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净空老和尚安排的一次重要讲座.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5706411 上传时间:2024-11-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净空老和尚安排的一次重要讲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净空老和尚安排的一次重要讲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净空老和尚安排的一次重要讲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净空老和尚安排的一次重要讲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净空老和尚安排的一次重要讲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净空老和尚安排的一次重要讲座:胡小林2011年4月香港讲演_感恩_新浪博客2011-05-11 21:35:35|分类: 默认分类 阅读14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净空老和尚安排的一次重要讲座:胡小林2011年4月香港讲演(2011-04-23 23:11:56)是当代高僧上净下空老和尚安排的一次重要讲座。佛度有缘人!阿弥陀佛!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上根)。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心不至诚,欲摄莫由。既至诚已,犹未纯一,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是摄心,妄念自息矣(中根)。如或犹涌妄波,即用十念记数,则全心

2、力量,施于一声佛号;此摄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净土者,尚未谈及,以人根尚利,不须如此,便能归一故耳。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这是锻炼心的力量)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这个方法有点难。倒不如念慢,南。无。阿。弥。陀。佛。一个一个数,到十。先别想三三四还是两个五,您先一句一句听清楚,一个字一个字听清楚。拿下一句是一句。拿下一句,这就是净念相继,字和字之间没有夹杂。先别想三三四还是两个五,您还没到那份上,您半个月以后再说。就象昼夜守城,六时守城。把妄念剿了)当从一至三,从四

3、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三段,不要把呼吸掺进来,够乱的了)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着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 。晨朝十念,尽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 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

4、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论,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淨空老法師胡小林老師學印光大師十念法效果非常卓著那麼这两天,北京胡小林老师到这来看我,他告诉我,他最近四个月念佛,因為过去念佛功夫不得力,念得很辛苦。他读印光法师文钞,真正体会到印光大师所教的“十念法”,他学习了四个月,效果非常卓著。我让他在协会作报

5、告跟大家分享,非常重要!印祖的话我们大家都知道,没真干啊!那就是用心计数,佛号从心“生”出来,从口“念”出来,从耳朵“听”进去,一定要清清楚楚。心生,清楚;口念,清楚;耳听,清楚。再加上一个计数,从“一”到“十”。初学的时候最好念慢,不要念快,快了记不住。不要用念珠,用念珠会分心。“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样一句一句的,字字清楚,字字都听清楚了,而且心里头计数,我这一句佛号是第几声,从“一”记到“十”。不容易啊!忘记了,忘记了从头再来。实在是没有法子了,祖师教给我们,把它分成两段,从“一”到“五”记得清清楚楚,然后从“六”到“十”记得清清楚楚,用这个方法。不是“一二三四五”、

6、一二三四五”,不是这样的,还是十句。前边五句“一二三四五”,后边五句“六七八九十”,你要这样记法。十句念完了,再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这样念,很摄心。因為念佛杂念太多,妄念纷飞,用这个方法可以摄妄念,大势至菩萨讲的“都摄六根”,这个方法三个清楚,“阿弥陀佛“这个字:念的清楚,听的清楚,记的清楚。再有困难,你就“三三四”,用这个方法记。第一段三句“一二三”,第二段三句“四五六”,第三段四句“七八九十”,你用这个方法,这叫“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势至菩萨说的,你用这个方法试试看。胡小林在作报告,胡居士在旁边听懂,她这两天在试,告诉我,很有效果!确实不一样,欢喜心生出来了。最重要的因素,方法是助

7、缘,最重要的因素是你放得下。真放得下,这才是个真因。放下,那种自在、那种快乐,跟极乐世界的人一样。极乐世界跟我们有什麼不同?就是他放下了,我们什麼都没放下。果真放下了,跟极乐世界的人没差别,他极乐,我们也是极乐。重要是放下!放下一定要看破,知道这个世界什麼都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你才会放下。放不下,就是把这个都看作是真的,错了!胡小林老师:学习印光大师文钞精华录与十念法的体会2011年4月21日讲於香港佛陀教育协会我把这个十念法向大家介绍完了以后,很多居士、很多朋友跟我聊,他们好像也在家里头也在慢慢试这种方法。试这种方法以后他们有些问题问我,我在这里边就我所瞭解的一些情况向大家汇报一下。第一

