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线”“虾”想海燕二班海洋月特色项目化活动一、 项目源起我们有分歧在大主题“海鲜探索”的背景下,我们首先通过“海鲜大荟萃”主题活动从各种海鲜名称、特点以及吃法对幼儿的海鲜认知经验进行了摸底了解。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七嘴八舌地说着气氛十分热烈,但是一个话题打破了这份和谐,一位幼儿说:“我们家每天吃虾的时候,妈妈都帮我把虾线拿掉”另一位幼儿则说:“有时候我妈妈说虾线在也可以吃,去掉太麻烦了”因此,孩子们针对“吃虾是否要去掉虾线”产生了分歧。科学探索的第一个步骤为“提出问题”,这个问题的来源之一就是“从不同理论之间的分歧中发现”,当幼儿之间产生了“去掉虾线”与“不去掉虾线”两个理论的分歧时,我们的海
2、鲜探索项目化活动无“线”“虾”想,也由此拉开了序幕。二、 项目实施我们来验证(一) 项目开展初期(调查家长)由于幼儿缺乏此类认知,但是又谁也不服谁,怎么办呢?根据以往经验,他们认为必须要说出理由才行,如何快速地获得理由?于是在讨论中他们决定先求助家长。为了使结果更具有说服力,他们决定用调查表记录下来,调查表的调查对象、调查结果、理由该如何记录呢?孩子们进行了讨论。1. 调查表内容:“调查对象”幼儿用图画画出来;“Ta”说:调查的结果是什么就在哪边涂色;“理由”请家长告诉幼儿并记录下来。2. 调查分享会:幼儿首先拿着调查表与同伴进行简单交流,了解其他人的观点与理由。(视频1)3. 统计结果:此次
3、结果的统计运用了具有公平、公开、公正特性的“唱票会”形式,幼儿初次接触这种形式,但是完成的一丝不苟。(视频2)结果显示,大部分家长同意去掉虾线,在第一轮比拼中“去虾线”获胜。(二) 项目开展中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抱着科学探索的态度,我们鼓励幼儿进行亲身验证。此次验证通过宏观“味觉口感”与微观“显微镜观察”两方面结合,使结论具有说服力。1. 味觉口感(1) 材料准备:两盆相同数量的、同一时间、地点买来的红虾,用同一种烹饪方法“干烤”,其中一盆挑出虾线,一盆没有。(控制变量)(2) 实验过程:事先不告诉幼儿哪盆去掉了虾线,以防刻板印象对结果产生的影响,仅用左右来区分。每位幼儿轮流上来品尝,不规
4、定品尝顺序,然后在觉得好吃的那一边打上笑脸。最后再公布答案。(视频3)(3) 实验结果:结果显示确实是去掉虾线的那一盆更受欢迎。过程中我们随机采访了几位幼儿,他们说出了选择的理由。(音频)第二轮比拼中,孩子们一致认为“去虾线”获胜。2. 显微镜观察(1) 材料准备:事先调试好的显微镜若干,干净透明塑料片(代替玻片),虾线几条(2) 实验过程:动手制作样本(视频4)轮流观察显微镜下的虾线(视频5),必要时自己调节显微镜使图像更清晰记录看到的图像(幼儿视角与我们视角不同,他们看到的更加细致,同时会添加一些想象夸张的元素,因此画出来的图像是五花八门的)观看科学视频(幼儿观看了科学家们做的“显微镜虾看
5、虾线”实验,了解了更深层次的虾线结构,同时也通过视频了解到了虾线是虾的肠道,里面有大量微生物,即虾的半消化物和排泄物,还可能残留少量金属元素,不益于人体健康。)(3) 实验结果:虾线是虾的肠道,里面有大量微生物,即虾的半消化物和排泄物,还可能残留少量金属元素,不益于人体健康。第三轮,“去虾线”获胜。综上所述,孩子们决定吃虾要去掉虾线!在学习怎么去虾线之前,我通过虾与鱼类海鲜的对比,让幼儿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到了虾的身体结构,从而更好地找到虾线的位置。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虾的结构才能更好地挑出虾线。三、 项目成果我们会操作在操作学习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家园共育的优势,通过“家庭教育”支持
6、“园部教育”,“园部教育”服务“家庭教育”的模式,使此次项目成果更具有现实意义。(1) 亲子教学:首先请家长教孩子们挑虾线的方法(2) 集体实践:在幼儿园内进行集体实践,巩固“挑虾线”的动作技能。(视频6)为了使活动更有仪式感,我们还举行了“能干的小挑工”颁奖仪式。从结果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幼儿能够成功挑出虾线,学会了“挑虾线”这一生活技能;少数幼儿虽然不能挑出来,但是也克服了心中对腥味的嫌弃,进行勇敢尝试。(3) 服务家庭:幼儿回家后帮助爸爸妈妈挑虾线,动手能力强的小朋友甚至尝试烧自己挑完虾线的红虾。家长们纷纷在班级圈里晒孩子们做“小帮手”的图文,参与感满满。(视频7)四、 项目反思1. 海鲜
7、科学探索项目的实验要求较高,幼儿园的设备、我们的专业水平以及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都达不到要求。指南中指出大班幼儿科学领域的目标为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对于精密科学仪器正确使用并没有要求,因此,此次“显微镜看虾线”的活动只是让幼儿初步接触科学探究的仪器,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幼儿通过本次项目活动激发了探究的兴趣,能够通过调查、实验等形式掌握初步探究能力,在探究中能够认识什么是虾线,虾线里面有什么,最后通过实践获得生活技能,从指南来看,本次项目化活动基本达到目标。2. 经过此次项目活动,幼儿了解到虾线不干净要去掉,但是在后续我们也向幼儿说明“虾线经过高温烹煮后,里面的细菌都会被消灭,对人体无害。”,同时向幼儿科普吃虾的好处,避免幼儿由此产生厌恶吃虾的情绪。不过之后凡是吃虾,还是有幼儿仔细地把虾线挑出来再吃,虽然使吃饭进度变慢了,但是这也是个人的习惯选择,我们也不能强求,只能在潜移默化中让此类幼儿接受虾线,这个需要我们教师认真思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