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年级数学下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案 大庙小学 姜艳萍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5页的例2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2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有不同的口算方法。 3使学生感受到不同的计算内容、不同的计算方法之间是有联系的。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教学准备:情境图、小棒、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导人新课 教师(呈现下图):看小棒图,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24+5=口二、
2、创设情境,在活动中探究新知 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教师用课件出示教科书第65页例2的情境图,如下。 (1)让学生观察图片,说一说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让学生自己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3)让学生将条件和问题完整地说一说。 2比较算式,引发冲突 (1)让学生列出算式24+9=口。 (2)让学生观察算式24+9与24+5,说说这两题有什么不同。 3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1)思考:怎样计算24+9=口?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矿泉水瓶摆一摆,边摆边说自己是怎样得出结果的。 (2)操作:学生动手操作,为理解算理提供感性经验。教师巡视。 (3)组织交流,体现算法多样化。 学生可能出现
3、的几种情况如下: 第一种情况:左边的4根和右边的6根合起来是10根,把10根捆成一捆,30加3等于33。 第二种情况:左边的1根和右边的9根合起来是10根,把10根捆成一捆,23加10等于33。 第三种情况:左边的4根和右边的9根合起来是13根,把13根中的10根捆成一捆,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是13根,20加13等于33。 4多种方式,理解算理 (1)看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再次利用课件或操作,演示以下方法的操作过程。 (2)想让学生闭眼想想上述操作过程。 (3)说让学生将上述操作过程说一说。 (4)填让学生根据上述操作过程,说说怎样计算24+9=口,填出下面方框中所缺的数(板书如下) (5)思
4、图中的2捆小棒是怎样变成3捆小棒的?为什么要打捆? (6)在学生明确上述方法的算理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共同理解教材中另一种方法的算理,形式与上述方法相同。同样是“看一想一说一填一思五步。 5比较异同,体会算法 (1)结合板书上的口算过程,让学生分别说说两种算法分别先算什么。 (2)结合小棒图让学生说一说:两种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教师小结:当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时,需要向十位进1。这样的加法叫进位加法。(板书课题)三、专项练习,内化方法 1教学“做一做”第1题 先圈一圈,再计算。 在学生圈后教师要追问圈画的意思。 2比一比,算一算 46+2= 25+4= 3+63= 6+71= 46+7= 25+6= 8+63= 9+71= 56+7= 45+6= 8+73= 9+81=四、综合应用,提升能力 1填出方框里的数 45+8=口3 36+5=口1 6+12=口8 68+9=口7 36+2=口8 4+28=口2 2完成练习十五第4题五、回顾整理,反思教师:请你回忆一下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它与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加法的区别是什么?六、课堂总结教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有了哪些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