8、个就是念六个字还是念四个字?印光法师在文钞当中非常明确的说:如果安静,精力集中,没有干扰,可以念六个字“南无阿弥陀佛”;快慢随你自己的感觉,你觉得快能摄心你就快,你觉得慢能摄心你就慢。但是在默念的时候,特别是不能出声的时候。第二个就是说在环境比较噪杂,比如说像在车上啊,或者你在公共场所你不便於出声,这个时候你就要默念。还有一个,你比如在上卫生间的时候,你出声就不恭敬了。还有一个是躺著的时候,你出声也不恭敬。那麼这个时候只好默念,只能默念。印光法师说,如果躺著的时候你出声念一则不恭,二则伤身,久则成病,所以呢我们在这几种情况下,环境不乾净,在上厕所,或者比如厨房,比较吵杂的地方,你就不宜出声了,

9、就默念。默念的时候念六个字比较难,因為干扰太多,所以就念四个字“阿弥陀佛”,心里念。虽然是心里念,但是你的意地当中,你的脑子里,还要有嘴动的这个形象,就是说意地当中还要有嘴动之象。你还觉得你嘴在动,你觉得你嘴还在张,一个字一个字的往外吐字。所以默念的时候以四字為宜,念四个字比较好。第二个就是说有些朋友,有些念佛的朋友说到底是眼睛是闭呀是睁著,印光大师在文钞当中有说绝对不能闭眼,因為我们看到很多念佛的朋友,念佛的时候实际上是闭著眼睛的,闭著眼睛容易昏沉,就睡著了,就昏了。而且“久则招魔”,容易著魔。印光法师说绝对不能闭眼睛。我们眼睛往哪看?有些居士给印光老和尚写信的时候,说他眼睛往平看,或者眼睛

10、往上看。眼睛往上看和平著看都不行,因為这个就会上火,心力上扬,久之脑子会晕,会热,就会会上火。所以还是眼睛应该往下看,如佛像,眼脸下垂,眼睛往下看,但是没有闭上。大家可以试一试,这样话就能摄受你的眼睛,因為我们都摄六根,眼睛也是一根。念佛的时候眼睛往下看,心特别容易皈依,归在佛号上。如果眼睛那麼平视或者左右摇摆来回移动的话,就容易心就散乱,所以这第二个问题就是“眼”睛要往下看,不能闭眼睛,就像我们家里供的这些佛像一样,眼瞼下垂。还有一个朋友昨天说,那我念“阿弥陀佛”的时候是不是我脑子里要想这个阿弥陀佛的字的形状。这个不用想,因為文钞当中咱们严格的六个字“老实、听话、真干”,老老实实听印光老和尚

11、的话,他没说让我们想这六个字的形状,如果有必要想,他肯定也会说。如果他没说我们就不要再加上这个条件了,不要再加上这个限制。昨天王亭延居士问我:他说你说第一个念的清清楚楚,这是一条链子,记得清清楚楚,听得清清楚楚。所谓念的清清楚楚,就是脑子里我知道我在念佛,并且我念的是第几声佛号,念得清清楚楚。第二个,是听得清清楚楚,我的耳朵要听我的嘴里的声音,那不出声的时候你有心声,听你的心声,用耳摄耳諦听,收敛你的耳朵,揪住你的耳朵,听你心里的声音。如果三种清楚还不能摄心,“犹涌妄波”,还在妄念就像波浪一样,一浪接一浪,加上数,就是一至十。一至十怎麼念?四种功夫施於一声佛号之上,欲妄莫由。你再想起妄念你都顾

12、不上了。“久之则心能皈依了”,你的心就归一了,就归到一心了。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一心不乱。但是,不是说“阿弥陀佛一”、“阿弥陀佛二”,你不要再用嘴再说这个“二”,你也不用耳朵来听这个“二”,就是你知道你在念第几声佛号就行了,这就是记得清清楚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不就三个了嘛。所以说这就是回答这个亭延师兄的问题,千万不要在嘴上再加这个数了,“阿弥陀佛一,阿弥陀佛二,阿弥陀佛三”,这个不行!印光老和尚没这麼说,咱就不这麼做。第四个问题就是不要加数。第五个问题是有些朋友念了好几年的佛了:我念著念著好像不知道自己在念佛了,我这个是不是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因為我没到这个境界我不好判断你那个

13、境界,他说反正念著念著就忘了自己念佛了。印光老和尚在他的十念法当中这麼说的,念佛的时候一定要清醒,你可别念著念著就疲遝了,念著念著就昏沉了,这可不是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一定要清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叫清楚。你别念著念著就和打瞌睡似的,进入半睡眠状态,那个不叫“无念而念,念而无念”,那个不是那个意思。“南无阿弥陀佛”,清清楚楚我在念佛,而且清清楚楚我知道我念了第几声佛号,并且我知道我念佛的速度、念佛的节奏、每个字的发音都听得非常清楚,字与字之间没有夹杂,句与句之间没有夹杂,把这个妄念排挤出去,不让它有时间,不给它一个时间让它落下脚来,这个是比较费力气的。那种悠悠然然,这种有一搭

