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反思与重构:全员育人路径新探.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68472 上传时间:2023-12-2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反思与重构:全员育人路径新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反思与重构:全员育人路径新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反思与重构:全员育人路径新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3Apr.2023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23年4月Vol.44No.2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第44卷第2 期反思与重构:全员育人路径新探李华李佩婷(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41 0 1 2 8)摘要:“躺平”心态是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下内心焦虑无助的情绪反应,“躺平”现象的蔓延形成了一种青年亚文化,并影响到了大学生正常的社会心态。大学生“躺平”现象的形成一定程度上是个人“仿”、家庭“越位”、学校“缺位”和社会“错位”等矛盾共同作用形成的结果,这折射出大学生成长难以言喻之伤、成长难以跨越之沟、教育难

2、以回避之忧和发展难以承受之重的困境。全员育人应遵循“个人明心立志、家庭和谐育人、学校高质量教育、社会有序发展”的原则,坚持协同育人的机制,树立远大人生目标,转变家庭教育方式,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为当代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提供和谐的成长环境。关键词:全员育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躺平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 6 7 3-2 2 1 9(2 0 2 3)0 2-0 1 1 3-0 5近年来,“内卷”“躺平”“佛系”等网络流行语频繁出现于大学生日常生活之中,这些流行语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社会心态和价值追求。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个人、

3、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发挥正向作用形成的结果,而“躺平”现象表现出来的“无声的抵抗”和“无言的倾诉”却折射出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全员育人”的尴尬和困境。反思“躺平”现象下的全员育人机制,是当下思想政治教育推进“三全育人”呕待解决的问题。“躺平”现象下全员育人现状反思大学生的思想成长和健康心态离不开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全员育人有助于大学生思想的健康成长和心态的良性发展,“躺平”现象给大学生的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对大学生社会认知产生了误导。反思“躺平”现象下全员育人的现状,对于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环境和提升“三全育收稿日期:2 0 2 2-1 1-2 4基金项目: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

4、评审委员会研究课题“习近平关于网络传播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述研究”(项目编号XSP20YBC121);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课题“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 9 C04)。作者简介:李华(1 9 7 8),男,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李佩婷(1 9 9 8 一),女,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人”的实效性具有积极作用。(一)个人“仿”:大学生成长难以言喻之伤“躺平”一词是青年大学生对自我的一种嘲解和戏,他们以一种“玩笑式”的口语宣泄着内心无处排解的压力,反映出大

5、学生目标不明确和从众的心态,形成了衍、无措等情绪,成为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难以言喻的伤痛。首先,部分大学生的目标不明确。高校大学生的思维意识处在不成熟的发展阶段,人生阅历尚浅,他们对学习生涯、生活方式没有清晰的认知和明确的规划。一是学习目标不明确,部分大学生认为进入大学即是解放,学习过程中抱着“6 0 分万岁”的心态,很少深入思考和探索专业领域的知识。此外,大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对自身成长有益的信息反应不灵敏,很少主动利用学校和社会的实践平台来锻炼自我。随着学习主动性的减弱,其学习效率、学业成绩也受到一定的影响,进而出现“得过且过”的躺平心理。二是生活目标不明确,部分大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不强,

6、对日常生活的要求不严格,自控能力较差,很少主动规划生活,导致精神面貌不佳,进而形成“敷衍了事”的生活态度,为“躺平”心态的产生留下了空隙。其次,大学生的心态具有一定程度的从众性。高校大学生面临着各类压力和同辈群体的影响,在社会竞争愈演愈烈的现状下,许多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和就业等多重难题,在此过程中部分意志不够坚强的学生容易产生焦躁、不安的情绪,这样的负面114情绪促使大学生内心产生“自我否定”“不能成功”等消极想法,从而致使其形成“反正都会失败”“做和不做都一样”的躺平心态,这类心态会引起连锁反应,部分意志不坚定的大学生在同辈群体“躺平”心态的影响下,会产生一系列无意识的“效仿”行为。(二)家庭

