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第51部分:歌舞娱乐场所 DB50_T 867.51-2023.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70379 上传时间:2023-12-29 格式:PDF 页数:156 大小:5.9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第51部分:歌舞娱乐场所 DB50_T 867.51-2023.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6页
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第51部分:歌舞娱乐场所 DB50_T 867.51-2023.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6页
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第51部分:歌舞娱乐场所 DB50_T 867.51-2023.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6页
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第51部分:歌舞娱乐场所 DB50_T 867.51-2023.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56页
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第51部分:歌舞娱乐场所 DB50_T 867.51-2023.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13.1CCSS09DB50重庆市地方标准DB 50/T 867.512023安全生产技术规范第 51 部分:歌舞娱乐场所2023-12-05 发布2024-03-05 实施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50/T 867.512023DB50/T 867.512023I目次前言.I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24 基础管理.24.1 机构设置.24.2 安全生产人员和部门职责.24.3 安全生产目标.34.4 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34.5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34.6 操作规程.44.7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54.8 相关方管理.64.9 安全生产投入.64.10

2、 安全文化建设.64.11 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64.12 警示标志.64.13 安全风险管理.74.14 隐患排查治理.74.15 应急管理.94.16 事故管理.104.17 文档管理.114.18 其它.115 场所环境.125.1 通用要求.125.2 厨房区域.125.3 辅助区域.136 设施设备.136.1 通用要求.136.2 营业设施设备.136.3 电气设施设备.146.4 环境卫生设施设备.147 特种设备.147.1 通用要求.147.2 电梯.157.3 其他特种设备.158 公用辅助用房及设施设备.158.1 空调系统.158.2 天然气设施.168.3 变配电房.

3、169 用火、用电安全.17DB50/T 867.512023II9.1 用火安全.179.2 用电安全.1710 消防安全.1810.1 日常管理要求.1810.2 消防设施器材管理要求.1910.3 消防控制室管理.2010.4 消防安全巡查.2110.5 消防安全检查.2110.6 消防演练.2210.7 灭火救援.2211 职业健康.2211.1 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2211.2 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2311.3 职业健康管理.2312 劳动防护用品.2312.1 选配.2312.2 采购、发放.2412.3 使用.2412.4 维护、更换、报废.2413 安全生产检查.2414 安

4、全生产标准化等级评定.2414.1 评定类别.2414.2 评定内容.2414.3 评定流程.2514.4 评定等级管理.26附录A.27附录B.80附录C.85DB50/T 867.512023I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则起草。安全生产技术规范DB50/T 867分为若干部分,目前已发布以下部分:第1部分:总则;第2部分:通用要求;第3部分:榨菜生产企业;第4部分:油气开采企业;第5部分:黑色金属铸造企业;第6部分:黑色金属冶炼企业;第7部分:黑色金属压延加工企业;第8部分:烟草企业;第9部分:医药制造企业;第1

5、0部分:水利施工企业;第11部分:殡葬服务机构;第12部分:家具制造企业;第13部分: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企业;第14部分:星级饭店;第15部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第16部分:养老机构;第17部分:饮料制造企业;第18部分:木材加工企业;第19部分:建材制造企业;第20部分:有色金属冶炼企业;第21部分:旅游景区(点);第22部分:旅行社;第23部分:纺织企业;第24部分:粮食加工企业;第25部分:城镇天然气经营企业;第26部分:涂料制造企业;第27部分:水泥搅拌站;第28部分:皮鞋制造企业;第29部分:有色金属压力加工企业;第30部分:有色金属铸造企业;第31部分:酒类制

6、造企业;第32部分:小五金制造企业;第33部分:橡胶、塑料制品企业;第34部分:残疾人服务机构;第35部分: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市场;第36部分:仓储企业;第37部分:纸制品制造企业;DB50/T 867.512023IV第38部分:邮政快递企业;第39部分: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第40部分:幼儿园;第41部分:小学;第42部分:中学;第43部分:日化产品制造企业;第44部分:儿童福利机构;第45部分:高等学校;第46部分:服装制造加工企业;第47部分:饲料生产加工企业;第48部分:医疗机构;第49部分:加油站;第50部分:正餐服务企业;本部分为DB50/T 867的第51部分请注意本文件的

