、朗读体会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边朗读边发挥想象,将诗歌描绘成一幅统一而重放异彩的画面。引进概念:意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 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意”是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有效利用诗中的意象,尽力将诗歌的意境描述出来。三、课上小练笔反复诵读,读完,把自己的感受、体会与困惑用“读书摘记”的
3、方式写下来,与同学交流。(当作者看见流进门槛的月光时,说“我以为是阳光”,这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件很荒谬的事情,在深夜里,看到月光,作者却认为是阳光,他是借这种误会,将深夜里自己的寂寞借助于月光和寒霜表现了出来,将自己盼望长夜结束的心理表现出来。期待着阳光,可现实却依旧是深夜,对作者来说,这该是多么沮丧的一件事情。当作者在空想可能到来的美好岁月的时候,却知道了这是虚假的。 一个“还是”包含了几许无奈,几多惆怅!那是不是就没了任何希望了呢?作者并没有到此结束。接下来“不久黎明的音响”。作者在发现这是深夜之后,有了片刻的沉思,也许是在悲伤。感受到了带有寒意的“北风”,是凛冽刺骨的,它带来的是万物的凋零
4、,死亡和荒凉。但是冬天过去之后,必然就是春天;黑暗过去之后,必然就是光明。诗人是最为敏感的一个群体,当所有的人都在为冬天和黑暗而感到忧伤的时候,诗人却是“听见了黎明的音响”。 于是诗人不由自主地将视线转向黑暗的大地。诗人仰望天空到的场景 :“河岸被山影压着”。“压”字给人一种很沉重的感觉,让人喘不过气来。这与前面实际上也形成了一种对照。面对天空的时候,我感受到了希望,看到了即将到来的黎明。但是当我将目光转向无边的黑暗的大地的时候,我却发现自己还处于一种受积压的状态中。 但接着作者又看到“有星流过旷野去”,在诗的词汇中,“星也是一种很有意味的景物。在这里星是希望,带给了作者勇气和信心。这颗星星的
5、光虽然很微弱,但它却为旷野增添了亮色。“我感觉到,万物还在沉睡/只有我是最初醒来的人”,面对无边黑暗的寂寞大地,面对着月亮和星,作者感觉到了永恒的寂静,在这清冷的夜里,只有自己在思考。这里并不是作者的吹嘘和夸耀,而是对自己的期望。在所有的人都沉睡的时候,让自己保持清醒。这两行诗,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强烈地盼望黎明以后发现夜还正深以后的失望,但只是失望而不是绝望,这是看清现实以后的一种冷静和成熟。)四、在自己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完成下列练习,加深对诗歌的理解。1.诗歌善用虚实并用的手法,从诗中找出一处虚写句。2.诗歌的语言具有侧面暗示的特点,诗中哪些语句暗示了诗歌的主旨?3.说说下面形象的深刻含义深夜
6、:既指自然界的深夜,却又颇含深意,指的是当时中国还处于抗日战争的艰苦阶段,整个中国大地还处在黑暗之中。 黎明:指的是诗人内心对光明的向往与追求。4.指出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月光流进门槛(“流”字以动写静,表现了月光的柔美。)有星流过旷野去(“流”就是“划”的意思,以动写出了夜的宁静,也写出了星星的美,告诉我们,夜虽深,但在行进,黎明终将到来。)河岸被山影压着(“压”有一种沉重感和压抑感,表现出山峦黑影的巨大和夜的宁静,体现诗人对黎明的渴望。)五、学习曾卓宁静而深沉的意境在一个深夜的记忆中,诗人鲁藜用他那颗敏感细腻的内心为我们记录了那一夜他突然醒来的所见所思,接下来我们去看看诗人曾卓是怎
7、么评价这首诗的呢,让我们一起学习宁静而深沉的意境。1. 请自由阅读课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在文中画出作者对诗歌的评论,看看作者有哪些独特的体会。看看哪些与自己的想法相同,哪些比自己更深入,哪些自己的理解不够准确,哪些自己所没有想到的。请在这篇评论的旁边加以批注。独到的体会和见解:首先,他指出“划破夜空的流星,被风吹响的月亮的弓弦,既反衬了夜的沉静,又使夜有了动态感”,这里对“夜的沉静”和“动态感”的评说,就是他的独到的见解和体会。流星和风声,一有形无声,一有声无形,但曾卓用自己的联想丰富了诗的意境,使动者成为反衬夜的沉静的参照物,而夜则因它们的存在而变得有动态感。其次,在曾卓的笔下,“夜在沉静中
8、行进,黎明即将到来”,这是原诗在字面上没有出现的意蕴,是曾卓对它的发挥。这个发挥可以说恰到好处,使诗的主题意蕴进一步深化了。2. 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下面练习。阅读文章第三小节,思考。 (1)作者说“李白就曾将床前的月光误认为是霜”,这里指的是哪一首诗?请背诵。(2)宁静而深沉的意境一文中提到李白和鲁藜都对月光产生了错觉,但又有些不同,你能说说不同在哪里吗? (李白误以为月光是霜,鲁藜误以为月光是阳光;李白在诗中表达的是对家乡的思念,鲁藜表达的是他对光明的渴求;李白在诗歌中抒情主体是他自己,而鲁藜诗歌中的抒情主体是那一群对现实有清醒认识、渴望光明的人。)3.你能说说评论者曾卓为什么会偏爱鲁藜的