14、无一搭,口念弥陀心散乱,这个要不得。所以一定要清醒,一边打著哈气,一边揉著眼睛,眼睛也睁不开,那不叫无念而念,那不是念佛的状态,念佛的状态是精神非常饱满,充满了法喜,脑子非常清楚,精神头很足,这是念佛的正确的状态。所以不能念到昏沉,念到疲遝了,这第五个问题。第六个问题,就是说丁嘉丽老师我给她介绍了这个十念法以后,她非常喜悦,她经常给我发短信,就说她念了十几年的佛了,不知道还有这种念佛的方法,原来她在剧组的时候吧,反正到哪去嘴都动,“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她觉得这一天没白过,念了好多声佛号。但是我给她介绍了这个十念法之后,她回去就做了两个星期之后,效果就非常的非常的明显,她给我发短就觉得

15、好像真是有福气碰到了印光法师的十念法,真的试图做到“三个清楚”和“十记”,用十个数来记。她觉得泪流满面,非常感谢,非常感恩,非常激动,喜急而涕,高兴的就就哭出来了。而且她是善根非常有善根那麼一个人,我经常给她打电话她接不著,发短信她也不回。我说你怎麼也给我回电话。她说我念佛呢。我说你一天念多少声佛,她说我也不知道。因為孩子都大了,她一儿一女上大学了、工作了,所以她每天早晨一起床收拾完就念,一直念到中午,念到中午吃完饭再接著念,一直念到晚上,晚上再接著念念到十几点鐘再睡觉。她已经没有时间了,她不念佛她难受,她按照印光法师的十念法,像丁嘉丽老师这种状态,咱们讲福报太大了,不為世物所累。世间的事物所

16、累,她有充分的时间来念,那当然,印光老和尚说这是念佛的一个极端情况,就是没有事可以整天整块的时间在这念佛。念佛的另外一端就是為政务所忙,王公贵臣,就是在古代时候,王公贵臣没有时间念佛,太忙了,像我们现在很多人还要工作,还要带孩子,还有很多事务缠绕我们,还要伺候爸爸妈妈,还要孝养父母,还有兄弟姐妹,还有在公司商号,在企事业单位上班,这个时候,我们不可能像丁嘉丽老师那麼样念佛。那我们可能忙到极至吧,印光老和尚说就用慈云懺主的“十念”,晨朝十念,晨朝就是早上起来一口气念佛,你不要管那个佛念了多少,多少声佛号,把这个气念尽為止,喘不上气,不喘气你就难受了,憋得慌,就像游泳一样换气了,就跟游泳似的该换气

17、了,这个时候算一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喘不上气了,就停了;吸一口气,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再念到没气,再喘口气,这就三口气。晨朝十念即可,时间虽然短但是“功夫颇深”,印光老和尚说功夫很深,那麼这就行了,这一天这就十念。中午吃完饭,如果没人干扰你,你再打找一个安静地方,再来个十念,晨、午、夜各十念那就三十念,三十口气念三十念。不能再多了,印光老和尚再多就伤气了,因為这个实际上是很伤气的那麼一个念的方法,但是有这个气来摄心,摄心的力量非常强,你根本顾不上妄念,大家可以体会一下,一口气念下来,你看你还能想别的吗?什麼也想不了,就是一直念佛,一句接一句,一句接一句,根本就没有时间安排给

18、这个妄念。所以就完了,三十念或者十念,你再忙也不可能十口气都没有吧,是吧,那麼你闲到像丁嘉丽老师那样那就念吧,我们这些人是集与中间的那些人,忙吧,也没有那麼忙;闲吧也没有那麼闲。这个时候,印光老和尚说随我们自己的这个工作生活的习惯,抓紧时间念佛,“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叫他消灭”。我自己的体会,我肯定是集与这两者之间的,比如说我刷牙的时候,我就念四个字,心里念,因為这个时候肯定是不恭敬了,你在刷牙,你出声,你也出不了声,因為嘴里不是牙膏就是牙刷,你也出不了声,但是你心里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配合著牙刷动作

19、十下十下,四字,一天早晚两次吧,起床刷一次,睡觉前刷一次。你卫生间一天得上个四五次,大便小便的,心里默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对吧,十个电话当中我认為一般九个电话都是废话,总能念点佛吧,都是没必要打的,打十分鐘实际上用不了,三分鐘事,再扯七分鐘的闲谈,你就别用这七分鐘来扯了,念念佛唄。每天我们,其实是其实是忙里偷閒啊,关键你得有这个心。所以,念佛之两极,一极就是特别有时间的,福报特别大的;再一极就是特别忙的,。那麼印光老和尚在十念法当中,说有些时候做事的时候,你不能记数。比如说你切菜,你再记数弄不好把手给切了。你把手给切了,那就心不专一了,这个时候就直念阿弥陀佛

