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湖湘地区古城水景营造研究——以永州、长沙和岳阳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73491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5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湘地区古城水景营造研究——以永州、长沙和岳阳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湖湘地区古城水景营造研究——以永州、长沙和岳阳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湖湘地区古城水景营造研究——以永州、长沙和岳阳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Planning Design规划设计48张思英王国光2*(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博士研究生)(2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8YBQ049)摘要 1990 年 7 月 31 日,钱学森先生在给吴良镛教授的信中正式提出山水城市概念。广义的山水城市指自然生态系统,狭义的山水城市指有山有水的城市。本文在狭义山水城市定义下,仅讨论山水中“水”这一要素与古代城市之间的景观营造关系。通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对湖湘地区永州、长沙和岳阳三座古城在城市选址格局、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水景营造等三个方面的横向比较,梳理捋清山水城市之“水”景观的内

2、在意涵,探讨揭示水在古代城市中的景观营建机理,拓宽延伸山水城市理论的边界范畴,旨在为当代山水城市的风景园林营造累积科学论注、补充思考论点。ABSTRACT:On.July.31,.1990,.Mr.Qian.Xuesen.formally.proposed.the.concept.of.Shan-shui.City.in.his.letter.to.Professor.Wu.Liangyong.In.a.broad.sense,.the.Shan-shui.City.refers.to.the.natural.ecosystem,.while.in.a.narrow.sense,.the.Sh

3、an-shui.City.refers.to.the.city.with.mountains.and.water.Under.the.narrow.definition.of.Shan-shui.City,.this.paper.only.discusses.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element.of“water”and.the.landscape.construction.of.ancient.cities.Bparing.the.three.ancient.cities.of.Yongzhou,.Changsha,.and.Yueyang.in.the.

4、Huxiang.region.from.three.levels.of.macro,.meso,.and.micro,.in.terms.of.urban.site.selection.pattern,.urban.infrastructure,.and.urban.water.landscape.creation,.this.study.aims.to.clarify.the.inherent.meaning.of.the“water”landscape.in.Shan-shui.City,.explore.and.reveal.the.landscape.construction.mech

5、anism.of.water.in.ancient.cities,.and.expand.the.boundary.scope.of.Shan-shui.City.theory.Tments.and.add.thinking.arguments.for.landscape.architecture.construction.of.contemporary.Shan-shui.City.关键词 湖湘地区;山水城市;水景营造;城市基础设施KEY WORDS:Huxiang.Area;.Shan-shui.City;.Waterscape.Construction;.Urban.Infrastruc

6、ture湖湘地区古城水景营造研究#以永州、长沙和岳阳为例Research on the Creation of Water Scenery in Ancient Cities in Huxiang Region:A Case Study of Yongzhou,Changsha and Yueyang山水城市作为较之于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园外更为宏观的山水文化概念,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1992 年 8 月 14 日,钱学森先生在思考未来城市建设时给时任 美术杂志编辑王仲先生去信提议:“我国画家能不能创造一种城市山水画?即将中国传统绘画范围扩展应用至现代化城市建设当中,反之城市建设亦从山

7、水画创作中汲取养分1。”在钱老看来,山水城市景观营造是与山水诗画紧密相关的,即使加入现代科学元素也必须深具中国独特韵味。因此,依循诗、画和园的延伸将传统山水文化涵盖范围再扩大,也就有了“山水城市”概念的提出。基于这一点,若想真正理解山水城市内核,须得追根溯源地剖析中国古代城市山、水营造模式与机理。本文希冀先就水景营造展开相关论述,以使研究相较深入。管子 水地曰:“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古代先民与水休戚与共,形成一种独特的景观文化现象。在以水为载体的实践活动中,先民逐渐加深对水的认知,学会处理与水的共生关系,在古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积累着关于如何认识水、利用水、治水防洪、营造水景与

8、保护水资源等物质和精神的宝贵财富2。湖湘地区湘江沿岸的永州、长沙和岳阳三座古城,在建城历史年代、人口规模数量和城域土地面积等方面较为均衡,具有一般城市典型代表性。本文通过从宏观的城市选址格局、中观的城市基础设施与微观的城市水景营造等三个层次进行探讨,旨在着重解析塑造山水城市过程中如何适当处理与水的深层次关系、水如何在军事防御、经济贸易和洪旱灾害等方面Planning Design规划设计49作用于山水城市以及当地居民如何自发与有序营建城市水景等问题。1 城市选址格局在城市选址择基过程中,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考量因素。湖南境内河流、湖泊等水域面积约为 11000km,占全省面积 5.3%,其中 5

