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698098 上传时间:2024-11-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龙舟坪镇花坪小学 刘红会一、说教材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属于议论文。课文的题目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课文用三个具体确凿的事例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了解科学家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从中感受到,领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二是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了解议论文的形式。二、说学情根据学生的现有的知识水平以及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本节课将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合

2、作探究,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方法,为初中学习议论文打下一点基础。三、说教学目标、重难点(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2.揣摩文章表达的顺序。3.学习用具体事例有详有略地说明观点的写法。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二)过程与方法目标本文所蕴含的道理比较抽象,教学时把握重点,组织学生研究3个具体事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深入地理解课文,在比较中阅读,通过阅读分享,让学生达到因学文而心有所动,从而明白“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好之后”的深刻道理。(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育学生懂得“只要善于观察,不断解决问题,锲而不舍的追根求

3、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的道理。四、教法与学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的精神。创新精神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3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效的语文课堂。首先,运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时,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本,采用多种朗读的形式。如:引读、指读、齐读、对比读,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把说话的舞台还给学生,我始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给学生充分的自读自悟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圈画、思考、批注、交流、表达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语文课堂上

4、有所收获。其次,确立以文中的3个具体事例为研读重点,拨动学生探究的心弦。再次,诵读感悟,分享阅读体验。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和领悟到”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体会科学家发现、发明过程的艰辛,感受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进而让学生领悟到“?”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内涵。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举出和本文类似的事例,使学生感受到这些科学家成功的事例都是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也让学生两次感受到他们成功的事例,告诉我们一个不变的事实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与此同时,训练学生结合课文进行训练表达就成了水到渠

5、成之事了。五、教学过程预设(第二课时):课前活动:名人名言大聚会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最崇拜的科学家或发明家是谁?你知道他的发明或发现吗?听大家的语气,看大家的眼神,我想你们一定认为他们的发明发现很了不起很神奇吧?其实,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你就会有所发现,有所成就。你知道课文中哪些人物有这种精神吗?赶快跟他们学一学吧!二、走进文本(一)提出观点生:齐读课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师:说得真好!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它也是本文要说明的观点。作者在哪一段提出这个观点?(指名读第1段,评价后再齐读。)(二)探究事例师: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作者列举了

6、三个具体事例。生:用书上的话概括说一说三个事例的内容。 师:正如课题所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那么三个事例中的问号是什么?由此发现的真理是什么?从问号到真理的过程怎样?生:走进文本,深入探究,默读文中的三个事例,先独立在书上画出表格该填写的词句,再分小组讨论,并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展示:(同时幻灯出示,分组读不断发问的句子)人物发现现象不断发问反复实验找到真理谢皮罗教授洗澡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这是为什么呢?抓住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漩涡的方向与地球自转有关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是什么?会不会?有什么?什么样?进行许多实验终于制成了酸碱试纸奥地利医生儿子做梦时眼

7、珠转动会不会?什么关系?百思不得其解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推断出凡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师:三个事例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生:总结: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幻灯出示)(三)证明观点师:从同学们的交流展示中我们发现:谢皮罗教授抓住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最后找到了真理,这个故事证明了生:(齐)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师:化学家波义耳抓住这一奇怪的现象和一连串的问题,进行了许多实验,终于找到了真理,这又一次证明了生:(齐)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师:奥地利医生带着一连串的疑问,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终找到了真理,这再一次证明了生:(齐)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四)补充事

8、例师:是啊,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在科学发展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你能补充一个吗?(试着按照“发现-研究-解决”的顺序说)生:鲁班、牛顿(五)总结提升师:这些事例说明了什么?(生:这些事例说明了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是啊,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但是真理的发现也是有条件的,需要什么条件呢?(幻灯出示)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生:指名读句子,评价后女生再读。师:课文前面有一段话和这句话相互照应,请找出来:(幻灯出示)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

9、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生:指读句子,评价后男生再读。体会“?、!”各指什么?这样表述的好处?结合课文理解“见微知著” “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微:细小。著:真理。板书:?!见微知著师:这两段相互照应的话都解释了一个什么观点?(生:)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前一段写在三个事例之前帮助作者提出观点,后一段写在三个事例之后帮助作者总结观点。师:你想成为发现真理的人吗?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发现真理的人?生:有准备、独立思考、锲而不舍(齐读第8段)四、小练笔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小贴士:描述的具体事实能证明观点,对具体事实的描述能突出重点,注意用自己或身边的事例哦!)五、课堂总结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让我们记住: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你就会有所发现,进而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最后一定会有所成就。因为:(齐)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