7、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重庆市应急管理局提出、归口、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锐、胡显莉、朱珠、徐格、袁振华、田勤思、张蕾、陈沛、刘靓、鲁继松、雍艾华、米红甫、唐诗杰、薛国臣、蒋冬梅。DB50/T 867.512023VDB50/T 867.5120231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第 51 部分:歌舞娱乐场所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歌舞娱乐场所安全生产中的基础管理、场所环境、设施设备、特种设备、公用辅助用房及设施设备、用火、用电安全、消防安全、职业健康、劳动防护用品、安全生产检查、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评定等要求。本

8、文件适用于以营利为目的,向公众开放、消费者自娱自乐的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的安全生产管理。其他场所兼营以上娱乐服务的,适用本文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Z 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88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 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T 11651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 13495.1消防安全标志第 1 部分:标志GB 13623铝压力锅安全及性能要求

9、GB/T 13869用电安全导则GB/T 15499事故伤害工作日标准GB 15630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 16668干粉灭火系统及部件通用技术条件GB 22337社会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25201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GB 25506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GB 26859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GB/T 29510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基本要求GB/T 29639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 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28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532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

10、603-110kV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 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6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9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 5022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6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370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444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GB 55036消防设施通用规范GB 55037建筑防火通用规范AQ/T 9004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DB50/T 867.5120232AQ/T 9007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基本规范AQ/T 9009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GA 95灭火器维修与报废规程GA

11、 654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JGJ 64饮食建筑设计标准JGJ/T 331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歌舞娱乐场所song and dance entertainment places以营利为目的,向公众开放、消费者自娱自乐,提供伴奏音乐、歌曲点播服务或者提供舞蹈音乐、跳舞场地服务的经营场所。3.2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responsible person for work safety法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非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4基础管理4.1机构设置4.1.1歌舞娱乐场所应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领导小组,或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12、。歌舞娱乐场所主要负责人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4.1.2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设置应符合如下要求:a)从业人员超过100 人的,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b)从业人员在 100 人以下的,应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4.2安全生产人员和部门职责4.2.1歌舞娱乐场所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应履行以下职责:a)建立、健全并落实本单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b)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c)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d)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e)组织建立并落实

13、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f)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g)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DB50/T 867.5120233h)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职责。4.2.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履行以下职责:a)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b)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情况;c)组织开展风险辨识和评估,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d)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e)检查本单位的安

14、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f)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g)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h)发现有危及从业人员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指令从业人员暂停作业或者在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现场;i)组织安全生产考核,提出奖惩意见;j)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职责。4.2.3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履行以下职责:a)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措施,确保要害部位安全;b)加强重点岗位、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c)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对有关部门指出的安全事故隐患和提出的改进建议,在规定的期限内解决,并将结果报相关部门

15、。对暂时难以解决的事故隐患,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d)组织落实各项应急预案的演习;e)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职责。4.3安全生产目标4.3.1歌舞娱乐场所应制定以控制安全生产事故率和职业病发生率为指标的年度安全生产目标。4.3.2歌舞娱乐场所应根据各部门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面临事故风险的程度,综合设计年度安全生产目标。4.4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4.4.1歌舞娱乐场所应建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等内容,并加强监督考核。4.4.2按照责、权、利统一的原则,安全生产责任的内容和大小应与各生产性质和岗位性质相适应。4.5安全生产规章制

16、度4.5.1歌舞娱乐场所应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规范从业人员的安全行为,安全规章制度要发放到岗位。4.5.2歌舞娱乐场所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包含但不限于下列内容:a)安全生产机构设置;b)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c)安全生产投入;DB50/T 867.5120234d)文件、记录和档案管理;e)隐患排查治理;f)安全培训教育;g)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管理;h)设施设备管理;i)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j)危险物品管理;k)安全作业规程和作业安全管理;l)安全生产奖惩管理;m)相关方安全管理;n)职业健康管理;o)个体防护用品管理;p)安全风险管理;q)应急管理;r)事故管理;s)安全生产报告