20、阿弥陀佛,把数先放掉,四条链子用三条,念的清楚,听的清楚,记的清楚,直念。直念事干完了,菜切完了,饺子下完了,麵条煮完了,捞出碗来了,没事了。先生吃上了,儿子吃上了,坐在旁边,像刚才我在摄影棚一样来到这儿,一看还剩十分鐘,这十分鐘干嘛?没什麼事儿念念佛唄,在师父这个演播室里头绕一绕“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用耳朵听,三个、三个、四个,“三三四”,也可以直著数,数到一到十,见缝插针。效果是怎麼样?印光老法师说,“从朝到暮一团和气”,佛一直在加持著你。那种洋洋得意,那种欣欣向荣,那种暖阳阳的感觉,非常非常好,大家可以试一试。你只有试了你才知道这里边这个,胡妮妮居士这两天跟我说她用这种方法

21、念了三天了,因為我来了三天,她就觉得特别高兴。自己就情不自禁的就开始往外笑。哎呀,真舒服!她说。你看先舒服,这叫养神。我们现在是伤神,妄念伤神。你把妄念控制住,控制在佛号上就养神了。养神之后你身体就舒服,因為心归一之后就没有那麼多杂念妄念了。身体和身体,细胞和细胞之间就没有矛盾了。大家都被这一句佛号摄住,所以特别的舒服。那麼大家可能就觉得这麼个念法,我就问丁嘉丽:这麼个念法你觉得耽误事儿吗?她说没耽误,什麼事儿该想起来了就想起来了,该办了,自然而然就需要办了,从来没耽误过。因為她已经念佛这样念了两个月了。我这样念念了半年了。我在第四个月的时候教给她这个方法。她说:特别奇怪,绝对不会耽误你的事儿

22、很多人说拿出时间来念佛他主要是怕耽误事儿,你这麼没完没了的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在家里面溜达,顺时针转这麼绕,一句一句的你这麼念不会误事儿吗?你放心,不会误。為什麼?因為佛在佛说阿弥陀经面边说了:闻诸佛名者及受持此经者,皆得一切诸佛之所护念。你受持佛说阿弥陀经,你受持这部经你就是信愿行,你信西方愿意去西方,然后执持名号,那谁护念你?一切诸佛护念。呵护,惦念,那佛菩萨的本事可比爸爸妈妈大多了,可比老闆大多了,可比妻室儿女大多了,你要是说按照佛说阿弥陀经这麼干,佛菩萨替你搞好后勤工作,替你打扫拉拉杂杂的事情。你信吗?,因為佛说阿弥陀经说了,“闻是经受持者,皆得一切诸佛之所护念”。你还操什麼心,老老实

23、实念佛吧。佛需要你办事的时候它会告诉你,你先把佛号停下吧,你该办事了,孩子的学费该交了,家里的煤气费再不给就误了,他比你可有本事。,根本就不是我们所能揣摩到的。你说妈妈对我们关照我们能测得出来,到中午送几个包子,到了晚上给你熬锅粥,你说这咱能想像到;你爱吃酱豆腐,给你块酱豆腐;爱吃臭豆腐,给你买块臭豆腐,这可以测出来,你可以揣摩到;你病了妈妈一定来看你,这你都能估计到。你说我这一年一亿六千万的生意,我底下有两个公司120个员工,一年卖3万台炉子,三百六十五天这一年,拋去周末这两天五十二个星期这就一百天,还剩下二百六十天,二百六十天你说再减个三分之一在家,这还剩多少天?三九二十七,还剩一百八十天

24、一百八十天,我把这三万台炉子分摊到这一百八十天,我一天得卖多少台炉子?我一天八个小时工作,我一小时得卖多少台炉子,我要这麼算帐那我操心死了。分分鐘都想著这销售,一年一亿六千万,三万台炉子。我是早上八点半到办公室,八点鐘到办公室,烧上开水,泡点药或者泡点茶之类,然后给佛菩萨上杯水、上柱香,一百零八拜;一百零八拜然后佛说阿弥陀经一遍;然后开始绕佛三个小时,八点半到十一点半。速度有多慢?“南无阿弥陀佛”,不听真了不能走到下一个字,别给自己找藉口。我昨天跟胡妮妮大居士我也交流,你这个“阿”字怎麼念,你听斟酌你再走到另一个字,“阿-”听明白了,听见了,你不信你试试,你嘴念“阿”的时候,你耳跟著你嘴走。