9、一个深夜的记忆吗? 可能原因有三:一是可能是个人兴趣爱好所致,二是可能包含了这首好诗,却被人忽略的意味,三是曾卓特别喜欢这首小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六、结合曾卓的评论以及自己的阅读经验,谈一谈鉴赏现代诗歌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小结诗歌鉴赏方法:从诗歌的语言入手诗歌语言有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的特点, 要反复朗诵,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从诗歌的形象入手 要抓住形象的特征,结合时代背景、作者遭遇等,通过想象、联想来挖掘形象的内涵。从诗歌的情感入手 要准确把握形象的内涵,进而展开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感情的理解,还要顾及诗歌的体裁、风格、流派等因素。从诗歌的艺术特色入手要能掌握诗歌常用的表达手段与艺术技巧,如拟人
10、、比喻、借代、夸张、对比、象征、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结合、衬托、托物言志等。七、课上练笔下面这首泥土也是鲁藜的作品,试揣摩此诗欲借泥土告诉人们什么道理,赏析诗歌,写出你的评论。泥土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 就时时有怕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 这首诗是告诫人们要甘于做普普通通的人,做实实在在的事,不要孤芳自赏,不要自视太高)教学反思:下课啦,咱们来听个小故事吧: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活动过程:1.主持人上场,神秘地说:“我让大家猜个谜语,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愿意!
11、”主持人口述谜语:“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主持人问:“谁知道这是什么?”生答:“水!”一生戴上水的头饰上场说:“我就是同学们猜到的水。听大家说,我的用处可大了,是真的吗?”主持人:我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水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有多重要吗?”齐答:“知道。”甲:如果没有水,我们人类就无法生存。小熊说:我们动物可喜欢你了,没有水我们会死掉的。花说:我们花草树木更喜欢和你做朋友,没有水,我们早就枯死了,就不能为美化环境做贡献了。主持人:下面请听快板水的用处真叫大竹板一敲来说话,水的用处真叫大;洗衣服,洗碗筷,洗脸洗手又洗脚,煮饭洗菜又沏茶,生活处处
12、离不开它。栽小树,种庄稼,农民伯伯把它夸;鱼儿河马大对虾,日日夜夜不离它;采煤发电要靠它,京城美化更要它。主持人:同学们,听完了这个快板,你们说水的用处大不大?甲说:看了他们的快板表演,我知道日常生活种离不了水。乙说:看了表演后,我知道水对庄稼、植物是非常重要的。丙说:我还知道水对美化城市起很大作用。2.主持人:水有这么多用处,你们该怎样做呢?(1)(生):我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2)(生):我以前把水壶剩的水随便就到掉很不对,以后我一定把喝剩下的水倒在盆里洗手用。(3)(生):前几天,我看到了学校电视里转播的“水日谈水”的节目,很受教育,同学们看得可认真了,知道了我们北京是个缺水城市,我们
13、再不能浪费水了。(4)(生):我要用洗脚水冲厕所。3.主持人:大家谈得都很好,下面谁想出题考考大家,答对了请给点掌声。(1)(生):小明让爸爸刷车时把水龙头开小点,请回答对不对。(2)(生):小兰告诉奶奶把洗菜水别到掉,留冲厕所用。(3)一生跑上说:主持人请把手机借我用用好吗?我想现在就给姥姥打个电话,告诉她做饭时别把淘米水到掉了,用它冲厕所或浇花用。(电话内容略写)(4)一生说:主持人我们想给大家表演一个小品行吗?主持人:可以,大家欢迎!请看小品这又不是我家的大概意思是:学校男厕所便池堵了,水龙头又大开,水流满地。学生甲乙丙三人分别上厕所,看见后又皱眉又骂,但都没有关水管,嘴里还念念有词,又