17、;t)“两单两卡”制度。4.5.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经批准实施,现行有效版本应发放至相关岗位的从业人员。4.5.4应保存近期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执行记录至一定的有效期。4.5.5歌舞娱乐场所应每年至少评估一次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适宜性、有效性和执行情况。4.5.6歌舞娱乐场所应根据评估结果、安全检查情况、自评结果、评审情况、事故情况等,及时修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4.6操作规程4.6.1应结合本歌舞娱乐场所设施设备作业任务特点以及作业安全风险与职业病防护要求,以作业岗位或设施设备为单元编制齐全适用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4.6.2安全操作规程可与设备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整合,且应做到安全要

18、求清晰、明确。4.6.3歌舞娱乐场所应在新设施设备投入使用前,组织制订相应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确保其适宜性和有效性。4.6.4安全操作规程应包括下列内容:a)适用范围;b)岗位存在的主要危险源及控制要求;c)设备使用方法或作业程序;d)个体防护要求;e)严禁事项;f)紧急情况现场处置措施。DB50/T 867.51202354.6.5安全操作规程应经批准实施,现行有效版本应发放至相关岗位的从业人员,并采取日常教育和考核等措施确保员工上岗作业前理解、掌握并正确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4.6.6歌舞娱乐场所应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

19、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4.7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4.7.1安全生产教育管理4.7.1.1歌舞娱乐场所应明确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定期识别安全生产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实施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并保证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资源。4.7.1.2歌舞娱乐场所应根据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教育和引导从业人员掌握岗位安全生产知识以及相关要求,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增强从业人员对安全事故的预防和自救互救的能力。4.7.1.3歌舞娱乐场所应如实记录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情况,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档案和从业人员个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档案,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4.7.2主

20、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的培训4.7.2.1歌舞娱乐场所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与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4.7.2.2歌舞娱乐场所应对各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确保其具备正确履行岗位安全生产职责的知识与能力。4.7.2.3歌舞娱乐场所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应少于 32 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应少于 12 学时。4.7.2.4法律法规要求考核其安全生产知识与能力的人员,应按照有关规定经考核合格。4.7.3特种作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教育培训从事特种作业、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应按照有关规定,经专门安全作业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相应资格后,

21、方可上岗作业,并定期接受复审。4.7.4一般从业人员教育培训4.7.4.1歌舞娱乐场所应对一般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4.7.4.2一般从业人员的培训内容和学时应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4.7.4.3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方可上岗作业。4.7.4.4歌舞娱乐场所的新入职从业人员上岗前应经过安全培训教育。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安全培训时间不应少于 24 学时。4.7.4.5从业人员在歌舞娱乐场所内部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

22、六个月以上重新上岗时,应重新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且培训时长不应少于 4 学时。DB50/T 867.51202364.7.4.6在新设施设备投入使用前,歌舞娱乐场所应对有关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且培训时长不应少于 4 学时。4.7.4.7歌舞娱乐场所专职应急救援人员应按照有关规定,经专门应急救援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并定期参加复训。4.7.4.8需接受再培训的从业人员,其再培训时间和内容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有关规定。4.7.5相关方人员教育培训相关方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前,应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保存记录。培训内容包括:相关方人员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因素、所从事作业

23、的安全要求、作业安全分析及安全控制措施、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应急知识等。4.8相关方管理4.8.1歌舞娱乐场所应建立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管理制度,对其资格预审、选择、服务前准备、作业过程监督、提供的产品、技术服务、表现评估、续用等进行管理,建立合格相关方的名录和档案。4.8.2根据相关方提供的服务作业性质和行为定期识别服务行为风险,采取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4.8.3歌舞娱乐场所应对同一作业区域内多个相关方的交叉作业统一安全管理。4.8.4歌舞娱乐场所应与相关方签订明确规定双方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的项目协议,不得将项目委托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或条件的相关方。4.9安全生产投入4.9.1歌舞娱乐场