7、“越位”:大学生成长难以跨越之沟家庭是大学生成长的港湾,对大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由于教育方式的“富营养化”和教育观念的异化,家庭教育的“越位”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大学生成长难以跨越的鸿沟。首先,家庭教育方式的“富营养化”擎生了大学生“躺平”心态。随着社会进步,家庭条件逐步改善,部分家长的育人心态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发生了变化,逐渐呈现出“富营养化”的趋势。一方面,父母让子女享受优越的生活条件,对其采取“全包干”的养育方式,在这种过度给予的“温室”里,极易养成挥霍无度、索取有理的不良心态,形成娇生惯养、自私懒惰的不良习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躺平”心理。另一方面,部分父母给予子女无限的溺爱,导致其

8、独立生活能力的缺失,出现“大学生衣物打包寄回家清洗”的窘相,形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富营养化”的教育方式难以培养出具有坚韧意志品质和抗压能力的孩子,以至于部分大学生在独自面对困境时,缺乏努力奋斗的意识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宁愿选择逃避问题的“躺平”心理。其次,家庭教育观念的异化生了大学生“躺平”心态。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家庭的结构、功能、关系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巨变,家庭成员的思想也随之发生了断裂。部分家长“追求成绩”的陈旧育人观念与学生追求“个性化、多样化”全面发展的理念产生了差异,这种由时代变迁而形成的代际差异造成了双方之间的代沟,也为孩子的“逆反心理”和“躺平心态”的出现提

9、供了机会。此外,部分家长的育人理念过于强势,将自己的想法和期望全部投射到子女身上,导致孩子难以达到其“高标准”“严要求”,在自我发展和成长的道路上失去信心,从而产生了“躺平”的心态。(三)学校“缺位”:大学生教育难以回避之忧学校是大学生思想教育与品行养成的主要场所,也是连接家庭和社会之间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在全员育人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当下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缺位”现象,学校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师生关系的“缺位”导致了大学生的“躺平”心态,成为大学生学校教育难以回避之忧。首先,教育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滞后的现象。学校应秉持着多样性和全面性的发展目标培育学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

10、展。但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部分教师仍然保持着传统的育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灌输式教育”与“启发式教育”难以融合,“教学进度”抑制了“教学精度”,“统一标准”磨灭了“个性自由”,这些由教育目标滞后带来的弊端,无形之中将学生培育成了缺乏思想和生气的“工具人”,导致学生放弃钻研学问而选择“躺平”。学校教育应该满足学生个性成长的需要,实事求是地制定教育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其次,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单一的情况。当前教育界竞争激烈,学校在资源争夺和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内卷”。部分学校出现定位不科学、发展方式趋同、办学特色弱化、人才培养目标雷同的现象,导致

11、学校教育创新性不足,教师依旧沿用“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的传统教学模式,且惯用“俄罗斯套娃式”和“填鸭式”教育培养学生,限制了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展,单调的教学方式造成了学生的“疲乏”心理,他们被迫“躺平式接受知识”。此外,部分学校教学内容单一,课程设置不合理,为达到教育目标,开设与本专业相关性不强的课程,导致专业课程学习的精度和效度降低,动摇了专业教育的质量,降低了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增加其受社会挤压的风险,从而引发大学生“躺平”的情绪。最后,高校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师生关系淡漠现象。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证,高校师生关系在“平等、尊重、和谐”等理念的指导下整体情况向好发展,但由

12、于师生双方状态和角色的转变,而导致师生关系淡漠的趋势也是不争的事实。从中学跨越至大学阶段,大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被动型转变为主动型,教师的角色从监督者转变为引导者,师生之间的互动程度和关系亲密度逐渐下降,此外高校教师评价标准的“指挥棒”偏向于科研任务和教学工作,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变化的关注较少,教师作为思想引领者,在引导学生拒绝“躺平”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较为欠缺。(四)社会“错位”:大学生发展难以承受之重社会是个体成长的平台和大环境,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体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的发展既可以作为青年成长的“风向标”也可以作为青年成长的“助推器”,而青年亚文化的流