14、说:“反正不是我家的。”旁白:“那又是谁家的呢?”主持人:看完这个小品,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谁愿意给大家说说?甲:刚才三个同学太自私了,公家的水也是大家的,流掉了多可惜,应该把水龙头关上。乙:上次我去厕所看见水龙头没关就主动关上了。主持人:我们给他鼓鼓掌,今后你们发现水龙头没关会怎样做呢?齐:主动关好。小记者:同学们,你们好!我想打扰一下,听说你们正在开班会,我想采访一下,行吗?主持人:可以。小记者:这位同学,你好!通过参加今天的班会你有什么想法,请谈谈好吗?答:我要做节水的主人,不浪费一滴水。小记者:请这位同学谈谈好吗?答:今天参加班会我知道了节约每一滴水要从我们每个人做起。我想把每个厕所都贴
15、上“节约用水”的字条,这样就可以提醒同学们节约用水了。小记者:你们谈得很好,我的收获也很大。我还有新任务先走了,同学们再见!水跑上来说:同学们,今天我很高兴,我“水伯伯”今天很开心,你们知道了有了我就有了生命的源泉,请你们今后一定节约用水呀!让人类和动物、植物共存,迎接美好的明天!主持人:你们还有发言的吗?答:有。生:我代表人们谢谢你,水伯伯,节约用水就等于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动物:小熊上场说:我代表动物家族谢谢你了,我们也会保护你的!花草树木跑上场说:我们也不会忘记你的贡献!水伯伯:(手舞足蹈地跳起了舞蹈)同学们的笑声不断。主持人:水伯伯,您这是干什么呢?水伯伯:因为我太高兴了,今后还请你们多
16、关照我呀!主持人:水伯伯,请放心,今后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好!再见!4.主持人:大家欢迎老师讲话!同学们,今天我们召开的班会非常生动,非常有意义。水是生命之源,无比珍贵,愿同学们能加倍珍惜它,做到节约一滴水,造福子孙后代。5.主持人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6.活动效果: 此次活动使学生明白了节约用水的道理,浪费水的现象减少了,宣传节约用水的人增多了,人人争做节水小标兵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活动过程:1.主持人上场,神秘地说:“我让大家猜个谜语,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愿意!”主持人口述
17、谜语:“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主持人问:“谁知道这是什么?”生答:“水!”一生戴上水的头饰上场说:“我就是同学们猜到的水。听大家说,我的用处可大了,是真的吗?”主持人:我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水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有多重要吗?”齐答:“知道。”甲:如果没有水,我们人类就无法生存。小熊说:我们动物可喜欢你了,没有水我们会死掉的。花说:我们花草树木更喜欢和你做朋友,没有水,我们早就枯死了,就不能为美化环境做贡献了。主持人:下面请听快板水的用处真叫大竹板一敲来说话,水的用处真叫大;洗衣服,洗碗筷,洗脸洗手又洗脚,煮饭洗菜又沏茶,生活处处离不开它。栽
18、小树,种庄稼,农民伯伯把它夸;鱼儿河马大对虾,日日夜夜不离它;采煤发电要靠它,京城美化更要它。主持人:同学们,听完了这个快板,你们说水的用处大不大?甲说:看了他们的快板表演,我知道日常生活种离不了水。乙说:看了表演后,我知道水对庄稼、植物是非常重要的。丙说:我还知道水对美化城市起很大作用。2.主持人:水有这么多用处,你们该怎样做呢?(1)(生):我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2)(生):我以前把水壶剩的水随便就到掉很不对,以后我一定把喝剩下的水倒在盆里洗手用。(3)(生):前几天,我看到了学校电视里转播的“水日谈水”的节目,很受教育,同学们看得可认真了,知道了我们北京是个缺水城市,我们再不能浪费水
19、了。(4)(生):我要用洗脚水冲厕所。3.主持人:大家谈得都很好,下面谁想出题考考大家,答对了请给点掌声。(1)(生):小明让爸爸刷车时把水龙头开小点,请回答对不对。(2)(生):小兰告诉奶奶把洗菜水别到掉,留冲厕所用。(3)一生跑上说:主持人请把手机借我用用好吗?我想现在就给姥姥打个电话,告诉她做饭时别把淘米水到掉了,用它冲厕所或浇花用。(电话内容略写)(4)一生说:主持人我们想给大家表演一个小品行吗?主持人:可以,大家欢迎!请看小品这又不是我家的大概意思是:学校男厕所便池堵了,水龙头又大开,水流满地。学生甲乙丙三人分别上厕所,看见后又皱眉又骂,但都没有关水管,嘴里还念念有词,又说:“反正不是我家的。”旁白:“那又是谁家的呢?”主持人:看完这个小品,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谁愿意给大家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