25、你非得念到五秒鐘以后了,这个时候你耳朵回来了,你太散乱了!你耳朵还没反映过来呢,你就走到“弥”了,“弥”还没反映过来你就走到“陀”了,这不行!“阿”,听清楚了,实实在在听清楚了。“弥”。你看老和尚有个念佛慢的方法,好像15秒鐘念一句佛号,“阿弥”,那真是听清楚了,“陀佛”,你看他那口气,“佛”,完成了,鬆了一口气。在此之前的15秒鐘,这四个字绝对要提高警觉。绝对要保持清醒,绝对要精神饱满。印光法师说不在念佛多少,关键在於你念佛的时候是不是做到这“三个清楚”和“一个十句”这麼一个方法。咱们讲就是说念佛的品质。念佛的人太多了,真正按照印光老和尚十念法念佛的人太少太少了,太少了!我问了很多人都不这麼

26、念。所以功夫不得力。印光老和尚说他是钝根人,他说这个方法是钝根人用的,他说“光心难制服”,我印光自己认為心很难制服,才发现了这个方法,所以我愿意与天下钝根人共之。我愿意与天下跟我一样这些笨人、钝根人一块共同,“之”就是念佛的方法,共同按照这个方法来念佛。印光老和尚他本地我们很难测,他到底是怎麼个人物,他是古佛再来还是大势至菩萨,我们姑且不论,我们给他四个字叫本地难测,你测不出来。印光老和尚你测不出来,那麼他认為,他是钝根人,那我们在座的诸位,我们就要衡量衡量自己了,你是什麼根?你比印光老和尚强,他是钝根你是中根?“光以心难制服愿与天下钝根人共之”,我跟那些笨的人在一起咱们按照这种方法。臊著我们

27、臊著我们,他是钝根我们能比他强,我们如果不比他强,我就像在第一集向大家汇报,我们是钝中钝,我们是钝中钝中钝,我们不老老实实按照印光老和尚的方法吗?“令万修万人去尔”,这样一种念佛方法,能够使一万个人这样做,一万个人这样去,“尔”是语气助词表示肯定,令万修万人去尔。这是非常坚决,一点含糊都没有。那你说怎麼著?你不信是吧?你不练是吧?你不练你不能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你不理解吗?你没这个根吗?你不愿意这麼念,你没福德。你碰到印光老和尚这十念法你有这个因缘了,你放弃这个因缘,“令万修万人去尔”,那就没你的份了。所以在这里我急切的呼吁大家,不要到别人嘴里讨说法,印光老和尚说,这个应问别人吗?

28、印光大师都说到这个程度了,你还不提高警觉,这千钧一髮之际,在劫难逃啊诸位!“舍此十念之法,欲升西方万难万难”,他最后结束的时候,“舍此十念法,欲去西方万难万难”,这万难再加万的平方难唄,那就不可能了吧。净空老和尚老跟大家说,要做老实人哪,老实念佛呀!那我怎麼叫老实念佛?你看师父到哪去给人题字都是“老实念佛”,技术上要做到这“三个清楚”加这“十句佛号”,这就是老实念佛的具体落实。不苟且,不给自己找輒,不给自己找退路,有一分鐘,咱就念一分鐘清楚的佛;有两分鐘,咱就念两分鐘清楚的佛。时间不多,该干什麼干什麼,该睡睡,该吃吃,该打电话打电话。念的时候咱就像个念的样子,不念你也别糟蹋那时间,两不耽误。见

29、人打个电话嘴里还“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在那动。净空法师在新加坡,我看开那法会,老居士们盘著腿拿著佛珠跟那掐,你到底是听师父开示讲经,你还是跟那念佛呀?两耽误!这就是一种贪心的表现,又想念佛,又想听经。因贪成障,因障而不能升西。因為这个贪就形成障碍,因為这个障碍你就升不了西方。一心念佛,你这(是)两心,听著师父讲经,这会底下掐佛,你心没在佛号上。念佛是為了摄心,不是為了念数,今天十万声,明天二十万声,这没用!你关键你摄心的时间长短,“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你就念,你没有想阿弥陀佛,你这“念”没有把妄念摄住,这不相应,你这佛号白念了,散乱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我劝大家,净空师