13、行、社会功利化导向和社会压力的传导等现象的“错位”,给大学生的发展带来“难以承受之重”。首先,青年亚文化的流行给大学生带来了一定115的“失范”。在自媒体网络盛行的当下,亚文化在校园中迅速传播,并以短视频和热搜等吸晴的形式,引起了大学生的广泛关注。“躺平文化”以一种温和的抵抗来宣泄着不良情绪,这与时时接触网络文化的大学生产生了情绪共鸣。与此同时,亚文化抓住传播的“共情”心理,将其功能由价值传递转向了情绪传导,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肆宣扬“不要奋斗、努力无用”等消极情绪,使本应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大学生逐渐受到了“躺平文化”的不良影响。其次,社会功利化的导向给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失真”

14、。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现实社会的飞速运转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浮躁的社会氛围下涌现出的功利主义风气,也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在功利化价值观的影响下,大学生一味追求“快餐式学习”,失去了学习真正的意义。他们对现实问题的考量不再是看社会意义的多少,而是看个人利益的多少,以至于在面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执择时,部分大学生往往选择前者。然而,当功利价值的“泡沫”混灭后,大学生极易陷入困境,从而可能经历挫折和失败,之后就尽量选择“躺平”。最后,社会压力的具象化给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失衡”。社会急速转型和激烈竞争,加剧了现代社会的生存压力,逐渐出现了“内卷”化的社会现象,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被

15、迫“卷入”竞争之中。在社会资源紧缺的压力下,工作岗位逐渐变得稀缺,面对“就业难、工作难”的问题,大学生不得不努力“卷入”竞争以赢取生存空间,而这样的竞争往往促使大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上难以达到相对平衡,彻底成为受支配的“打工人”。由于受到外部环境的压迫,大学生长期处在焦虑和恐慌当中,导致其心理失衡而形成了迷惆和空虚的情绪,为“躺平”心态埋下了隐患。“内卷化”的社会现状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大学生对未来生活的期望,而期望与现实差距的悬殊极易形成心理落差,迫使大学生陷入“躺平”白的境地。“躺平”现象下全员育人原则遵循“躺平”心态给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对全员育人的方法、思路

16、和效果带来了新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根据育人环境的改变,转变全员育人的思路和教育的原则,使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在育人过程中找准角色定位,充分激发育人潜能和效果。(一)个人坚持“明心立志”的原则明心立志方能走得长远。青年大学生正处在情感丰富和情绪多样的成长时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要坚持“明心立志”原则。一方面要做到“明心”。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也是寻找自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随着对社会接触面的增大,对知识理解的加深,大学生对自身的认识逐渐深入,并且能够逐步明确自己的内心,拥有更加清晰的发展目标。大学生拥有明确的内心和坚定的目标后,即使遇到“躺平”心态的干扰,也能够直面消极情绪,得到前

17、行的动力。另一方面要做到“立志”。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广大青年要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这三气中排在首位的就是志气,可见立志对青年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性。“立志”则“笃行”,大学生的志向格局和执行力度得到充分的激发后,就会形成强大的自信,因此大学生需要明心立志,用清晰的目标和明确的志向为自身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二)家庭坚持“和谐育人”的原则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基本需求,也是有效治愈“躺平”心态的重要方式。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和谐关系是营造家庭氛围的基础。一方面,父母与子女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能够使孩子积极地解决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形成独立且强大的自

18、我认知,帮助孩子更好地获得成长。同时,父母与子女之间应以相互理解为前提,进而做到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父母要主动提升育人意识,抓住育人时机,在子女遇到困惑和挑战时,认真聆听并且给予恰当的鼓励和正确的指引,避免其深陷于困惑中产生挫败的情绪,从而加剧“躺平”心态的形成。另一方面,父母的育人观念对子女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在家庭中倡导努力拼搏、勇于挑战、敢于担当的观念,能够给孩子灌输正确的责任意识,让孩子拥有更独立的人格和行为能力,在其成长发展的“拔节孕穗期”,给予后备力量和根本性支撑。父母正确的育人方式、高超的育人能力能使孩子具备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并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完善的道德人格。(