24、所应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按照有关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并建立使用台账。4.9.2歌舞娱乐场所应按照有关规定缴纳从业人员工伤保险。4.10安全文化建设歌舞娱乐场所宜按照 AQ/T 9004 的要求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确立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理念及行为准则,并教育、引导全体人员贯彻执行。4.11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歌舞娱乐场所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开展安全生产电子台账管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病危害防治、应急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自查自报、安全生产预测预警等信息系统的建设。4.12警示标志4.12.1应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部位和有关设备、设施区域设置醒目的安全

25、警示标志。安全标志的选用、使用要求应符合 GB2894 中的规定。4.12.2应急设备安全标志与设置应符合 GB2894 中的规定。对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通讯设备应设置醒目的安全标志。4.12.3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作业岗位、设备、贮存场所应设置相应的警示标识。警示标识应符合 GBZ158 的要求。DB50/T 867.51202374.12.4安全玻璃门、玻璃墙应在显著位置设置防撞安全提示标志。4.12.5安全警示标志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如出现破损,识别不清,应定期更换。4.13安全风险管理4.13.1安全风险辨识4.13.1.1应建立安全风险辨识管理制度,对安全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辨

26、识,并编制安全风险识别报告、应急资源调查报告。其中重大危险源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全面辨识重大危险源,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制定安全管理技术措施和应急预案。4.13.1.2应根据危险源在触发因素作用下转化为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与危险源引起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对安全风险进行分类分级管理。4.13.1.3歌舞娱乐场所应对安全风险辨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和归档。4.13.2安全风险评价应根据规定的频次和时机,对生产过程存在的危害因素采用适用的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估,根据其是否可允许、可接受的程度和事故发生可能性、后果严重程度等特征评定其风险级别。4.13.3安全风险控制措施4.13.3.1歌舞娱乐场所应

27、根据其评估出的安全风险和确定的安全风险分级,对不同级别的安全风险制定可行而有效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4.13.3.2在确定安全风险控制措施时,应按如下顺序考虑降低安全风险:a)消除;b)替代;c)工程控制措施;d)标志、警告和(或)管理控制措施;e)个体防护。4.13.3.3对措施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应进行必要的评审。4.13.3.4对所采取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宜进行跟踪检查和监测,如未达到预期效果,应进行原因分析,重新制定控制措施并实施,直至达到预期效果。4.14隐患排查治理4.14.1隐患排查4.14.1.1歌舞娱乐场所应建立隐患排查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位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

28、和防控责任制。4.14.1.2歌舞娱乐场所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等,组织制定各部门、岗位、场所、设施设备的隐患排查清单(见附录 B)。4.14.1.3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人员、设施设备和活动,包括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服务范围。DB50/T 867.51202384.14.1.4歌舞娱乐场所应按照“日、周、月”排查制度的要求,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按照隐患排查清单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隐患排查应符合以下要求:a)现场值班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并报告隐患;b)相关岗位责任人应当结合生产经营活动,每日至少组织一次安全隐患排

29、查;c)歌舞娱乐场所经营负责人应当结合岗位责任制,每周至少组织一次安全隐患排查;d)歌舞娱乐场所主要负责人应当根据经营活动实际,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安全隐患排查。4.14.1.5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4.14.1.6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出租的,应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歌舞娱乐场所对承包、承租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职责。4.14.2隐患治理4.14.2.1歌舞娱乐场所应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及时

30、进行治理。4.14.2.2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歌舞娱乐场所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歌舞娱乐场所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4.14.2.3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a)治理的目标和任务;b)采取的方法和措施;c)经费和物资的落实;d)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e)治理的时限和要求;f)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4.14.2.4歌舞娱乐场所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业或者停

31、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4.14.2.5对于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事故灾难的隐患,歌舞娱乐场所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4.14.3验收与评估4.14.3.1治理完成后,歌舞娱乐场所应对事故隐患治理情况进行评估、验收。4.14.3.2重大隐患治理完成后,有条件的歌舞娱乐场所应组织本单位的技术人员和专家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其他歌舞娱乐场所应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4.14.4信息记录、通报和报送4.14.4.1歌舞娱乐场所应如实记录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至