30、父上人有一天我问他,我在实际禪寺请教他,我说:你怎麼念佛?说观,观像,我就看阿弥陀佛这个像,我念佛的时候我想像他,前两天咱们老和尚在讲大经解的时候,他说念经,他不是念佛,他念经念的很慢,他觉得这个念经对他很摄心。我跟诸位说,人家净空法师是什麼人哪,你甭跟人家比,人比人要死人,货比货要扔货。你不能比的千万别比,命苦不能怨政府,点背不能怨社会。咱们就是命苦的人钝根。咱们净空老和尚“本地也很难测”,人家看经念佛,人家观像念佛,人家用著念吗?逗你玩的嘛,哄著你,人家还要观想念佛,人家本来就是佛,他念谁呀!所以我们老老实实回到印光老和尚这个念佛方法上来。印光老和尚说,短则十天,你就能体会到;丁嘉丽老师是

31、两个星期之后,给我发短信痛哭流涕,就照这种方法念了十天之后,就咕咚就跪到佛菩萨面前,也不知道哪来那麼大劲,就跟著拜呀,觉得一下就明白这个佛号了,舒服呀。痛哭流涕在佛的面前,我这个罪孽的凡夫啊,是吧,碰到这麼好的法门,只有六个字,我就讨了这麼大的便宜,净空老和尚在讲经的时候说过多少遍,六十年几乎天天在说这个事情,就四个字换来的利益可太大了。不明白,没觉得这四个字能换来这麼大的利益,以价值无上之宝珠啊,这是价值无上之宝珠。那麼他没觉得这东西重要,他没觉得这东西这麼,印光大师说本命元辰,什麼意思?这六个字洪命是我们的本命元辰,本命元辰说白话就是命根子。丁嘉丽没有感觉,她通过这个念法念了十天,才开始感

32、觉。哎呀,真幸运哪,五十多岁了,孩子都大了,正没事干的时候,碰到这个方法,痛哭流涕,在佛的面前磕呀、拜呀,自此之后天天八九个小时这麼绕,变化特别大。我这次期间见过她两次,因為我挺担她的心。那大家说,像昨天的胡妮妮大居士,她开始笑了,情不自禁的,她就不愿意停下来。因為她的事情多,还得陪著师父来协会讲经,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师父老劝她要放下,好好念佛。她昨天给我说:我真的愿意念佛了,因為高兴呀,就盼著把这些事情处理完了好好念佛。為什麼?谁也不傻呀,你念佛念出喜悦来了,谁不愿意念佛呀!為什麼很多人不愿意念佛,為什麼硬著头跟著念?你说不念吧又不合适,要升西方,那好地方;你说这真念吧,真枯燥,真没意思。

33、哎哟!马上一想,楼底下炒鸡蛋那个味上来了,得了,歇了吧,泡杯水喝吧,有什麼事下午再说了,睡一觉,不得已了实在没事干了,拿佛号解解闷。剩下能有电话来特高兴,你看看短信:唉,我有人,那咱们恒顺眾生吧,佛号先放下。不是恒顺眾生,是恒顺烦恼!很多我就是这麼念的,念佛不得已,但有压力,你说不念佛,咱是学净土宗的,而且也知道学其他法门根本就成不了,硬著头皮念,念著特别被动,压力很大完全是在不得已而為之的状态下。等你真按照印光老和尚这“三个清楚”加“一个十数计”,1、2、3、4、5、6、7、8、9、10,我告诉诸位,我在这给你铁定的说,谁想劝你停下来你呀,你别烦就行,你别不高兴就行。真的!胡妮妮大居士三天,

34、丁嘉丽昨天还给我发条短信,说什麼呀?她说我讲这个十念法。我说:你弄清楚啊,这可不是我讲的十念法,我怎麼能讲这十念法,这是印光老和尚的十念法,我不过是用这个机会给大家解释解释。你这个讲这个盘,十念法这个盘什麼时候出来?我準备拿出钱来随喜,我这一张盘附上这十念方法,我交给这些学佛的老居士,她昨天给我说了,有好多念了二三十年佛的老居士,都认為自己到了无念而念,念而无念的状态,那还了得吗?都三摩地了,然后按照这个方法念了几天,痛哭流涕,噢,这叫念佛,谁说的呀?丁嘉丽说是我说的。我说:你别说是我说的,我哪有那本事,我道道地地的凡夫,我是说印光老和尚说的,怎麼是我说的呢?你赶快改过来,我可没有这个本事,真

35、的不是这个本事,不是咱说的,这不都有嘛,第51页印光老和尚我这一字都没差照著说的,二三十年的老居士,都自己以為到了念而无念,无念而念的了,突然再拉回来,照著印光老和尚这一念,这明白了:噢!是这个意思,不用到念佛堂去了,就家里的厨房就行了,哪用到那儿老远还坐车,还花钱,家里还有意见。这没事闲著净到念佛堂去念佛,不用!印光老和尚没有说地点有选择,尽虚空遍法界都可以念,在哪念?他说修习净土随份随力,“岂必屏除万缘”,何必要屏除就是拒绝所有万缘,万缘就是你的事务唄,“岂必屏除万缘,方能修持乎?”你才能修吗?你看印光老和尚说,修习净土随份随力,这见缝插针唄。孩子伺候好了,妈妈伺候好了,你念吧,是吧。“岂