9、km 以上的河流 5341 条,分属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湘、资、沅、澧四大河流和汨罗江等省内主要河流从东、南、西三面往北注入洞庭湖,形成以洞庭湖为中心的扇形辐射状水系。其中湘江为湖南省内最大河流,源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湖南省永州市进入省境,流经衡阳、湘潭和长沙等市,至岳阳市濠河口分左右两支终汇洞庭湖。本文选取的永州、长沙和岳阳三座古城分别处于湖南省南部、中部和北部,具有湖湘地区典型代表性(图 1)。永州位于湖南省西南端,与粤、桂两省接壤,南承五岭山系余脉,中覆潇湘二水交汇区域。唐宋士人评价永州:“北之晋,西适豳,东极吴,南至楚越之交,其间名山水而州者以百数,永最善。”3永州古城整体格局紧凑,呈

10、现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C”字型山水格局。古城西隔潇水有西山、群玉山和小石城山,靠东直傍东山、万石山和千秋岭,潇水绕古城南、西、北三面后顺流而下,在距古城五、六公里处汇合湘江一路往北,“山-水-城-山”脉络清晰。长沙整体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形如北向开口漏斗,东屏罗霄,岭谷相间,呈东北-西南向作雁行状排列;西部雪峰山余脉沿宁乡呈“”形分布;南连衡岳,丘岗起伏;北托洞庭,地势低平,略似马鞍形。长沙古城位于湘江、浏阳河、靳江河和捞塘河等四水交汇的湘江东岸第一阶梯台地处,浏阳河、靳江河和捞塘河从北、东和西三面向中心注入,湘江自南往北一泻而下,橘子洲卧于江心,加之岳麓山屏峙于西,金盆岭耸立于南,形成独具地

11、域特色的“山-水-洲-城”选址营造格局。宋欧阳修 偃虹堤记 评价岳阳:“荆、潭、黔、蜀四会之冲,四通八达之地。”4现存最早关于岳阳古城的记载出自邢道元 水经注:“巴陵山有湖,水岸上有巴陵,本吴之邸阁城也,城郭殊隘迫,所容不过数万人,而官舍民居在其内。”岳阳古城坐落于洞庭湖东岸幕埠山脉下的“撮箕口”弯月区域,背靠岗地丘陵,周边环绕芭蕉湖、翟家湖、枫桥湖、南湖等水域。岳阳古城在“山-城-水”营造中与水关系最为密切,其古城发展演变的过程是一部与水同进同退、斗智斗勇的记录史。三座古城可历经千年而不衰,或与湖南东南部高于西北部的整体地势有关。西南走势的湘江斜向流往东北,若古城选址在西面则易遭上游水体下注

12、冲刷,造成洪水侵扰甚至水淹全城。根据以上古城与湘江的位置关系可以看出,三座古城均坐落在湘江或其支流的东侧地势较高处,一定程度上根本性避免了古城遭受严重洪涝灾害的可能。2 城市基础设施水作为构建城市基础设施必不可少的要素,在保障城市安全运转的军事防御、加强经济贸易便捷往来的交通组织和抵御洪涝干旱灾害的雨洪调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古代城市职能相对简单,以满足人们生存需求为第一要务,然后才寻求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古代城市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军事防御系统中的城墙、护城河和城壕,经济贸易通廊中的桥梁和渡口,洪涝抗旱体系中的堤坝、蓄水池和明沟暗渠等。2.1 军事防御系统易传 彖传上 坎:“天险不可开也,地

13、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古代起源于军事要塞的城市,其防御多依赖原始的自然山水之险,“不墉而高,不池而深,不关而固”的地势堪称选址筑城的绝佳地理条件。然而多数情况下,依靠自然天险并不能完全满足防御需求。随着各城之间冲突征伐加剧,驻城守城须得借助更多人为力量,那么在城池周边加筑城墙、城壕和护城河等军事基础设施就成为了必然。永州镇东北可入中原之腹地,据东南握广东海滨之通道,控西南扼广西边陲之咽喉,素有“南山通衢、湘西南门户”之称。永州古城位于潇水东岸,“C”字型水系成为古城天然的护城河。为更好满足军事对抗需求,古城因借地势“或凿土为濠,或联属为池,城西沿潇水并筑城墙”5,从东汉时期的方形城

