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第41 — 44页
教学目标:
1、认识平角、周角。
2、通过观察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各种角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明确建立各种角的概念,理解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大小关系。
难点:理解平角、周角的概念。
教学准备:
量角器、三角板、活动角、折扇、画有各种角的纸。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你们喜欢猜谜语吗?那我来考考你们。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打一生活用品。
学生:扇子。
问:今天我带来了一把扇子!把扇子折成不同的角让学生观察。(同时演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这些都是通过旋转而获得的角。这么多的角,你能帮忙分一分吗?好,我们就一起来分一分。
板书课题:角的分类
二、探究新知,知识升华。
(一)角的分类。
1、师: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发的你们那张画有各种类型角的纸,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小组讨论如何把这些进行分类?按什么分?(教师巡视、观察学生的分类情况。)
2、请一组的同学汇报,并说明分类的想法。问:你们是按什么来分的?你们也是这样分的吗?(角的度数分)
(二)认识直角。
1、你们是按角的度数进行分类的吗?
问:教师拿出一张画有直角的纸,这一类角是什么角?这些角的度数是多少?
2、学生:直角=90° 。举例说说身边哪些角是直角。
(三)认识锐角、钝角。
1、拿出画有锐角、钝角的图,让学生观察。问:对于这几个角,你们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锐角和钝角)
问:你们也是用量的方法区分锐角和钝角的吗?如果用量角器来量是多少度?
问:你们量到的度数是多少?除了用量角器量以外,还能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哪些是锐角,哪些是钝角?锐角和钝角都可以用直角进行比较,小于90°的角叫锐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钝角。
2、请个别学生用活动角转出一个锐角、钝角。
(四)认识平角。(出示示意图)
1、问:这个角呢?你又知道它是什么角吗?(平角)
(1)在黑板上演示,平角的形成过程。
(2)折一折。
问:我们在学习锐角和钝角的时候,用直角来比较,这个角可以吗?学生用1张长方形纸对折一次,把折成的直角纸打开来。
(3)归纳:两个直角组成我们新认识的角,它叫平角,这个新的角的边和顶点各在哪里?它是多少度?学生在刚才的折纸上标出顶点、边。
学生: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做平角。平角是180°
2、你能说说平角与直角有什么关系吗?(一个平角等于2个直角。)
板书:1平角=2直角
3、你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角?
(五)认识周角。
1、问:这个图形给你的感觉怎么样?这个角真特别!一起来看看这个角是怎么形成的?这样的角我们称它为周角。(板书)
(1)问:顶点和边在哪里?学生操作:把活动角的一条边旋转一周,两条边重合了。
(2)问:它的度数用量角器能量出来吗?它的度数比量角器的最大度数180°还要大。有谁知道周角是多少度?(用活动角来帮助学生理解周角是360°)。 板书:周角=360°
2、你能说说周角、平角、直角有什么关系吗?
板书: 1周角=2平角=4直角
3、教师用活动角演示0度角和周角,并提问:这两个角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4、问:刚才我们认识了五种角,可是它们却吵起来了,个个都说自己是最大的角。你们能帮帮它们吗?请你把这五种角从小到大排列起来。经过同学们的帮助,这场纷争总算结束了。
板书: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把五种角的大小编成儿歌:
角的分类真容易,可用直角比一比。九十度角是直角,锐角都比直角小,钝角既比直角大,又比两个直角小。一个平角两直角,四个直角一周角。
三、应用新知,巩固练习。
同学们这节课学得很认真,表现很棒,下面让老师考考你们,你们有信心完成吗?
1、选一选,把下面的角的度数分别填在适当的括号里。
176° 58° 136° 89° 90° 360° 180°
锐角 ( ),直角( ),钝角( ),周角( ),
平角( )。
2、填一填。
2个直角就是1个( ),2个平角就是1个( ),1个周角就是( )个直角,2个45度的锐角是( )角,3个45度的角是( )角。
3、拼一拼:(学生自己动手做)
用一副三角板分别拼出直角、锐角、钝角和平角。
4、判断:
(1)1平角=2直角 ( )
(2)钟面上3:00时,时针与分针说所称的教师成的角是锐角。 ( )
(3)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 )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指名学生口述)
五、 作业布置
教材第44页第7、8题
板书设计:角的分类
直角 锐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1直角=90° 锐角<90° 90°<钝角<180°
1平角=180° 1周角=360°
1平角=2直角 1周角= 2平角=4直角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展开阅读全文