36、必屏除万缘”,屏蔽的屏,去除的除,万缘,哪有说放下工作放下家庭放下你的五伦八德,去念佛,我告诉你,那叫攀缘,那叫贪心。那种状态下你还念不踏实,你不信你试试。你放著孩子幼稚园的费用你不交,你到念佛堂去你念,你能念尽心了?所以為什麼要“敦伦尽分”?该打发的都打发了,该付的帐都付了,该还的债都还完了,是吧?各路神仙您都安稳好了,姑奶奶我现在念点佛,你们都甭打搅我啦,是这个意思呀。你不要说“岂必屏除万缘”为什么呀?你把万缘都料理好,给它能摆平了,然后“方能修持乎”,一定要这样才能念佛吗?不用。(未完待续)(注:修习净土,随分随力,岂必屏除万缘,方能修持乎?譬如孝子思慈亲,淫人思美女,虽日用百忙中,此一

37、念固无时或忘也。修净土人,亦復如是;任凭日用纷繁,决不许忘其佛念,则得其要矣。)人以善感,天以福应;人以恶感,天以灾应。对不对?仙台地震,阿弥陀佛帮你呢。香港交通堵塞,阿弥陀佛帮你呢。儿女不孝敬,那是阿弥陀佛帮你呢。为什么,闻诸佛名者,和受持此经者,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因为你学了阿弥陀佛这个经,你信愿具足,并且执持名号,你所遇到的一切人事物,都是十方诸佛的安排。他怎么能不护念你?你怎么还能跟你今天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人事物对立呢?你不是在谤佛吗?你哪不得恭敬?都是佛菩萨给你安排的,护念!所以慎独,所以毋不敬。因为你受持此经,皆为十方一切诸佛之所护念。这你就不能弄着玩的。要不然你别学这个经,你学

38、了这个经,你的生活你的工作你的生命,你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佛菩萨的安排,你对他不满意,你就是对佛不满意,你就是谤佛谤法谤僧。许你西方有份吗?西方你肯定去不了。我们哪是说到了寺院别造业呀,哪是说念经的时候别造业呀?不是。日用云为,二六时中,你受持此经,就是佛菩萨对你的护念。那我怎么觉得我不顺当?我母亲怎么得了癌症?那都是十方佛菩萨对你的护念。让你看到这种情况,皆悉念佛念法念僧。那我怎么帮我妈?你好好念佛,你念到清净处。清净心,清净是什么?昨天老和尚讲,就是定。一定你就有智慧,你一定能帮你妈妈,命终去西方,命不终就能恢复。那不对呀,我妈还是越来越重?那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你的智慧透不出来,不能赖别人

39、有没有救你妈的招,一定有。因为是圆满的。你的智慧是圆满的,方法是圆满的。那阿弥陀佛护念我,那阿弥陀佛怎么不救我妈?看着我妈死?你认为你妈死是坏事,那是你的意思,那不是佛菩萨的意思。雷锋同志那么好的人怎么二十二岁就走了呢?为人民服务,全国标兵。释迦牟尼佛来到这世上,一个礼拜摩耶夫人就上天了。人家说,生佛可不行啊。你怎么能以你夫凡的成见推测佛的境界呢?你怎么用你的己见不及,你的观点达不到这种程度,你就怀疑他?贪嗔痴慢疑,你怀疑。你知道雷锋去哪了?你功夫成片,你就知道雷锋去哪。所以,佛对众生的关心深不可测。-最能养神,中午困了想睡觉,念佛比睡觉还管用。公司商号出了点问题麻烦,你别去琢磨,就念佛,神

40、清气爽,透亮,特别舒服。不但去妄,最能养神。一团和气,想聊会天,不象以前着急念佛,再看大经解,明白了。佛光照注着你,你脚踩着莲花,心专一全是阿弥陀佛。大家说会耽误事吗?不会,真的不耽误。妄念只会给你误事。不会耽误事这念佛。耽误的是你的妄念给你耽误。所以最能养神。随快随慢就讲速度。吃饱了精力充沛,这时就稍微慢点,它兴奋,你不能兴奋。困累公司事多出现了麻烦不顺心的事不顺心的人出现了,念快点,步子迈大点,不让它进来四十分钟以后,就淡然了,这事没什么,就真过去了。现在念几个月以后就不用四十分钟了,没有什么让我快念佛,现在上来就很慢,几乎就和不走一样,念三句佛号才想起该走一步了。追顶念佛,一句接一句,根