14、厢,演变至明清时期的双层瓮城结构(图 2)。自然水系、城壕、城池、城墙组成的多重军事防卫体系增强了永州古城安全保障系数。长沙据华中腹地,扼南北要冲,素有“荆豫唇齿,黔粤咽喉”之称。如图 3 所示,长沙古城在战国时期初具雏形,距水一定距离,“水-城”关系不甚密切。其后城池不断扩大,至元时临靠湘江,西面设四门。明清时期土城被改为石基砖砌城墙,城外东、南和北三面均绕以护城河,并修建清泰桥、西湖桥、图 1:永州、长沙、岳阳古城山水格局Planning Design规划设计50广济桥、大椿桥等桥梁连系两岸6。清末城门达到 13 座,“水-城”关系紧密(图 4),以湘江为主体的天然水系与古城的城墙、护城河

15、共同构成了湘中要塞的军事防御系统。岳阳地理环境特殊,“背山襟湖,左湘右江,四势厄塞,三面阻险,散则可站,聚则可守,其地为有力者所必争。”岳阳古城位于洞庭湖湖岸上(图 5),西南滨湖,东北凿池,“周围八百二十五丈有奇,深二丈,阔二十五丈。”古城自东汉时常设驻军镇守,并在洞庭湖沿岸修建阅兵楼操练水军。后就地筑巴丘邸阁,成为岳阳建城的前身。西晋时岳阳从单纯的军事要塞转为政治据点,正式成为城市7。易守难攻的天然地形条件有利于军事防御,但同时限制了城市的发展和扩张,导致城市规模不大。三座古城均为楚南军事要塞,驻兵筑城以抵抗外敌的最初目的一致,但侧重点又各有不同。永州西靠西南边陲、南接南越诸国,军事环境复

16、杂,因此古城墙由方形城厢发展至双层瓮城结构,外以濠池加固,军事防御性最强。岳阳凭借特殊的地理位置,易守难攻,成为中原进军南粤以及楚越相争时重要的水陆军事据点,城防需求较高。长沙源于分封,元代以前长沙城仍“筑以土墁,覆以甓”,明洪武初期才垒址以石,军事防御等级相对较低。2.2 经济贸易通廊近代以前水路运输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是大宗货物进行长距离运输最经济和便利的选择,也是区域间贸易流通的重要运输方式。洞庭水系延袤近 9 万公里,覆盖湖南全省95%的市镇,“河道虽纵横全省,水系则清晰不紊”,形成一个外连长江、内通 74 个市镇的水运网络8。正因如此,洞庭水系所在的湖湘地区自古水运盛大,“数日无风而

17、一日得东风,则白帆相连三四百艘”,借助水上帆木船运输货物,大大节省人力,缩短运输时间。永州地区的水系主要包括北部湘水干流横贯西东、南部和中部潇水流域区、东部舂陵江等三部分9。古时永州境内筑有水利工程灵渠以沟通长江和珠江水系,沿湘江、漓江,接桂水,通达岭南西江,对保持中原与岭南的交流和稳定起到重要作用。通往西南黔桂地区则由永州古城旁潇水流域的百家渡、黄叶渡等渡口转运,实现以永州为中心枢纽的湘、黔、桂、粤水陆总运转。图 3:长沙历代城域示意图图 4:清乾隆十四年长沙府疆域图图 5:清乾隆三十九年岳阳府城图图 2:永州古城汉、唐、清沿革演变图Planning Design规划设计51长沙主要属湘江水

18、系,东北以幕埠、罗霄山脉与赣江水系分界,西以雪峰山脉与资江水系为界,水系较完整。借助湘江水系,东汉时期的长沙成为南接南越、北达江淮的水运中转港,并与吴、会稽、豫章、丹阳并列为江南五大商业中心。随着全国政治经济中心不断南移至长江流域,唐代湖南的漕粮等货物集中在长沙发运,明朝时长沙更成为江南重要商埠之一6。清朝光绪年间,长沙渡口数量达到230个,“南联海域,北达中原”,长沙成为湖湘地区水运贸易核心枢纽。岳阳负枕巴丘,占据洞庭,“天岳君山耸其秀,九江五渚汇其流,虽夙称名胜,而实则南北交衢水路要区也”。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岳阳在唐代成为重要的商路节点,每年都有大量漕粮、茶叶通过岳阳城陵矶进入长江,城陵矶