32、少每月进行统计分析。DB50/T 867.51202394.14.4.2歌舞娱乐场所应定期或实时向从业人员通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重大事故隐患消除前,应向从业人员公示事故隐患所在位置、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应急措施等信息。4.14.4.3歌舞娱乐场所应运用隐患自查、自改、自报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系统对隐患排查、报告、治理、销账等过程进行电子化管理和统计分析,并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定期或实时报送隐患排查治理情况。4.15应急管理4.15.1应急机构4.15.1.1歌舞娱乐场所应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应急管理组织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应急管理工作。4.15.1.2参与应急救援和应急管理的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安全事

33、故应急处置能力。4.15.2应急预案4.15.2.1歌舞娱乐场所应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根据本歌舞娱乐场所安全风险识别报告、应急资源调查报告,编制其应急预案,并有效实施。4.15.2.2应急预案的编制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a)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b)安全生产实际情况;c)危险性分析情况;d)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e)有明确、具体的应急程序和处置措施,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f)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满足本单位的应急工作需要;g)应急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应急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h)应急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4.15.2.3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场

34、所、装置或者设施,歌舞娱乐场所应编制现场处置方案;重点岗位应设置岗位应急处置卡,并张贴在附近显著部位。4.15.2.4歌舞娱乐场所应急预案应包括向上级应急管理机构报告的内容、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应急物资储备清单等附件信息。附件信息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更新,确保准确有效。4.15.2.5歌舞娱乐场所应按照有关规定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论证,并向有关部门进行备案。4.15.2.6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急预案应及时修订并归档:a)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上位预案中的有关规定发生重大变化的;b)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发生调整的;c)面临的事故风险发生重大变化的;d)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的;

35、e)预案中的其他重要信息发生变化的;f)在应急演练和事故应急救援中发现问题需要修订的;g)歌舞娱乐场所认为应当修订的其他情况。4.15.3应急保障DB50/T 867.512023104.15.3.1歌舞娱乐场所应建立与本单位安全生产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不具备建立专职应急救援队伍条件的歌舞娱乐场所,应指定兼职救援人员,并与邻近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签订应急救援服务协议。4.15.3.2歌舞娱乐场所应根据应急预案的需要,设置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建立管理台账。对应急设施、装备和物资安排专人管理,并定期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可靠。4.15.4应急演练4.15.4.

36、1歌舞娱乐场所应按照 AQ/T 9007 的规定定期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4.15.4.2歌舞娱乐场所应按照 AQ/T 9007 和 AQ/T 9009 的规定对演练进行总结和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评估结果开展应急预案的修订、完善。4.15.4.3应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风险特点,每年至少组织 1 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 1 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4.15.5应急处置4.15.5.1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4.15.5.2歌舞娱乐场所应根据应急预案要求,确定响应级别,启动应急响应程序,按照有关规

37、定报告事故情况,并开展先期处置。4.15.5.3先期处置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措施:a)在不危及人身安全时,现场人员应采取阻断或隔离事故源、危险源等措施;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紧急情况时,事发地的现场人员应停止作业或者采取临时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现场;b)判断事故危害及发展趋势,将可能危及周边生命、财产、环境安全的危险性和防护措施等告知相关单位与人员;遇有重大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封闭事故现场,通知本单位从业人员和周边人员疏散,采取转移重要物资、避免或减轻环境危害等措施;c)根据事故类型和响应级别,请求周边应急救援队伍参加事故救援,维护事故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证据。4.15.6应急评估4.15.6.

38、1歌舞娱乐场所应开展事故(或险情)应急处置完毕后的应急处置评估。4.15.6.2歌舞娱乐场所应当每 3 年进行一次应急预案评估。4.16事故管理4.16.1事故报告4.16.1.1歌舞娱乐场所应建立事故报告程序,明确事故内外部报告的责任人、时限、内容等,并教育、指导从业人员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的程序报告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4.16.1.2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有关负责人应立即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当前状态等简要信息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及时补报、续报有关情况;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有关部门报告;对可能引发次生事