19、三)学校坚持寺“高质量教育”的原则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需要,更是广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必要。高校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要责任,教育质量决定着国家的人才质量。第一,高校应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多维教育目标,加强对大学生科学文化素养和心理健康素质的培育,让大学生对社会有一个科学的认知,培养其积极的社会心态和强大的抗压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与此同时,高校应结合学校和地域特色,创新教育模式,提升大学生的教育体验感和参与感,增强大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获得感和愉悦门标感。第二,加大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行同向,有利于高校德育工程的建设,且能够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20、、价值观。高校应在课程教育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发挥每一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利用不同课程的特性,将独具特色的思政教育内容渗入大学生的头脑和心灵,培养一批拥有崇高品德、科学精神的高质量人才。第三,高校应促使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提升教育效果,“通识教育的出现旨在为学生提供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为学生学习任何专业做准备”,通识教育注重培育大学生的批判思维、分析能力、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等素养,因此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增强专业教育,让通识教育为专业教育赋能、助力,从而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基础能力和综合实力。(四)社会坚持“有序发展”的原则有序发展是保证社会进步的逻辑前提,也是青年大学生获得可持

21、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保证。社会的有序发展需要依靠各类制度、政策等多方因素协调发展来实现。第一,拥有完善的制度保障。从制度的强制性出发,让大学生在受教育、就业等方面拥有公正平等的权利,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能够实现“软着陆”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并且在社会关系中能正确地进行自我定位,真正参与社会、融入社会。第二,有效的政策支持和帮扶。政策倾斜的优势,让大学生拥有充分的发展空间,积极的创新创业政策给予大学生基础性的创业保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和焦虑情绪。第三,搭建丰富的发展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合适的机会。社会主体应给予大学生充分展示才能的机会,使大学生从中找到自我价值,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同时营造向

22、上的社会文化氛围,为大学生提供明确的奋斗目标,充足的精神动力和清晰的价值规范。三、“躺平”现象下全员育人路径分析(一)增强个人理想信念,树立远大人生目第一,增强目标意识,坚定理想信念。理想是目标,信念是精神支柱,大学生要在人生浪潮中树立明确的目标,最终抵达理想的彼岸。现阶段我们仍然处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环境中,在充满矛盾的环境下,大学生需要学会辨析矛盾,看到事物发展的本质,在繁杂的社会中,了解自身发展的优势,明确自我定位,拒绝做“躺平者”,要做时代的奋进者、领头人。一方面,大学生要严格规划好学业与生活,按照时间顺序,将每一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目标明确下来,积极落实好每一个计划,并做好下一阶段的规划,

23、争取做到自我把控生活。另一方面,116大学生要逐步做好人生目标的整体规划,坚定理想信念,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接触社会、融入社会,利用各种平台和机会,深入社会实践,着重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炼自身意志、提升抗压能力,用实践驱赶“躺平”心态,用踏实的脚步丈量理想的道路。第二,增强自我意识,坚持独立思考。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身及周围关系的认识,是对自我的定位和察觉。主动增强自我意识,有利于摆脱“躺平”心态带来的不良影响。一方面,大学生拥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就能够对自身的理想、动机、能力、性格等特点有充分的了解,在扬长避短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才能与长处,形成正面效应,长此以往便能够建立起强大的自

24、信心和有效的执行力,摆脱“躺平”带来的不良情绪和拖延症。同时大学生在面对“躺平”心态的困境时,应学会对自己做出积极的自我暗示,以达到自我激励的目的,使焦虑的心态能得到有效缓解。另一方面,大学生要学会独立思考、理性判断。面对生活中形式多样的“躺平”陷阱,大学生应提高警觉,用心衡量事物发展的方向和性质,同时努力学习知识,开阔眼界拓展思维,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仔细分析当下的生活环境,做出清醒理智的判断,避免“躺平”心态的干扰。(二)转变家庭教育理念,明确家庭教育的价值导向第一,转变教育理念,尊重大学生的选择。作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要引导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应改变“宠溺式”教