19、由此开始设关卡收税,并设巡检司、水骚站等专用部门。元明清时期,岳阳在水陆交通上的优势被进一步加以利用,逐渐成为长江中下 游地区关键的商业交通城市。清末岳阳成为全国首批的三个自开商埠城市之一,“控引河洛、兼包淮海”,成为湖湘地区最北端重要的商埠港口。总体而言,永州北承湘江,西接灵渠,南通峤道,作为湖湘地区与西南各地的水上货物转运枢纽而发挥作用。长沙凭借湘江外接长江的地理优势和本身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特殊地位,扮演着区域内综合性中心城市的角色。岳阳城陵矶港口直接连通长江,是湖湘乃至长江中游地区关键性的商埠运输节点。由于地理位置与自身发展情况的不同,三座古城在以水运为主要交通方式的经济贸易中分工明确,

20、各有特色。2.3 洪涝抗旱体系管子 度地曰:“善为国者,必先除其王害,五害之属,水为最大。水利建设大者为之堤,小者为之防。”根据防洪学说记载,中国古代城市在应对自然灾害时首要处理水害。吴庆洲先生曾在中国古城防洪研究中论述并总结了八条关于中国古代城市防洪的规划设计方法和指导方针策略,包括防、导、蓄、高、坚、护、管、迁等10,体现古人对自然环境的认知、适应和改造。古时,永州干旱灾害多于洪涝灾害。永州古城因抗旱需要,充分利用城西潇水、城东芝山水库、东门外汴河塘和北门外司马塘等水源。城内主要建筑前砌有蓄水池,如镇署饮马池、绿云庵墨池、龙王庙放海池、群玉书院陈公池等5。加上古城内外诸多水井,构成了基本的

21、抗旱系统。另外,因地势相对较高,古城所受洪涝灾害比干旱灾害程度轻,但也屡遭洪水侵袭。为应对不断出现的洪汛灾害,古城建立起障水和排水两套系统。障水系统由城墙和城门外的瓮城组成,排水系统以城内的明沟和涵管排水为主。在季风气候条件下,长沙夏季潮湿多雨,冬季干燥少雨,雨量不稳定导致水旱灾害均较多。长沙古城位于湘江东岸第一级台地上,古城与湘江之间为河漫滩地,常受洪水威胁。据统计,在明洪武十五年至清宣统三年的 529年中,长沙共受水灾 39 次,平均 14 年一遇。为解决城市内部洪涝问题、排出多余积水,长沙设立八大公沟(图 6)以及湘春路、通泰路、潮宗街和中山西路等四条沟渠共同组成防洪排涝系统。在明代至清

22、代的 534 年中,长沙共发生旱灾 45 次,平均 12 年一遇11。为解决干旱问题,长沙充分利用湘江水源,并修筑梯田、修建水库以增强城市蓄水能力。根据地方志等史料记载,岳阳境内自然灾害以水灾为主。如图 7 所示,宋代以前,洞庭湖离岳阳古城尚有一些距离。随着宋代湖区面积扩增,湖水距城池的距离缩小至几十步。明代以后洞庭湖岸线扩至岳阳西城墙下,在每年洞庭湖涨水的季节,湖水便直接侵蚀城墙。为应对逐渐泛滥的洪水,明清时期岳阳开展的有记载的城池修建工程共二十余次,其中明确为抵御洪水而修筑西城墙的记录即七次有余7。泛滥的湖水不仅侵蚀城墙,还会大大影响岳阳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对外渠道上的顺畅,因此宋有滕子京修

23、堰虹堤,明清有地方官员陆续修建连接岳阳古城与城陵矶的永济堤、九龙堤和白荆堤等,成为解决洪涝灾害问题的重要应对策略。永州、长沙和岳阳三座古城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均受洪涝灾害影响。但由于永州图 6:长沙八大公沟图 7:岳阳古城与洞庭湖位置关系演进图Planning Design规划设计52图片来源图 1、图 2:作者自绘图 3:引自长沙市志第五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 年版图 4:.引自清乾隆长沙府志图 5:引自清乾隆岳阳府志图 6:根据中国长沙历史街巷寻踪改绘图 7:根据傅娟近代岳阳城市转型和空间转型研究(1899-1949)改绘参考文献1.钱学森.钱学森关于美术的一封信 J.美术,1992