39、故灾害的,应及时报告相关主管部门。DB50/T 867.512023114.16.1.3事故报告应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4.16.1.4事故发生后应保护事故现场及有关证据。4.16.2事故调查和处理4.16.2.1发生事故后,应及时成立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事故调查应根据有关证据、资料,分析事故的直接、间接原因和事故责任,提出应吸取的教训、整改措施和处理建议,编制事故调查报告。4.16.2.2在事故调查期间,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应配合调查,如提供相关文件、资料、接受询问等。4.16.2.3歌舞娱乐场所应开展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活动,认真汲

40、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4.16.2.4相关承包商、供应商等在歌舞娱乐场所内部发生的事故应纳入本歌舞娱乐场所事故调查和处理。4.16.2.5歌舞娱乐场所应按照 GB 6441、GB/T 15499 的有关规定和行业确定的事故统计指标开展事故统计分析。4.17文档管理4.17.1歌舞娱乐场所应建立文件和记录档案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明确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编制、评审、发布、使用、修订、作废,以及文件和记录管理职责、程序和要求。4.17.2歌舞娱乐场所安全生产档案内容应包括设施设备、安全教育培训、职业卫生、事故应急、风险管理、重大危险源等方面。4.17

41、.3安全记录文档应包含但不限于安全生产过程、事件、活动、检查的下列内容:a)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b)上级主管部门安全生产文件、批复文及会议资料等;c)安全生产文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会议记录材料、安全学习资料等;d)安全生产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等;e)各种安全活动记录、安全管理台账、事故报告、安全通报等;f)安全设施检测、校验报告、记录等;g)安全、职业卫生评价报告。4.18其它4.18.1制度上墙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两单两卡”制度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等应上墙,相应资质证书应予以悬挂。4.18.2安全工作会议安全工作负责人应每月至少组织

42、召开 1 次安全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安全工作,教育培训从业人员并有记录。4.18.3持续改进DB50/T 867.51202312歌舞娱乐场所应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和事故隐患自查自报的评定结果,对安全生产目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进行修改完善,持续改进。5场所环境5.1通用要求5.1.1歌舞娱乐场所不应设置在:a)房屋用途中含有住宅的建筑内;b)博物馆、图书馆和被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物内;c)居民住宅区;d)教育法规定的中小学校周围;e)依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规定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院周围;f)各级中国共产党委员会及其所属各工作部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机关、各级人民政府

43、及其所属各工作部门、各级政治协商会议机关、各级人民法院、检察院机关、各级民主党派机关周围;g)车站、机场等人群密集的场所;h)建筑物地下一层以下(不含地下一层);i)与危险化学品仓库毗连的区域,与危险化学品仓库的距离必须符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的有关规定。5.1.2建筑防火设计(耐火等级、防火距离、分隔、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疏散门等)、通风及空气调节和内部装修设计应符合 GB 50016、GB 50222、GB 55036、GB 55037 以及 GA 654 的要求,并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5.1.3歌舞娱乐场所室内地面应采用防滑设计,并应符合 JGJ/T 331 的要求。设有厨房的歌舞娱

44、乐场所应符合 JGJ 64 的相关要求。5.1.4主要通道及主要出入口、通道楼梯、变配电室、中控等位置应设置应急照明,并应符合 GB 50034的规定。5.2厨房区域5.2.1使用燃气的厨房设计应符合 GB 50028 的规定,并安装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缺氧保护及机械排风装置,配备手持式甲烷检测仪、干粉灭火器等器材。5.2.2厨房区域各类加工制作场所的室内净高不宜低于2.5m。5.2.3自然采光或人工照明设施充足。工作面的光照强度不得低于 220Lx,光源不得改变食品的感官颜色。非工作面的光照强度不宜低于 110Lx。5.2.4厨房区域直接自然通风时,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地面面积的1/10,

45、并不得小于0.6m2。无自然通风的厨房应设置独立的空调设施。DB50/T 867.512023135.2.5明火的加工区应符合 JGJ 64 的要求。5.2.6用气安全应符合下列要求:a)应选择使用具有资质的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燃气灶、热水器及中餐灶具等燃烧设备,须带熄火保护装置,并与使用的气源相匹配。b)不应私自改动、拆除、包裹或遮挡燃气管道等燃气设施,不应私自安装、拆除燃气灶、燃气热水器、燃气取暖器和其他燃气器具。c)燃气设施和管道的开关、阀门应保持启闭正常,无泄漏。5.3辅助区域5.3.1设有厨房的歌舞娱乐场所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设置食品库房、非食品库房、办公用房、工作人员更衣间、淋浴间、卫