41、本就没有时间安排给妄念。-修习净土,随分随力,岂必屏除万缘,方能修持乎?譬如孝子思慈亲,淫人思美女,虽日用百忙中,此一念固无时或忘也。修净土人,亦復如是;任凭日用纷繁,决不许忘其佛念,则得其要矣。至於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心不至诚,欲摄莫由。既至诚已,犹未纯一,当摄耳諦听。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默念虽不动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是摄心,妄念自息矣。如或犹涌妄波,即用十念记数,则全心力量,施於一声佛号;虽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摄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净土者,尚未谈及,以人根尚利,不须如

42、此,便能归一故耳。光以心难制伏,方识此法之妙。盖屡试屡验,非率尔臆说,愿与天下后世钝根者共之,令万修万人去耳。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為难,或分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晨朝十念,尽一口气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

43、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復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於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利根则不须论,若吾辈之钝根,捨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

44、病。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尽一口气為一念,念至十口气,即念小净土文;或但念愿生西方净土中四句偈,念毕礼佛三拜而退。若无佛,即向西问讯,照上念法而念。此名十念法门,乃宋慈云懺主,為王臣政务繁剧,无暇修持者所立也。何以令尽一口气念?以眾生心散,又无暇专念,如此念时,借气摄心,心自不散。然须随气长短,不可强使多念,强则伤气。又止可十念,不可二十、三十,多亦伤气。以散心念佛,难得往生;此法能令心归一处。一心念佛,决定往生。念数虽少,功德颇深。极闲极忙,既各有法,则半闲半忙者,自可斟酌其间,而為修持法则也。-我们念佛,常常,这很多不是一个、两个,可能我们自己也有这个现象,两种烦恼困扰你,一个叫

45、昏沉,精神提不起来,佛号提不起来,常常忘记。另外一种叫掉举,杂念太多,心定不下来,想念佛号,在这一句阿弥陀佛名号裡头,不晓得起多少个妄念。遇到这个状况怎麼办?古大德教给我们,遇到这个状况,你就把佛号放下,為什麼?你愈念烦恼愈重。放下是什麼?懺除业障,最好的方法去拜佛,拜佛的时候求佛力加持、求懺悔,懺悔业障。拜佛的时候把一切妄想放下,对著佛像如同佛在面前,恭恭敬敬的礼拜,拜上一百拜、两百拜、三百拜,拜佛的时候默念。拜佛不要出声,出声伤身体、伤气。默念,佛力加持,真正求懺悔,晓得自己业障很重,这时候跟诸佛菩萨很容易感应道交。还有一种可能障碍你的,你的冤亲债主,看你用功修行念佛,他就来障碍你,让你起

46、昏沉,让你起杂念,他们在旁边给你作恶缘。我们这样做,诚心诚意的拜佛求懺悔,也很容易跟冤亲债主感应。我们希望跟冤亲债主一同修行,一起念佛,将来同生极乐国,这是化解冤亲债主一个好方法,可以这样做。慢慢的,最重要的还是对世缘冷淡,这个世间一切人事物要看得淡,不能太执著,我们不能一下放下,慢慢的淡化,这是好事情。淡化,诸位要明瞭,就是不再执著、不再分别,不起心、不动念是做不到的,我们只在分别执著上下功夫,我们取西方极乐世界就真有把握。放下起心动念到极乐世界才办,现在先放下分别执著,我们把它分成两个阶段来完成。这是一条捷径,是一条快速的通道,稳当、简单、容易,要把这桩事情当作我们这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大

47、方广佛华严经 第2068集-PS:末学这几日,因多重人事而烦恼。想自己的人气怎么这样差,一重接一重的障碍。看来前世没做好事,感得周围全是恶缘,人际相处,还是处于被动,不为大家接受。昨天听完部分开示后,突然觉悟到这几桩人事上的烦恼,一心念佛,不去管,就可以自然解决的。不会有例外。思维正确,今天境界果然发生奇妙的转变。出现了三个奇迹,烦恼化解。近来又发现一桩,自己口讷,不擅言谈,这一点使自己很被动。业障在一念之间消,没有业障。那是什么?一切法从心想生,是自己的心念不在道上,所以外境不如意吗?心念不在佛号上吗?,麻烦大了。阿弥陀经疏钞演义发评论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不良信息反馈电话:4006900000 提示音后按1键(按当地市话标准计费)欢迎批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