24、(11):4.2.肖冬华.人水和谐中国古代水文化思想研究J.学术论坛,2013(1):1-5.3.(唐)柳宗元.柳宗元集 M.北京:中华书局,1979:759.4.刘玑、津市市文.弘治湖广岳州府志卷之一本府 M.长沙:岳麓书社,2018:3,13.5.伍国正.永州古城营建与景观发展特点研究 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4.6.阮宇翔.长沙城市空间营建研究 D.武汉:武汉大学,2010.7.彭旭.岳阳城市空间营建研究 D.武汉:武汉大学,2010.8.黄娟.湖南近代航运业研究 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9.零陵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零陵地区志 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94

25、8.10.吴庆洲.中国古城防洪研究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476,.133-181.11.长沙市志编纂委员会.长沙市志第五卷 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1,277,284,623.12.林志成.岳阳古城园林考 J.中国园林.1992(4):50-52.地势较水系为高,洪涝常有然干旱更甚,因而备有多处蓄水设施。长沙雨量不稳定,导致水旱灾害均对城市正常生产生活有影响,为此开挖公沟沟渠、修建梯田水库以解决洪旱问题。岳阳濒临洞庭湖,以水灾为主,主要针对防洪排涝问题进行城市建设。3 城市水景营造“有山无水休寻地,有水无山料可载”,在无水不成局的风水思想影响下,中国古代城市不

26、仅选址择基具有近水、亲水的环境特征,城市中水景营造更讲求与水相生,最大限度利用水资源为造景添彩。古代城市水景主要分为以下类型:池沼、湖海、泉源、溪涧和瀑布等,或通过与水利工程的结合促进区域水系的联系与交流。唐代以前,永州山水未著厥名。伴随着柳宗元永州八记文学作品的流传,以及本土文人怀素、周敦颐的声名大噪,永州山水“奇、绝、险、秀”的特点渐为世人所知。作为古代荆楚南境的特色文化大都会,永州境内最具代表性的水景当属柳宗元亲手营造的愚溪景观。“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故更之为愚溪”,选定造景的基址后,因官场失意被贬而“甘为永州民”的柳宗元开始了对愚溪以及周边丘、泉、沟、池、堂、亭、岛等一

27、系列理想人居环境的建构,用实践活动表达了对景观空间层次、人与自然关系的多角度思考。长沙地方史料对于城市景观营造有着较为完整的记录。西汉初长沙古城始建有贾谊故居和定王宫蓼园等园林,但风格尚较简朴。至唐代中叶,长沙城市景观逐渐向自然山水园发展,建有戴氏堂、湘水亭和裴秀草堂等,其中戴氏堂水景颇为称道。北宋和元明清时期,长沙的书院园林、衙署园林和私人园林兴起,有岳麓书院、城南书院、抚署花园、紫荆园、朱家花园等代表性园林,其中紫荆园中以筑山取土之便开凿的万春池名著一方,而朱家花园创私家花园对外开放之先例11。长沙城市景观营造由简及繁,水景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岳阳地理环境特殊,水景多为附洲、矶类。潇

28、湘八景之一的洞庭湖是岳阳最典型的自然水景,面积庞大,广阔壮观。山海经 云:“洞庭乃沅澧之交,潇湘之渊,九江之口,实东南之巨浸也。”除此之外,自然水景还有青草湖、赤沙湖、云梦湖和金沙洲等4。岳阳的人工景观主要包括亭苑园林、祠庙园林、书院园林和古墓园林等,代表性景观有金鹗书院。金鹗书院创建于光绪十年,依山傍水,建筑随金鹗山山势环合。在书院东南坡曾有清泉缓流,泉洌可饮,旁建知味轩用以观坐12。总的来说,城市水景分为自然水景和人工水景两种。自然水景方面,三座古城均围绕湘江及其支流开展营造活动,如永州之于湘江、潇水和愚溪,长沙之于湘江、捞刀河和靳江,岳阳之于洞庭湖、青草湖和金沙洲。人工水景方面,三者均包

29、含极具湖湘文化特色的山水型书院园林和私家园林,通过水景的营造展示当地文人对人居环境建构的理解和思考。4 结语距离钱学森先生提出“山水城市”的概念已经过去了三十年,风景园林学界对于山景、水景和山水城市的研究不断拓展与深化,为传承和构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抒发和谱写人文情怀与科技感并存的城市而不断努力。本文通过选取湖湘地区湘江沿岸永州、长沙和岳阳三座古城作为案例,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别阐述其在城市选址格局、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水景营造等方面的智慧,梳理捋清山水城市之“水”景观层次内涵,探讨揭示水与古代城市景观营建机理,挖掘延伸山水城市理论边界范围,旨在为当代山水城市风景园林营建累积科学论注、补充思考论点。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