46、生间、值班室及垃圾和清扫工具存放场所等辅助区域。5.3.2设有厨房的歌舞娱乐场所按食品种类分别设立冷藏库和常温库房,各类库房的容量应当满足生产加工数量的需要。5.3.3库房内物品应分类、分垛、分架存放,定置区域线清晰。5.3.4库房内货架应具有防超高、防超宽及防撞等措施,并标明单层最大承重量。货架连接件应完好有效,货架无变形。5.3.5库房主通道标示线应明显,并保持畅通。5.3.6库房天然采光、自然通风时,应符合 JGJ 64 的要求;如使用灯具照明,照明灯具下方如堆放物品,其垂直下方与储存物品间距不应小于 0.5m。5.3.7库房卸货区应设置防止车辆滑动装置。6设施设备6.1通用要求6.1.

47、1不应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安全的设备。6.1.2设备基础、支架等结构牢固,无腐蚀,运行平稳。6.1.3设备按键动作灵敏可靠;阀门开启灵活,关闭严密;接地电阻符合规定,连接牢固。6.1.4设备外露的运动部件和传动装置应安装防护罩或盖。6.1.5设施设备操作规程应在显著位置悬挂。6.2营业设施设备6.2.1按照公安部门的规定,在营业场所的出入口、主要通道应安装闭路电视监控设备,并应当保证闭路电视监控设备在营业期间正常运行,不得中断。歌舞娱乐场所应当将闭路电视监控录像资料留存30 日备查,不得删改或者挪作他用。6.2.2歌舞娱乐场所的包厢、包间内不得设置隔断,并应当安装展现室内整体环境的

48、透明门窗。包厢、包间的门不得有内锁装置。DB50/T 867.512023146.2.3营业期间,歌舞娱乐场所内亮度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6.2.4营业期间,歌舞娱乐场所应当保证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不得封堵、锁闭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不得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设置栅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6.2.5歌舞娱乐场所应当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设置明显指示标志,不得遮挡、覆盖指示标志。6.2.6歌舞娱乐场所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 3.0Lx,疏散楼梯间、疏散楼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及其前室、避难层、避难间、消防专用通道,不应低于 10.0Lx;其连续照明供电时间应符合国家消防技术标准

49、的规定。6.2.7迪斯科舞厅应当配备安全检查设备用于安全检查。6.2.8歌舞娱乐场所消费者人均占有使用面积不得低于 1.5 平方米(农村地区除外),使用面积不包括办公、仓储等非营业性区域。6.2.9歌舞娱乐场所内设置的广告牌、牌匾、灯光、音响等悬挂类设施设备,应进行经常性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牢固。6.3电气设施设备6.3.1电气线路的敷设、电气设备的安装应符合 GB 26859 的规定,且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员实施安装敷设。安装完毕后,按照 GB 26859 进行组织验收。6.3.2配电线路应穿金属管保护,不准许接拉临时电气线路,凡移动的电气设备,其电源线应采用橡胶电缆。6.3.3所有雅

50、间(包间)应设置带独立漏电保护的电源控制分闸,电源线与可燃结构应有安全距离,或设非燃隔离层。6.3.4照明灯具(LED 光源除外)应采用瓷灯口,并有隔热、通风、降温措施。灯头线应采用耐高温线或套瓷管保护,配线接点应设金属接线盒。6.3.5电器设备、设施属强制认证的产品应通过“3C”认证,并有“3C”标志或通过国家其它强制认证及其认证标志。6.4环境卫生设施设备音箱、空调室外机、排烟设施、通风机等噪声源应配备必要的降噪设施,噪声应符合 GB 22337 的规定。7特种设备7.1通用要求7.1.1歌舞娱乐场所特种设备的管理应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的规定。a)建立特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