25、育思维,以长远的眼光促成大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在大学生面临选择时,父母应尊重大学生做出的决定,学会放手做“引路人”,以培养其独立思维和责任意识。同时,父母应学会换位思考,将“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传统观念,转变为“平等对话、相互尊重”的教育思维,认真倾听大学生内心的想法,尊重他们对未来的规划和选择,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第二,以沟通为主,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思想交流是弥补代际沟通的有效途径,一是采用“先入为主法”,抓住“教育关键时间点”,及时了解大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动态,占取思想教育的主阵地,与大学生平等地进行交流,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将正确思想“灌输”给大学生。二是利用“角色交换法”,以循序渐进、角

26、色更换的方式,利用身边亲戚朋友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除此之外,要发挥好母亲这一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女性多以温和的家庭形象存在于教育角色中,在心理教育方面的优势明显,所以家庭要重117(责任编辑:谭世平)视母亲的力量,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广泛性、特殊性、针对性以及基于血缘伦理下的亲和性和权威性”2 ,能在大学生心态发生变化时,第一时间做出有效教育,避免其“躺平”“佛系”等得过且过心态的产生。第三,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教育的文化基石,也最能体现一个民族和一个家庭文化的厚度,在家庭文化教育中培养的美好品质,能够有效解决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困

27、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家庭在实行现代教育观念时,也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家之道,要将“仁义、守信、忠孝、知礼”等优良品德根植于大学生心中,把伦理道德教育紧扣在大学生的精神培育环节上。另外,家庭还要注重家风建设,培养大学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广胸怀和勇于担责的美好品质,以形成忠孝仁义、勤劳致富、品德优良的家风,持续影响大学生的成长发展。(三)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提升学校全面育人实效第一,加强师生交流。一方面,教师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

28、,及时把握其思想动态,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发展。在师生近距离沟通的基础上,实现教育供给和需求的相对应,并将课堂“还给”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以提高大学生对学习的接受程度和内化效果。另一方面,学校要为师生搭建合作的渠道,或者组织趣味性的活动,为师生创造沟通交流的机会,增进双方情感。同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虚拟性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双匿名”的方式通过QQ、微博等互动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落实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正确引导大学生。第二,改进教师考核标准。在现行的教师考核制度下,对教师考核标准进行多样化的调整,不“唯分数论”,不单以科研任务的完成度作为衡量教师能力水平的标准。高校应通过明

29、确教师考核目标,掌握教学工作方向,合理分配教学任务、科研任务和学生管理工作任务,并将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纳入教师考核项目,采取定性和定量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来综合评价教师,避免产生过度“比拼”和“内耗”,避免出现“重科研轻教学”、忽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象。第三,强化学生专业能力。学校要聚焦于人才培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专业结构,使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着力培养高质量人才。同时重视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在课程设置方面要采用“以大见小”的原则,用广阔的知识面来聚焦精细化的专业知识,并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社会竞争力,使大学生能够在专业才干的支撑下走

30、向工作岗位,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社会竞争。(四)营造积极氛围,倡导社会正能量第一,倡导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价值。社会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严守底线,为大学生创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网络媒介是“躺平”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要肃清网络文化环境,阻隔“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侵蚀,有效增强主流文化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同时,要保证网络意识形态的正确性,率先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媒体要通过传播坚守和主流文化价值净化网络环境,让大学生受到积极、正面的熏陶,以培养其良好的文化素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第二,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氛围。国家有关部门、用人单位应依法依规保护好劳动者的权益,给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充足的安全感

31、,这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表现形式。同时,企业要通过与青年群体的有效对话,了解其愿望诉求,并合理设置薪酬待遇,使大学生的价值预期得到满足,使其劳动付出与回报达到相对均衡的状态。同时,社会要为大学生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增强大学生的社会参与感和归属感,让新时代奋斗的大学生有十足的安全感,并且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以积极的姿态走向社会。参考文献:1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 9 9(1):9 9-10 4.2刘强.基于家庭微观环境的思想政治教育 .社科纵横,2008(5):151-152.3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 56 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 0 14-0 9-2 5(0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